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55626

查看

46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metamophore

73#
发表于 2011-9-26 13:10:1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我的克劳斯是CBS的啊??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9-26 11:47

您所说的是莉莉·克劳斯在CBS的那套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一共有三辑,当年出版的时候用的是CBS副牌EPIC,发行的是廉价片。我前面贴了其中的一套。

使用道具 TOP

74#
发表于 2011-9-26 13:27:55 | 只看该作者
您所说的是莉莉·克劳斯在CBS的那套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一共有三辑,当年出版的时候用的是CBS副牌EPIC,发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26 13:10


bingo!


使用道具 TOP

75#
发表于 2011-9-26 16:5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因为这套Mozart小奏是30年代录的,大概78S里才有好声音,所以用78S作音源的转录大抵能反映一些东西,比如greendoor和LYS的转录,Pearl也出版过一张;m&r也出版过,转录是samuel。

使用道具 TOP

76#
发表于 2011-9-26 21:3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krauss和Goldberg的Mozart violin sonatas可能比boskovsky更好一些,您有这套录音么?
CD版我两套 ...
haskil 发表于 2011-9-26 12:57



我收这个版。博斯科夫斯基那套有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77#
发表于 2011-9-26 22:4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因为这套Mozart小奏是30年代录的,大概78S里才有好声音,所以用78S作音源的转录大抵能反映一些东 ...
haskil 发表于 2011-9-26 16:58


这些30年代录的唱片我贴过,听下来声音还能接受的。

使用道具 TOP

78#
发表于 2011-9-27 00:00: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33转黑胶 于 2011-9-27 00:01 编辑

他们俩合作的莫扎特美国decca就是33转首版,没有更早的录音发行了。

点评

这套录音源自EMI,所以当然有EMI出的ALP或33CX发行,有待证实。  发表于 2011-9-27 07:55

使用道具 TOP

79#
发表于 2011-9-27 21:18:32 | 只看该作者

RE: 陆续来一些珍贵的收藏(最新:Michelangeli in Live--现场的米凯兰杰利)

在意大利乐坛有那么一位特立独行的钢琴怪杰、独行侠,很多人一下子就能猜出是阿尔图卢·贝内黛蒂·米凯兰杰利。有关于他的怪癖和在二十世纪钢琴家中的独特地位很多人都如雷贯耳。虽然,由于他的超完美主义追求使得他的录音室录音少之又少,但由于他对每一场音乐会都是准备得无微不至和精益求精般的完美追求,使得他的拥趸们在叹息于不能得到他尽可能多的唱片的同时,又能在他那些每每称为传奇的超完美的现场音乐会上听到在唱片中不能听到的米凯兰杰利的精美到巨细靡遗的演奏,尽管这样的音乐会次数是少之又少。很多他的忠实乐迷坚持不听他的录音室录音和不收藏他的唱片,只聆听他的现场音乐会,因为他们认为:米凯兰杰利只生活在现场中。
下面的一片文章记述了意大利的一位乐迷,他是怎样看待米凯兰杰利的,从中我们可以窥见米凯兰杰利现场演奏的魅力到底如何阻挡了人们进一步聆听他的唱片录音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0#
发表于 2011-9-27 21:24:1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


