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7136

查看

9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zcxmac1212

25#
发表于 2013-8-7 17:37:20 | 只看该作者
u8信号线是好东西,细节丰富,背景漆黑,声音真实。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3-8-7 23:11:1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请楼主再详细介绍一下高频。。

点评

高频的确凿感受,要等喇叭电源线到位才能显真身,不急,后天就开讲。  发表于 2013-8-8 03:57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3-8-8 01:3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齐天928 的帖子


    威玛定做的USB线,带地线那种。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3-8-8 01:3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fengyuwuzujq 的帖子


    定做的3米,用RCA转换头和平衡换着听,初步感觉RCA输出声压比平衡大3-5db。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3-8-8 03:3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cxmac1212 于 2013-8-8 20:37 编辑

第二个体会,是关于声音的硬与软,线条与密度,模拟与数字的诸多猜想和解码。

首先,本人从不追逐黑社会,因为家什备齐麻烦巨大,不合本人系统精简的要求,想来还有个原因是没人真正用黑胶毒倒过我,仅有的印象是黑胶的自然放松和流畅性值得颂扬。可对于力度的准确性,恰到好处的轻重起伏,呼之欲出的立体感,整体的对比与分割,在我有限的经验中,感觉黑胶并非人性表达的全部。

在多年聆听各类器材之后,发现现代重播系统,模拟跟数字两个时代,各有自己的历史使命。黑胶的自然写意,更象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虽以现实为范本,却干着最乌托邦的事,叙事挥洒,情感浓烈,色彩丰富,主题宏大;CD的底子更象现代艺术摄影——虽同样确凿地取自视觉实体,但线条、明度和对比度超越过往的所有视觉经验,营造出另一种基于现实却超现实的调子,更强调抽象的结构感和力量节奏本身。这里面没有对错,只有时代性格选择的区别,这是人性的两大轴面,完全无需厚此薄彼。我是这样看的。

时至今日,是两个时代将重播经典理论集大成的时机了。恰逢本系统建立的初期,不自觉地就对重播系统搞了个小小的颠覆——为什么高取样的数字流就不能等同于模拟的线性取样?这就像圆形,本身的数学表达是一个无理数,我们还是可以用很多个点的集合无限接近完美几何的方式把圆画了出来,这就是高取样数字技术的魅力了——192,384千赫兹速率,32比特深度,上万的kbps,这样的精度无限逼近物料本身最细小尺度对人感官识别影响的极限,而关键在于这些数字同时被精确控制释放——有理由相信那个用圆规徒手画出来的看似完美的圆形,和电脑用无数个圆周率点重叠画出来的圆形,他们都是对无穷性完美的表达——数字的极限就是模拟,模拟的极限本身就是接近完美的数字。

于是,有了寻找最高取样、最注重时钟精度、最重视电源影响、最重视信噪比的那个完美的圆——解码器的旅程。

边听边悟,未完待续。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3-8-8 08:48:29 | 只看该作者
贺1212兄搭配成功,再过两天你还会感到放什么唱片都好听(什么题材的 还原都无障碍),一张唱片可听一个星期、一个月--------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3-8-8 08:54:38 | 只看该作者
再接着会感觉到流畅、感性、听大型的管玄月会浮想联翩、会有场景------、歌手的等次会区分明朗(系统会真正把金牌留给美声的大牌而不是留给邓丽君小姐)

点评

64兄弟,您听的是什么系统?细节搭配关键注意哪些环节?为下一步调整取取经。  发表于 2013-8-8 10:41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3-8-8 09:09:23 | 只看该作者
我和楼主有同感,自从用上了EMMLABS的分体音源组合,就很少被黑胶组合毒倒了。

点评

兄弟好福气,EMM分体到顶了 ,不用折腾前端了。  发表于 2013-8-8 11:08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3-8-8 11:49:36 | 只看该作者
l楼主文笔大牛!

点评

同感!  发表于 2013-8-9 23:27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3-8-8 14:43:40 | 只看该作者
cd与lp早已有定论,因此也可作为尺规参考大家的观点。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3-8-8 18:45: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cxmac1212 于 2013-8-8 22:22 编辑

CD并非一无是处,不外当年SONY一干人过于幼嫩,大意了人类的听觉的尺度,才落下如此顽疾——以至后来各种升频技术,百般独门秘笈各显神通,顿时世界尘嚣大起,煞是劳累了这个世界几十年。虽想来不该如此,时代却也免不了年少轻狂。尘埃落定,数字技术总归走向中年,所谓回归,也便只是重拾梦想起点,寻找回当年遗失的bit。

忽然想到一个缘起,SONY本来词根来源于英文的小孩,大概是为了寓意这个企业永葆活力的意思吧。纵观几十年的电子技术,他们家还真是像小孩一般天真烂漫,创造力旺盛,各类技术层出不穷,但也因为各种幼稚,使得技术总是缺陷不断,连带商业竞争阻力重重,以至经营上总出现雨天还遇瓦漏水。真是好玩的一个企业,带给世界多少神奇,多少疲惫。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3-8-8 22:16:55 | 只看该作者
可敬可贺,1212楼主的搭配我也很喜欢,到时请1212兄详细罗列一个清单。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0:31, Processed in 0.036462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