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241190

查看

34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ecords33

49#
发表于 2013-11-10 20:47:2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去高盈蓉桥逛逛,本想是听听他家的世霸老版小名琴,早几年听过viola推大名琴不是我的菜,却不甘心。去到却刚刚好看到两对非常新的五尺同时摆放在那。搭配cello最入门的前后级仔细听了一下,非常不错,质感细节清晰度都比四尺好,音乐味适可而止,可惜我那小庙估计容不下这尊大菩萨。另外再次确认世霸不是我的菜,尤其是cello来推的话。

点评

是广州赵先生定的,清兵兄可以弄一对回去试听一下。  发表于 2013-11-11 07:28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3-11-11 14:20: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33兄好意,不过舍下装修还有一个多月两个月才竣工,怕是没机缘了。到时候摆位调整都有排搞,等一切都已经调整得当再做打算吧,急不得。

点评

祝装修早日竣工!顺便问一下,清兵兄的四尺是密封箱还是倒相箱。  发表于 2013-11-12 07:30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3-11-12 09:18:25 | 只看该作者
是倒相箱,听起来也会含糊一点,质感会弱一些,跟老兄的五尺差很远了,不是一个档次的器材。不过音乐味方面还是不错,所以多年也没有换。

点评

相信四尺在合适的空间里也会有很好的表现。  发表于 2013-11-13 08:00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3-11-19 09:32:47 | 只看该作者

前级篇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9-5-19 10:42 编辑


       Cello Audio 共设计了四部前级放大器,它们分别是:Audio Suite、Audio Palette Preamplifier、1M Ohm Encore,还有一部无源前级 Encore
       旗舰前级放大器 Audio Suite 于 1985 年 7月正式发售,港台的给它一个昵称叫 “ 声音公寓 ”。声音公寓由主机机箱、分体电源和不同的放大模块三个部分组成。Audio Suite 设计了有各种模块,主机机箱有10 道模块插槽,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配置放大模块。不过,最简配置至少需要一个输入放大模块和输出放大模块才能发声。
       当年 Audio Suite 声音公寓各部件的发售价格分别是:
       Audio Suite 主机空机箱 ($3000美元 ),分体电源 ($3500美元);
       高级Premium P 系列包括:控制输出模块 P301 ($4500美元);平衡 MC 放大模块 P101 ($4500美元);高增益 MM 放大模块 P100 ($3400美元),地增益 MM 放大模块 P100 ($3200美元);早期的线路输入模块 P200 系列,面板的标记有 P200 CD、P200 TUNERT、P200 VIDEO、P200 TAPE ($2500 美元),中后期线路输入模块升级为 P201 ($3000美元) ;极为稀有的耳机放大模块 P500 ($?美元)
       经济型的Basic”基本模块系列有:输出模块 B301 ($2300美元) ,唱机输入模块 B100 ($1900美元) ,输入切换模块 B200 ($1500美元) 。
       在 Audio Suite 生产发售的十多年中,其型号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内部却不断的升级换代。国内外 Cello  的用户根据模块的一些重要特质进行了三代的划分:
       MK I     主电路板和小电路板、电源卡均为黄色 ( 虾玉色 )
       MK II    主电路板和小电路板为黄色,电源卡为浅绿色 ( ASR-3 和电源卡).
       MK III   主电路板为深绿色,小电路板和电源卡为浅绿色
      Cello audio 1995 年初在香港发售全绿卡的 Audio Suite 。1994 年12月31号以前购买的 Audio Suite 用户,代理可以为行货用户升级各型号模块,每个模块的零件费用是 6000 港币, 如果非行货升级的费用侧比较高,每个模块的零件费用是 18000 港币。
      Cello audio Suite 从1985 年开始生产,大概在 1997 年停产。生产的周期虽然很长,但产量确非常少。就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也没有听说过 1000 号以上的 Audio Suite 主机。


      Cello Audio Suite 参数如下:
      Output Level ............................................ Accurately calibrated in 1dB steps
      Balance Control ....................................... Accurately calibrated in 0.25dB steps
      P201 Line Module Input ............................ 2 MegOhms or 10 kOhms loading
      P200 Line Module Input ........................... 100 kOhms or 10 kOhms loading
      P100 Phono and B100 Phono Module ....... 50 kOhms loading
      P101 Phono Module ................................ 1 kOhms loading
      Audio Ground Isolation ............................ 10 ohms (Float Position)
      Gain of P200(switchable) ......................... 12dB (10k Impedance - Single Ended)
                                    
