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22

查看

5

回复
返回列表

go

沈凡秀的博客

1#
发表于 2013-4-11 19:53:0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3-4-11 20:06 编辑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embalo

搜狐博客 http://cembalo.blog.sohu.com/#tp_23f6106792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4-11 19:58:28 | 只看该作者
沈凡秀简介:

沈凡秀是羽管键琴家,管风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1964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沈武钧(1932-1981)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初建时期教员之一,后任中国京剧院和东方歌舞团乐队指挥。母亲李大德(1935-2006)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首批电影演员,主演电影《患难之交》(长影1958年摄制),后任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演员。在父母的艺术熏陶下,自幼学习钢琴,曾跟随李娥荪、赵屏国、黄梅莹、李其芳、周广仁等老师学习钢琴演奏。
1987年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并留校任教。
1990年考入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师从Gordon Murray教授学习羽管键琴演奏,师从Rudolf Scholz(1933-2012)教授学习管风琴演奏,获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硕士学位。
2000年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开设“古钢琴与乐队”巴洛克风格演奏课程、“羽管键琴演奏”课程和“管风琴演奏”课程。从事巴洛克音乐的教学与演出,担任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北京国际巴洛克音乐节艺术总监。
2000年在第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中担任羽管键琴演奏。
作为国家大剧院管风琴的首演者,在国家大剧院开幕音乐会、2008新年音乐会、管风琴周、交响乐之春等活动中担任管风琴独奏,并举行40多场管风琴普及音乐会。
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杭州大剧院、深圳音乐厅、西安音乐厅、武汉琴台音乐厅、合肥大剧院、郑州河南艺术中心,以及青岛天主教堂等地举办管风琴音乐会或演奏管风琴作品。
在捷杰耶夫、小泽征尔、阿什肯纳齐、普拉松等大师的指挥下,与俄罗斯马林斯基乐团、欧盟青年交响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演奏管风琴交响乐作品。与国交合作在俄罗斯莫斯科圆柱大厅、法国巴黎议会大厦和香港文化中心演奏管风琴交响作品。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堪培拉剧院举行管风琴独奏音乐会,成为首位应邀在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皇家剧院举行管风琴音乐会的中国管风琴家,此外还在日本活水大学和韩国圣洁大学举行管风琴音乐会。
录制出版德理格(Teodoricus Pedrini,1671-1746)献给康熙的十二首奏鸣曲。
中国音乐家协会室内乐学会理事。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4-11 21:38:08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专注于管风琴的可能会有兴趣,但觉得单调了一些。还是报以致敬!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4-11 21:45:37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专注于管风琴的可能会有兴趣,但觉得单调了一些。还是报以致敬!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3-4-11 21:38
管风琴家阿兰今年初去世了,沈凡秀在博客里谈到阿兰的情况,
不过她的文章简短了一些,不够详细。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4-11 21:55:23 | 只看该作者
《缅怀“管风琴第一夫人”阿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b9ab10101haoj.html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4-12 13:54:01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说阿兰的离去“象征着管风琴演奏一个昌盛时代的结束”?

讲到管风琴两千的发展历史,从事管风琴教育和演奏的人员都能耳熟能详地娓娓道来,在烟波浩渺的管风琴作品中,有两个时期的丰富经典成为其他时期望尘莫及、不可逾越的高峰,一个是以巴赫为代表的德国乐派,另一个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交响乐派。
    巴赫生活在巴洛克风格盛行的时期,他的作品受到当时管风琴制造水平的限制,所以那个时期的作品更追求哲理,内涵。此后,由于技术的进步,马达代替人力鼓风,为管风琴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时势造英雄,这时适时出现了法国最伟大的管风琴制造师Cavaillé-Coll,他为法国多地建造巨大的管风琴。正是使用这些辉煌的管风琴,形成了一批傲视群雄的法国管风琴大家,圣-桑、维多尔、佛兰克、贝尔曼等,形成了管风琴的法国交响乐派。
    在这些熠熠生辉的泰斗中,玛丽-克莱尔-阿兰(1926-2013)的哥哥杰恩就是其中一位划过星空耀眼的明星。尽管在二战战场上献出自己年青的生命,可在他29岁短暂的一生中,杰恩的管风琴作品在法国交响乐派中仍然占有重要位置,至今为热爱管风琴音乐的朋友津津乐道。
    所以从血缘关系角度来讲,作为杰恩-阿兰的妹妹,在玛丽-克莱尔-阿兰的身上承载了管风琴法国交响乐派的传统与荣耀,她的离去确实“象征着管风琴演奏一个昌盛时代的结束”。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6:14, Processed in 0.034890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