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5309

查看

29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四大小协为何没有莫扎特?

1#
发表于 2016-6-27 09:35:4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水星版谢林盒装四大小协是没有莫小协,这是怎么回事?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6-6-27 10:04:39 | 只看该作者
本来就没有,顺便一提,所谓四大小协我总觉得是那些天天喜欢评什么四大 八大 xxx的国人瞎搞出来的,没什么参考价值,对我而言柴小协只需要听几秒钟的旋律,贝小协又闷又长,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还算过得去,只可惜也属于作曲家自己不那么优秀的作品。相比之下传统调性作品里埃尔加小协,西贝柳斯小协,R施小协完全可以顶掉他们的位置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6-6-27 12:09:19 | 只看该作者
巴赫小协不在四小协之下,还不是也没进四小协。四小协也不知道怎么就评出来的。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6-6-27 12:52:1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有主流倾向的。也就是历史地看,大多数人认可。当然,也仅仅是一种说法而已,不用太当真。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6-6-27 16:28:12 | 只看该作者
四大小协里,贝小协和勃小协排名1、2还是很合理的。
至于第3、4,竞争就比较激烈,布鲁赫、西贝柳斯、巴赫和莫扎特都有竞争力。
他们和门德尔松、老柴比较不分伯仲。
四大小协这个说法基本上还是比较公允的,音乐史也认同的。

谈到贝小协,我还看过一个资料,就是贝小协在刚推出的时候是不受欢迎的,也是后来才被重视的。不过我个人最喜欢贝小协。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是他在很多音乐体裁上都有最杰出的成就。勃拉姆斯与贝多芬有点类似,从总体上来说,勃拉姆斯稍逊。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6-6-27 17:11:05 | 只看该作者
四大不够就评个十大呗,多大点事儿嘛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6-6-28 10:50:17 | 只看该作者
评几大都会打架,除非是百大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6-6-28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shinelb 发表于 2016-6-27 16:28
四大小协里,贝小协和勃小协排名1、2还是很合理的。
至于第3、4,竞争就比较激烈,布鲁赫、西贝柳斯、巴赫 ...

我倒觉得贝小协初听庄重大气,再听觉得第一乐章沉闷无聊,倒是第二第三乐章一直还算喜欢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6-6-28 17:16:02 | 只看该作者
贝小协是一面检验演奏家心灵以及性格本质特点的镜子,虽然从纯小提琴性能来说它甚至不如它的蓝本VIOTTI第22小提琴协奏曲,但却因为其哲学意义上的本质内容以及所包含的人类最崇高纯净升华的精神而永远位列小提琴协奏曲的首位。
今天重听Erich ROhn与富特的版本,这次是04年DG出的两个富特战时录音(RRG回归后的)中的一张,第一乐章混沌晦涩,与以前听法国协会盘、Tahra及韩版所留下的美好印象截然相反。可见,好的重制对还原历史录音的重要性。始信blue97老师的洋洋洒洒的卓文。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6-6-28 19:49:30 | 只看该作者
metamophore兄好
我一直非常喜欢听Erich ROhn与富特这版的贝小~
但手里 只有DG套和老旋律的版本~
一直非常渴望扩展学习下这个录音的发行概况 CD和黑胶 版本情况 配图更好
如果兄不忙时 麻烦简单介绍下您的看法和在手资料
添麻烦了 非常感激~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6-6-28 20:34:3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录音,我最早从意版的Fonit Cetra公司的两个双CD套装(全部为最牛的一些小提琴历史录音)中听到,当年(大概在2004年)这两套录音发行量很小,国内也只是昙花一现。先入为主,这里面的Rohn这部协奏曲就长久地回响在我的耳际:对我来说,能最清晰地揭示贝多芬这部协奏曲深奥的哲学内涵的演绎无出富特与Rohn及梅纽因1947年的两次演绎,而合作者与指挥者及乐队之间的心意合一来说,柏林爱乐的这次是无法超越的。由于富特艺术手法的最大特征就是弹性速度和力度的突然对比(往往是事先设计好,并且又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随意性),这种飘忽不定的变幻,只有长期合作的艺术家之间才能最大程度上的绽放火花,所以,无疑Rohn与富特的版本又将超越梅纽因。事实上,这次空前绝后的演出,带给听者巨大的艺术享受是可以层层剖析、抽丝剥茧的。(具体如果想了解,可以见我的长贴《陆续来一些珍贵的收藏》中关于Rohn的一篇“藉由一张唱片留名青史的小提琴家----埃里希•罗恩”(第25页299楼))。
稍后,我收藏到了法国福特协会盘,这个录音的音源由来据说是RRG俄国母带的拷贝,早于DG自己的发行,也早于旋律的发行。这个制作是十分用心的,保有协会盘一贯的质量和声誉。
后面的DG收回俄国归还的RRG档案母带(实际上还是复制品)后分两次还原为CD。我先后收藏过单张CD和盒装换包装的9CD,很可惜,与早先的意版相比,DG的制作在这个录音上相形见绌。
此后,我对富特录音的收藏很长一段时间里告一段落。及至今年读了台湾学者blue97的富特CD专著,才又关注起富特的录音。虽然,从国内来说富特黑胶的匮藏量我应该已经属于第一人(总量超过300张),但富特的CD各版本我倒是落下许多。所以,从这本书开始,我及时地对这些年重要的富特CD进行了补血式集中收集(日版1991年DG35CD大全集、1992年旋律RRG全集、日版TAHRA全集),也对比了更加早期的日本七海等公司的CD,再加上早年我自己收藏的一些富特CD,基本上可以对比着这本书听个八九不离十了。
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Rohn的演绎到底如何,以及各个版本之间孰优孰劣了。个人的好恶,并不足以说服别人。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6-6-28 21:19:2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 M兄的时间~~受益匪浅!
学到很多~~再次感谢!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20:34, Processed in 0.03951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