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633

查看

6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morefeel

37#
发表于 2015-7-14 12:19:2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5-7-14 13:58:53 | 只看该作者
品酒和听唱片有相似之处,新酒不能说就不能喝,但是陈年老酒的醇厚味道确实缺乏,如果一定要比出高低,就好像在是街边小摊上的廉价酒或标价高的所谓高档酒,没有在会所里喝过就认为是不错的,但是曾近江湖难为水呀,经过的应该懂得。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5-7-16 18:04:0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关注中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5-8-12 14:3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kkkkkk 于 2015-8-12 14:39 编辑

首先应该把定义弄明白。新录音应该是近年的录音近年压片,无论老烧新烧都只能听这个。听老录音这话不太准确,准确的说法是:老发烧友追求的是,听老录音的老版本【即老版压片】的cd。老录音的老版cd明显好于老录音的新版cd,这个已经有结论的,与老烧友想借老版cd发挥无关。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5-8-14 09:19:21 | 只看该作者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就唱片出版来说有最好的演奏家、最好的录音师,是古典音乐鼎盛的黄金时期,这也是个人最喜欢的那个时期唱片的原因。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5-8-16 14:07:25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朋友来访,朋友是学无线电出身,一直从事音响生意,不过他不懂古典音乐。

我请他听了两张唱片,一张大卫的苏格兰幻想曲,是刻录碟,一张斯塔克大无原版唱片。朋友听了之后说,他认为大卫那张碟录音效果更好。大卫的苏格兰幻想曲是1962年威尔金森录制的,而斯塔克RCA版大无是1992年的数码录音。但是斯塔克不敌大卫。

这只是一个例子。新录音有可能比不上老录音的,不过这是个案。。。。。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5-8-16 16:42:02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个人的实践证明,很多老录音CD,音场、透明度、定位,非常,非常,十分非常,棒!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5-8-16 18:35:1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如果有条件可以多做一些这方面的比较,一两次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有些模拟录音的老版CD效果确实非常好,印象深刻的象瓦尔特的贝多芬交响曲音效也非常好的,当然演绎也非常好。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5-8-16 20:54:59 | 只看该作者
主要是现在很多新录音,新CD,制作的严谨性和工艺,反而不如以前黄金时代的水准,颇有偷工减料之嫌。
新CD,现在主要买SACD版,制作还算过得去,用CD机播放的水准也强于一般的新CD碟。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5-8-17 07:26:41 | 只看该作者
寻芳不觉醉 发表于 2015-8-16 20:54
主要是现在很多新录音,新CD,制作的严谨性和工艺,反而不如以前黄金时代的水准,颇有偷工减料之嫌。
新CD ...

说得有道理的。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5-12-3 18:14:51 | 只看该作者
听老录音,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积淀作用。现在的录音和老录音相比,已经不是一个量级了。黑胶的所谓“暖”,是以丧失解析力为代价的。好比100像素和800像素的相机相比,已经不是一个级别了。技术的进步使过去的一切相形见绌。我觉得及其抱残守缺,不如与时俱进。黑胶和SACD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之别,如果非要抱着什么所谓的“暖”来自得其乐,也无可指责。人各有爱,不能强求。彼此尊重吧

点评

和您的大论恰恰相左的是黑胶的暖正是来自于高解析力,对与解析力的理解有严重偏差啊!  发表于 2015-12-16 09:40
谁天上谁地下?  发表于 2015-12-13 23:54
一派胡言!!  发表于 2015-12-13 06:15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5-12-3 19:37:5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人玩黑胶,其实更多是玩一种感觉,FEEL  SO  GOOD,JUST LIKE BEFORE。

点评

对黑胶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之词!  发表于 2015-12-13 06:17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5:39, Processed in 0.047429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