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015

查看

14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系统调整以什么为准?现场经验,自我想象,还是以唱片录音为准?

1#
发表于 2021-2-26 03:14:1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Debussy 于 2022-10-27 16:18 编辑

每个人都是家中音响系统的首席调音师:)
都有自己的调整标准。

1. 听到许多人说,音响目的是用来还原现场的,
但这个现场是录音师角度的现场呢?还是指挥所站立的现场感受呢,还是头排观众的现场?
还是楼上包厢上的现场感受?又或是墙角听众的感受?
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趣。

2. 也有朋友根据自身对乐器的认知,
比如笔者,童年5岁开始学习钢琴,所以实话是,每架钢琴,每一把乐器只是音色相近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舞台上,演奏前,乐器都要对音。
但对唱片中的音乐毫无参考价值甚微,越了解音乐,越明白每一张唱片录音中的乐器构成,才是可以借鉴的参考。
钢琴的大小,舞台,许多录音的制作信息都在正版CD的小手册中。

3,以唱片录音为准。
其实不难理解,卡拉扬的现场录制后,和录音师大量通过后期制作技术对录音调音,最初确定出版的唱片。
也就是说,无论现场演奏还是录音室内制作,音乐中的音量轻重和节奏缓急,都是经过录音师和唱片公司的后期制作的,也就是我们在家中所听到的唱片。

发烧友中,
有谁是录音师吗?
在唱片录音室工作?

显然没有。

所以,到最后发烧友,大都是,嗯,这套系统好听,
嗯,好听。主观感受而已。
因为没人知道录音究竟是什么样的。

也不对,电脑知道。电脑可以分析家中录音,和唱片的音乐图谱作对比。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21-2-26 06:47:13 | 只看该作者
高保真电声只能是正确还原录音信号。否则必定是各样失真,而非高保真HiFi。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21-2-26 13:46:17 | 只看该作者
录音师的目标以最大程度还原现场音色和场景为准,和调音师追求hifi的目标并无矛盾,没有必要对立。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21-2-26 13:56:34 | 只看该作者
1.不可能;现场跟唱片的区别不小,现场没有针尖的结像;现场你也不可能坐在乐器边上,但麦克风可以;再说,你也不可能每个录音都听过现场;
2.不可能,先不说同一种乐器,每件的音色也是有区别的;同一件乐器,不同的人演奏也有区别;你无法判断,你系统还原出来的音色,是不是就是应该的音色;除非你能把演奏者叫来;否则只能,大概近似吧;
3.不可能,你怎么知道,你回放出来的,就是他后期制作原本的样子呢?除非你把录音师叫来听;
所以,Hi-Fi本身就是悖论;最后的标准,无外乎是出于自己的经验,脑补出一个大概的模型;经验足的人,这个模型更有说服力罢了;而真正的高保真回放是不存在的;
各个厂家声音风格不同,无非就是所谓达不到标准声音前提下,各自对失真的处理导致的不同罢了;
何必这么纠结。差不多得了;
最后说,声音有对错,这个对错的重要性,是排在自己喜欢之后的;除非你愿意为了”正确“,让自己忍受;或许你想说,那将来自己的口味变了怎么办?很简单,重新调整啊,换器材啊;
所以,调音的标准是什么?对专业人员来说,要符合声学;对烧友来说,符合自己脑补的模式的就是你的标准;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21-2-26 17:3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ebussy 于 2021-3-5 14:45 编辑

每一位录音师的对现场的理解并不一样。

而且还需要符合录音公司的一些商业需求。

所以说,hifi好玩,因为可以说没有人知道那几位录音师的母带是什么样子的。

画鬼容易,画人难。

那怎么解决呢?

刘汉盛说,“以耳机为师”,”监听级耳机“是参考级别的中高音重播。

至于低频,耳机有限,还需要考虑到具体房间的调教。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21-3-1 10:55:20 | 只看该作者
以还原录音为准。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21-3-1 11:05:35 | 只看该作者
众口难调,好听就行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21-3-2 10:4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icklv 于 2021-3-2 10:49 编辑

顺便说一句,似乎现在玩音响,不追求真就是邪道,出门不好意思跟别的烧友打招呼了;
不真和美就矛盾吗?照片比油画更真吧?是不是喜欢油画就不对?
真和美就真的不矛盾吗?奥黛丽赫本的照片和芙蓉xx本人,你喜欢看那个?(夸张了,但道理是那个道理)
喜欢高保真没问题,也要宽容对待喜欢那美化过的失真的异类。
或者,人家知道这声音可能不对,但就是喜欢;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21-3-5 14:43: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上所言的“真”,是什么呢?

个人觉得,搞清楚目标,最关键。

目标是唱片中的录音,

作为音响设计师,用家,要判断器材系统的优劣,

首先都应该了解一点录音的知识。

如果只是爱乐者,非器材发烧友,那就选自己喜欢的就好,

多种音乐,买回家开始“试听”,最终都满足的概率和彩票差不多。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21-3-16 17:53:03 | 只看该作者
Debussy 发表于 2021-3-5 14:43
楼上所言的“真”,是什么呢?

个人觉得,搞清楚目标,最关键。

非常认同。了解了录音的过程和相关设备,对发烧大有裨益。现在我用着录音调音台当前级。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21-3-16 21:52:28 | 只看该作者
吃罐头就是吃罐头,你只要吃着好吃喜欢就好。吃罐头永远不是吃鲜货。有糊涂的,有弄玄虚的,也有装逼的,该醒醒就醒醒吧!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21-3-16 21:58:35 | 只看该作者
ok,就以唱片的录音为目标,毕竟演奏的时候,咱们不在现场;
但是,回放过程中,您如何判断回放的声音是正确的呢?您又不是录音师本人;比如声音亮了,到底是声音本身如此,还是录音师调整,还是,您的器材本身的问题呢?所以,我一直觉得如果较真的话,还原唱片中的录音也是一句空话。大部分情况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不可能。
遗憾的是,我们在讨论一个面向大多数的问题;而且大多数人没机会去问录音师,也不见得有机会把每张有问题的碟,都拿到各种器材上去播放以取得平均感受;那么,到底以何为判断标准?
理论好说,如何执行才是关键;

录音师会对录音做调整,比如,协奏曲要加强独奏乐器,或者别的什么调整;当然没问题;
但问题是,录音师既然可以做,用家自然也做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整;总不成只能州官放火吧

顶级的厨师烹饪的牛排,吃客往上撒酱汁也很正常吧;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4:36, Processed in 0.03329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