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6084

查看

4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甲米

25#
发表于 2013-12-8 22:4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3-12-8 22:44 编辑

推荐瑞士IQ AIR,效果很好。用了两年,恕我寡闻,觉得这是现在国内能买到的最好空气净化器。虽然贵,也就一条中等价位的线材,对于动辄数十万买音响器材的朋友,花这点钱问题不大。健康要紧。无需清理,全封闭。
咱们无处可逃,躲无可躲,只能有限自救。

在办公室也用其他品牌,呵呵,效果一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3-12-9 06:47:15 | 只看该作者
上海是我的出生地。在我的观念中,上海是中国境内最适于生活的城市。呆过的城市不少,见的城市更多。但始终热爱上海。现看到上海也如此,倍感痛心。

点评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  发表于 2013-12-9 12:10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3-12-9 09:49:02 | 只看该作者
SARS、H5N1、雾霾。。。亡我之心不死的境外某些恶势力新型生化武器又轻易得逞了?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3-12-9 13:25:58 | 只看该作者
为了全面解释京津冀地区雾霾成因、提出有效对策,绿色和平与英国利兹大学关大博教授的团队从2012年年底开始收集整理京津冀地区全行业的排放源数据,综合分析PM2.5一次源和前体物的排放,量化各行业部门和燃料类型对PM2.5的贡献.

研究发现,以燃料类型来看,过度依赖煤炭的能源供应结构对京津冀地区的PM2.5污染影响巨大。煤炭是京津冀地区主导性的燃料污染来源,占一次PM2.5颗粒物排放的25%,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贡献分别达到了82%和47%. 从行业来看,煤电厂和钢铁厂、水泥厂等工业排放源是京津冀地区的主要污染源,占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颗粒物总排放的57%,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总排放的81%和64%.

“我们的研究也进一步佐证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煤炭消费减量,以及‘两高’行业削减产能,是空气污染治理的正确方向。” 利兹大学关大博教授说,“不过,按照《计划》提出的PM2.5每五年下降25%的速度,京津冀地区的居民要等到2030年之后才能呼吸到达标的清洁空气。”


点评

吸口达标空气,离我们好遥远。  发表于 2013-12-9 16:43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3-12-9 13:46:44 | 只看该作者
某种程度上,雾霾是长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后果,是环境对高污染GDP的报复。雾霾还是一场典型的“公地悲剧”。GDP狂欢中的地方政府、为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愿约束排放行为的企业、不作为的环保部门、追逐私家车享受的人……都是雾霾的“贡献”者。个体的理性最终“成就”了全体的非理性。在对“公地”的掠夺榨取中,人们最初似乎都是获益者,但终有一天,人人都成了受害者,都为此支付高昂的代价。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3-12-9 17:23: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3-12-9 17:31 编辑

奇文共赏:《盘点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

毁健康,遮蓝天,瘫交通……雾霾这两年成了全民公敌,人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逐之于国门之外。然而,能击溃这个顽敌的似乎不是大内高手,也不是江湖游侠,而只有来自塞外的风。“风,是北京的抹布。西伯利亚,是北京的清洁工。让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快些到来吧!”@老徐时评 在微博上的哀叹既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不堪的现实,也说出了民众的无奈与自嘲。

不过,你可曾意识到,让你既痛恨又无奈的雾霾并非一无是处,它在肆虐神州的同时,也给我们民族和个人带来了五大好处。我没有疯,也从未拿过雾霾的贿赂,甚至在写这篇稿时心脏还隐隐作痛,只是公道话还得说。

首先,雾霾让中国人更团结。在咱们这个文明古国,各地在千百年变迁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传统和骄傲,加之当代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大规模人口流动并存,传媒又日益发达,于是代表不同地方的人互相看不顺眼,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嘲笑别人的短处,地域攻击成为“显学”。在雾霾问题上,最初也不例外。或许这跟曝光度有关,或许跟人们“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理有关,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首先成为其他地方人民的攻击对象。有人借用清华大学校训杜撰出“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北京雾霾精神”……各种半真不假的段子,不胜枚举。连外国人也来凑热闹,创造了个“北京咳”的病症,还渲染中外白领因雾霾纷纷逃离北上广的“恐慌”。一时间,大家似乎找到了共同的笑柄和出气筒,人人数落北京,全然不顾首都总体的空气质量远强于石家庄、邯郸、保定、郑州和兰州等城市的事实。

