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3474

查看

23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3-6-1 00:56:54 | 只看该作者
跨入新世纪,感觉能在艺术上超过<<东方红>>和<<红色娘子军>>的还真没有.

使用道具 TOP

革命样板戏

2#
发表于 2013-4-21 17:52:1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样板戏是出现在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种非常特别的文艺样式。其全称“革命样板戏”一词,最早见于 196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报道《八个革命样板戏在京同时上演》,而后又在31日发表了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其中5次出现“(这)八个革命样板戏”的字样,从此“样板戏”一词流传了开来。
其实“文革”期间样板戏前后出现了20多个,但是我们习惯上还是“八个样板戏”的说法。但是究竟是哪8个呢,各种具体说法不一。最严格、最权威的说法,自然还是《人民日报》上那两篇文章提到的8个剧目,即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及“交响音乐”《沙家浜》;但是显然其中《沙家浜》这一部作品竟然出现了两次,一是京剧,一是交响乐。此外比较著名的作品还有《龙江颂》、《杜鹃山》、《草原儿女》、《平原作战》等。总之不管怎么说,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这5个代表性剧目,在各种说法里都是有的。
“文革”号称“十年浩劫”,社会单调,文化凋零,人们的精神生活基本上是一片荒漠,文艺作品仅限于“八个样板戏和一个作家(浩然,代表作为长篇小说《金光大道》、《艳阳天》等)”,现在看来确实是不可思议、不可理喻,悲哀得很。但是从客观上说,8个样板戏也好,浩然的几部小说也好,其在艺术创作上还是有不少优点和成就的,以及它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长年努力,值得我们今人借鉴和参考,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些样板戏里,诸多主角、配角,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各种身份、各种关系,但是无一例外都是光棍单身,年长的没有丈夫、妻子,年轻的没有男、女朋友,没有结婚,没有伴侣,没有爱情,更没有性生活,甚至于跟性别有关的因素几乎都等于零,人物的性别基本上是忽略无关的。只有《白毛女》里出现过喜儿被地主黄世仁强暴的短暂情节,但是这与情爱是没有关系的;以及喜儿与大春的情侣关系,但是丝毫没有卿卿我我、谈情说爱的场景和对话。
这是为什么呢?文革是一个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人性匮乏、本能压抑的时代,是无爱的时代,也是无性的时代。爱情题材的电影、书籍、小说、诗词、歌曲、戏剧、绘画都被打成“毒草”了;有爱情描写的文艺作品,挖地三尺也难找寻。所以样板戏里怎么可能会有爱情、性生活呢?男女主角们也只好都设计成光棍单身,没有老婆丈夫,或者没有对象朋友了。
样板戏人物总而言之就是三结合、三突出、高大全、假大空的钢铸铁浇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形象。他们在精神上无限高尚、高大,但是却不是普通人,不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不食人家烟火,不吃喝拉撒、不睡觉休息。因此他们是一群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主义色彩十分浓郁的英雄,是主创人员按照神话中塑造神的手段加以塑造出来的。像这样的人哪里会有情感、哪里会有性爱呢?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4-21 19:45: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对我来说太陌生了,甲米兄会唱吗?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4-21 20: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估计念经兄会唱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4-21 20:59:32 | 只看该作者
朝鲜当时就是那时的中国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4-21 21:2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估计念经兄会唱
甲米 发表于 2013-4-21 20:13

刁德一,狗儿老哥?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4-21 21:26:14 | 只看该作者
朝鲜当时就是那时的中国
37.5℃ 发表于 2013-4-21 20:59

样板戏高手,师傅,怎么把你给忘了呢?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4-21 22:3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hwaz 于 2013-4-21 22:33 编辑

性爱没有,情感还是有的,虽然单一了点,无非是对敌人的恨,对革命同志的爱及军民鱼水情而已,但诚挚浓烈,建立在现实生活(我相信那段时期有过这样的生活)基础之上,听来真实而有艺术感染力。一出戏(还是戏曲)哪能面面俱到呢,不带偏见地看,样板戏在艺术上算一个成功案例吧。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4-21 23:05:43 | 只看该作者
甲米兄说得是事实,然而样板戏也不是一点好的方面都没有。这几部戏,去掉历史的政治色彩看,单就唱腔,曲调,戏白等等还是耗尽了心血,在京剧艺术的发展上,其实是有了一定的创新与突破,可惜的是大的背景之恶劣,让人对这些东西难以作出理性客观地评价。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4-21 23:36: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对我来说太陌生了,甲米兄会唱吗?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3-4-21 19:45

有几部戏我现在可以从头背到尾,中学时代排过杜鹃山,我拉京胡。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3-4-22 09:59:10 | 只看该作者
白毛女剧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这段是太阳出来了  发表于 2013-6-1 15:46
这个是芭蕾舞剧吧?  发表于 2013-4-22 12:52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4-22 10:41:02 | 只看该作者
比现在的胡编乱造,还是强很多。政治的事儿、人物塑造的方向,且不去说它,唱腔什么的戏剧艺术,确实下了功夫,编演导都是当时的大家。仅就戏剧的表现力,是成功的。
我只有一套红色娘子军的黑胶唱片,从音乐的可听性上,这部算好。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5:05, Processed in 0.074147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