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92

查看

17

回复
12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13#
发表于 2017-3-15 09:4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7-3-16 09:04:34 |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艺术的创作

艺术的创作,视乎隐含着某种艰辛与辛酸。

中国人常常说:“文穷而后工。”一般粗浅的解释常常是说,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大多在现实中很穷困,越是穷困的现实,越使人奋发于创作。

艺术创作的真正意义,其实也几乎是生命活着的意义。艺术的创作是释放自己内在生命的最大潜能。经由一切美的创作,把自己的生命,如花一般展开,把自己的生命潜能,做最大能量的释放。艺术的创作,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需要一定的历史背景,与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都息息相关。

一个在成长中接触过艺术创作的人在色彩、声音、形状、质感、节奏等方面培养起来的敏感,正相当于储存的生命潜能被开掘了出来,将来这个人从事任何一种专业,他的生命敏锐度,都会是比较活跃的,这才是艺术创造本质的意义所在。绘画真正的意义是在养成我们对色彩、形状、质感的敏锐,养成一种有分析力、有感受力的视觉。

千万不要觉得艺术创造是一件很难的事,艺术创造使我们好奇、着迷,它是一种游戏,只是,这种游戏不知不觉在引发我们的创作潜能,使我们的生命更健全。

艺术家,只是那些把艺术当作专业来工作的人;事实上,每一个人,在生命力的展现上,都是一个艺术家,都有可能发挥艺术创造的无限能量。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7-3-16 09:0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7-3-16 10:06:39 | 只看该作者
第九章:艺术的欣赏

好的艺术创作往往是创作者个人执着的痴迷。一心专注于别人无法了解的领域的一种执着和沉迷。

艺术欣赏是对我们理知层次的一种提高,使我们从单一狭窄的理知思维中解放出来,因此,真正使我们进入艺术欣赏核心的,永远是艺术作品本身。分析性的资料或许有佐助的好处,但绝不能代替艺术欣赏经验本身。

李商隐的生卒年代、李商隐的出生地、李商隐做过什么官、哪一年中进士,这些是属于理知范围的资料,我们在其他课程中,都可能有机会得知。这种理知的训练也比较容易用考试来测验一个人的用功程度。例如:李商隐生于哪一年,可以设计成是非题,或选择题,答案也只有一个。但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好像一下子说出了我们自己的心事,使我们经验到生命中那种自负而辛酸的记忆,使我们仿佛感觉到一种至死无悔的爱的执着,使我们一刹那经验到宇宙间一种生命本质的庄严,使我们有了生命的慨叹、观照,使我们对这视乎又可爱又可怜的生命有了一点点领悟,这些,远远超出一般是非题与选择题的判断,也远远超出理知的范畴,是我们与自己、与历史、与恒古宇宙的对话,没有人可以测验,也没有人可以判断。

越伟大的文学,越伟大的艺术,越有能力使人对现实进行持续不断的思考与反省,也往往使一件好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令人看了又看,听了又听,似乎永远可以获得启发与满足。比如《红楼梦》。不同的年龄读《红楼梦》,会有不同的领悟和启发。

文学艺术上的阅读,不只是在阅读作品,其实也有一部分在阅读自己。艺术欣赏的过程,不只是欣赏艺术作品,也同时是在学会以宽容之心欣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艺术,在某种意义上,非常象宗教。因此,我们可以说,怀有艺术欣赏的心情去看人生,是一种有福气的生命。因为“欣赏”是一种包容,一种宽恕,一种同情与悲悯,也是一种真正的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7-3-16 15:19:48 | 只看该作者
屈原《离骚》、《九歌》,东晋顾恺之名作《洛神赋图卷》宋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赵佶摹唐张萱,这些中国古代文学、绘画史上的浪漫主义巅峰之作。那时,欧洲莫要说浪漫主义,甚至于还没有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还是在漫漫的中世纪黑暗长夜中。艺术的封闭性、断续性、独域性,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点评

读西方艺术史,再回头看中国艺术史,两部艺术史对比着看,可能会更有启发性吧。  发表于 2017-3-17 09:07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7-3-17 09:09:34 | 只看该作者
第十章:艺术的批评

好的艺术批评,常常需要有比较宏观的艺术史训练做基础。

艺术史是从事艺术批评的一种基础。艺术史是以冷静的客观的方式分析人类历史上的艺术创作行为的学问。艺术史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谈:一是史料,而是史观,三是美学。再好的理论或批评,也永远无法替代艺术本身;最好的批评,本身必须具备美的潜质。

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本评论中国古代文学的著作,是典型的艺术批评。但是,王国维继承了中国最好的诗品传统,在文学的评论中融入了美学,成为对生命的全面性的讨论,这种文学,是评论,又是创作,是中国美学的可贵传统。

王国维认为文学上追求词的境界,和人生在事业、学问上的超越,基本上完全一样,词的境界,也就是人生的境界。艺术的进境,也就是生命的进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0 10:47, Processed in 0.096919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