这样不好,不实事求是,也不和谐。好在很快全国人民都结成了“抗霾民族统一战线”。雾霾这个敌人十分凶悍贪婪,对神州大地的征服策略不久便由重点进攻改为全面进攻,不但轻取了京津冀,攻陷了东三省,而且突破了淞沪防线,鲸吞华中大地,蚕食渗透西部大后方,甚至在避霾胜地三亚也抢滩登陆,其推进之神速足以让当年的日本鬼子汗颜。雾霾所到之处,各大城市率先缴械,中小城镇和乡村也相继沦陷,居民想找块“敌后根据地”躲躲都难。于是,全国各地人民悲催地发现,大家在雾霾面前是半斤八两,轮流患难,谁也拿不出多少优越感,还是不要相互拆台了。

第二,雾霾让中国人更平等。不可否认,受时代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今中国存在很多不平等现象。然而,雾霾的强势让一肚子怨气的底层民众看到了“翻身解放”的希望。准确地说,这种希望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是反过来:我们屌丝吸的雾霾,你们土豪也逃不掉。当然,有人要说权贵可以买“特供”空气,可以躲在豪车里,可以用这样那样的手段降低自身所受的伤害。但那毕竟是少数人,他们也难以完全隔离于当地空气之外。大体而言,每个人在雾霾面前还是相对平等的。因此,可以说雾霾送来了公平,尽管这份公平如此令人心酸。

第三,雾霾让中国人更清醒。当全世界都吹捧中国的经济奇迹时,当全社会都醉心于生活水平的日新月异时,雾霾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获得并非没有代价,而清洁空气对幸福感的保证是金钱买不到的。我们的课本曾经信誓旦旦:中国“绝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雾霾不仅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多年来的环保只停留在口号上,还再次印证了那句古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强调成绩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是好事,相信刺鼻的雾霾能给我们足够的忧患意识,让我们亡羊补牢,调整公共政策和生活方式,最终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第四,雾霾让中国人更幽默。中国人的可爱和可敬之处在于坚韧,在于乐观,在于困难中保持幽默的能力。正如前文所说,“自强不吸”的中国人谈笑间编了很多关于雾霾的段子:司机开车追尾,向前车车主说,人潮人海中,能碰到你,这不是缘分,是雾霾;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到公园约会,等了半天没见女友来,一打电话她说她也坐在那个椅子上,我一摸身边还真有一裘皮大衣美女,亲了一阵后,发现是条哈士奇……不气馁,才能幽默。吐槽是一种能力,调侃是一种态度,苦中作乐能为重新出发铺平精神道路。雾霾激发了中国人的幽默,这种幽默是战胜雾霾的力量源泉。

最后,雾霾让中国人长知识。作为全民公敌,雾霾自然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不论你是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还是孟非那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或者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网友,不论专业不专业,每个人都有权谈论雾霾,因为谁也躲不开它。在争论和谈笑间,我们的气象、地理、物理、化学和历史知识都有所进益,英语水平也得到提高。如果没有雾霾,你知道什么是PM2.5吗?你知道做饭、烧烤是造成雾霾的幕后黑手吗?你知道英国伦敦60多年前的雾霾曾夺去1.2万人的生命吗?你知道haze(烟雾)和smog(烟雾污染)这两个单词吗?

如果说这些都是雾霾带给我们的恩赐,那么代价也太大了。风在吼,霾渐散,希望这风只把浊物带走,给我们留下团结的民族、平等的社会、清醒的头脑、幽默的精神和求知的热情——让它们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我们就能更有信心地应对环境和其他挑战。

(真实性各位自己判断,新华网有链接,以后说它假,也不算传谣:http://news.xinhuanet.com/yzyd/local/20131209/c_118476111.htm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3-12-10 01:56:50 | 只看该作者
        话说如来正在西天护法,远远望见东方烟雾缭绕。便吩附已是玉指佛的悟空说: 你本是从东土来,快回去看看哪里发生什么?悟空便—个跟斗向东而去。。。。,转瞬回来秉告: 回佛祖,东土已跑步进入末法时代,哪里的人们都把欲望折合成PM2.5了。佛祖闻言,泪哭如柱。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3-12-10 15:30:39 | 只看该作者
      【今日点击】雾霾面前 人人平等