今年夏天,我应邀赴意大利参加一个国际诗歌节,在米兰、热那亚、皮亚琴察等城市滞留多日,与几位意大利汉学家过从甚密,其中有一位在博洛尼亚大学任教的社会学教授鲁索和我一样是格伦·古尔德迷。他告诉我:“古尔德的巴赫对我来说是信仰和想象力的一部分。“我在博洛尼亚大学鲁索家里住过两天,发现他的古尔德LPCD收藏颇为全面——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斯克里亚宾、勋伯格、欣德米特。我注意到一大堆古尔德CD中夹杂着霍洛维茨、里帕蒂、里赫特、吉列尔斯、施纳贝尔、吉泽金、科尔托等钢琴家的一些CD,但其中没有一张米凯兰杰利。我感到有些纳闷,就问鲁索,是否从来不听米凯兰杰利?他说是的,从不听他的录音。我追问道:难道你觉得他弹得不好吗?鲁索回答我:恰恰相反,我曾在1972年听过他的现场音乐会,当时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不过从那以后,米凯兰杰利就成了绝响,因为我从任何他的录音制品中再也找不到那种现场感受了。“别的钢琴家或许能在录音里听,可米凯兰杰利不行,他属于那种你要么别听,要么亲临现场去听的钢琴家。”鲁索这么说。
  但到哪儿去听米凯兰杰利的现场音乐会呢?恐怕只有到天堂去听。我猜米凯兰杰利会在天堂继续他的钢琴音乐会,但却拿不准假如上帝去听他的现场演奏,而那天又正好赶上下雨,米凯兰杰利会不会随时取消音乐会,一点不给上帝面子?米凯兰杰利生前就以不顾观众的感受,喜欢即兴取消演奏而闻名于世。我在一篇文章中读到过,有一次米凯兰杰利因试奏时感到琴声有些潮湿就独断地取消了当晚的音乐会,弄得身边的人不知所措,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人想起三天前本地曾下过一场雨。难道三天的太阳还不足以晒乾一场雨吗?是米凯兰杰利过于怪癖,过于我行我素,以使自己神秘化吗?对我们这些被消费时尚宠坏了的听众来说,米凯兰杰利的存在显得像是一个冒犯。在他的身上,同时活着一个艺术至上的完美主义者、一个拉丁贵族和一个现代隐士。他拒绝成为那种花上几十美元买张门票或是买几张CD就能一次性消费掉的表演者。
  依我的看法,米凯兰杰利与格伦·古尔德构成了20世纪钢琴演奏史上最极端的两个出发点。他们两人的身上都具有那种被推到极致的专注精神,不仅专注于钢琴演奏者与作曲家的种种关联,而且能使围绕这种专注所聚敛起来的内涵和能量抵达钢琴本身——我指的是作为一个物的钢琴。考虑并尽可能穷尽钢琴的可能性,是一件让古尔德和米凯兰杰利感兴趣的事情,但他们两个人做出的努力正好相反:古尔德以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削减手法对待钢琴演奏,通过做出限制来增加钢琴的信息量和精神性;而米凯兰杰利却格钢琴所能发出的各种美妙声音全都释放出来,达到了柏拉图所说的“杂于一”境界。如果说古尔德是以“不”来定义钢琴的,米凯兰杰利则用“是”在定义钢琴,不过,这是那种把“不”字也包括进来的“是”。古尔德的巴赫是一个左手得到特殊强调的巴赫,一个令当代西方知识分子感到迷狂的、洋溢着发明精神的、近乎左派的巴赫,这个巴赫的确立是以限制右手、剔除巴罗克时代的宫廷情调为前提的。米凯兰杰利早年弹奏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时,将德奥血统的巴赫拉丁化了,尤其是第二乐章,弹得销魂之至,仿佛演奏者是置身于对托斯卡那一带的典型意大利乡村景物的印象和感受中在演奏,所以巴赫听上去像是撩起乡愁的斯卡拉蒂。