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49924

查看

34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八缸

61#
发表于 2014-2-26 21:3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4-2-26 21:41 编辑

这里插一段关于升压牛的信息,昨天正好有一个论坛兄弟在询问升压牛的事情,这里在详细解释一下
先要搞明白升压牛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MC唱头的针杆尾部绕的线圈越少就越灵活,针尖拾取唱片沟槽内的信息量就越多,声音的细节和分析力会更好。目前唱头最小输出好像是0.1mv,再小好像没见到过。要把这么微小的信号放大到一般电台调谐器的0.875V和CD的2V电平。其放大倍率是相当相当大的!一般唱放的放大倍率远远不够,哪怕有84DB的提升(英国CHORD有个唱放有这么大的提升)在这放大几万倍的过程中只要感应或者带有一点点一点点的哼声或是杂声,在经过前后级的的放大,天哪,你在喇叭里听到的噪声可能比音乐本身还要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升压变压器,先把唱头输出的小信号放大一次在送到唱放去。就是在唱头和唱放间在加入一个前前级。
所以升压牛的作用就是放大微小小信号(这好像是废话哦)还有进行阻抗匹配。MC唱头由于所绕的线圈数少,电感的影响也就小。同样的,也由于线圈数少,阻抗很低,所以与后一级在阻抗的匹配上就显得很重要。一般低输出MC唱头的阻抗大约在3一10Ω之间(
My Sonic Lab-Ultra Eminent BC这个唱头阻抗只有0.6Ω 但是输出却有0.3mV十分的优秀),如果和升压牛连接,那么升压牛的输入阻抗最好要接近唱头的输出阻抗。假若下一级连接的是唱头放大器(电子管或是晶体管放大线路),一般的输入阻抗多定在100Ω或者50Ω。 在这里,输出阻抗要低、输入阻抗要高的搭配原则仍然有用。换句话说,假设唱头的输出阻抗为3Ω,最好就搭配3Ω的升压牛。如果搭配更高的阻抗,会使高频更突出一些。假设唱头输出阻抗为40Ω,而搭配的升压牛输入阻抗只有3Ω时,高频会有明显的衰减。KODON SPz银线升压牛有3档阻抗可调就是为了让用家匹配阻抗更方便。当然如果原厂有一个专门针对某个唱头出的升压牛是最佳的,省去了匹配的风险。

所以选择升压牛基本是被动的 只有在喜欢的唱头实在是输出太小,而且唱放的放大倍率又不够这种情况下才会考虑升压牛。一般的顺序是先选唱头再选升压牛,牛本身也会带来音染。不过用升压牛也有风险,多了一个组件就多了一份感应噪声的风险,常见的就是有哼声!那只能通过这几个办法来调整了一是将升压牛远离电源。二是把唱盘和唱臂的接地都连到牛上最后接到唱放的接地上。三是运气了,拿着升压牛多移动几个地方,拿着接地线到处接等等。此外用升压牛还要多一条去唱放的线。通常需要用到升压牛的低输出唱头都很贵。这样唱头+升压牛+线价格就会很贵.我有3个升压牛在用一个配ORTOFON MC 5000唱头的 T-5000。一个配SPU 唱头的SPU-T100.还有一个为ORTOFON SPU定制的PARTRIDGETH-9708雀仔牛。我自己用牛很小心都是找原厂的来配所幸完全没有不良杂音。玩黑胶有个原则,能少用一件东西就少用一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广东人说多只香炉多只鬼就是这个道理。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4-2-27 07:49:38 | 只看该作者
听老师讲课受益匪浅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4-2-27 10:42:39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继续听八缸先生讲课,收益很大。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4-3-1 21:2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4-3-1 21:31 编辑

看看
Nottingham Anna Log是如何解决避震问题的
Nottingham Anna Log是开放式的设计,所有的组件都看的很清楚。唱盘座就是一块大大HDF板,很沉!这主要是增加盘座的份量增加整个唱盘的稳定性。25.5KG重的唱盘通过特殊合金轴承和转盘座连接在一起,这个转盘座就是用百年桦木做成的,然后通过4个支架撑起。但是在这4个支架底部和底座之间有块软的阻尼物(看起来像是高密度海绵和橡胶的混合物)黏在支架底部,通过这块阻尼物来吸收掉一部分有害震动。