         PM2.5的〝PM〞,是英语〝particulate matter〞的缩写,意为〝细颗粒物〞。

PM2.5的〝2.5″,指的是2.5微米,1000微米=1毫米,2.5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所以,直径2.5微米的细颗粒物是肉眼看不见的。  
          比PM2.5颗粒大点的颗粒物是PM10,直径大到4倍,但   体积可不止4倍,按照球体体积公式计算,PM10的体积是PM2.5体积的64倍,大了这么多,可是肉眼还是看不见。

比PM10大的颗粒物是PM50。PM50的体积是PM 2.5体积的8000倍,肉眼可见。在家里,一缕阳光射进来,光柱里有无数微尘在翻飞,那就是PM50和大于PM50 的颗粒物。桌面上,落了一层灰,那是远远大于PM50的颗粒物。

PM50、PM10、PM2.5 是三个临界值,空气里并非只有这三种直径的颗粒物,50微米以下或者以上的,任何直径长度的颗粒物都有。

看得见光柱,以为着空气已经被污染了,因为空气本身不反射光,只有空气里的细小颗粒物会反射光,光柱越明显清晰,意味着PM越多。

PM50是肉眼可见的临界值,可以进入鼻腔,但无法继续前进。我们鼻腔里的鼻毛,看起来密密麻麻,但对于PM50来说就显得很稀疏了。鼻毛能挡住 PM100, PM75,但挡不住PM50,能挡住PM50的,是鼻腔黏膜细胞的纤毛,这些纤毛肉眼看不见,很细密,所以能挡住PM50,而且,鼻腔里的黏膜细胞分泌的黏液还可以把PM50粘住。使其不能继续前进。

当PM50在我们鼻腔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会想撸鼻涕、挖鼻屎。

PM10是可以到达咽喉的临界值,所以,PM10以下的微粒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咽喉是PM10的终点站,咽喉表面分泌的黏液会粘住它们。每个黏膜细胞还有200根肉眼看不见的纤毛,在不停地向上摆动,PM10要想继续下行就像逆水划船一样。PM10积累于咽喉所在的上呼吸道,积累越多,分泌的黏液也越多。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就想吐痰,所以痰要吐不要咽。

PM2.5是到达肺泡的临界值。 PM2.5以下的细微颗粒物,上呼吸道挡不住,它们可以一路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我们的呼吸系统就像植物的根系,自上而下,气管分出支气管,支气管又分出很多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密密麻麻的细支气管又连着密密麻麻的肺泡,肺泡数量有3-4亿个。吸进去的氧气最终进入肺泡,再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3-12-10 21:59:12 | 只看该作者
奇文共赏:《盘点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

毁健康,遮蓝天,瘫交通……雾霾这两年成了全民公敌,人人恨 ...
liao 发表于 2013-12-9 17:23

认真看了两遍,这彷奇文,原来是一反讽之作,有意思。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3-12-10 22:10:56 | 只看该作者
网友总结雾霾自救方案:

1.个人疗法:吃萝卜、白木耳。

2.全家疗法:空气净化器。

3.有钱有闲的疗法:去深山老林。

4.土豪疗法:移民。

5.全民疗法:吸光它!

此外,聪明的网友想出了神技能:剥掉香烟过滤嘴纸皮,滤芯插入鼻孔即可,能有效滤PM1.6以上的微粒,并且呼吸顺畅……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3-12-11 09:58:09 | 只看该作者
昆明目前尚可!
上午的冬阳,相当暖人!
蓝天白云的,基本凑近通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您现在所享有的,不正是刚刚争取得来的吗?可滇池之水呢?  发表于 2013-12-11 12:38
羡慕,云南好地方。常议论去弄个小屋透透气,这么说来还是个靠谱的事儿。  发表于 2013-12-11 11:58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3-12-11 12:23:03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夜观天象,见将星坠地,叹了口气:“周瑜病死了!”

  刘备问他怎么这么肯定,诸葛亮回忆道:“因为,草船借箭那天很冷,江东起了大雾,我看见周瑜,他没戴口罩…”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7:52, Processed in 0.040181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