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327

查看

7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ikushi

49#
发表于 2010-7-14 14:2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7-14 14:33 编辑

音乐的爱与爱的音乐



“Canon”经常出现在佳能公司的数字产品上。但Canon又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格式:一个声部的曲调始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一个小结、最后一个和弦。在乐曲行进间,两个声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离不弃,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犹如两个人,生生相依,生死追随。

    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被称之为“卡农曲”。卡农虽不像交响曲、协奏曲作品时而高潮起伏、惊心动魄,时而幽静平和,意寓深刻。但在貌似反复平常的旋律行进中,却奏出多种和谐共鸣的音律,从平凡的韵律中发出束束“知音+音韵”感知融合的生命力,让人醉迷。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帕赫贝尔(1653 ~ 1706)的《D大调卡农》是一首让人心醉的作品。他的名字既没有出现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西洋百首名曲详解》一书中,也没有出现在该社出版的由爱·唐斯著的《管弦乐名曲解说》上、中、下一套书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百度百科中,人们会蓦然发现“在西方音乐史上,最广为流传的‘卡农曲’当推帕赫贝尔的这首《D大调卡农》”的乐曲评价。由于帕赫贝尔主要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创作,他的许多乐曲都名不经传,唯有这首《卡农》至今魅力依在:好莱坞将其改编成电影《凡夫俗子》的配乐;韩国影片《我的野蛮女友》使这首乐曲广为流行;不少牙医喜欢以这首乐曲作为为病人拔牙时的疗效音乐;就连英国王妃黛安娜的葬礼上,也使用了这首乐曲。

    据未经考证的文献记载,这首乐曲的创作,曾有一段爱情故事。据说帕赫贝尔曾在教堂里弹琴。有位名叫芭芭拉·盖伯勒的富家女儿听到了他的琴声,不由得爱上了他。于是就借口向他学钢琴来接近他。因芭芭拉学琴不是真正的目的,帕赫贝尔因她琴艺无长进而很生气,曾一度要将她逐出门去。芭芭拉痛下决心,回家闭门练琴。半年后,她在镇上的钢琴大赛中获得大奖。当她捧着奖杯向帕赫贝尔表白时,帕赫贝尔已应征入伍。

    芭芭拉痴情地等着她的心上人,拒绝了很上门邀婚的人。有个富家子弟钟情于芭芭拉,为不使芭芭拉拒婚,叫人从前线运回一具碎尸,谎称帕赫贝尔已战死。芭芭拉痛心欲绝,导致了在曾向帕赫贝尔学琴的教堂里割腕自杀的悲剧。

    在芭芭拉回家练琴期间,帕赫贝尔发现,没有芭芭拉在身边时,感到自己生活索然无味。他也已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芭芭拉。他准备写一首作为向芭芭拉求婚礼物的乐曲,就是这首《D大调卡农》。但是当他刚完成曲子的开头便离家上了战场。战乱中,正是那美好的回忆支撑着他,并在战斗的间隙完成了这首《卡农》的写作。

    当他兴冲冲地从战场上归来时,等待他的却是芭芭拉已不在人世。在失声痛哭的痛苦中,他召集众多村民,深情地演奏了这首用心写成的乐曲,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感动。两颗都未曾表明心愿的心之间的距离,表面上可用“无穷大”计量,但他们之间的脉脉柔情却可以用“无穷小”的距离永远留存。

    爱情是人生的永恒主题,音乐的爱不正是两颗没有表白的心之间无穷大距离的隐性表露?爱的音乐不正是两颗已表白的心之间无穷小距离的显性表现吗?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ce0c0100c4iz.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0-7-15 00:23:16 | 只看该作者
49# shinelb
千古绝唱的爱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有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另有戏剧、电影、电视剧、歌曲等以此为名。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近年也有人透露说首演本应属于俞的同班同学沈榕小姐的!我有一张沈榕版的10寸LP,音效实在不敢恭维(见图,1961年录音,1977年再版);
去年在香港的二手店HKD80元也掏到一张西崎崇子1072年8月演奏的版本,石信子先生指挥日本群马交响乐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0-7-15 10:50:56 | 只看该作者
“去年在香港的二手店HKD80元也掏到一张西崎崇子1072年8月演奏的版本,石信子先生指挥日本群马交响乐团。”
更正:昨夜星辰,老眼昏花,电脑也犯困,打错一个数字。“1072年”应该是“1972年”,特此更正,并向各位致歉!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0-7-16 05:53:34 | 只看该作者
本地“农家乐”也可作代替。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7-12 15:38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了。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紧崩的思绪,因此受到很多城市年轻人的热烈欢迎。我国农家乐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具体位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县、温江等说。后来发展到整个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国。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在休闲之都——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和聚落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0-7-16 06:49:08 | 只看该作者
1989年,穆特嫁给了一位年岁比自己大许多的律师温德里奇,这令她的父母很生气,他们都反对这门亲事,但是穆特依然我行我素。这事后来慢慢平静下来。1995年8月温德里奇突然死于癌症,令许多穆特的崇拜者感到意外。同年9月,穆特在柏林爱乐大厅举行独奏音乐会。“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穆特将这张唱片献给亡夫表示纪念。曲目经过精心挑选,寓有深意。莫扎特的《e小调奏鸣曲》(KV304)作于1778年莫扎特的母亲逝世之后不久。穆特的视角从亲人的诀别切入,与自己的丧夫之痛产生强烈共鸣。平时演奏莫扎特常有的妩媚雅致让位给沉痛哀思,第二乐章中天使般静谧的安慰也变得呜咽哽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0-7-17 01:15:03 | 只看该作者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 ...
shinelb 发表于 2010-7-16 05:53


真有您的,这个也能介绍,让我立马想到了广陵兄给你取的名:万宝师!

成都这么好玩,什么时候走一趟啊?好吃好喝我管了!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0-7-17 02:55:17 | 只看该作者
真有您的,这个也能介绍,让我立马想到了广陵兄给你取的名:万宝师!

成都这么好玩,什么时候走一趟啊?好吃好喝我管了!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17 01:15

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等地都去过。有机会专门去拜访大师。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0-7-17 08:25:12 | 只看该作者
书房村算我的,其余狗兄。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0-7-17 09:23:43 | 只看该作者
03年一个人到成都、九寨,可惜没到青城山、都江堰。农家乐给我印像最深的是“血战到底”。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0-7-17 09:54:24 | 只看该作者
书房村算我的,其余狗兄。
尘客 发表于 2010-7-17 08:25

难道兄台是书房村的老板?难怪那么多米买达箫。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0-7-17 09:56:25 | 只看该作者
03年一个人到成都、九寨,可惜没到青城山、都江堰。农家乐给我印像最深的是“血战到底”。
牛仔 发表于 2010-7-17 09:23

哈哈,怎样血战到底?我还没玩过农家乐。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0-7-17 10:12:33 | 只看该作者
54# 狗儿念经
念经兄:两只都是兔子,您是玉兔。比我勤奋,吃的是洋萝卜青菜呀。
赞同广陵兄给S版起的名字:万宝师!
很明显,万宝师比兄台更勤勉,尽管是职责所在,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同志呀。
有了这样的榜样,也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啦。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3:39, Processed in 0.03073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