整个唱盘的材料从下往上就是HDF板(唱盘座)、阻尼物、特制亚克力(支架)、百年桦木(转盘座)、合金转盘、石墨盘。这就是标准的利用不用材料之间谐振频率不用的特点、充分达到抑制震动的目的。玩黑胶就是玩这点或者说玩黑胶就是玩不同材料间的谐振、控制震动!整个材料除了这块阻尼是软的以外其余都是硬连接!由此可见哪怕诺丁汉这类标准的硬盘还是会考虑中间有个软的地方来吸震的!不会一味的都采用硬连接,把转盘直接落在唱盘座上。实际使用上来说这块阻尼的效果还是相当好的,哪怕被上面几十公斤的重量压得变薄!用手指轻敲唱盘座喇叭基本没声音,用力敲才会有声音。
和大家分享一个试唱盘避震的小窍门,一台唱盘在播放的时候用手指轻敲放这台唱盘的架子,逐渐的加大力量。再就是用拳头敲也是一点一点加力:当然不是叫你拼命的砸啊。避震好的盘不管你怎么敲喇叭里除了音乐是没有其他任何声音的!避震差的盘就会在喇叭里传来有节奏你的敲击声。这个声音的大小和你的敲击力量成正比、和唱盘的避震能力成反比。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放唱盘的音箱架边上踩几下原理同上。别看这个小窍门哦,很多老房子铺的空心地板根本踩不了的,一踩喇叭里就是“蓬”的一声。原因就是地板软支撑不了上面的份量。
虽然这台Nottingham Anna Log靠这块仅有的软质阻尼物达到的效果已经很好了(这里重量级的转盘帮了大忙,一般的小震动根本传不过去)但我认为在这点上这个盘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很多朋友买了这个盘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层阻尼去掉让4个支架直接落在那块HDF上,在HDF板下面想办法用软性材料避震。有种做法是在HDF板下做一个10厘米高的实木架,里面放3mm的钢珠,把板直接放在钢珠上。用钢珠做减震添充料,效果是最好的。因为箱内有N个接触面,而每个接触面又都是球面的点接触,这样的结构对分散震动能是极为有效的。不过这样从上到下就是一硬到底了。我的做法是把这块HDF板拿掉不用,让四个支架直接落在SoundsOf Silence VIBRAPLANE 气浮承台上!一来这块气浮承台有50多公斤重,能进一步提升整套唱盘的稳定性二来用气浮的隔离技术达到抑制有害震动。目前我还没有去掉这层阻尼主要我不愿意破坏那四个支架,只要用其他金属材料车制4个脚就行了,我想用紫铜来做,很多唱机的转盘都用铜来做的,主要是铜这种材料用在转盘上中频的质感很好,声音也很温暖。通过这样的简单改造能进一步的挖掘Anna Log的潜力,更好的提升音乐的规模感和音像深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4-3-2 12:07:10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大的改动,要三思而后行啊
这个盘没玩过,不好说太多。从上面图看,盘与脚都没问题,但没看到下面架子结构。八缸兄对引起震动的原因应深入了解,三个点实际上就可以支撑一个平面,而对于四个点(脚)来说,三个点支撑的这个平面是不稳定的。很多人在调整时,只关注水平,而忽略了稳定。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4-3-2 15:4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4-3-2 15:46 编辑
这么大的改动,要三思而后行啊
这个盘没玩过,不好说太多。从上面图看,盘与脚都没问题,但没看到下面 ...
牛仔 发表于 2014-3-2 12:07

呵呵,谢谢牛仔兄的提醒。
改这个盘会一步步来,不会一下子全搞完,我老是觉得那些黑色亚克力不爽,想换
,第一步就是换这4只脚,因为是软性材料所以刚刚开始调好水平后隔一段时间还要在调一次,这样也就是不稳定,硬接触就好多了,不会一直要调的。
我说的防止有害震动传到针杆上只是个原理,包括地面传过来的、空中传过来的、材料自身引发的等等,不指我下面的架子,我这里用没问题的。因为每个用家架子都不一样引起震动的原因也会不一样。关键做到防止震动,抑制震动就好啦。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4-3-2 16:48:59 | 只看该作者
软性材料所以刚刚开始调好水平后隔一段时间还要在调一次
八缸 发表于 2014-3-2 15:45

