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8659

查看

6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robinwood

37#
发表于 2011-4-22 20:50:08 | 只看该作者
有的国际小提琴比赛莫扎特协奏曲乐谱指定用斯特恩的版本。
burt5177 发表于 2011-4-22 20:45
谢谢B老师指教,不说我还真的不知道。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1-4-22 20:4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4-22 21:40 编辑
感觉一般啊。我感觉他的贝小协、勃小协等著名协奏曲都不错,
但是我觉得不一定要买了,因为这些作品名版太 ...
shinelb 发表于 2011-4-21 13:52

有的国际小提琴比赛莫扎特协奏曲乐谱指定用斯特恩编订的版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1-4-21 12:19:16 | 只看该作者
汗一个,昨天一个朋友还说起来,费城团员的待遇如何如何,比哪儿哪儿哪儿又怎么样...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1-4-21 12:25:22 | 只看该作者
先买一张试试。可能有很多朋友不太认同斯特恩,
主要是因为斯特恩的社会交际比较多,所以有些人就主观地认 ...
shinelb 发表于 2011-4-21 12:21

目前SONY报纸版还能买到几张斯特恩的唱片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1-4-21 11:22: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奇想好啊。
听过一些费城的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特恩的一些协奏曲。
感觉斯特恩这些协奏曲被人低估了 ...
shinelb 发表于 2011-4-21 11:03


听费城爱乐,要听通俗些的曲目,最好是管弦乐作品,那是很享受啊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1-4-21 12:16:29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斯特恩和费城的合作很不错,
听贝小协的版本,协奏非常给力,非常波澜壮阔。
我认为费城的功劳 ...
shinelb 发表于 2011-4-21 12:12


好啊好啊~我规划一下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1-4-21 11:41:44 | 只看该作者
93年5月25日在上海听过费城管弦乐团的演出,是萨瓦利施指挥,真正的世界一流乐团,今天申请破产保护,真的有说不出的感受。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1-4-21 11:28:37 | 只看该作者
听费城爱乐,要听通俗些的曲目,最好是管弦乐作品,那是很享受啊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4-21 11:22
呵呵,斯特恩和费城合作的大部分协奏曲都听过了。
交响曲听得不多,惭愧。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1-4-21 12:03: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斯特恩和费城合作的大部分协奏曲都听过了。
交响曲听得不多,惭愧。
shinelb 发表于 2011-4-21 11:28


通俗的管弦乐作品,不一定是交响曲
那我就更惭愧了,我斯特恩的录音都没接触过,真的。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1-4-21 12:12:40 | 只看该作者
通俗的管弦乐作品,不一定是交响曲
那我就更惭愧了,我斯特恩的录音都没接触过,真的。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4-21 12:03
我觉得斯特恩和费城的合作很不错,
听贝小协的版本,协奏非常给力,非常波澜壮阔。
我认为费城的功劳很大。
不过斯特恩本人也拉小品,我听过一些,非常好的,技法非常流畅。
有感情但又不滥情。


使用道具 TOP

“费城音响”的悲剧

47#
发表于 2011-4-21 10:29:1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robinwood 于 2011-4-21 10:32 编辑

希望不是绝响啊,伟大的斯托科夫斯基、奥曼迪都曾在此执棒啊!

2011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6日早晨,门内,拥有111年历史、世界知名交响乐团、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交响乐团董事会在就是否申请破产保护而投票;门外,乐团铜管声部的一些艺术家在大街上卖艺。看到这里心里不免涌起一丝无奈和悲凉!




以下是新闻报道

 本月16日,一条文化新闻震惊了世界:美国顶尖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费城管弦乐团,经过董事会投票,决定申请破产保护。

  用该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理查德·伍德姆斯的话说:“这是美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一个非常令人悲伤的日子。”这话在一般人听来也许觉得有点夸张,但如果你是一个对“美国和世界文化史”有较深了解的人,一定会觉得此言不虚。