       ......................... 0db (10k Impedance - Balanced)
                                    
       ......................... 5db (100k Impedance - Single Ended)
                                    
       ......................... 18db (100k Impedance - Single Ended)
      Gain of P201(switchable) ......................... 20dB (10k Impedance - Single Ended)
                                    
       ......................... 5db (10k Impedance - Balanced)
                                   
       .......................... 6db (1 Meg Impedance - Single Ended)
                                    
      .......................... 20db (1 Meg Impedance - Single Ended)
      Main and Record Ouput ........................... 5 kOhms (Optional - 600 ohms drive)
      AC & DC Protection ................................ 10 mf (on both Main and record outputs)
      Dimensions(w x d x h).............................. 48.5 x 37 x 22 cm (Main)
                                
        ............................ 48.5, 34.5 x 10 cm (Master Power Supply)
      Weight ................................................... 22kg


       前不久打开 AUDIO SUITE ,把安装在右侧的 P301 移至机箱的中间。AUDIO SUITE 有 10 个单元的插槽,可供用户需要选择不同的模块。AUDIO SUITE 的模块有高配置的 P 和低配置的 B 两个系列。


       拆下 AUDIO SUITE 所有模块和面板,可以看到机箱的 10 路插槽。



      AUDIO SUITE 机箱使的脚垫是橡胶的,与普通橡胶脚垫半天的是 CELLO 的橡胶脚垫内部有金属套环,安装脚垫收紧螺丝时不至于使脚垫变形。似乎 CELLO 的器材都是使用这个规格的脚垫。


       在二手市场购买 AUDIO SUITE 模块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购买了模块后要把拆下的面板返还给卖家,以填补卖家 SUITE 卖出模块后的空缺。


       取下 AUDIO SUITE 的后背板,里面是一块聚四氟绝缘板,上面有 13 列 10 排小孔。聚四氟绝缘板的内里是 10 条约 6x6mm 的镀铑铜条,上面 2 条和最下面 2 条是信号通道,第 4-7 条是 DC 电源通道。
        



       打开 AUDIO SUITE 的顶盖(借图),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背板上的 10 条镀铑铜条,从上至下第4-7 条接有 DC 电源线。


       所以模块尾部的电路板上都有对应的 10 个带螺孔的小铜块, P301&P101 模块(借图)有2组 10 个带螺孔的小铜块,用螺丝与背板的铜条连接,信号和电源都接通了。这样的连接接触面积大,触点电阻小,安全可靠。



      每一个连接端子都是手工铆在电路板上的,功夫大了去了!


      模块的安装比较麻烦,例如 P-301 模块,接线端子有 20 个螺丝,前后面板有 8 个螺丝,大背板以及电源端子盖 8 个螺丝,拆卸安装一次 P-301 模块就要拧下拧上共计 72 个螺丝。不过这样的拆装难得有几次。



       输出放大模块是 AUDIO SUITE 必须的基本模块。P301 输出放大模块占有两个单元插槽 ( 低配置的 B301 输出放大模块也占有两个单元插槽 ) 。P-301 输出放大模块是全平衡方式工作,增益 32 分贝,输出负载等于或大于 5 千欧。P-301 有可调节电平的主输出和固定电平的录音输出端子,通过 P301 面板上的钮子开关可以在主输出和固定电平的录音输出之间选择。
       P301 输出放大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控制输出电平,电平的调节是 59 级,调节精度是 1dB。这只步进式的电位器的做工非常高级,操作手感实在太好了,国外有人首次触及这个电位器后手感时激动地热泪盈眶,也是能够理解的。


       精密的步进电位器,操作时轻盈、平滑、手感一流!


       P301 输出放大模块有左右声道平衡钮,最大调整范围是-/+6dB ( B301 输出放大模块就省略了声道平衡钮 ) ,平衡钮使用了超精密 -/+ 30 级的平衡步进电位器,0.25dB 超细的调整步进值 !