二战结束后米凯兰杰利就再也没弹过这首曲子了,但他弹过另一首由布索尼改缠的巴赫作品《恰空》。他将该曲的内在建筑(这种内在建筑所揭示的空间恐惧与空间信赖之间的复杂关系乃巴罗克音乐的神镶之所在)完整地呈现出来。遗憾的是古尔德从未弹过巴赫的这首《恰空》。以古尔德弹奏巴赫《创意曲》时所显示出来的对复调空间结构的想象力和精确程度来看,如若他弹奏《恰空》,必将为听者带来与米凯兰杰利的《恰空》全然不同的另一种阐释的乐趣。两种乐趣都是高级的,两个《恰空》交相辉映,两个巴赫相互证实,但又相互分离。如果古尔德当年弹奏过《恰空》就好了。
  米凯兰杰利生平所弹巴赫似乎仅限于上述两首曲子。尽管科尔托在米凯兰杰利21岁时就惊叹他为“李斯特再世”,但他年轻时弹奏的曲目以小品为主,面且其中不乏三流作曲家的作品。看来米凯兰杰利特有的那种对演奏曲目的关注与对钢琴本身的关注混在一起的倾向早年即已存在,他对钢琴的迷恋,以及从中升华出来的由半是物恋情结、半是超然物外的精神张力所构成的对“钢琴性”的深刻领悟,使他能将一些无足轻重的三流作品弹奏得煞有介事。我记得一位富有洞察力的评论家对此是这样评述的:手术是成功的,但病人死了。
  米凯兰杰利晚年为DG录制的德彪西赢得了广泛而持久的赞誉。钢琴性在这里是一种触手可及的现实,如果音响器材足够好的话,我们就能听到一些奇异的、相当敏感的声音,一些经过折射的、层次分明、像午后的光线变化那么微妙的声音,钢琴作为一个物在这些声音里的存在与早年相比起了一些变化:现在,钢琴处于有无之间,它不是什么,但却也不是无。在古尔德的巴赫那里,我们感到钢琴的存在已经被抽象到纯粹键盘乐器的地步,他揭示了钢琴在何种意义上可以不是钢琴。但在米凯兰杰利弹奏的德彪西那里,我们却很难想象钢琴可以是别的什么而不是它自己。米凯兰杰利的完美主义在德彪西的印象主义作品中发出的声音,很可能是钢琴所能发出的声音中最奇妙、最不可思议的声音。我甚至认为,这些声音把钢琴重新发明了一遍。
  米凯兰杰利的拉威尔也是无人能及。除了EMI录的拉威尔钢琴协奏曲,我还收藏了ERMITAGEARKADVAFone等几家意大利、法国唱片公司录制的米凯兰杰利弹拉威尔,其中的《加斯帕之夜》被弹得玲瑰剔透,充满幽灵气息,令人想到李贺的诗句“羲和敲月玻璃声。”我有他弹的《加斯帕之夜》三个不同版本,除这张ARKADVA版(1957年录)外,还有美国MUSICARTS(1962年录)及法国CDM(1967年在布拉格现场录音),全都弹得鬼斧神工,在阿格里奇和波格雷里奇弹奏的《加斯帕之夜》之上,尽管这两个人的《加斯帕之夜》都堪称神品。可惜的是,米凯兰杰利的《加斯帕之夜》录音太差,不知为什么他没有为DG录制拉威尔?我那张ARKADVACD上还录有他弹的拉威尔《镜子》、《高贵而伤感的圆舞曲》及钢琴协奏曲,演奏之绝妙与录音之粗浊赋予这张CD极其古怪的性格。
  米凯兰杰利的肖邦精美无比。我问过好几位趣旨不一的爱乐人,假如只选一张肖邦CD的话他们会选哪一张,他们共同的回答是选DG录的那张米凯兰杰利弹奏的肖邦,反而是我在这张CDEMI那张里帕蒂弹的肖邦华尔兹曲集之间难做取舍。如果不考虑录音效果的话,我的首选其实是Fone版的米凯兰杰利弹肖邦,那是现场录音,时间是1967年,地点是在他的家乡。米凯兰杰利的精神在这张CD中不仅与别的钢琴家完全不同,而且与他本人在别的CD录音中(例如DG那张)呈现出来的肖邦也大异其趣。他采用了一种不合常规的弹法处理玛祖卡,使听者听出了被伤感涂了些额色的天真无邪。第一叙事曲他弹得比DG版的录音快了整整一分钟,两者之间的不同不仅是速度上的,这里的不同主要是一个解说家与一个演奏家之间的不同——米凯兰杰利的控制力是一流的,他接够在背离和反向中加重自己的信仰,使别的钢琴家无法模仿。