  美国是世界上拥有高水平交响乐团最多的国家,几百家乐团呈金字塔形,塔尖上站着的就是所谓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五大乐团,按成立早晚先后次序是:纽约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费城管弦乐团、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均有百年以上的历史,长盛不衰。它们各自在一代又一代世界一流指挥大师的调教下,保持着鲜明的特色,并在世界文化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中,费城管弦乐团尤其以绚烂辉煌、丰富多彩的音色而著称于世,享有“费城音响”的美誉。打造“费城音响”的,主要是上世纪的两位指挥大师利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和尤金·奥曼蒂,前者奠定了“费城音响”的基础,后者则领导乐团长达41年,将乐团牢牢固定在世界一流的位置上。后来,则由里卡多·穆蒂、沃尔夫冈·萨瓦利施、克里斯托弗·埃申巴赫等著名指挥家,延续着“费城音响”的光荣传统。

  费城管弦乐团还是一个在中美关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的文化团体。早在1973年,中美两国关系刚刚由乒乓外交而解冻,费城管弦乐团就在奥曼蒂的率领下访问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举行了音乐会,并且邀请中国钢琴家殷承宗一起演奏了钢琴协奏曲《黄河》。这是整个西方世界第一支访问中国的交响乐团,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随后,陆续有阿巴多率领维也纳爱乐乐团、卡拉扬率领柏林爱乐乐团来华访问。这都是上世纪70年代初的事情,随后长达20年左右的时间内,再无世界一流音乐演奏团体访问中国。直到1993年年底,又是费城管弦乐团,再次成为西方乐团的先驱,到人民大会堂开音乐会,这次的指挥是萨瓦利施先生,我有幸亲眼目睹了演出盛况。从那之后,西方各大著名乐团才大批地进入中国市场。由此可知,“费城音响”是沟通中国和西方的一座重要桥梁。

  如今,这个有着光荣的艺术传统和深厚政治背景的顶级艺术团体,居然沦落到申请破产保护的田地了!怎能不让人心里觉得像打翻了五味瓶?

  原因无他,就是资金缺乏,债台高筑,过去5年来,观众人数“严重下滑”,乐团经营陷入困境。申请破产保护是为了寻求外界投资,争取渡过难关。虽然说目前来看申请破产保护是最好的选择,但堂堂“BIG FIVE”与那些小乐团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件事给世界文化界带来的心理冲击是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想当初,费城管弦乐团在两次世界大战和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都没倒下,不知道这次会不会倒下。

  突发奇想:我要是有黄光裕或者牛根生他们那么多钱,一定要买下费城管弦乐团,这其实就是软实力啊!这钱花出去是一定不会后悔的。





4月16日晚,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在当地金梅尔中心最后演奏完奥地利作曲家马勒的第四交响曲后,赢得了在场观众异乎寻常的长时间掌声。就在当日上午,费城交响乐团董事会决定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向法院发出破产保护申请,宣称这是解救费城交响乐团财务困境的唯一出路。

  在美国经济不振的背景下,美国各地交响乐团经营状况普遍萎靡。尽管此前也有美国交响乐团申请破产保护,但费城交响乐团此举格外引人注目。在美国,1900年成立的费城交响乐团与纽约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等齐名,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1973年9月,费城交响乐团成为第一支到中国访问演出的美国交响乐团。

  很长时间以来,费城交响乐团便陷入难以支付运营开支、捐赠减少的财政困境,其租用的金梅尔中心内许多空着的座椅便是一个缩影。此外,乐团还承担着支付音乐家养老金和摊贩合约等重负。目前,费城交响乐团可支配资金仅够支付两个月账单。也有批评者认为,费城交响乐团陷入困境是因为“管理很差”。

  费城交响乐团董事会主席理查德·沃利说,在16日举行的董事会全体会议上,“没有一双眼睛不是带有眼泪”。尽管有五名在场音乐家反对申请破产保护,但董事会乐团资金匮乏,债台高筑,申请破产保护实属无奈。反对者认为乐团管理层夸大了困境,申请破产保护将影响乐团质量,使捐赠者大感失望,

  根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的规定,费城交响乐团将继续运行,但将对所有相关合同进行重新审议,提出重组计划,并将与音乐家们进行新的合同谈判。沃利表示,费城交响乐团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重组计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1-4-21 11:02:07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不是绝响啊,伟大的斯托科夫斯基、奥曼迪都曾在此执棒啊!

2011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6日早晨,门内,拥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4-21 10:29

兄弟辛苦一点,赶紧联络中石化呀。也就是升几毛油费,少喝些拉菲和猫台的事情。EASY JOB!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2:58, Processed in 0.036440 second(s), 15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