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870

查看

102

回复
返回列表

go

晒晒观点,换一种视角: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古典音乐?

1#
发表于 2011-1-8 19:17:1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1-8 19:26 编辑

我们为什么喜欢古典音乐?

念经兄前面的帖子勾起我最近想过的类似问题,但角度并不太一样,所以上面在两处文字上加黑作表示。具体而言,这里所指的“我们”,可能比念经兄帖文概念宽些,并且中间多了一个“会”字,话题重心也就不落在个人喜好上,而是试图想对有古典音乐相同爱好的人作些共性特点的探讨。也可以说,除了仰视,我是想获得对这类问题的某种俯视角度。

相关的问题还有:古典音乐表现能力既然那么强大为什么圈子却一直较小(甚至有陷入困境一说)?与此同时,为什么面对蓬勃兴起的众多新文化形式和载体,几百年来它仍然生生不息还不时繁衍?未来还会一直是这样吗?喜欢古典音乐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我不是有意想到这些问题的,目前的答案也不是现在才冒出来。原来还想自己再多观察印证看看,不过才疏学浅接触太少,犹豫一阵,还是晒出来再说吧。

要从前次与狗兄等同去的音乐会现场说起。那是场室内乐音乐会,曲目、演奏和音效都还不错,然而中场休息以后前排座位仍然空了不少。不经意间,忽啦一片悄然上来一些人,很快便填满了这些空位。望着这群人,些许忐忑掩不住脸上的兴奋,我感觉似曾相识。突然之间便冒出来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这里形形色色的人流中,自己一眼就大体能感觉出哪些是这个圈子或准圈子的人来?有什么共同的气质或狗兄所说的气场吗?

为什么你我他,这些人会喜欢古典音乐?这一类问题应该早就潜藏在我的心底了,只不过那次被触动、翻浮了起来。此后好多天,我时不时仍会去想它,答案似乎有,又若隐若现,寻之不见。直到有一天,手头一份苏州科文中心大剧院的音乐会节目单,尾页上关于莫扎特的一段介绍文字不期映入眼帘。这段小贴士全部不到200字数,除了头衔和作品,评介性的文字就只得区区一句:

“……。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第一个念头,哈,这样概括一位天才,到也贴切、便利!是我见过最短的。
接下来想了想,同样的文字,其他人也可用啊!前半段改几个字,后半段只须换名字就成啦。不都是知识分子的音乐,不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命运嘛。

脑子里一闪而过:知识分子的音乐?又思考了一阵,觉得先前困扰的问题或许已找到某种解答途径了:

——古典音乐是“知识分子”的音乐,是他们的宗教或者娱乐。

为了表达,此处对知识分子一词我只好加了引号,原因有二:其一是我想特指二、三十年前大家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概念,而非时下,因为在知识爆炸、分子泛滥的当今,这个词要么早out、要么已经被异化了。其二,除了所谓典型的“知识分子”以外,大概还有程度不同、特点不那么突出的非典型性“知识分子”或准“知识分子”,也还有一些被这个气场吸引或者因为某种个人需要而来、似是而非的“伪知识分子”。 宽泛一点,就都算上吧。

在我心目中,典型的“知识分子”是这样的:生理上属非多汁型,具有敏感的特质,由此可以联系到其对声音音质音色、动态对比、细微末节的某种特定感受能力乃至偏好;外表未必光鲜精神,眼睛有时却会放光;心理活动丰富细腻,善感、内审;执着,有时未免迂腐,精神上的英雄情结和实际生活中的忍让谦从兼而有之;既属于、又不属于这个时代,怀恋过去多于向往未来,对现实常持批判态度……。他们不是时代人物,而是这个时代的第三只眼,有时也有“时代良心”之誉。追求精神世界的完美,在这个追求过程之中获得个人化的心理满足,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每个时代、每个人群中都有自己的“知识分子”,从莫扎特到陶渊明;他们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方式不同而已,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到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则以其更丰富、更体贴的表现形式,更普适、更崇高的道德力量,以及更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文化融入能力,从而更广泛和更容易地切合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成为这样的人们所乐于接受的形式或平台。

由此角度看来,音乐与宗教之间,天然的关联点还远不止于其发源,适用的人群不同而已。

以后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们会不会渐渐喜欢上未知的其他载体?难说。

至于准“知识分子”或伪“知识分子”们,如我等,大概因为这“气场”的吸引而来吧,古典音乐不期成为了我们的自娱方式。

最后,简而言之:
第一,质感丰富变化多样的古典音乐,能够多方面地满足我们个性化、特质化的感官偏好,从而获得生理上的愉悦;
第二,兼具英雄气质、怀旧色彩和宗教圣洁的古典音乐,能够多方面地满足我们精神上的“出世”需要,使我们获得心理的宣泄或慰藉,从而享受到对完美的追求本身

——喜欢上了古典音乐的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与自己身上某些“知识分子”气质相通。
古典音乐既渐行渐远又生生不息,或许这也算一种解释。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1-8 19:55:1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体会是第一好听,第二耐听。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1-8 20:00:3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喜欢古典音乐主要有两点:

1、生理上的,比如那些TAS名片就能使人产生生理快感,很给力。这种刺激较少思考。

2、听音乐偶然产生的精神方面的共鸣。也就是情感的升华。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1-8 20:5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1-1-8 20:56 编辑

还是那句话:“无为无不为”。
无为,就是不因为什么,只听而已。简单,无思考。
无不为,就是无所不为,包括所有喜欢的原因。复杂,思考无穷。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1-8 20:59:29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听古典音乐需要一些条件:
条件1:“好的音响”或者“好的现场演出”,比较贵钱
条件2:对背景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些费脑子
如果不具备上面的条件,人们就会被流行音乐所吸引
我见过一些钢琴考过十级的,人家照样更喜欢流行音乐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1-8 21:11:26 | 只看该作者
边听马勒八、边看非诚勿扰、边顶尘客兄

另外好奇问一声,尘客兄也到苏州科文大剧院听过音乐会?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1-8 21:13:40 | 只看该作者
发烧友对古典音乐有兴趣,

学习古典音乐专业的人就不一定发烧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1-8 21:16:29 | 只看该作者
大学教授也不一定听古典音乐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1-8 21:24:13 | 只看该作者
古典音乐作为工作和爱好是不同的。
工作可能会疲劳,但爱好就很给力啊。呵呵,有点跑题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1-8 21:46:07 | 只看该作者
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爱上古典也不需要理由。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理由好说,都是自己编出来的!@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1-8 22:01:11 | 只看该作者
爱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爱上古典也不需要理由。至于为什么有那么多理由好说,都是自己编出来的!@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1-8 21:46
说得对,历史上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我估计有爱HIFI超过爱美人的。都烧到42°了。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1-8 23:0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8 23:15 编辑
发烧友对古典音乐有兴趣,

学习古典音乐专业的人就不一定发烧了。
shinelb 发表于 2011-1-8 21:13

不见得!我身边的几位专业人士烧得也不轻,呵呵。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6 20:26, Processed in 0.086390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