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5698

查看

21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我喜欢巴赫小协多过贝小协!

1#
发表于 2010-5-25 03:51:5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慢慢谈,我听巴赫那三部小协次数明显多于贝小协。不知这个论坛可有知音?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5-25 04:31:56 | 只看该作者
不奇怪的,贝多芬越来越不喜欢听,而巴赫越来越喜欢。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5-25 06:35:0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我喜欢贝小协,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呵呵。勃拉姆斯同样也是。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5-25 10:11:55 | 只看该作者
我最早是听贝小协和勃小协等小提琴协奏曲的,这些小协有些像故事,有些象某种哲学,象贝小协是很有哲理性的。但巴赫的小协不同,它们没有故事,它们仿佛是一种明镜清澄般的情绪,将某种沉静呈现在你们面前。它不表现什么具体内容,是一种欢欣、清新。作为听众的你是不用思考的。她自然令你的情绪感到舒畅。听巴赫小协,犹如一种同自然发自肺腑的交流。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5-25 10:31:1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慢慢谈,我听巴赫那三部小协次数明显多于贝小协。不知这个论坛可有知音?
op25 发表于 2010-5-25 03:51


一点也不奇怪,任何论坛你都可以遇到知音。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5-25 10:33:26 | 只看该作者
一点也不奇怪,任何论坛你都可以遇到知音。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5-25 10:31

前辈听巴赫小协感觉是怎样的呢?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5-25 10:43:49 | 只看该作者
前辈听巴赫小协感觉是怎样的呢?
op25 发表于 2010-5-25 10:33


如你的感受:“巴赫的小协不同,它们没有故事,它们仿佛是一种明镜清澄般的情绪,将某种沉静呈现在你们面前。它不表现什么具体内容,是一种欢欣、清新。作为听众的你是不用思考的。她自然令你的情绪感到舒畅。听巴赫小协,犹如一种同自然发自肺腑的交流。”

我加上一句吧:岂止自然,是宇宙!

再附上贝多芬的评价:他不是小溪,是大海!

最后,我很喜欢贝小协。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5-25 11:00:41 | 只看该作者
7# 狗儿念经



转帖。

看了阿戴兄关于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仿佛触动了某一处的开关,勾起了很多的回忆,不禁的也想说上点什么。

想来,喜欢古典音乐可能都有个渐进的过程,期间必有一件事、一个曲目等等触发了古典音乐的大门。对我而言,贝多芬的这首D大调就是这把钥匙。

说起来,还是82年父亲回国时带来中的四大件中除有台777,当然至今还在老当益壮的工作着,还有十几盘翻录的磁带,其中邓丽君的不敢老听,毕竟属于黄色音乐只敢偷偷的听

,余下的就轮番上场,到最后只有一盘是我放学回家后的常委了,无论是吃饭还是写作业,一遍遍的。当时也就仅仅知道是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也就仅仅知道是贝多芬最

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最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但当时也就仅仅觉得好听而已。

终于有一天,磁带不行了。也终于有一天,零钱攒够了,第一次这么兴冲冲的直奔西四的那家磁带店,将早早瞄准好的那一圈的金黄色郁金香花揣回了家中。于是,熟悉的音乐又

充满了家里的每个角落。当时的心情比考试得了第一还要激动。也就是那天,什么也没有做,就这么静静的听完了全曲。

废话太多了,还是说说唱片吧。呵呵

作品的内容,阐述者众多,绝非像我这样的业余中的业余能一言而概之。从发烧开始,陆陆续续的有目的的收集贝多芬的D大调,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也只能就目前手里的这

个曲目的唱片随便说几句而已。

单声道时期

1,施耐德汗+福尔特文格勒+柏林爱乐,DGG 18855,非常喜欢的一个版本,施耐德汗的琴声充满着智慧和温情,更充沛着热情和期盼的强烈感情,在福尔特温格勒的乐队严谨而又

内敛,结构清晰、宏大,展现出了非常严谨而又不失温情的德奥风格;

2,伊格.奥伊斯特拉和+舒赫特+艺术家管弦乐队,EMI 33CX1514,理性的琴声,与其父相比,更加冷静自信,充满着憧憬。录音极好,乐队的表现可圈可点,还算是不错的;

3,阿道夫.布什+弗里茨.布什+纽约爱乐,DGG的历史录音系列(可能是DGG的,不确定),12PAL3902,文雅而不失力量,智慧的同时充满着柔情,无以伦比的演绎,华彩段可能是

阿道夫自己写的,技巧非凡,琴声纯净优美,弗里茨的乐队掌控得游刃有余,虽能恰如其分的热情烘托,又能把得握住,可称为和谐之作。虽然是42年的录音,但效果非常出色;