这张FoneCD中的第一首曲子是肖邦的第二奏鸣曲,米凯兰杰利弹得如此之好,我每次聆听都有灵魂出窍的感觉。米凯兰杰利在呈现每个音符的细节之美与勾勒全曲的整体轮廓之间保持了至关重要的平衡,并且将一种相当现代的感受与一种垂老久远、带点腐朽气氛的浪漫倩愫融汇起来,这是特别适合现场录音的、与春天芳香一块摇曳的、贴着土地和皮肤行走的肖邦。但是,连这个感性的肖邦也仍然是站在虚无一边的:米凯兰杰利声称他从不为任何听众弹奏钢琴,所以他把该曲的第三乐章弹得空无一人。这一乐章他弹了九分钟,这恐怕是时间最长的演奏,霍洛维茨、鲁宾斯坦、波里尼和波格雷里奇这一乐章都只弹了七分多钟,科尔托则弹了仅六分半钟。
  米凯兰杰利的莫扎特一向有争议,但假使对什么是真正的莫扎特不加预设的话,我们可能会发现,米凯兰杰利的莫扎特一如他所弹奏的海顿、贝多芬、舒曼、李斯特和格里格等作曲家的协奏曲,是20世纪钢琴演奏史上最具文献价值的演奏范本。我觉得,我在米凯兰杰利弹奏的协奏曲作品中听到的东西,有可能是比音乐和思想更为古老的自然,我们的感知器官不过是它的一种痕迹。也许有人预先就在自己心目中假设出一个自以为符合原貌的本真莫扎特,再以此为标准去衡量当代演奏家对莫扎特的演绎,但我并不认为这是明智之举。我倒宁可相信所有的莫扎特演奏都是当代演奏,有多少演奏家就有多少莫扎特。因为并不存在“本来”意义上的莫扎特,正如并不存在“本来的巴赫”,只存在古尔德的巴赫,或安德列·席夫的巴赫。我在听米凯兰杰利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时,强烈地感到钢琴(而不是演奏者)的存在。诚然,莫扎特创作他的钢琴作品时现代钢琴尚未发明出来,但以为用莫扎特时代的钢琴弹奏莫扎特,或是把现代钢琴弹得像莫扎特时代的钢琴,就有助于恢复原貌,这未免过于天真。对于像米凯兰杰利这样的完美主义者来说,他能建立音乐冥想空间的地方是“无钢琴”的所在,而那又同时是一个“无所在”。他属于那种“不是用思想而是用物来说话”的人,这让我想起另一位享有盛名的完美主义者、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是用思想在写作,而是用词来写作”。米凯兰杰利的音乐世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消失的世界,难怪一位美国乐评家会说——米凯兰杰利弹到入神之处,他本人就不在了,似乎钢琴自动在那儿弹。实际上,说米凯兰杰利把钢琴弹得好像没人在弹,或是说他把钢琴弹着弹着就弹没了,这两种感受应该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当然,听米凯兰杰利的演奏并非向空中掷硬币,假如有人真要掷硬币才能决定从哪个方向去理解米凯兰杰利的话,他将发现那硬币掷向空中后很可能会空悬在那里。迪兰·托马斯当年写过这样的两行诗:
  我童年时抛向天空中的球,
  至今没有落地。
  米凯兰杰利逝世已两年多了。而我借助于当代音响技术,仍然在听他演奏钢琴:从1939年,他18岁时的演奏,到1992年他的最后一场独奏音乐会(他在这场告别音乐会上把德彪西《意象集》中的前两首曲子弹奏了两遍)。与其说我不知道是谁在弹,不如说不知道是谁在听。听,就是和弹一起消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81#
发表于 2011-9-28 04:01:47 | 只看该作者
metamophore  发表于 昨天 07:55

