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6832

查看

17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修竹yan18

25#
发表于 2017-10-27 09:59:17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谈谈对平直回放曲线的听感。
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要多啰嗦几句,主要是因为一,这个听感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每个人几乎都有自己的感受,而且这个感受有时差别还颇大;二,平直频响曲线几乎是所有音响器材,线材,音箱等等制造或测试时的标准,因此它是业界认可的标准回放曲线,当然标准不见得好,但没它却不行。三,我喜欢音响音乐以来,发现很多盆友的听音室很好听,但一谈到标准回放曲线都是不屑一顾的,似乎平直的回放标准就是衰声的代名词,对此,我一直比较纳闷。四,我一开始曾经用丰力克测量加模拟8段参量式均衡器调整,但因为全是手动的过程,我们又不是专业调音师,整个调整极其困难,我又是个没啥耐心的人,几个月下来,效果不理想,弃用,直到遇见金嗓子。解决了我对标准回放曲线的一切疑问。话又说回来,你要体验标准平直回放曲线,你首先必须要得到这条曲线不是?金嗓子给我的第一个惊喜就是可以高效,自动,高精度,高整合度的把包含你听音室空间环境和整个回放系统各环节集成起来,全频段细分86个频点(这个数量是传统模拟均衡器望尘莫及的)进行自动测量原始回放曲线,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12dB的自动补偿,自动形成一条尽可能平直的回放曲线。而且这一切全是在数码域内进行,因此保持了很高的信噪比。根据日本JEITA CPR-2101标准,它在数字系统工作时其频率响应达到了0.5赫兹——50K赫兹,THD+N也仅为0.001%。
好,谈了这么多题外话,还是言归正传吧。
在我的听音系统上比较,调整后的平直回放曲线明显超越原来的声音。和我原来的声音相比,主要表现在,一,声音的中低频稳定而清晰了,特别是低频段,量感减少很多,但质量上升,中频段饱满昂扬,高频清晰自然;二,音像聚焦锐利不少,独奏乐器或人声的边缘感更清晰,形体缩小了一圈;三,音场的宽度和深度明显改观,喇叭消失无踪。缺点就是一条,低频量感不够。呵呵呵,这个好办啊,我考察了很久以后,正好刚进了两台英国REL的高电平特色接法的10寸超低音,前景一片光明啊,欧耶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7-10-27 10:23:40 | 只看该作者
低频量感不够是不是这种更觉更接近现场。现场的感觉,和音响比,我觉得低频量感少很多。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7-10-27 10:38:32 | 只看该作者
825601 发表于 2017-10-27 10:23
低频量感不够是不是这种更觉更接近现场。现场的感觉,和音响比,我觉得低频量感少很多。

嗯,这点倒是有相同的地方,但从听感而言,低频量感少了还是觉得不耐听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7-10-27 17:41:59 | 只看该作者
低频量感少了还是觉得不耐听这个话题好!特别是放交响乐乐队的立体感、纵深感出不来声场比较平面!频率分布成尖塔型而不是金子塔型!原因就是低频的量感不足,现代箱小口径单元追求所谓的高解释力过头了!再加上空间上的三维尺寸的不配合出来的问题多多!用器材搭配和技术手段来补救可行但考你个人综合实力的时候到了!还原音乐本身的路径艰辛,付出总会有收获!

增加低频的量感可玩2.1/2.2

超低音接入主系统玩HIFI的考究程度比影院来得高,既要低频的衔接点选取到位又要速度跟得上主箱的整体频率连贯。有48就直观很多了边试边调整!包括配线 接法 摆位 相位 音量电平等。

使用道具 TOP

fua

29#
发表于 2017-10-28 14:20:22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先单独测左右音箱的频响曲线,这样可以知道所产生的问题是音箱带来,还是环境带来的!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7-10-29 08:1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usicfan 于 2017-10-29 09:32 编辑

平直曲线好呢还是用音箱的近场曲线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7-10-29 08:27:08 | 只看该作者
2.1在玩,2.2不考虑。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7-10-29 10:18:54 | 只看该作者
48和58各什么价格?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7-10-29 11:22:5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使用DG的前后对比,我觉得:使用前的声音低频量感多,更像是一种功放对音箱的低频失控:1.这会导致那种无解析力的低频满地滚似的轰鸣,且该收不收,类似于按下了90年代音响的重低音按键后的效果,但也不无是处,这种音效对于某些录音的会产生更过瘾的作用。2.更严重的失控还会产生这样的音效:音乐中一有轻微的低频信号触发,那份低频就会在空中历久弥漫、云遮雾绕。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7-10-29 11:54:36 | 只看该作者
金嗓子用家,也一直想尝试下DG48, 看楼主的说法,怕损失难得的低频啊。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7-10-29 19:15:58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能进一步理解低频的频率分布在音域的重要性!

低频~好听的重要关键之一!

