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51693

查看

56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阿明

61#
发表于 2012-4-3 16:28:11 | 只看该作者
进了一个T330D,准备+AT6.5做书架,大家有无分频器电路图??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2-4-4 09:2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2-4-4 09:31 编辑

现将经过反复试听,已初步定型的分频器电路和参数附上,供大家参考。为了饲候好T330,高音回路下了不少猛料,快酱油贵过鸡了,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2-4-5 18:30: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2-4-5 19:07 编辑

其实音箱调试受周边器材、听音空间的影响太大了!另外也和制作者所希望得到的声音风格有关,听感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并不靠谱!。因此,初歩定型的箱子应搭配不同的器材、到不同的听音空间,和各种公认的经典箱子进行比较,以调整、确定最终的参数。我这对箱子在朋友20多平方的环境内声音就非常厚润、大气,可以再适当増加些高频和细节,而在我的听音环境就感觉中高频量感多了些,要压暗中高频。如无一个标准,就无所适从。所以,虽然分频器经朋友反复调整了半年多,仍未最终定型,但大家认为听感是越来越好了,也慢慢接近我所期望的效果。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2-4-4 20:55:30 | 只看该作者
     下一步动手,就按照这个思路做。

使用道具 TOP

rx2

65#
发表于 2012-4-4 23:01:48 | 只看该作者
现将经过反复试听,已初步定型的分频器电路和参数附上,供大家参考。为了饲候好T330,高音回路下了不少猛料 ...
阿明 发表于 2012-4-4 09:25

为何采用高音三阶、中低二阶?
单单从喇叭频响曲线看,330在2000hz以下跌落明显,而6.5直至5000hz都没有明显跌落。是否高音二阶、中低三阶,合成的曲线更平直?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2-4-5 12:5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2-4-5 13:06 编辑

回复 rx2 的帖子


    刚开始高音就是用的二阶分频,但反复试听后,发现中高频量感多了些,T330的能量感太强了!和AT中音也有些重叠,AT的中频本来就很厚,量感和质感很好,强强联合,中频声音有些过、比较明亮,音场前倾,久听会累。改为三阶后,明显要含蓄、细腻,耐听了些,音场也深远了些。

使用道具 TOP

rx2

67#
发表于 2012-4-5 15:0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x2 于 2012-4-5 15:04 编辑

回复 阿明 的帖子
中高过亮的现象我也遇到过,究其原因,我有不同的看法。
从频响曲线看,at6.5在2500hz附近开始是有明显上翘的,而330在2000hz以下跌落就很明显。要是分盘点在2000hz附近,势必会1500-2000hz欠一些,而2500-3000hz过一些。这个问题是无法通过衰减高音来解决的。要是因为330能量感太强的话,合适的衰减量就可以轻易解决了。
采用更高阶(例如四阶)的分频,可减轻这个问题,但无法完全解决。
分频上高音比重低音少一阶(例如高音二阶,重低音三阶),可更好地解决。
我之前是都采用二阶分频,发现问题后不想改动太大,只是在中音喇叭前多串了一个6.4mh的电感,同时这电感的两端并了个6欧的电阻(我是双中音并联,单中音的话电阻值就要调整了)。这样,将中音在分频点以上再削弱一些,听起来连贯、平滑了很多。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2-4-5 16:33:50 | 只看该作者
我赞同RX2兄的观点。
但阿明兄的是二分频书架箱,听感调整与三分频应该有所不同。
每个人听感差别很大,像我衰减电阻用到3.9R听某些碟片时感觉高音稍有一点抢,换成4.7R的又暗了一点,估计4.3左右比较合适。但由于一时找不到好的4.3电阻,我更愿意用3.9将就听着。当然我的也是三分频,听感受低音下潜的“牵连”比较大。

使用道具 TOP

rx2

69#
发表于 2012-4-5 20:4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公羊 的帖子
杨兄好,我在调音过程中更深刻地感受到碟片录音及后期制作的差别。几乎不可能播好每一张碟,除非设置高频和低频的增益调节,但这势必会增加失真,HIFI发烧友会很不屑。遇到矛盾时,我是宁可暗一些也不能过亮。

   

使用道具 TOP

rx2

70#
发表于 2012-4-5 20:4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阿明 的帖子
调音要有测量才是正道,但我始终未能走上这道路。
我妥协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参照物--C1,对比着听,感受差异。这里有个前提,我认为C1除了低频量感少一点点,其它都是正确的。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2-4-6 09:23:39 | 只看该作者
能找到2-10欧的可调电阻就好了,用固定电阻调整太麻烦

使用道具 TOP

dix

72#
发表于 2012-4-12 17:36:40 | 只看该作者
关键是箱体和分音器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2:55, Processed in 0.045192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