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9819

查看

6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37#
发表于 2011-4-22 11:31:43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念经前辈不妨与我们一起扯扯,我一般是向你学习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4-22 11:12

哈哈,我最近忙得很,只好对症发言,这样效率高点。
让大S版开个极品“灌水”贴好了,咱都过去狠狠扯一把!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1-4-22 11:39:1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我最近忙得很,只好对症发言,这样效率高点。
让大S版开个极品“灌水”贴好了,咱都过去狠狠扯一把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4-22 11:31


嗯,有想法要不就开一个,让大S版开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1-4-22 11:43:27 | 只看该作者
嗯,有想法要不就开一个,让大S版开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4-22 11:39

题目也许可叫:说不完,道不尽——关于音乐的“闲言碎语”。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1-4-22 11:43:56 | 只看该作者
本人生就木耳,受精机会不多。硬要说“受惊”,那是2010年11月24日晚上2030在广州大剧院!
尤里特米尔卡诺夫 Yuri Temirkanov率领世界十大交响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专场演出。
上半场一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序曲《隐城基督日传说》后,谢尔盖拉赫曼尼若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第18号,
帅哥钢琴家丹尼尔马祖耶夫 Denis Matsuev出场,掌声雷动。坐定,全场屏息。
只见帅哥手指轻触琴键刹那,琴声轻微但明晰,电击般传到二等位(E区2排5座)的本人心坎,极具震撼!
但是,后来再去大剧院,就没有能“受惊”。包括前不久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1-4-22 11:46:47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后来再去大剧院,就没有能“受惊”。包括前不久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


ikushi 发表于 2011-4-22 11:43

主要是俺坐你边上,帮你压惊了。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1-4-22 11:50:15 | 只看该作者
震撼站起来
感动哭出来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1-4-22 11:55:12 | 只看该作者
我对音乐的感觉是骨子里的东西,很小的时候对古典音乐就有感觉。收音机或是外面的大喇叭一旦放这样的音乐我几乎就会被吸引...
有灵魂触电的感觉,
我听收音机播放古典音乐,都可以听到热泪盈眶,发自内心的感动 ... 相对于hifi器材,倒是有很多情感会被莫名地压抑着
...
相对而言,之所以hifi,应起源于家里购买的一套家庭影院,那时起,才开始注重音效,然后开始逛发烧音响店...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1-4-22 12:06:34 | 只看该作者
本人生就木耳,受精机会不多。硬要说“受惊”,那是2010年11月24日晚上2030在广州大剧院!
尤里特米尔卡诺夫 Yuri Temirkanov率领世界十大交响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专场演出。
上半场一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序曲《隐城基督日传说》后,谢尔盖拉赫曼尼若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第18号,
帅哥钢琴家丹尼尔马祖耶夫 Denis Matsuev出场,掌声雷动。坐定,全场屏息。
只见帅哥手指轻触琴键刹那,琴声轻微但明晰,电击般传到二等位(E区2排5座)的本人心坎,极具震撼!
但是,后来再去大剧院,就没有能“受惊”。包括前不久的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

