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4369

查看

9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镁声绕梁

25#
发表于 2014-8-10 09:55:37 | 只看该作者
镁声兄是在广东么, 有空来深圳,欢迎家访.

点评

好的,多谢信任和邀请。  发表于 2014-8-11 01:32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4-8-10 20:04:0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有幸去镁声兄那里家访,听到的声音非常不错。镁声兄对空间调整很有见地,不光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调整哪里声音是何走向成竹在胸,以后装修听音室时得多请教。

点评

张兄耳力甚好,可惜时间紧张未能畅谈,期待下次再聚。  发表于 2014-8-11 01:33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4-8-11 01:30:19 | 只看该作者
-
补充解释一下临界距离,是指听音室内直达声和混响声达到平衡的地方。说白了,就是在临界距离之内听音是以直达声为主,比较清晰,在临界距离之外听音是以混响声(环境声)为主,比较丰满。临界距离和房间面积、吸音比率、音箱特性有关。指向性好的箱子,临界距离就大。在无残响室,临界距离很大,音箱前面所有的空间都听的是直达声。在四壁未经处理反射声多的小房间,临界距离很小,也许只有1米左右。
-
录音室需要安静的声底和更多收录声音的细节,控制室需要审听录音中的瑕疵,所以声学装修都要控制混响,以追求直达声为主,后期再通过混响效果器加入各种算法的人工混响(古典音乐除外)。很多声学装修的理论文章照搬录音室设计理论,所以才有广泛流传的听音要听直达声的观点。
-
继续说说16字方针

1、
保留空间
声学意义上的音乐欣赏的小空间,是指小于7000立方米的空间。所以发烧友家里即使有60平米的听音室,也是属于小空间,再现20-20khz的全频比较困难。既然叫空间,就不光是指面积,房间的高度同样需要珍惜。有些发烧友为了调整房间三维的黄金比例,把中空的4-5米的净高用吊顶封到3米多,非常可惜。原因是一来吊顶不是刚性表面,房间的声学模式依然是按照吊顶之前的尺寸发展,二来是大净空对混响的形成和空气感的产生非常宝贵,压低后就自废武功了。

2、
谨慎吸音
声学实验表明,房间里的声音要经过6次反射之后,才能形成稳态的混响,如果房间吸音材料运用过多,经过6次反射后,声音的能量消失殆尽,房间就会变得“死寂”,声音就会失去亲切感、包围感和丰满感。对于普通听音室,平均吸音系数0.2是比较适中的。这相当于在20平米的房间里,有沙发、木地板铺小块地毯、厚窗帘、小块挂毯、两个唱片架(柜)的总吸声量。如果做整面墙体的槽孔板+吸音棉,吸音面积就会过多。
3、
平衡混响
混响的指标是全频的混响时间。一般规律是房间越大、越空荡,混响时间就越长,房间越小杂物越多,混响时间就越短。通常20平米以内的房间混响时间控制住0.3秒以内比较合适(低频可以略长一点),40平米的房间混响时间可以调整到0.4-0.5秒。混响时间过短声音听起来比较清晰干瘦,过长则浑浊拖沓。通常低频、中频、高频的混响时间是不同的,但不能悬殊太大。例如低频0.4、中频0.2、高频0.4,人声就会单薄,像从井中发出来;低频0.4,中频0.3,高频0.1,声音就会沉闷,缺少微动态。
需要注意的是,混响时间虽然是描述混响的最主要指标,但其实即使全频都有同样的混响时间,不同面积、不同材质的空间,听感上也大不相同。这是因为混响的建立和衰减有多种线性模式,面对各种调整混响的材料,我们要根据不同材料的个性掌握平衡度。
4、
控制反射
这是说的反射是指早期反射声。控制早期反射声是音响空间声学调整的重中之重,但并没有得到烧友普遍的重视。有的烧友虽然意识到了,但相关讨论比较少,难以掌握方法。镁声查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试验,感觉摸索出了点门道,汇报出来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得到行家的指导。
假设在一间漆黑的听音室,音箱发出一个音符,人耳听到的首先是不受空间影响的直达声,瞬间后,再听到经过侧墙、天花、后墙、地面反射来的早期反射声。这个瞬间的时长从1毫秒到30毫秒不等。人耳能敏感感受这个时长,从而判断房间的大小。也就是说,早期反射声是听感产生空间感的基础。

在几个著名好声的音乐厅,例如维也纳金色大厅等,其一大共同点就是观众席能听到延时适中、扩散合适的侧墙早期反射声。星海音乐厅也是通过在台口两侧设置矮墙,来取得适当的早期反射声。早期反射声相对直达声到达的时差如果在1030毫秒,对声音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增加声音的亲切感。到达的时差小于5毫秒,会影响高频的延伸和空气感;到达的时差长于50毫秒,就会变成回声。