这说明你唱盘受力不匀
也就是说水平与稳定没做好。
底下垫的是减震板?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4-3-2 17:3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4-3-2 17:33 编辑
这说明你唱盘受力不匀
也就是说水平与稳定没做好。
底下垫的是减震板?
牛仔 发表于 2014-3-2 16:48

这个盘后面我装了2个唱臂整体重心肯定靠后,4个脚做不到受力均匀的。后面份量大时间长了会压下更多一点。所以调整好水平后不时要观察一下。
现在整个盘放在气浮大坂上,前面有图片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4-3-2 17:45:12 | 只看该作者
这说明你唱盘受力不匀
也就是说水平与稳定没做好。
底下垫的是减震板?
牛仔 发表于 2014-3-2 16:48
牛仔兄:《水平于稳定》这个话题非常好,我们可以好好的讨论一下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4-3-2 22:38: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八缸 于 2014-3-2 22:40 编辑

Nottingham Anna Log使用调整心得
轴承安装
这个盘安装除了通常的校准水平外,轴承里加完油后轴套要放在上面让它慢慢的自然下沉,把里面的空气都逼出来,千万不要用手按下轴套啊!这个过程基本要半小时左右。主要是轴承轴套的加工精密度相当高二者之间的间隙非常的小,这个间隙非常重要是保持转盘稳定旋转的关键所在。加上油液的润滑空气很难排出。一旦安装完成,今后可以放心使用,不用再保养了。

水平调整
上面说的水平除了底座的水平外转盘的水平一定要留意!原因就出在这4个黏有阻尼物的脚上,因为是软软的,加上整座唱盘的重心不在中心水平线上,上面转盘的重量压下来后不是平均的往下降的,会有倾斜时间长了尤其明显,这个问题要时刻留意。我们平时所说的水平不是绝对的!可能你今天调整好了明天又有变化了,今天你手顺一下子就调好了,明天手潮怎么调整都不行。平时要经常量一下让唱盘的各个水平面保持在一个误差相对较小的范围内。转盘的理想状态是在没有震动的、误差最小的水平面上稳定的恒速旋转。这是整套黑胶系统的基础!只有把这个基础做好了,唱头才能正确读取唱片沟槽内的信息。不要忘了马达也是要调整水平的。

马达的高度
这个马达的高度怎么确定?在马达和转盘都水平的情况下看这根橡胶条在马达和转盘凹口内的位置!不能高也不能低要调整到凹口上下都有一点余量,这样转盘运动起来的阻力是最小的,调整好了实际上这根小胶条也是水平的。

马达和转盘的距离
这个距离的调整我的经验是尽量离转盘近,近到在近胶条就要垂下的位置,要保证胶条一不能垂下二还要有相当的张力来拖动转盘三要保证转速恒定。这里面其实还有避震的道理,马达转起来就会有震动,马达转盘之间拉的太紧容易把震动传过去。虽然ANNA LOG的合金转盘加上石墨盘重量要超过50斤还是小心为妙。这类重量级的盘转动到稳定后惯量是相当大的,拖动它的橡胶条只要有一点点力就可以了。

马达的避震
马达转动起来就会有震动,有震动就会传到转盘上影响针头拾音。因此厂家在出场时候已经在马达外填了吸震物,但如果是马达和转盘座放在同一个面上,要根据转盘的高度在马达的下面放一层软的能隔离震动的小橡胶块或是硬海绵之类的。前文已经说了玩LP控制各类震动和谐振非常重要,不同的材料谐振点都不同,一味的取其硬或取其软都不合适,软硬兼施才是正道!

马达的保养
想要马达长寿就要注意一负载不能太重二不能频繁启动,所以橡胶条不能拉得太紧,还有一旦转盘转动起来后就不要停(SME这类盘就不行了,非要停下马达换片的)多练习在转盘转动的情况下换片的技巧,这样即减少了启动次数又节约了换片时间,听音乐的连贯性还能大大增加。
上面说了一大堆其实马达和转盘之间的核心关系就是:在各自都保持水平的情况下用最小的力让转盘平稳的转动!