        P301 输出放大模块的裸照,借用无锡 TomC 兄的 P301 银模块图片 PS。


       P301 输出放大模块的输出端子是做工精良的瑞士 Fischer 104 平衡插座。上方是固定电平的录音输出端子,下方是主输出端子。


       还有一个很罕见,功能特殊的 P301 输出放大模块。它没有常规 P301 输出放大模块的左右声道平衡钮,取代这个位置是一个声道编辑钮。声道编辑钮在录音编辑工作中时还是非常实用的,这个 P301 输出放大模块是为专业录音室设计的版本。


        在我搜集的资料图片里,还有一个早期的 SUITE 输出放大模块,型号不详。它没有常规 P301 输出放大模块的输出电平调整钮和左右声道平衡钮,因此安装这个输出模块的 SUITE 必须和 Audio Palatte 配合使用,使用 Audio Palatte 的输出电平调整钮和左右声道平衡钮进行控制。


       输入放大模块有低电平和高电平的多种选择。低电平为唱头放大模块,高配置的有动圈唱头放大模块 P101 MC PHONO (借图)、动磁唱头放大模块 P100 PHONO。低配置唱头放大模块型号是 B100,这个模块是非平衡电路。  
       可惜的是,我的 CELLO AUDIO SUITE 目前唱放模块还是空缺,放大模块 P101 MC PHONO 还能找到,动磁唱头放大模块 P100 MM PHONO 相对比较难寻,随缘吧,相信会有那一天。


       最早期的 P101 MC PHONO(借图)动圈唱头放大模块没有金属屏蔽盒,为了提高 MC 放大电路的抗干扰能力,中后期的 P101 MC PHONO 模块增加了金属屏蔽盒。
       据有过 P101 使用经历的 Cello 玩家估计,P101 增益小于 60dB,因此直接使用中低输出 MC 唱头时会有增益不足的问题。设计师 Tom 在与 TAS 杂志主笔之一的 Jonathan 讨论此问题时这样说道:
Dear Jonathan.I would use the transformer in your particular case. The problem is finding one. Due to the the minute signal levels involved requires a very well shielded transformer.The nominal input impedance (" Z ") of the P-101 is about 1k Ohm. This is shunted with a .03 micro Farad capacitor. This will require modification of your P-101 to use a typical step-up transformer. With the present input "Z" of the P101 would need a transformer with an output "Z" of of 1k Ohm or less. A transformer with an output "Z" of 1k and an input "Z" of 10 Ohms would provide 20dB (10X voltage "gain" would work well. FYI: The "Z" ratio is equal the square of the turns ratio or the voltage ratio. For example transformer with with an output "Z" of 600 Ohms and an input "Z" of 6 Ohms would provide a voltage step-up of 10X and have a turns ratio of 10X. Another possibility is to use a pre-pre that has a gain settings of 12dB, 20dB, and higher.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such devices because most transformers and pre-pre(s) were designed to be interfaced with moving magnet phonon designs and as a result provide a large amount of gain. There may be some transformers that will work because the 1k input (z) of the P-101will help reduce the output enough to provide to bring the output level near to the point desired.


       输入放大模块低电平动磁唱头放大模块 P100 MM PHONO,装在 SUITE 最左边的就是  P100 MM PHONO。


        高电平放大模块高配置的型号有:P200 ( VIOEO/TUNER/CD/TAPE ) ;  后期发售的 AUDIO SUITE 高电平输入模块的型号为 P201( CD / DAT / DIGITAL PROCESSOR / AUX)。高电平放大模块有主输出和录音输出设置,非专业使用时可以将录音输出电路部分关闭,以减少干扰。低配置没有独立的高电平输入模块。




         输入放大模块低配置的低电平放大模块型号是 B100 PHONO(借图),这个唱头放大模块是非平衡电路,B100 PHONO 模块有 MC 版和 MM 版的外观是一样的,模块面板没有标注 MM 或 MC,而是在背板的输入贴有 MM 或 MC 的圆形黄色标签。


       AUDIO SUITE 还配有均衡模块,型号是 P603,这个均衡模块需要占用三个槽口。P603 的前面板上每个声道有有三个 10 圈电位器,可以在 31.5HZ ,1KHZ 和 10kHz 三个频率点进行均衡调节。 P603 模块当初定价高达 5000 美元!通常发烧友较少使用 P603 模块,而是选择 SIV 或 MIV 做均衡。据国外的 CELLO 用户说 P100 唱放模块基本是由 P603 改进而来的 。( P603 模块图片是借用深圳杜兄的 )


       AUDIO SUITE P 系列还有一个耳机放大模块,型号是 P-500(借图),这个模块非常稀有。在厂家公布的资料中也没有 P-500 的介绍,因此具体参数不详。P-500 耳机放大模块面板上设计了两个输出接口,可以同时供两个人聆听。无论是作为专业监听还是耳机发烧友,这个 P-500 都值得受用和收藏。