回到我们的听音空间。假设音箱距离侧墙是2米,和直达声对应的距离差大约是3米多,延时大约是10毫秒,这是件好事。如果距离侧墙只有0.7米,距离差是1米,延时就只有3毫秒,会损失高频和空气感。

另外,声音每经过一次反射,相位就会反相,反相后的反射声混着直达声到达人耳,会产生梳状滤波效果,严重影响声音的音色和流畅感,使得声音紧张和刺耳。

通过反射声控制,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上述问题。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4-8-11 11:5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镁声绕梁 的帖子

    对于不打算大兴土木重新装修听音室的烧友,镁声有以下声学调整心得:
    首先要确定音箱的摆位。短边摆法音箱距离后墙调整余地比较大,音场比较深,3D感好,听感轻松,视觉自然。长边摆法音场比较宽,声音包围感好,容易投入音乐的氛围,频响也平衡一些。由于短边摆法要精心处理和侧墙的关系,声音效果对摆位极其敏感(有些方法可以削弱这种敏感性,后面会提到),频响峰谷比较多,所以日本立体声杂志一直推崇长边摆法。

    镁声比较喜欢在音箱后面调出错落有致似乎看得见的乐器定位和形体,所以采用短边摆位。短边摆位对后墙的要求并不高,无论是玻璃+厚窗帘,还是实墙,都能调出满意的效果。如前所述,侧墙的处理才是短边摆位的重点。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4-8-11 12:59:3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静待美声兄的经验分享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4-8-11 17:34:49 | 只看该作者
好帖!我也是短边。静待下文。。。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4-8-11 22:28:19 | 只看该作者
美声兄,瞎插一句,王老师的调声方法中,两侧强的处理,喇叭后两侧的扩散板是为了调第二小提琴组、木管、铜管组到最后排打击乐的层次清晰,喇叭往听音位这边的两侧是用吸收,目的是音场从极左,中左,中到中右,右,极右的宽度平衡,不能有某一处特别突出或反之。当乐队全奏时能清楚听到所有乐器的声音。
不知道与兄的方法有没暗合之处?

使用道具 TOP

MZL

32#
发表于 2014-8-11 22:34:22 | 只看该作者
有些观点印证了我此前的摸索,楼主看来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点评

论坛中在空间处理上下过苦功有自己心得的朋友还是不少的  发表于 2014-8-11 22:44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4-8-12 19:53:28 | 只看该作者
美声兄,瞎插一句,王老师的调声方法中,两侧强的处理,喇叭后两侧的扩散板是为了调第二小提琴组、木管、铜 ...
lwwlewis 发表于 2014-8-11 22:28


多谢参与讨论并提供信息,很有价值。我用过很多扩散板,后来都撤了,原因后面详述。我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反射。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4-8-12 19:59:55 | 只看该作者
美声兄,瞎插一句,王老师的调声方法中,两侧强的处理,喇叭后两侧的扩散板是为了调第二小提琴组、木管、铜 ...
lwwlewis 发表于 2014-8-11 22:28


多谢参与讨论并提供信息,很有价值。我用过很多扩散板,后来都撤了,原因后面详述。我的方法主要是控制反射。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4-8-12 22:08: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8-12 22:10 编辑
多谢参与讨论并提供信息,很有价值。我用过很多扩散板,后来都撤了,原因后面详述。我的方法主要是控制 ...
镁声绕梁 发表于 2014-8-12 19:59

哦,是吗?那我更要洗耳恭听了。如果能不用扩散板就处理好空间不但可以省却安装的功夫,加上数量增减、位置和多项互为变动的因素,调音其实是一件相当繁琐和复杂的工程,如果能省去扩散板只用一项---------控制反射,从调整的复杂程度上讲是简化了许多的。期待......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4-8-12 23:28:18 | 只看该作者
哦,是吗?那我更要洗耳恭听了。如果能不用扩散板就处理好空间不但可以省却安装的功夫,加上数量增减、位 ...
lwwlewis 发表于 2014-8-12 22:08


声学专用的吸音和扩散都会造成频响和相位失真,不自然,和居家声学环境兼容性差。即使要用,小块用在关键的点就够了。对比而言,反射的兼容性要好一些。后面的方法介绍要画图,要拍照,还要介绍反射控制所运用的“领先效应”的几种模态的理论,所以有点复杂,看看怎么组织文字才能报告清楚。可能后面的会写得困难一点。好在音响只是玩具,也不是急用的东西。

有时觉得,这样的理论帖子其实没人愿意看,到不如吼一声“百分之九十的烧友不懂怎么调整空间”来得热闹,哈哈,几次想放弃了。多谢几位关注和回复鼓励的朋友,镁声会继续努力~~


点评

其实蛮喜欢楼主斯文的措辞,跟我的音响一样,哈哈,顶一下  发表于 2014-8-13 01:38
呵呵,主要大段的文字读起来较累,如果图文并茂,看图说话讲解会更益受众理解  发表于 2014-8-13 00:19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3:33, Processed in 0.042529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