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2622

查看

10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3-12-22 13:30:04 | 只看该作者
很有启发            

使用道具 TOP

我们是“最现实”的国家吗?

2#
发表于 2013-12-21 08:08:0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12-21 08:13 编辑

我是读英文报纸读到这条。发现国内巳有报道,转来供大家一读。


作者 一财日日谈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IPSOS)最近对20个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I measure my success by the things I own),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调查国家的反馈,比排名第二的印度高13个百分点。对这一问题回答的全球平均值为34%,土耳其、巴西、韩国、波兰都在平均值之上,加拿大、英国、西班牙、瑞典则是比例最低的国家。



另一个问题,“我对于成功和赚钱有很大压力”(I feel under a lot of pressure to be successful and make money),中国受访者人数同样最多(68%),而全球平均值为46%。



益普索分析说,调查体现出不少中国人将个人所有物等同于成功的全部。现在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销往中国,五年前这一比例为10%。整体看,中国、印度、巴西这样的新兴市场受访者都喜欢将物质与衡量成功联系在一起,而发达国家受访者把物质和成功的相连度不高。

这不难解释,它是“追赶型经济体”在特定阶段的常态。但调查的重要提醒在于,我们能不能稍微放松一下压力,从价值观上给自己一些从容?物质至上的压力感还能撑多久,它会不会让我们变形和扭曲?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只是时至今日,这样的东西没多少了。”《金钱不能买什么》一书作者、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说,他在十多个国家做过关于金钱问题的哲学报告,多数国家的听众都非常同意金钱必须有所不能,但是有两个国家有相当多的听众对他对金钱的批判不以为然,就是美国和中国。桑德尔反对“任何事物都可出售”、“金钱可以万能地兑换成任意的现实”的逻辑,他认为,过去30年所展示的最致命的变化并不是贪婪的疯涨,而是市场和市场价值观侵入了它们本不属于的那些生活领域,包括“健康、教育、家庭生活、自然、艺术、公民义务等”。

桑德尔去年在北京的旅行中,留下来这样一个记忆:夜晚时分,票贩子们自由自在地聚集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大厅的一楼。价值14元人民币的门诊号被加价几百块,相当于一个中国农民一整个月的收入。在站着保安的楼道里,吆喝着兜售专家号的男人打破了医院的安静,“唐大夫,唐大夫,谁要唐大夫的号?风湿科的唐大夫?”

现实的压力让我们也不能不现实,但这就是未来的出路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12-21 12:4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37.5℃ 于 2013-12-21 12:43 编辑

呵呵!有一次,我去宁波一家大医院看耳科专家门诊,内有六个专家房,个个爆满,但奇怪的几乎大多专家在给病人掏耳屎,有一位专家医生在与病人交流说:“你多久没掏耳朵了?耳屎已经封死了通道,以后每年至少要来掏几次。”真不明白掏耳屎也要挂个专家号。

点评

这楼歪得也忒快了吧?  发表于 2013-12-25 11:27
成都传统茶馆里掏耳朵的很多!传统职业的一种,被成都人形象地称之为“小舒服!”哈哈。  发表于 2013-12-21 16:24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12-21 22:0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3-12-21 23:30 编辑

        一个从群体饥饿记忆中走出来的民族,落后了这么多年,刚得温饱,难免被物质迷住眼晴,被先进社会所创造出来的形形色色的领先的物质所吸引,因为这些最直观。但看不见物质背后起决定作用的那些东西才是真正的悲哀。金钱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之一,人们往往忘记这一点。如果成了唯一,只能说明社会机制存在重大问题。权力本该是抑制过度欲望的社会手段,反被做为实现欲望的手段,实在令人悲哀。欲望夹裹了权力所制造的摧毁和扭曲一切的可怕后果,最终也葬送自己,扭曲的机制使人获得也让人失去。美国是另外的问题,过度的市场化摧生出不断的创新和蓬勃的发展动力,唯一需要约束的是资本的过度欲望对社会的伤害,好在美国有这样的修复机制。别忘了,正是上个世纪初资本的过度贪婪摧生出了社会主义这样的乌托邦,也制造了犹太人自己的悲剧。短见是人类群体的特征,一切不过今是而昨非,昨是而今非的循变。正是人类追求实现幸福天堂的美好愿望却创造出真正的人间地狱,上帝总是和人类开玩笑,世事就是这样吊诡。

点评

佩服  发表于 2014-2-5 12:10
精辟!  发表于 2013-12-22 03:03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12-22 09:28:21 | 只看该作者
造成金钱至上的观念,其实是攀比心态的最终体现。
中国人心地里就被攀比充斥,从出生就开始直到死后。
以前大家都穷,物质匮乏,近二十年就完全开放了,人活着就要面子,而精神的高尚一时半会看不出来,物质高低确是一眼明了的。如此循环。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12-22 09:3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aniel115 于 2013-12-22 09:40 编辑

题外话,音响发烧友也一样很多这样的人。
十万系统比五万的声音差的话,有多少人会说真话,内心真的认同?看客都不一定能接受,何况主人?假如把价钱放大,二十万,三十万甚至上百万?看钱说话已是潜在的。

在音展的贵价系统可以批评,用真金白银买回家的就不能批评。

点评

非常的准确。高价系统确实不敢批评。  发表于 2013-12-27 14:11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12-22 23:4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12-22 23:53 编辑

所以,我们要重新回到中国的哲学精神。
中国从来都是最现实的国家,但是也能做到非常不现实。
回归是未来的出路。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12-22 23:56: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从群体饥饿记忆中走出来的民族,落后了这么多年,刚得温饱,难免被物质迷住眼晴,被先进社会所 ...
ssjj 发表于 2013-12-21 22:05


西方文明正在衰落。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752592/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12-23 00:01:28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有两个国家有相当多的听众对他对金钱的批判不以为然,就是美国和中国。桑德尔反对“任何事物都可出售”、“金钱可以万能地兑换成任意的现实”的逻辑,他认为,过去30年所展示的最致命的变化并不是贪婪的疯涨,而是市场和市场价值观侵入了它们本不属于的那些生活领域,包括“健康、教育、家庭生活、自然、艺术、公民义务等”。

-----------------------

桑德尔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恰恰是两个伟大的国家正在不同意他这个观点。谁能挽救?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12-23 10:01:28 | 只看该作者
从极端“政治”走出来的民族往往会极端的“经济”,反之,从长期“经济”过来的民族就会更“政治”。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1-16 17:44:37 | 只看该作者
从古以来,华夏百姓都在为生存生活努力,哪个地方的百姓受到的灾难有我们多的,哪能不现实,骨子里都是现实。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7:50, Processed in 0.048337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