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2402

查看

5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huamanlou

13#
发表于 2010-6-20 18:06:02 | 只看该作者
都是钱闹的!

没钱,成天介为生活担心的,谁也不会专门花钱听音乐;有钱又有点文化的,才会去折腾器材地音乐或者为了好声音折腾器材。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0-6-20 19:04:42 | 只看该作者
有的烧友之所以舍得花大钱升级器材,是出于对古典音乐的尊重;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更多的音乐信息;有的烧友之所以没有兴趣升级器材,他们认为目前的器材已使他们听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二者的共同点,都尊重、喜爱音乐,只是各自的角度、方式不同而已。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0-6-20 20:46:42 | 只看该作者
赞同楼上的尊重之说。音乐和器材皆有生命,而生命就需要尊重和被尊重的!
在我自己而言,随着器材的升级,软件自然也是越积越多。要命的是本人听趣广泛,古典、爵士、流行样样沾边,且是CD和LP几乎是平行进行(连唱片供应商都怀疑我头脑有问题)。
在我,犹如不能忍受坐拥超级系统,而只听口水歌流行曲一样(身边很多呀),对于不置相应器材,自我满足于用台式机欣赏巴赫或马勒的音乐发烧友,同样提出质问:你真的很满足么?
大凡被冠以发烧,就非凡物。但是否成为怪物,则完全因人而异。更与高尚或聪明与否无关吧?!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0-6-20 21:23:37 | 只看该作者
有的烧友之所以舍得花大钱升级器材,是出于对古典音乐的尊重;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更多的音乐信息;有的烧友之所以没有兴趣升级器材,他们认为目前的器材已使他们听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二者的共同点 ...
旱天雷 发表于 2010-6-20 19:04


挺赞同的.

使用道具 TOP

xhj

17#
发表于 2010-6-20 21:42:2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用经济学解释最好了,发烧友是对高品质音乐具有拟线性偏好。世界上最典型的应该是吸毒人对毒品的偏好是拟线性偏好,没有毒品其他东西再多他的效用水平也不会提高。发烧友因此可以确定是先天因素决定的,好悲哀的称呼。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0-6-21 00:27:57 | 只看该作者
听古典音乐和发烧器材有关吗?

  一部架构严谨的古典音乐作品,不同的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角度……理解的深度自然不同。
  同理,不同的音响器材(发烧或非发烧),由于不同的参照物,解构的深度亦自然不同。
  古典音乐如同演奏家,发烧器材等同乐器,名家配名琴相得益彰,软件如此硬件亦如此。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0-6-21 00:43:49 | 只看该作者
都是钱闹的!

没钱,成天介为生活担心的,谁也不会专门花钱听音乐;有钱又有点文化的,才会去折腾器材地音乐或者为了好声音折腾器材。
mm33 发表于 2010-6-20 18:06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的反映。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0-6-21 03:32:12 | 只看该作者
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的反映。
32168 发表于 2010-6-21 00:43


物质大概可以决定一下文明,从来决定不了精神。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0-6-21 03:57:57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有关系,我很少看到有古典乐迷不在意自己系统品质的,很少。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0-6-21 06:17: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用经济学解释最好了,发烧友是对高品质音乐具有拟线性偏好。世界上最典型的应该是吸毒人对毒品的偏好是拟线性偏好,没有毒品其他东西再多他的效用水平也不会提高。发烧友因此可以确定是先天因素决定的,好悲 ...
xhj 发表于 2010-6-20 21:42

兄台能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下“拟线性偏好”吗?谢谢。

“发烧友因此可以确定是先天因素决定的。”

我比较倾向老兄的观点。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0-6-21 06:59:43 | 只看该作者
发烧友懂得用发烧器材去听古典音乐这其实是表面现象,
但为什么其他人不懂呢?
为什么只有发烧友才会这么做呢?
实质是发烧友发烧的根源在哪里?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0-6-21 08:0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6-21 12:11 编辑

如果光回答此贴的问题,那么答案很简单:当然有关系,原因不言自明。

但论及两者的关系,则不是那么简单了,我的看法是这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是很明确的,即发烧器材是用来重播音乐的,那么它是为音乐服务的,音乐是主、器材是仆。

表面来看,发烧器材能更好地重播音乐,因此追求器材的发烧也是爱乐的表现。这在理论上毫无疑义,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器材的种类,搭配调校的复杂性可以说不下于音乐版本的比较,烧友一旦开始烧器材,那么就意味着他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器材中,一会儿而比较扬声器的声音,一会儿考虑不同功放的搭配,转过头来又选择不同的线材,完了又发现空间处理也非常重要,每一样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丰富的知识,忙的不亦乐乎,以前感动我们的音乐唱片,现在成了测试音响效果的一个工具,虽然乐在其中,但离音乐却越来越远了。所以我很担心发烧器材最后会毁了音乐。
   
“近几年来一直在不停地升级器材,升级不久新鲜感持续不了多久,又想着升级了,难道要一直到HIEND才行吗?即使到了HIEND会不会也不会满足呢?想起在大学时代。一个WALKMAN能够听一整天。”LZ这些话,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前面乐友举的两个例子,一个用3000多块钱的台式音响听音乐,一个用几十万上百万的器材听“碎玻璃”“大炮”,虽有些极端,但就爱乐而言,则优劣自现。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3:41, Processed in 0.040961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