       AUDIO SUITE 基本 “ Basic ”  的 B 系列模块 B-301 是输出模块,只有电平调整钮和主输出/录音输出切换钮;B-200 一个可以切换 5 路音源的输入放大模块;B100 PHONO 唱头放大模块。


       B 系列的模块除了 B-301(借图)有一组平衡输出端子外,其他所有端子都是非平衡的 RCA 端子。下图是配置全套 B 系列模块的  AUDIO SUITE 背板,输入输出端子一目了然。


       Audio Suite(借图)的电源 Master Supply 是分体式设计,Master Supply 设有两组完全相同供电输出。厂家设计时是为同时给 Audio Palette 和 Audio Suite 供电。大多数的 CELLO 用户都是购买两台 Master Supply 分别供电给 Audio Palette 和 Audio Suite ( 详见 54# )。




      2015 年 10 月 14 日,为 AUDIO SUITE  购买了一块  CELLO P-201,这是一个小绿卡的 P-201。
      AUDIO SUITE  的 P 系列线路放大模块(P-200 或 P-201)只有一组 FISCHER 平衡输入,因此不能切换讯源,一个线路放大模块只能供一个讯源使用,如需切换其他讯源只有拔插输入插头,这对使用多讯源的用户很不方便,解决的办法只有增加线路放大模块数量。几个讯源就需要几个线路放大模块,使用 AUDIO SUITE 的成本还是蛮高的。



      2015 年 10 月 22 日下午返回合肥,结束了皖南黄山、景德镇一周的行程。放下行装即刻去了 EMS 取回邮件。打开邮包,漂亮的小绿卡 P-201 成色非常好!明天安装。以后切换另一唱放,就不再有关机和拔插啦的麻烦啦。



      小绿卡是指将黄卡 P-201 的稳压电源板 ASR-2 升级为绿色的稳压电源板 ASR-3。如果再把黄板的 OTA-3 板卡升级为 OTA-6 ,那就算是半绿卡了。



      晚饭后忍不住,还是打开了 AUDIO SUITE,把这个小绿卡的 P-201 安装到位。接通电源,亮了 9 个红色 LED 指示灯,非常漂亮。如果再亮 6 个 LED, AUDIO SUITE 就满载啦!明天试听新的小绿卡的 P-201。
      小绿卡的 P-201 在听感上似乎比较温润,和全绿卡的 P-201 相比,分析力和高频延伸略欠一点,瞬态和动态也然。不比较也很好了,应该知足了。呵呵。



      2015.12.31. 由于系统增加了数字音源,前级需要再添一路输入,上月底又找了一张小绿卡的 P-201。这是 2015 年的最后一天,估计明年(明天或后天 )才可以收到。 SUITE 又要拆装一番啦。

*  *  *  *  *  *  *  *  *  *  *

      2016.01.03.  本应昨天可以收到的小绿卡的 P-201 因为快递放假今天才能送件。无奈,只有静心等待啦...........10 点钟左右快递把小绿卡的 P-201 送到了。拆开包裹,这个小绿卡的 P-201 成色非常新!习惯性的拍几张照片。



      拍完照仔细看,发现这张 P-201 卡的上个用家并没有把 2 位拨码开关的增益放在 0dB / Balance 档位,2 位的信号和电源接地拨码开关也都处于 OFF 档。于是分别都按照使用手册的要求调整过来。



      现在的 Cello Audio Suite 已经有了 3 张 P-201 卡,其中一张全绿卡,两张小绿卡。还有全绿卡的 P-301、黄卡 P-101和 P-100,共计 6 张卡。设有10 道插槽的 Cello Audio Suite  已经占用了 8 路插槽,仅余 2 道啦。


      Cello Audio Suite 插卡的顺序由左至右分别是:P-201 + P-201 + P-201 + 空面板 + P-301 + 空面板 +  P-101 + P-100。



      2016.01.25. 考虑的不够周全,把唱放卡安装到了右侧,距离后级电源比较近,这样多少会受一些干扰。于是拆下所有的 5 张输入卡,把 2 张唱放卡与线路放大卡调换一下位置。顺便给先拆下的 3 张P-201 插卡拍个照。


      加上 2 张唱放卡再拍一张。



      重新调整安装后 AUDIO SUITE 的插卡排序是(由左至右):P-101、P-100、空、P-301、空、P-201、P-201、P-201。



      接通电源,打开所有开关,亮起了 11 粒红色的 LED 指示灯。呵呵,看着 “羽翼丰满” 的 AUDIO SUITE 好是开心!



