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51

查看

12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奏鸣曲式“与尤利西斯

1#
发表于 2016-2-4 15:25:0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奏鸣曲式和尤利西斯怎么凑到一起了呢?这源于巴伦波伊姆和萨义德的对话。巴伦波伊姆和萨义德将奏鸣曲式解释为人生的寓言,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所谓奏鸣曲式的基本形式,即ABA,主调——变奏——主调。先奠定一个“家”的主调,然后转向其他音调,最后再转回'家’的主调。从寓言层次而言,正象一个人在家长大后,去远方流浪和漂泊,闯荡世界获得认同后,再重归故里。这就是ABA寓言。

关于这个寓言,萨义德从西方经典文学《奥德赛》得到认证。奥德修斯(尤利西斯)离开家园,征战十年特洛伊战争,最后又经过重重历险和磨难,最后回到祖国和家园。

这个寓言,和文学、电影的叙事相仿?只不过他们所用的语言不同。小说用文字,电影用影像,音乐用音符和调性,它们想要表达的有共通之处。

巴伦波伊姆和萨义德将“奏鸣曲式‘比喻为人生,非常耐人寻味,大家怎么看?

使用道具 TOP

zzz

2#
发表于 2016-2-4 15:40:42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把未出生前看做在家
人生的几十年看做离家经历
死亡看做回家

这是 一生的时间概念。
往小了说,一生中很多阶段都可以解读为 在家,离家,回家。

使用道具 TOP

zzz

3#
发表于 2016-2-4 15:42:08 | 只看该作者
ABA的曲式 确实可以算是对这经典三部曲的一种演绎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6-2-4 16:51:30 | 只看该作者
轮回关系或者说是永恒回归?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6-2-4 17:29:21 | 只看该作者
ABA的这种人生比喻实在是太高妙了,很难一下说清。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6-2-4 17:36:34 | 只看该作者
再现部和呈示部的内容相同,调性却有变化。难道这就是人们说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6-2-4 18:12:19 | 只看该作者
精妙的奏鸣曲,再现部会有一个“升腾”,最常用的办法,如马兄所言,就是转调,小调转关系大调,大调转关系小调。气氛一下子不同了。

奥德赛漂流返乡,经历千难万险,心境已是不同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然而此山非彼山,此水非彼水也。

贝多芬最后三首奏鸣曲,破了规矩,开了先河,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下一个境界吧。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6-2-4 20:20:28 | 只看该作者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2-4 18:12
精妙的奏鸣曲,再现部会有一个“升腾”,最常用的办法,如马兄所言,就是转调,小调转关系大调,大调转关系 ...

哇,还有下一个境界呐?我还以为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通关了呢……

点评

兄就有很多境界啊:@)  发表于 2016-2-4 22:22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6-2-5 14:25:2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奥德赛寓言是李欧梵在香港大学的演讲的部分内容。
大家应该都知道李欧梵吧?著名学者和古典音乐发烧友。

点评

不著明  发表于 2016-2-5 15:37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6-2-6 13:23:4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有时间,和大家谈巴伦波伊姆和萨义德的故事。。。。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6-2-6 22:4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6-2-6 22:47 编辑

ABA所对应的其实是“理想、实践、反思”的处世过程。这应该是更准确一点儿的说法。萨义德在此引用奥德修斯征战返乡的故事有些似是而非。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6-2-6 23:43:25 | 只看该作者
bodyheat 发表于 2016-2-6 22:41
ABA所对应的其实是“理想、实践、反思”的处世过程。这应该是更准确一点儿的说法。萨义德在此引用奥德修斯 ...

呵呵,都是瞎侃,还分谁对谁不对?托爷说你们都闭嘴,这是allegro con brio!

点评

呵呵,这不就是因为侃大山么。否则哪儿敢喷萨义德老师啊!  发表于 2016-2-7 02:0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4:15, Processed in 0.040588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