这套录音源自EMI,所以当然有EMI出的ALP或33CX发行,有待证实。


或许吧,但从我多年经验,的确只看到过DECCA发行版本。那我就坐等你上ALP或者33CX的唱片信息了。

使用道具 TOP

82#
发表于 2011-9-28 09:0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9-28 09:29 编辑

有一盒米开朗杰利的环保装,很久没听了,很巧,最近在听他那张肖邦,
很有感觉的啊。尤其那些玛祖卡,充满诗意,气氛营造得太好了。就像在听他窃窃私语,时不时有一两声轻微的叹息,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啊。

使用道具 TOP

83#
发表于 2011-9-28 10:20:0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艺术”太精致了,精致得需要倍加呵护和小心翼翼,但一旦能置身其中,那种超凡脱俗的境界犹如“鸦片”一样能麻倒一大群人。DG这张肖邦作品,是所有肖邦录音中仅有的几张尤物。

使用道具 TOP

84#
发表于 2011-9-28 11:07:30 | 只看该作者

RE: 陆续来一些珍贵的收藏(最新:歌唱女王Adelina Patti的32首录音全集)

说到歌剧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歌唱家,十九世纪的有玛利布兰、鲁比尼、帕斯塔、格雷西、林德、桑塔格、拉布拉什、帕蒂等。这些名字是和贝多芬、贝利尼、罗西尼、多尼采蒂等联系起来,他们的许多作品就是为这些最伟大的歌唱家写的并首演的。关于这些声乐史上最伟大的歌唱家,有着许多各种各样的传说和描述,但由于年代极为久远,唱得究竟怎样人们不得而知。极为幸运的是,有一位十九世纪美声年代真正的歌剧女王生活到了留声机时代,并在晚年(19051906年)录制了21首不同的曲目存世,使我们能真正领略美声年代最伟大的歌唱家的艺术。
她就是被称为“The Queen of Sing/Song” 的阿德琳娜.帕蒂(Adelina Patti1843—1919),被公认为声乐史上1861—1906年近50年间世界上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无数的艺术家拜倒在她的歌唱下,有人把曲子题献给她,她的歌声也为罗西尼、威尔蒂、李斯特等众多作曲家所激赏,也影响了一代的歌唱家们。比她小的TamagnoBattistiniPlanconLilli Lehmannde LuciaMelba也都经历了十九世纪末,但他们是处于两个世纪交替阶段的歌唱家,他们的演唱录音也预示了二十世纪声乐技术风格的变革,但帕蒂是纯粹的十九世纪的美声演唱风格(虽然她也唱了威尔第),她完全是属于十九世纪的最优秀的歌唱家。在她190663岁在伦敦阿尔伯特音乐厅举行了告别音乐会后,早已年过中年的梅尔巴才成为所谓首席女高音

帕蒂,1843年生于马德里,1919年卒于威尔士。意大利歌唱家,1861—1906年近50年间世界上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1859年,早在16岁,她便在《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中扮演女主角。1861年,她登上伦敦科文特花园剧院,首演剧目是《梦游女》,并被立即公认为当时最伟大的女高音,年仅十八岁。1868年,她和歌剧史上伟大的女中音阿尔波尼一起在罗西尼的葬礼上演唱。她的音域极其宽广,声音充分体现美、活、正,高音达到f3。她基本上是花腔女高音,但也能演唱如《游吟诗人》中的莱奥诺拉和《茶花女》中的薇奥莱塔、《阿伊达》这样戏剧性的角色。她在伦敦科文特花园剧院连续25年演唱多尼采蒂、罗西尼、贝利尼、威尔蒂、梅耶贝尔等歌剧角色达30个以上。1906年在伦敦举行告别音乐会,从而正式结束她唱达50年的歌唱生涯,在1914年,71岁的帕蒂复出举行了一次义演。(《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牛津简明音乐辞典》/人民音乐出版社)

无数的艺术家为她的歌声所倾倒。萧伯纳曾这样描述帕蒂:这精彩的声音工具有着宽阔的音域,像小鸟一样灵活,这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真正女人和儿童的富有魔力的声音的组合!向人施加她的魔力。多伟大的女性!一个最高级的艺术家,能够完美完成每一项技术上的难度,象萨拉萨蒂在小提琴上那样,然而威尔弟说得更简洁:她是大自然产生无与伦比的完美的艺术家An artist by nature so perfect that perhaps there hasnever been her eqeal)(《Adelina Pattipearl GEMM CD 9312)。作曲家Doppler (1821 - 1883)写了长笛作品《La Sonnambula, Paraphrase en Souvenir de AdelinaPatti, Op. 42》献给帕蒂。