      2017.7.14  给 SUITE 再添一张面板标示的是 AUX 的 P-201 线路输入放大卡。主板是黄卡,电源板是绿卡的,这张 P-201 算是小绿卡或半绿卡的。











      将 P-201 AUX 装入 SUITE。呵呵,还剩一个空槽了,早晚会填满的。如此下去是执着还是膨胀?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音响公寓,鼓掌 耶 太棒了  发表于 2013-12-22 06:28

评分

1

查看评分记录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3-11-19 11:48: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3-11-19 11:49 编辑

现在我有五张卡,P101 201 301 200 B100可惜找不到P100和603.

点评

清兵兄的SUITE有五张卡够丰富的。我的只有两张卡,呵呵。  发表于 2013-11-19 16:19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3-11-25 21:32:25 | 只看该作者
王老师是黑胶 大家,能否 谈谈皮带驱动与磁力驱动的声音差异?

点评

出差在外,回来再交流。  发表于 2013-11-29 10:01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3-11-27 13:09:47 | 只看该作者
默默的 咽了咽口水.....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3-11-29 11:31:18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玩过黑胶。
不知全气浮+磁驱动,跟外界的接触点只有唱针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点评

请先看看这里,下周二回合肥再聊。 [url]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588&extra=page%3D7[/url]  发表于 2013-11-30 12:43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3-12-4 07:14:26 | 只看该作者

均衡篇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9-9-13 07:44 编辑


       在音响设备系统计划升级目标器材是全套 CELLO AUDIO 时,首先考虑的是先购入 Cello Audio Palette 。Cello Audio Palette 是放大器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Cello 在 1984 年首先设计生产了 Audio Palette 。 Audio Palette 发售时间是 1985 年1月。其他器材都是围绕  Audio Palette 进行系统设计的。厂家把  Audio Palette  分为两代,即 “ Single Input Version  ” 和 “ Multiple Input Version ” ,它们分别简称 “ SIV ” 和 “ MIV ”。MIV 全绿卡版是最后期的机型,也是最难购买的。似乎是缘分,我顺利的买到了 MIV,而且状态和成色都非常好。1985 年首次发售的价格是 7500 美元,在 Audio Palette(MIV)停产时售价已增加至 25,000 美元。
       早在 Mark levinson MLAS 时期 ( 1973年 ), Mark levinson 三位设计大师之一的 Richard S. Burwen 设计的名器 Mark levinson LNP-2 前级放大器上就有了三段音频均衡的运用。20 多年后, Richard S. Burwen 将这个设计理念植入了 Cello Audio 参考系统,随后 Audio Palette 线路设计任务交到 Cello 的工程部副总裁 Tom Cloangelo 手上,于是诞生出了一代名器 Audio Palette 。Audio Palette 最初是用于录音、母带制作以及监听专业方面。Audio Palette加上电源共使用超过6,000个零件,其中有 48 个分立元件的 A 类推挽式放大器,9 个特别定制的 59 档步进电位器。CELLO 厂家产品手册中直言 “ The Audio Palette is an equalizer of extremely high quality design, performance, and construction. ”      Audio Palette 与其他 Cello 器材一样,也经历了数次的设计改动。如今,“原始” Cello Audio 公司已不复存在,但 Cello Audio 的这些器材依然为爱乐人所追喜爱,成为音响器材中永恒的经典。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部传奇的 Cello Audio Palette。
            
       Cello Audio 称第一代 Audio Palette 为 “ Standard Version ” ,这个 “ 标准版 ”  Audio Palette 由主机和分体电源组成 。


       Audio Palette 的面板上共有 12 个钮。Cello 的同好给它一个昵称叫 “ 12 钮 ” 。




       Audio Palette 上排左侧起前两个钮是输入电平控制钮。控制钮有两个用途:第一是平衡控制,以调整右声道输入电平的误差,调整范围 +5dB /-24dB, 调整精度为0.5dB。第二,提升或降低输入电平,弥补增益不足或电平过高引起的的过载失真。


       Audio Palette 上排左侧起第三个是相位钮,这个钮可以实现两个声道任何一种相位错误输入的纠错,这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Audio Palette 上排左侧起第四个是均衡工作状态选择钮," IN " 是处于均衡工作状态, “ OUT ” 是让均衡旁路,“ BLEND ” 是均衡处于默认的 “ 混合 ” 状态,混合状态的低频会略厚实一些。