接地
根据自己系统的噪音决定是否将轴承座地下的接地线是否连上,如果没有噪音,信噪比很好不接也可以的。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4-3-3 08:46:15 | 只看该作者
在多说点这个木头盘。
我想Anna Log唱盘最漂亮地方,肯定是这块由百年桦木做成的转盘座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视觉的中心点。原厂介绍说这块转盘座的木料取自当地老屋重建的屋梁回收品,应有百年历史,虽然这些回收的木料非常坚实,但仍需先泡湖水数年,再经彻底风干,挑选木纹,才可使用,因此得之不易。这些木纹精选的美丽木料,先切割成厚度约 2.0 公分的细片,以直横交互排列的方式高压胶合(此举除了美观因素外,更可强化承载能力,并享有更佳的避震效果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慢慢的变深,就像有生命力一样。放在家里非常养眼!但是转盘座两侧以特制的高密度压克力做成的支架撑起这点我认为这是控制成本的做法,虽然厂家介绍说试过了很多金属材质还是亚克力材料最好声!如果换上铜或是铝合金或者锌合金声音肯定不会差,而且铜和木头这个组合对唱盘声音提升非常明显。但这样一来份量会重好多、工艺更复杂、制作时间会更长自然价格也就更高了,后续的物流费用也会相应增加不少。
    Nottingham转盘有一个特点 合金转盘加上石墨垫,除了很重之外,用手拍打完全没有共振,但是单一的材料敲打就会发出共鸣声。这是他们较声以后的结果,这块石墨垫就是靓声的关键了。还有一个特点这个合金转盘当 Nottingham 向供货商买下这些合金转盘的材料后,他们会将整块合金大致加工至粗胚状,然后...什么事都不做,就搁在一旁,放三年,放满三年后才取粗胚打磨成细致的转盘,不仅Anna Log 如此,Nottingham 每一型号的唱盘皆经需此“什麻事都不做,就搁在一旁,放三年”的处理,原厂表示从供货商来的块状合金都曾经高温处理成型,初拿到手,外观当然不会变,但其内仍不安定,需放置一段时间,待内部安定后才能加工使用,这样唱盘才会安静好听...,从金属加工的角度来说这是“退火”的过程。不知道其他生产转盘的厂家有几个能做到这点,和某些厂家恨不得马上就出成品卖给客户的做法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我们平时使用的带动转盘那根带动转盘旋转的线,要么是细细的一条防止传输有害震动、要么是扁扁的有伸缩性小橡胶条、Nottingham转盘是用圆形硅胶皮带传动的,而且大小正好和盘的凹口契合。配合使用交流的低扭力马达。使用调整都很方便。唯一不方便的地方可能就是转盘开始旋转的时候需要用手来助跑一下。主要是这个马达的扭力很小开始带不动这个25.5KG的盘。转起来后重盘的惯量非常大,只要一点点力就可以了了。
    我个人认为ANNA LOG是诺丁汉最好的产品,无论是外观或是声音或是易用程度!现在的旗舰风格已经变了,外观更是看了就不想看,毫无艺术性可言。加上硬盘相对调整起来方便,重量级的转盘也给人以信心!装2个臂也方便比较。搭配的唱臂没有什么禁忌,都可以。这个盘声音有浓厚的模拟味,低频扎实调整方便,除了规模感稍小外没什么明显的缺点,这个缺点可以通过改进唱盘座的避震、唱放选择和音箱摆位来调整和弥补。

如果喜欢黑胶喜欢那种黑胶带来的模拟味那么选择这个盘一条路走到底也未尝不可!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4-3-3 11:44:36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这个盘的避震已很完美了,没必要过多地在这方面下功夫
亚力克是一种惰性材料,要比其它金属材料更好。
用避震板、气浮很难控制与掌握其软硬程度,搞不好会“脚软”或者是象船在水面晃荡。这样的话,反而会增加震动的产生。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0:08, Processed in 0.046174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