帕蒂也影响了一代的歌唱家,女高音大师Emma Eames1865—19521889年在巴黎歌剧院首演,而在她首演前三个月,帕蒂和波兰男高音Jean de Reszke刚在古诺指挥下在同一地点演出了《罗米欧和朱利叶》(这是Jean de Reszke和帕蒂一生唯一的合作),Eames自从她小时在波士顿看过帕蒂的演出后,就成了帕蒂的崇拜者。她后来充满感情的回忆道:我不能想象还有什么从嗓音出来的声音比这更美……。帕蒂的歌唱显示了完美的理论,她用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效果(《Emma EamesHarold Bruder/ROMOPHONE 81001-2)。

马勒的爱将,伟大的德国花腔女高音Selma Kurz1874—1933)也是在帕蒂的熏陶和影响下成长的。在Selma Kurz的女儿Desi Halban写的回忆其母亲的长篇文章中,她向我们讲述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关于其母亲的趣事,例如她母亲Selma Kurz很小就是家中的小小歌唱家,小时候经常在晚上邻居聚会时站在桌子上为大家唱歌,而后来的钢琴家施纳贝尔正是她家的邻居和童年的玩伴。Desi Halban还提到一件事,当她母亲还是个年轻姑娘时,有一次去伦敦,当她母亲模仿帕蒂的方式在旅店练习咏叹调时,她住的旅店正好帕蒂也下榻。这位令人尊敬的艺术家听到了,听了一会后,她派人把母亲请去,问她如何知道用这些方式唱她这些没有出版过的旋律片断,Kurz解释说,她是一个歌剧的真正爱好者,知道点音乐知识,还有着惊人的记忆,所以平常她能随口哼出帕蒂的所有旋律。帕蒂给了Kurz鼓励,告诉她,她有美丽和训练有素的声音(《My motherSelma Kurz Madame Desi Halban/Selma KurzCLUB 99 CL99-43)。

在她晚年6263岁时,她录制了她的21首不同的曲目,其中有10首曲目录了两次,还有1首谈话录音,共计32首录音存世。除了英国男中音Charles Santley (1834-1922)的录音外,帕蒂的录音也许是演唱者距今年代最久远的录音,而且还是十九世纪歌唱女王的录音,因此,帕蒂的这二、三十首录音是我们所能听到的最珍贵的声乐历史录音。关于这些录音,Pearl公司帕蒂专辑的评论者认为,帕蒂的这些录音需要聆听者有训练有素的耳朵和声乐知识,因为我们听到的声音已经远远不在其最巅峰时期了。录音技术到来和完善得太晚了。我们能听到的只是帕蒂在其舞台生涯晚期的歌声,这些录音显得换气声较大,有的歌曲被降调到次女高音的演唱音域,与她那些伟大的岁月相比,这些录音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能肯定的是她的这些录音距离她巅峰期极富魔力的声音已相去甚远,但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耳朵来说,我们还是能从这些录音中发现帕蒂的伟大,她令人愉快的温暖的演唱风格。无疑帕蒂自己对她这些非常有限的录音是感到愉悦的,因为她在晚年经常在威尔士庄园放这些录音给她的客人听。

大约有三家唱片公司出有比较完整的帕蒂的录音,英国Nimbus公司的《Adelina Patti的年代》收录有帕蒂的六首录音,在其网站上还可以听到190663岁的Patti演唱的YradierLa Calesera,这也是她极少的录音中最优秀的之一,令人难以置信的保持了少女一样充满魔力极其新鲜的气息,令人百听不厌。
英国Pearl公司1988年出的Patti专辑,我认为是欣赏帕蒂的最佳选择,非常真实的记录了帕蒂的21首不同曲目的录音。Marston公司的Patti的录音全集比Pearl公司多出了十首曲目的另一次录音,但我认为Pearl公司的更可信些。其余的公司如EMI等在个别集锦唱片中收有个别帕蒂的录音,例如《梦游女》中的花儿凋谢”(Ah!Non credea mirati...) 唱段,这也是帕蒂留存的最优秀的录音之一。
(来自于《爱乐人走四方》王蘅老师的文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13:29, Processed in 0.050126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