       Audio Palette 上排左侧起第五个是监听输出电平控制钮,通常监听输出电平都是额定的,可以调整的监听输出电平不多见,使用时具有一定的方便性。第六个是 Audio Palette 输出电平调整钮,Audio Palette 具有将近 12dB 的增益,Audio Palette 输出电平调整可以和前级 Audio Suite 的电平调整进行配合使用。厂家推荐 Audio Suite 的电平设置在 0 至 -6dB 之间,然后由 Audio Palette 调节控制放大器的最终的输出电平。


       Audio Palette 下面一排是六个频率点的调整钮,这六个频率点分别是,15Hz,120Hz,500Hz,2kHz,5kHz,25kHz。Audio Palette 的六个频率点是经过经过精心研究的确定的,六个频率点的调整范围与精度也有所不同。


      15Hz,调整范围 ±29dB,调整精度为1dB;120Hz,调整范围 ±14.5dB,调整精度为0.5dB;500Hz,调整范围 ±6dB,调整精度为0.25dB; 2kHz 调整范围 ±6dB,精度为0.25dB;5kHz 调整范围 ±12dB, 调整精度为0.5dB;25kH 调整范围 ±24dB,调整精度为1dB。从 MIV 6 个频点调整幅度我们可以看到,中频端调整的幅度比较小,而高低两端相对调整幅度较大,这也符合人耳的 loudness 等响听觉曲线。
      在 6 个频点中, 15Hz 和 25kHz 两个频点是针对专业录音领域设计的。 15Hz 的调整,对于处理低频轮廓不清晰是有效的。 25kHz 是人耳可闻频域之外的频率,但在大型交响音乐复杂频谱中包含有 25kHz 左右频域(主要是泛音),这个频域声压级非常低,录音时很容易衰减,25kHz 频点的调整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个频域的丢失。这个频域最终会体现在声音的质感和光泽上,影响着自然混响时间,以及录音空间的宽度和纵深感。
      MIV 15Hz 频点在 5 尺或 7 尺上的调整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是因为 5 尺或 7 尺低频单元频域有限所致。如果在 15 吋或更大的低频单元,相信  15Hz 频点会有更好的作用。25kHz 频点在 5 尺或 7 尺上的调整效果非常出色,D21/2 高频单元 42kHz +/-2dB 的超高频率为 25kHz 频点调整提供了宽阔的频域。







       在 Audio Palette MIV 面板上除了 12 钮和一个红色的 LED 指示灯没有其他如何操作键钮。12 钮中有 3 个是切换开关 ( 相位选择;旁路通断;输入选择 ) ,其他都是步进电位器。这 9 只步进电位器的步进级数由 40 级至 59 级,市面上成品步进电位器最高步进级数为 24 级,无法满足 Audio Palette MIV 设计需求。CELLO AUDIO 只有委托康乃狄克州的一家很有名的 F.J.Weidner&Sons 精密金属加工公司所定制 ( 这家公司在 Mark Levinson MLAS 时期就有合作 ),这些精密细致的旋钮都是用高等级无磁不锈钢车制而成,旋钮上的刻度值其达到了 0.001 英吋的精度。步进电位器的内部由 4 块板子构成,电位器上下面是 2 块经过研磨后镀上镍的铜块,上面的 1 块刻有 60 个均分的沟槽,这些沟道是电位器旋转时的定位槽。2 块铜板中间安装有 2 层线路板 ( 只有输入电平调整钮是单层线路板 ),板子上的的铜箔镀银后再镀金,然后以手工銲上两组 59 粒 1‰ 精密金属膜电阻。这个步进电位器的触点是用白金和钯的合金材料做成,不仅具有极低的触点电阻,而且使用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非常高。步进电位器的轴和滚珠轴承采用的都是高精度无磁不锈钢。如此先进设计、高端材料和超级工艺制作出这样完美的步进电位器,测试二声道的误差只有 0.1dB !  这是个很惊人的指标,通常电位器的二声道误差都在0.5dB 以上,甚至更高。由此可见 CELLO Audio 在 MIV ( 包括 SUITE )上的这些步进电位器投入成本是非常之高的。



       Cello Audio 称第一代 Audio Palette 为 “ Standard Version ” ,这个 “ 标准版 ” 的 Audio Palette 只有一组平衡输入和一组平衡输出。在 DC 输入端子的两边有左右声道的监听输出接线端子。