ikushi 发表于 2011-4-22 11:43
是的,听音乐会有时会受到极大震撼的,应该说是一种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两次我比较难忘的。第一次是我第一次听现场,在深圳大剧院大剧场,曲目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五?)交响曲。当时的感觉就是场面太浩瀚了,所以我觉得演绎交响曲还是音乐厅要足够大才行。另一次是听王健的大无现场。总之,现场和音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各有玩法。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1-4-22 12:20:16 | 只看该作者
我对音乐的感觉是骨子里的东西,很小的时候对古典音乐就有感觉。收音机或是外面的大喇叭一旦放这样的音乐我几乎就会被吸引...
有灵魂触电的感觉,
我听收音机播放古典音乐,都可以听到热泪盈眶,发自内心的感动 ... 相对于hifi器材,倒是有很多情感会被莫名地压抑着
...
相对而言,之所以hifi,应起源于家里购买的一套家庭影院,那时起,才开始注重音效,然后开始逛发烧音响店...
主锁 发表于 2011-4-22 11:55
兄台的发言说明几个问题。也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究竟会听古典音乐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好像也一直没有统一的说法。
另外就是听音乐和玩音响的问题。很多朋友都是这样的:
音乐——>音响——>音乐
但是听古典音乐不用发烧器材的也很多,玩音响不听古典音乐的也大有人在。
尊重每个人的爱好,但也提倡学习古典音乐和懂得发烧器材的魅力以及两者的关系。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1-4-22 12:4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忆一下音乐给我的第一次震撼吧,时间记不很准了,大约是69年到71年这段时间,我还在上小学,当时父母下放,留给我的是一个空房和一台红灯牌电子管收音机,可以收听短波的,这台收音机可以说是我当时的精神寄托。中周段除了革命歌曲和样板戏以外听不到别的音乐,晚上讯号好时可以偷听到莫斯科广播电台的对华广播,在一次很无聊的状态下,突然听到了介绍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还知道了陈刚何占豪,小提琴奏出的旋律真的是流淌到了我心里,激动和感怀难以言表,之后的数年里都未能寻觅到这曲旋律。改革开放后的音乐接触中,无论是现场音乐会,还是日后的发烧音响,带给我的音乐感受都再没有那样的感觉了!

9771 发表于 2011-4-22 10:38
很理解兄台的经历和感受,那时候的爱乐者应该大多如此。
不过说来惭愧,我听过两次《梁祝》现场,我都感觉一般。
反而是以前朋友送我的一盒《梁祝》(俞丽拿)我当时最有感觉。尽管听的是walkman。
后来我听俞丽拿的现场都没有以前感动,兴奋是有点,呵呵。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1-4-22 15:04: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4-22 15:14 编辑
对,因人而异,
其实感觉坛子里很多朋友都是“两手抓”,
我也差不多是“脚踏两条船”,听音乐——其实我什么都能够接受,死亡金属、通俗歌曲、经典音乐等等等等,同时,也着迷于发烧器材——以前还玩耳机
9几年的时候(好像是97年?),用一台松下的CD随身听听音乐,当时CD的随身听国内还不多,从朋友那里买了一张二手CD,老柴的作品集,用原装的耳塞,听得很过瘾... 后来买了AKG的耳麦,才正式“堕落”,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主锁 发表于 2011-4-22 14:39

对于对音响和音乐的爱好确实是“因人而异”的。
即使是音乐老师有些对音响都不大感兴趣的,他们相对注重的是资源性,他们需要大量用于教学和开阔自己眼界的音乐资源。
经历和兄台类似,也曾试过“一发不可收拾”。因此理智发烧还是对的。
理智发烧是个很好的业余爱好。
“两手抓”无疑是很理想的,但是每个人的认识不同的,所以前面说也要尊重每个人的爱好。
学习音乐、享受音乐是轻松、怡情怡性的一个爱好,但不能要求人人都懂。
每个人的业余爱好其实很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的。
推广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还有发烧器材是对的,但是正如您所说:要“因人而异”。
但是,推广音乐和发烧器材,让更多人了解,这也是论坛的一部分责任吧。
论坛应该有一些正确、合理的引导和指引。目的当然是让更多人喜欢上古典音乐以及其他音乐。
甚至真正懂得用发烧器材去听音乐。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1-4-22 14:39:46 | 只看该作者
兄台的发言说明几个问题。也是我们经常讨论的问题:究竟会听古典音乐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个问题好像 ...
shinelb 发表于 2011-4-22 12:20

对,因人而异,
其实感觉坛子里很多朋友都是“两手抓”,
我也差不多是“脚踏两条船”,听音乐——其实我什么都能够接受,死亡金属、通俗歌曲、经典音乐等等等等,同时,也着迷于发烧器材——以前还玩耳机
9几年的时候(好像是97年?),用一台松下的CD随身听听音乐,当时CD的随身听国内还不多,从朋友那里买了一张二手CD,老柴的作品集,用原装的耳塞,听得很过瘾... 后来买了AKG的耳麦,才正式“堕落”,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4:04, Processed in 0.067176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