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9169

查看

5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jeff_3000

25#
发表于 2010-12-22 07:58:20 | 只看该作者
迪亚贝利变奏曲我觉得比较难,
有些现代音乐也不容易接受。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0-12-23 16:00:09 | 只看该作者
古典音乐中我好像还没有啥特别不喜欢的领域和作品,只有听得越来越少的作品。要放早三十年前,啥作品都能听得我兴高采烈的。

要说音乐有啥不喜欢的,大概金氏一路是我不喜欢听的,甚至会起生理反应的。

今年以来,有两首歌大概全四川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被强行“接收”了,歌名叫啥我不知道,一首大概应该叫“四川欢迎您”(这当然只具有四川的地域性),另一首也许叫“祝愿歌”?
反正满大街的出租车,每隔一二十分钟就得在移动电视里来一遍这两首歌,我每天少则两三趟出租车,多则五六趟,路程远点再遇上塞车,我一天大概得被听上十遍以上这两首歌。这要在美国的话,我想如我这么抵触的人大概可以为此跟有关方面打个官司,因为我觉得我的耳朵和心智受到了污染和强奸!
这“四川欢迎您”尚且没啥好说的,我理解属于地方政府的“广告”歌曲一类,多少有点GDP的潜意识蕴含其中。至于那另一首由幼儿园小朋友们唱的“祝愿歌”则实在是让我越来越受不了了!找了找,歌词如下:

我祝愿 爷爷奶奶键键康康 永远不老

我祝愿 小朋友们快快乐乐 没有烦恼

我祝愿 爸爸妈妈恩恩爱爱 事业步步高

我祝愿 爱我的人 我爱的人 一切都好

想象一下幼儿园小朋友唱这样的词儿有多可爱?是的,歌的前半段确实很可爱,那幼童稚气的嗓音天真烂漫,纯洁无瑕,健康可爱,仿佛能看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灿烂的欢笑。。。。。
可这后半段让我受不了了,一男童开始操着纯净的嗓音朗诵起来了,伴随着幼儿园小朋友依然童稚,天真烂漫的歌声背景。。。“我祝愿 爷爷奶奶键键康康 永远不老,我祝愿 小朋友们快快乐乐 没有烦恼!我祝愿 爸爸妈妈恩恩爱爱 事业步步高!!!我祝愿 爱我的人 我爱的人 一切都好!!!!!!!!!!!!”随着男童的念白越来越高亢,我越来越怀疑其情感的真切性,随着这最后一句“一切   都好!!!!!!!!!”我要说,每听到此,我已经愤怒但无语了!因为这让俺已经觉得不是祝福了,这是咒语了!谁是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之外那“我爱的人?以及爱我的人呢?”。。。。当伴随着这咒语一般的你不可拒绝的(出租车上的电视司机可关不了)“絮叨”亢奋着时;当这祝福的“咒语”一天数百次的循环着的同时;当数以百万计的中国大地上穷乡僻壤的娃娃们还无书可读,无学可上时;当无数的欺哄黑扎分分钟发生着时,我不得不为那把高亢的“童声”悲哀,那情绪不是他能够承担得了的,太虚假!!!。。。。。。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0-12-23 16:24:28 | 只看该作者
巴赫的《音乐的奉献》也是比较难懂的,
也就是局部比较能接受,卡农部分较为好听。
以前行人写过一篇分析《音乐的奉献》的文章,
对了解巴赫这部作品应该很有帮助。《音乐的奉献》是巴赫倒数第二部作品。
主要是国王出的主题太差了。巴赫使出浑身解数也无能为力。
这是一部巴赫不太流行的作品。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0-12-23 17:1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12-23 17:33 编辑

巴赫。小无、大无和布兰登堡。

前者是穿针秘笈,中者属锯木大法。欣赏价值不大。
后者是传花接柳,各个声部之间的循环传递,确实有催眠价值。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0-12-23 21:14:15 | 只看该作者
巴赫。小无、大无和布兰登堡。

前者是穿针秘笈,中者属锯木大法。欣赏价值不大。
后者是传花接柳,各个 ...
alma 发表于 2010-12-23 17:15

虽然我听不懂小无,开始有点喜欢大无,但在坛里能像老兄这样说的真是性情中人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0-12-23 21:28:59 | 只看该作者
刚才终于抽空又听了一遍柴六的第一乐章。始终感到一种“画面感”。这种“画面感”与其说是老柴的音乐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到不如说觉得这个音乐应该配上适当画面才会觉得相得益彰。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0-12-23 21:36:20 | 只看该作者
就西方古典里面,不喜欢的很多,如俄螺丝除拉赫马尼懦夫外的作曲家,便如我挚爱的莫扎特和海顿的交响大部分都不喜欢,不过特别抵触的还要算歌剧,除了个别咏叹调什么调,没有听得进的。不喜欢经过调校训练的后天人工,匠气十足的唱腔,宁愿听流行音乐和原生态的民歌。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0-12-23 22:23:45 | 只看该作者
不喜欢经过调校训练的后天人工广陵散 发表于 2010-12-23 21:36


我觉得纯粹的声乐可算是体育的一种,都是训练人体达到并突破生理极限~~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0-12-23 23:24:26 | 只看该作者
老柴的音乐还是不错的——旋律是好听的,配器是不错的,动态是大大的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0-12-23 23:26:13 | 只看该作者
老柴的交响乐还是要听俄罗斯人的版本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0-12-24 00:0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jeff_3000 的帖子
我大学时代“那它”征服了很多综合大学的学生,去了N个学院讲音乐欣赏。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0-12-24 00:2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JBI4 的帖子
我倒不这么认为:老柴的结构没的说,很多音乐学院作曲专业考试用的就是老柴的第六的第一乐章,如果它的结构不好专业院校不会这样做。瓦格纳非常好,理查斯特劳斯非常好。
理查斯特劳斯的乐队写作可能是所有作曲家里最好的,最值得研究的也是很多研究生课题之一,瓦格纳的乐队写作和理查斯特劳斯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个层内面上很难说出谁好谁不好,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老柴的音乐作为入门还是很不错,理查斯特劳斯作为入门作品就不太合适,瓦格纳更不用说了,瓦格纳的主导动机估计没人能比得了的,一部歌剧里100多个动机我们不看总谱能分辨出来那一定是高手。老柴大作品和小作品能完成的不错,各种题材、体裁。老柴的音乐听多了估计会掉进去,掉到什么地方去了只有自己知道了。另外在老柴的作品里能找到的东西在德奥作曲家里很难找到,这就是前苏联的作品为什么对我们影响那么大,再有中国人为什么能演奏好肖邦而很难演奏好巴赫。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0:26, Processed in 0.031486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