喇叭与扩大机搭配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当然不只一个,不过我认为其中最重要者就在于扩大机能否成功的把喇叭的低频「适量」的推出来,让低频的量感不至于「太少」或「太多」,刚好产生丰满的音乐平衡感。有关「太多」这个部份我们暂且不谈,这次我们仅谈「太少」的部份。通常,如果扩大机无法推出足够的低频,不管内中详细原因为何,我们就会一概认定搭配不当。在此,我要先为这里的「低频」做个说明。本文中我所谓的低频泛指从40Hz到160Hz之间的频率,也就是包含了低频(40Hz-80Hz)与中低频(80Hz-160Hz)之间的频率。所以,如果要精确的说,我应该写「低频与中低频」才对?不过,就一般人的口语上,如果一套音响系统的低音效果不够好,大家通常会说「低频」不好,而很少人会精确的说「低频」与「中低频」不好。其实,一般人所谓的低频不好,就是在说低频与中低频不好。

低频左右音乐好听与否

或许您会奇怪,怎么20Hz-40Hz之间的极低频我漏掉了?其实不是我漏掉,而是这一段最低的频率不是一般喇叭能够发出来的,它至少也要是优质大型喇叭或四件式喇叭才能再生,就连一般的主动式超低音我想也不是那么容易发出来,因此不提也罢。何况,就算喇叭能够发出来,但是空间不够大的话,您所听到的也会是40Hz以上的倍频声音,而非真正低沉的20Hz-40Hz声音。

话说回头,到底这40Hz-160Hz之间的频率有什么了不起呢?竟然能够左右声音好听与否。假若您有深入研究过,就会发现这段频率真的影响很大,而且还非常重要。通常,一般人所认为的「低音推不出来」、「没有低音」、「声音硬」、「声音没有弹性没有Q度」、「声音『蹬』(闽南话发音)不出来」、「音场规模感不够大」、「钢琴低频延伸不好」、「弦乐群没有厚度」、「低频基础不够雄厚」、「管弦乐气势不够磅礡」、「流行音乐冲击性不够」、「脚踩大鼓的噗噗声单薄」等等负面结果都是因为这段频率的量感不够所导致。反过来说,假若40Hz-160Hz这段频率的量感在每个空间中都恰恰好适量的话,您所听到的声音就会美好舒服得让您听一整天音乐都不累;也不厌倦。可以这么说:一切的罪恶与美感都因为40Hz-160Hz这段频率而生。

各类音乐对低频的需求不同

虽然这段频率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型型态都能凸显它的重要性。在众多音乐类型中,弦乐四重奏与钢琴三重奏之类的室内乐对于40Hz-160Hz这段频率的需求并不高,即使这段频率不足,对于音乐的整体性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一般小喇叭都可以把弦乐四重奏或钢琴三重奏等室内乐表现得相当好。反而,大喇叭在有严重中低频驻波的空间中,会把这种轻盈见长的室内乐丑化成臃肿不堪。

不过,钢琴独奏倒是很需要40Hz-160Hz这段频率,尤其在钢琴的低音键规模感、权威性以及向下延伸的自然方面更不可缺少这段频率。假若这段频率不足,钢琴的规模感就变小了,琴音的丰润感也不够,声音会变硬。不过,在钢琴担任伴奏的情况下,由于乐曲通常不会强调钢琴的突出或特别低与强的音阶,所以类似小提琴奏鸣曲或钢琴三重奏之类的曲目对40Hz-160Hz频率通常没有强烈的需求。

气势磅礴的噗噗的鼓声就在60Hz-120Hz之间

所有注重鼓声节奏的流行音乐或爵士乐,对于40Hz-160Hz频率的需求都非常强,尤其是60Hz-120Hz左右这段频率。为什么?因为套鼓里脚踩大鼓所发出的噗噗声就在这段频率内。假若60Hz-120Hz的频率不足,流行音乐听起来就会薄薄的、干干的、轻轻的,没有饱满雄厚扎实的声音,此时更不要谈什么Punch冲击性了。此外,假若流行音乐40Hz-160Hz这段频率不足,场面也会缩得小小的,声音也不会丰软,弹性与Q度当然也没有了。此时,您会听到硬梆梆刺耳不耐听的声音。

人声呢?男声与女声对40Hz-160Hz这段频率的需求也并不很强,因为人声频率大约都会在200Hz-1000Hz之间,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小喇叭都还能够有好听的人声之故。不过,也因为小喇叭就只有一个小尺寸的中低音单体,却要负责大约3000Hz以下的超宽频域频率,所以要把40Hz-160Hz频率再生得足够也是绝无可能的。

大型管弦乐对于40Hz-160Hz频率的需求当然非常强,假若这段频率不足,您听到的管弦乐一定是单薄的声音,而且规模感很小,无法再生出气势磅礡的气势。事实上,假若一对大喇叭摆在不当空间中,或者其本身的低音很难推得出来,您听管弦乐时根本就和小喇叭一样,枉费大喇叭的身躯。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7-10-30 09:00:36 | 只看该作者
fua 发表于 2017-10-28 14:20
建议楼主先单独测左右音箱的频响曲线,这样可以知道所产生的问题是音箱带来,还是环境带来的!

DG系列的测试其实就是分左右声道进行的,不过已经自动考虑了左右声道的差异,包括频响和增益,而予以了自动补偿。我个人感觉单独测音箱意义不大,反正不管如何测,最后还是要机器进行补偿。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5 06:10, Processed in 0.103906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