4,弗朗西斯卡蒂+奥曼迪+爱乐管弦乐队,CBS ML4371,奥曼迪的乐队干净利索,充满着力量,弗朗西斯卡蒂的琴声缀色彩斑斓、婉约柔情,在奥曼迪的乐队的衬托下尤显歌唱性

乐队的声音录制的稍微有些暗;

5,里奇+鲍尔特+伦敦爱乐,DECCA LXT2750,从单声道时期就充分展现了里奇的惊人技巧,温文尔雅的乐队衬托出了一个时时都在迸发着灵感的贝多芬,虽然是单声道的录音,但

琴声非常有穿透性,录音很好;

6,弗朗西斯卡迪+瓦尔特+哥伦比亚交响乐队,CBS ML 5663,弗朗西斯卡蒂一如以往,但较之上一版,琴声放得开,更加灵活自如,美艳又不流俗。乐队表现出严谨、庄重又带有

一定的冲动,速度比奥曼迪的爱乐要稍显慢一点,但展现的更加广阔;

7,坎泊利+克里普斯+伦敦爱乐,DECCA LXT2674,充满着歌唱性的琴声自始至终,浪漫、热情,非常的有弹性,克里普斯的乐队结构严谨的同时,也是充满着温柔的味道;

8,米尔斯坦+施泰因贝格+匹兹堡交响管弦乐队,CAPITOL P.8313,热情的琴声一下子抓住了我,那不是美轮美奂的飘逸,而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感情的迸发,纯净如水晶般的

音色内敛着力量,乐队稍显有些赶,好在小提琴在更宽广的天地间驰骋,也反射出乐队的力量。

9,梅纽因+福尔特文格勒+爱乐管弦乐队,EMI ALP 1100,稍显沉重又有点犹豫的协奏随着70余次的定音鼓,逐渐的坚定下来,并逐渐的凝聚、上升、展开,一幅波澜壮阔的巨作

,梅纽因出色的技巧和冲动,也从温柔的抚慰逐渐发展到左右翻飞,优雅又有节制的冲动。录音还是非常的精彩。

10,克莱斯勒+巴比罗利+伦敦爱乐,EMI COLH 11,伟大的小提琴家,无以伦比的琴声,一扫我担心的甜腻,如青松、白杨一般顶天立地,高贵而不威严,温柔的同时充满着阳刚

之气。对他来说,技巧似乎并不存在,无论是快板还是跳跃性很强的回旋曲,克莱斯勒都一气呵成,但又绝非眼花缭乱的飞快,而是音乐性的再升华。可惜了乐队的效果太差。

11,西盖蒂+瓦尔特+不列颠交响乐队,EMI HQM 1224,在这里,西盖蒂与他的其他录音一样,咋一听,琴声有些涩,又有些硬,但随着展开,他带来的思想性深深打动了我,那是

哲者的表现,恰恰是这种入木三分的深刻,与瓦尔特广阔、厚实的乐队,相得益彰,充分展现出了力量在歌唱的同时的表现,并挖掘出了喜悦后的沉思。

12,大卫.奥一斯特拉和+斯德哥尔摩节日管弦乐队+厄尔灵,EMI 33CX 1194,力量与歌唱结合完美的琴声,在这里,小提琴起到了领军的作用,带领着乐队不断发展、开拓,大卫

的热情和豪情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发挥,胖胖的手指这时的揉弦更加利索,恰到好处。乐队虽不如大乐队那样特色,但厄尔灵的指挥也是中正有力,结构严谨。录音很好。

立体声时代

1,大卫.奥伊斯特拉和+克鲁伊斯坦+法国国家广播乐队,EMI SAX 2315,非常有名的一个版本,曾经有一个朋友收集了该版本的多个版次录音,也是当年我听的和买的第一个盒带

。多年听下来,大卫的热情和感人依旧,克鲁伊斯坦的乐队稍显松弛,但也还是结构稳健。

2,梅纽因+西尔韦斯特+维也纳爱乐,EMI ASD 377,梅纽因在这个录音里,明显的表现出技巧方面的不足了,在华彩段的表现可谓是乏善可陈,但音色依旧是那么鲜美,依旧是上

下翻飞,衬托出了西尔维斯特的结构的展开,录音很好。

3,穆特+卡拉扬+柏林爱乐,DG 2531 250,卡拉扬的威严让位于了少女的情怀,穆特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了美妙年华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节奏稍缓,总是款款深情。卡拉扬真不愧

是全力衬托,虽结构还在,但总体偏柔情,展现了卡拉扬并非总是那么的威严。接近数字录音的时代,声音有些薄。

4,施耐德汗+约胡姆+柏林爱乐,DGG 138 999,被评为企鹅三星带花的名片,施耐德汗在这里放开了手脚,充分展现了维也纳学派的精致和典雅,热情中带着冲动,与约胡姆棒下

