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6322

查看

493

回复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3-7-24 01:5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7-24 02:00 编辑
欧洲中世纪留下来的史籍极少,有一本名叫《蒙塔尤》的书,是中世纪法国南部农村宗教裁判所的审案记录 ...
ssjj 发表于 2013-7-21 11:48

我还记得您还发表过一个悲观的论调,说当朝与欧洲中世纪同。

我真是不知道您这种悲观从哪里来,我觉得我们就站在曙光之前了。民主、科学已经注入大多数人的心中,您要想回去也很难了。我国的复兴已在眼前,虽然当前难关难过,但还是要过。

早的话我辈就能看到,晚的话,儿子们可以看到,应该不用等到孙子辈。
历史会证明,中土,是3000年来最伟大的国家。我们正在/将会有民主,我们崇尚科学,我们有伟大的文化。  
我们正是3000年来最伟大的国家。!!!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7-24 01:1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武一宗”法难的具体原因,我没有能力去分析。但个人认为和佛教的教义还是有相关,佛教毕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7-21 08:19


迟复为歉。
关于王老师的几个问题,第一个关于佛教本身的意义,弘一大师有过《佛法十疑略释》,

其中他解释了十个疑问:
1,佛法非迷信,2,佛法非宗教,3,佛法非哲学,4,佛法非违背科学,5,佛法非厌世,6,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7,佛法非能灭种,8,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9,佛法非是分利,10,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但这些释都是点到为止,未能展开。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7-24 01:17: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wangziyuang 的帖子

关于您说的班禅娶妻之事,我也是非常纳闷,无法解释。藏地产奇胜,八师巴大师法相惊人,六世达赖情诗动人。

不过我也可以补充一点,一休大师灭寂前对其弟子的教诲可是惊世骇俗,以千利休在日本的盛名,他灭寂前那番“胡说八道”真可以入佛教史册,真是“诲淫诲盗”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7-24 01:3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三武一宗”法难的具体原因,我没有能力去分析。但个人认为和佛教的教义还是有相关,佛教毕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7-21 08:19


关于您的第三个问题,最近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有一篇文章http://cn.wsj.com/gb/20130723/op ... hatnews#jtss-douban

文中说:“-------中国。两位作者指出,从公元400年到1000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估计为450美元,比西欧高三分之一。到1300年的时候,中国的人均GDP增长到了600美元,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有了从造纸到造船这样的大量发明。船舶反过来又让中国能够与亚洲各国人民进行商品交换。”

但是我认为GDP不能代表普遍的民众生活的水准。以前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献对比了中土与欧洲在中世纪的生活水准,我实在是记忆模糊了,他好像是说,欧洲中世纪的生活极其悲催,但是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准也高不到哪里去。

我觉得是这样的,中国历来都是这样集权制度,所以收入的大部分通常都被纳入国库或中央财政。留给民众的实在不多。。。。。。。。但是,我认为,士绅阶层的生活还是很好过的,我认为,若论贵族的广泛,中土还是要比欧洲有优势。我认为这批士绅阶层,是中国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他们有钱有闲有文化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7-24 01:35:51 | 只看该作者
alam教授,我问您三法印是有原因的,就是您到目前还在坚持说的话,一直是您自己的凭空想象,您没做到无 ...
ssjj 发表于 2013-7-21 02:44


我毫不怀疑,我执之盛超过以往。还请海涵。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7-24 01:42: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7-24 01:59 编辑
欧洲中世纪留下来的史籍极少,有一本名叫《蒙塔尤》的书,是中世纪法国南部农村宗教裁判所的审案记录 ...
ssjj 发表于 2013-7-21 11:48

SS君只看到了一面,您没看到教会对欧洲文化和城市发展的重大贡献。文化就不说了,教会在欧洲历史上是文化的集成者。。。。

谈谈中世纪的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来自于贸易,自从摩尔人封闭了地中海,罗马以来的欧洲骄傲就被扼杀了,海岸贸易急遽衰落,港口城市败亡,内陆集镇兴起。于是贸易是特许经济,在皇家特许之前,其实是围绕在教堂展开的。。。。我们可以看下名著《中世纪的城市》。
我们现在可以明确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欧洲古代城市中间都有一座或几座大教堂,绝对是因为教堂就是欧洲城市的发动机。相对来说,我国佛教都占的是名山。这点,我在这个几年前就吐槽过了。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8-12 02:3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8-12 02:39 编辑

翻译诗歌,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得失完全需要权衡与判断。这个论坛建议王版去看看,我今天闲逛时,看到这个译诗是相当赞的。甚至超越原诗。

无心剑:艾米莉·狄金森译诗选
http://wjd1.poemlife.com/thread-665056-1-2.html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10-15 15:20:31 | 只看该作者
添点儿柴火,别落了锅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7-22 06:50:13 | 只看该作者
欧洲中世纪留下来的史籍极少,有一本名叫《蒙塔尤》的书,是中世纪法国南部农村宗教裁判所的审案记录 ...
ssjj 发表于 2013-7-21 11:48

很同意ssjj兄的观点。宗教是一种信仰和社会观的总和,它必定具有它的局限性。每个宗教都有它积极的因素,也有它的消极的因素。不同人和利益团体为了自身的利益可利用宗教中某些有益于它们自己因素来谋自身的利益。故宗教不能成为道德的基础,而与人权及与相关的法制民主则应成为一个社会的准则。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10-15 17:5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sjj 的帖子


向秀的《思旧赋》里提到嵇康和吕安,当年读到此文,不禁废卷叹息,追慕风神,若有所失。贴下全文: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使用道具 TOP

乱炖

11#
发表于 2013-7-15 22:33:1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管什么古今中外,智慧笑话,科学宗教,上下先后,一一取来,炖。今天先从魏晋风流开始: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7-15 22:34:0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12:25, Processed in 0.068273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