       这是 “ 标准版 ” 的 Audio Palette 背面,右侧上下的两个 Fischer 母插口是左右声道的平衡输入。右下角内侧的工业接线端子是左声道监听输出。


       Audio Palette 背面的右侧上下的两个 Fischer 公插口是左右声道的平衡输出。左下角内侧的工业接线端子是右声道监听输出。



      这是日本人在 SIV 底板上贴的标签,电力功耗是 100VA。作为晶体管前端设备,100W 的耗电不小了。第一代的 Audio Palette 主机和电源的机箱顶部都没有设置散热孔。只是用铝合金箱体散热。


        厂家为了 Audio Palette 早期和后期版本的区别,称第一代为 “ Single Input Version ” 。这个 “ SIV ” 版的 Audio Palette 也有早期和后期之分,后期的 “ SIV ” 增加了一组 RCA 主输出 (  Fischer 和 RCA 各一组 ),同时监听输出也增加了一组,并且把工业接线端子 改为 RCA 接口 。


       Audio Palette 第二代为 “ Multiple Input Version ” 。这个多路输入的 “ MIV ” 版的 Audio Palette 与 “ SIV ” 的主要区别在于输入端增加三组 RCA 端子。“ MIV ” 的主输出有过两个版本,一个是两组输出都是 Fischer 平衡端子,还有一个是 Fischer 和 RCA 各一组。当然,内部电路板也是分早中晚期,就是早期的虾玉色电路板,中期的小绿卡,后期的全绿板。


       “ MIV ” 的主输出有过两个版本,早期的两组输出都是 Fischer 平衡端子。


       晚期的是 Fischer 和 RCA 各一组。其实我更喜欢两组 Fischer 平衡端子。 两个版本,内部电路板也是分早中晚期,就是早期的虾玉色电路板,中期的小绿卡,后期的全绿板。


       Audio Palette “ MIV ” 面板上排的第五个钮由 “ SIV ” 的监听钮改为了输入选择切换钮。“ MIV ” 输入选择的切换钮有4档,对应四组的输入。


       Audio Palette 第二代也是分早和晚期,早期的内部电路板是虾玉色电路板,后期的全绿板。Audio Palette 与 Master Supply 共使用了的 6000 多个元器件,Audio Palette 内共有 48 组 A 类放大电路, 每个元件都经过极其严格筛选。日本 STEREO SOUND 腾见洋一在一篇评述 MIV 的文章中说道 Audio Palette  “ 相当于 5 台放大器 ”  ( 意指前级放大器 ),成本之高可以想象。
       通过均衡电路和旁路均衡电路的试听比较下 ( 在 6 段均衡都不做调整的情况下 ),几乎听不出音质上的变化,音频信号通过这么多元器件和电路后音染几乎为零,着实令人佩服 !
       有不少人说,接上 Audio Palette 不调整均衡也会好声 ( 声场更好、更厚声等等 ) ,我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件好的器材应该是透明无染的,当然任何器材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透明无染,只能相对说 “ 染 ” 的最小最少而已。过去我们不喜欢使用均衡器的原因正是因为均衡时 “ 有染 ” ,  Audio Palette 之所以让人喜爱也正是它的 “ 无染 ” 或 “ 极低染 ” 。
  


       DC 电源线的连接方式虽然传统,但可靠性非常高,同时可以使用提供较大的电流的电缆。


       Audio Palette 的分体电源 Master Supply 和 Audio Suite 的分体电源 Master Supply 是完全一样的,详见 Master Supply。


       为了给 MIV 配置再生电源对 Master Supply 做了功耗测量,测试结果令人吃惊,一部 EQ 的功耗竟然达到 195VA 。测试时的市电电压为 235V,MIV 的工作电流达 0.83A。难怪分体电源内的变压器设计的达 369VA。



      MIV 的功耗比第一代大了近一倍。因此主机和电源的箱体顶板底板的后端都开有对流的散热孔。在日本有人为 MIV 定制散热更好底板和顶板,前后端都有散热孔。





      以下是我的 Audio Palette MIV 的照片。丰富而实用的功能,科学合理的频点设置,精密细致的调节特性,使得本机达到了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











      2015.9.22. 前几天收到了定购的 FISCHER 104 公母插座,有时间就要把 MIV 的输入和输出的 RCA 端子都更换一下。输出肯定没有问题,输入要待打开机子看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更换。