柏林爱乐的坚实的结构,结合的非常的充分。录音非常非常的好。

5,海菲兹+明希+波士顿交响乐队,RCA LSC 1992,被称之为速度的D大调,海飞兹出神入化的运弓展现的激情与力量被波士顿的慢反映衬托得有些冷俊和孤独,但就小提琴的表现

而言,我觉得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那是一种完美的声音。听过很多明希指挥的唱片,总感到他在指挥德奥体系的作品方面有些勉强,在这里更是如此。可能也是老天爷也不想留

下个完美的D大调吧。

6,米尔斯坦+林赛尔多夫+爱乐管弦乐队,EMI SAX 2508,米尔斯坦在这次的录音里,表现得内敛了很多,很多地方都给我留下了蓄势待发的感觉,但这种张力恰恰反映出了米尔

斯坦在艺术上的升华,较之当年在CAPITOL的录音,他更加深刻的加深了内心的思考的力量,而不再是表露在外的热情。乐队的表现也是如此,结构完整,有节制的冲动。非常理

性的一个杰作。

7,葛路米欧+加列拉+新爱乐乐队,PHILIPS 802 719Y,典雅、华贵,轻松而又谨慎,是我对格鲁米欧在这个录音中的总体印象。小提琴的歌唱性与旋律的力量表现相辅相成,乐

队的表现可谓是中规中矩。这个录音,我觉得可以称得上是标准的演绎。

8,科岗+西尔维斯特+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队,EMI SAX 2386,个性鲜明,琴声孤傲,体现出了科岗的内心。海飞兹之后,谁与之争锋?科岗的这个录音表明了明确的答案。也确

如其分,科岗在这里,技巧超群,感情极其真挚,充满着压倒一切的自信。西尔维斯特的巴黎音乐学院也恰如其分的给予了充分的烘托和陪衬。非常好非常好的录音。


我感觉,在聆听贝多芬的D大调的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世俗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活,是一段活生生的爱情、亲情,可以从中感受到来自身边的一段奋斗的经历。因此上

,听了这么多的版本,但每每听起来,总还是感到很多的新意和发现。下一步将继续寻找:西盖蒂+多拉蒂在水星的立体声录音、胡贝尔曼的录音、内弗的录音.....

洋洋一堆,可能看着都嫌累,可这贝多芬的D大调正是我最喜欢的曲目,当然受当年最早接触有很大的关系,一时兴起,就罗嗦了这许多,哈哈,露怯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5-25 12:06:46 | 只看该作者
谢33兄的分享!

如果非要说我的小协三大最爱(私底下一向认为几大之类话题很扯淡),割舍下来可能很多人不置可否:第一,贝多芬;第二,布鲁赫;第三,西贝柳斯。

若还要排版本的话,我的选择:第一,库伦肯普夫;第二,西盖蒂;第三,胡贝尔曼。呵呵,无一立体声录音。

贝小协为什么伟大,在我心里至高无上?!我能为之写下至少上万字的“罗嗦”语言,简单说吧:这是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定海神针,擎天之柱!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5-25 12:40:58 | 只看该作者
简单说说我的观点:其实每个人在不同时期或者别的原因,我们最喜欢的作品往往不同的。贝小协是我听古典音乐的入门曲目,影响我10几年,直到几年前还是我的最爱。这部作品表现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她的第一乐章乐队齐奏时雷霆万钧,舍我其谁。第二、第三乐章表现了贝多芬当时正处于热恋的美好感觉,体现了生活的美好。所以说这部作品是有哲理性的,而且境界非常高。我有一位朋友想收集所有的贝小协的版本,已经有100多个了,我也帮过他的忙。我自己也有很多贝小协的版本。但今天,客观地说,我的感觉和op25兄是一样的。我可以简单说说原因,尽管贝多芬这部作品包含了人类最崇高的感情,但无形中也给这部作品画上了一个框框。但巴赫小协不同,她是非常自由的,是真正自然的欢愉和快乐、沉思以及自由,漫无边际的。对版本,我最喜欢大卫和巴尔萨伊的版本,是CD,这个录音也有LP的。斯奈德汗的巴赫小协我也非常喜欢,我目前只有一张MONO的,这个录音是有立体声的。但我目前对这些都不是太介意,我是喜欢巴赫小协多一些,但我当然也很喜欢贝小协的。这些话绝对不是我故作深沉说的,确实是自己的真实体会。我平时在家里经常听巴赫小协的,贝小协也经常听。但我喜欢巴赫小协要多一些。CD也有20多个版本。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5-25 12:49:03 | 只看该作者
斯兄,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框框”都是自己加上去的,当然也可以自己取下来。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5-25 13:02:17 | 只看该作者
贝多芬这个框框有可能是后人加上去的。也有可能本意如此。
巴赫很多作品具有类似小协特点的,我认为不是后人能解释的。框框是加不上去的。
所以一切都只能归之于“上帝”,施维策尔也是这种观点。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1:51, Processed in 0.040625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