      准备把 Palette MIV 的输出端子板送工厂把主输出的 RCA 安装孔扩为 Fischer 104 的平衡插的安装孔(和左边的安装孔一样)。这样 Palette MIV就获得了 2 组平衡输出,这为驳接双 F-25 单声道电分提供了双输入的条件。



      2017.12.09.   买了FISCHER 104 插座差不多有两年了,最近才抽空把 MIV 输出端子的小背板送厂里加工了一下,把原有的 RCA 输出改为平衡输出( FISCHER 104 公插座),这样就有了双平衡输出。同时 RCA 的接地垫片也截掉一个孔。下图 1 是未加工前拍的照片,下图 2 是加工后拍的照片。这两天抽空把板子插座焊好装好,就可以再听 MIV 接入系统的声音啦!









      不知道为什么,CELLO 所有的 FISCHER 平衡插座都是逆时针 90 度安装的,从新买的输出插座(带有红点)可以看到插座安装的方向。



      安装上录音输出的两个 RCA 端子,明天就可以焊接装机啦。


      早些年在浏览 LP 复刻版的网页时,无意中看到一张 DGG 的罗德里格的竖琴协奏曲 LP(我有这张大花和红头大花的二版和头版唱片,演绎和录音一流! )复刻版的封面上有个标签,标签上似乎有个非常熟悉的 LOGO,定神一看是 "CELLO"!原来这张DGG 罗德里格的竖琴协奏曲复刻版唱片使用 CELLO 系统制作的!于是保存了这张图片。今天给 MIV 的输出端子板拍照时不知何故想起这档子事,于是在文件夹中找出图片上传于此,与大家一同分享。



      焊接安装好了两组平衡输出的  CELLO AUDIO PALETTE MIV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非常漂亮的miv。  发表于 2013-12-4 13:04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3-12-4 15:08:22 | 只看该作者
在音响设备系统计划升级目标器材是全套 CELLO AUDIO 时,首先考虑的是先购入 Cello Audio Palette  ...
records33 发表于 2013-12-4 07:14


成色完美全绿版的极品啊!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3-12-12 21: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agner01 于 2013-12-12 21:24 编辑

王老师对音响、音乐的执着令人钦佩,深厚的器材功底更是令人叹服,期待近期能有机会前往名山拜聆仙音。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3-12-19 08:2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ecords33 于 2018-1-25 17:06 编辑


      Audio Palette 的分体电源 Master Supply。 Master Supply 的面板除了一粒红色的 LED 指示灯以外,没有操作部件。电源开关设在机箱的背后。



      Master Supply 电源提供+/- 30VDC 通过五芯 DC 电源线连接主机 ( Audio Palette 或 Audio Suite  )。+/- 30VDC 的电压在通过模块的稳压电路进一步调节到+/-25VDC 供音频电路使用。



      Audio Palette 的分体电源,有两组输出供电,厂家设计时是可以同时给 Audio Palette 和 Audio Suite 供电。



      靠近左侧的黑色圆钮是推拉式的电源开关,这个电源开关是空开,机器故障时圆钮就会自动弹出切断供电。刺猬牌电源牛的直径差不多有15cm,占了整个电源的一大半重量。



      早期的电源牛功率小一些,后期的电源牛功率达到了 379VA。



       Master Supply 电源提供 ±30VDC 通过五芯 DC 电源线连接主机 ( Audio Palette 或 Audio Suite  )。±30VDC 的电压在通过模块的稳压电路进一步调节到 ±25VDC 供音频电路使用。



      为了给 MIV 配置再生电源对 Master Supply 做了功耗测量,测试结果令人吃惊,一部 EQ 的功耗竟然达到 195VA 。测试时的市电电压为 235V,MIV 的工作电流达 0.83A。难怪分体电源内的变压器设计的达 369VA。





      Audio Palette SIV 或 MIV、Audio Suite 使用的是相同的电源 Master Supply,Master Supply 电源内部可以通过跳线设定 AC 100V、120V、220V、240V 的输入。下图是 Master Supply 电源 AC 输入的跳线表,希望能够给 Cello 同好有所帮助。



      和 Performance II 同时给 SUITE 和 MIV 配了 DC 电源线接线端子的螺丝。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哈哈,我也有这个问题,没有动手能力,只好把后级摆去隔壁屋子  发表于 2014-4-24 11:3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9:14, Processed in 0.073874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