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87544

查看

25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37.5℃

25#
发表于 2011-10-15 16:10:3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MARK代替33的是什么型号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1-10-15 16:28: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l1989 于 2011-10-15 16:29 编辑

Mark Levinson No.33XL後級
2006年04月17日 23:27 不详 作者:佚名  





如果發一份問卷給世界上所有的音響愛好者,請他們列出印象最深刻的Hi-End音響品牌,Mark Levinson(以下簡稱ML)肯定會是名列前茅的答案之一。或許有不少音響迷對ML「太過」精準、中性甚至可說是「沒有味道」的聲音無法認同,但絕對無法否認ML音響製品架構之先進、外觀工業設計之完善、生產與品管之嚴格,直至今日在HiEnd音響廠商之中仍然是首屈一指的。

對於DIYer而言,與ML的工業設計與生產品管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但ML音響製品設計之架構,倒是有不少可以參考之處,尤其是至今仍是ML「最高參考標準」的No.33XL後級(No.33XL是台灣代理商專用編號,以下簡稱No.33)。
先讓我們看看十年前(1995年)推出的No.33是怎樣的「一套」後級擴大機吧。首先,它是單聲道的製作(所以我說是「一套」),高度有半個人高,每聲道重量達136公斤。體積這麼大、重量這麼重的一套後級輸出功率很大嗎?其實也不算大,8歐姆負載時每聲道「才」300瓦,但由它的輸出功率可以由4歐姆時600瓦、2歐姆時1200瓦一路倍增到1歐姆時2400瓦,可以清楚明白超大的電源供應與電流輸出,才是No.30的設計重點。

看看底下No.30內部的圖片,可以發現中央鋁箱內的兩個超巨型環形變壓器(每個容量2.45kVA)與12顆巨型電源濾波電容(每個容量39,000μF)佔據了No.33內部絕大部分的體積,就可以看出端倪。



或許您也發現了,No.33的外觀是「站起來」的直立式設計,與一般音響器材的外觀很不相同,其實這是考量到它超大的體積如果像傳統擴大機般擺「橫的」,將會佔據超大的視聽室面積。但其實,附帶的好處其實也值得DIYer思考學習。首先,改為直立式設計後,兩側的散熱片面積大大增加,散熱片的寬度得以大幅縮減,而散熱片高度的增加又讓熱對流效率提昇,所以散熱效率大大提高。至於美觀,就當作是附帶的好處吧。

其次,立體化的架構設計,讓No.33的三大塊主要電路板包圍著電源供應模組配置,您有注意到No.33竟然「幾乎完全沒有配線」嗎?最頂端的輸入級與電壓增益級電路以排針直接串連,而兩側板內的功率輸出級電路則與電壓增益級以90度垂直方式交會,也是直接以排針連接的。另外,我們都知道電源模組是後級擴大機的「核心」,各主要電路板將電源包在中央,也讓各電路板能夠用最短的路徑取得電能,一方面減少傳輸損耗,另一方面也減少了電源傳輸所造成的干擾。

No.33另一個特點在於「交流電源重造」(AC Mains Regeneration),DZ的網友們都知道後級擴大機除了對功率級的充分電能供應很重要之外,驅動級(電壓增益級)電路的供電穩定也不可輕忽,因此絕大多數廠家或DIYer都會對驅動級另外設計穩壓與單獨的電源供應。ML在No.33上所做的不只如此,他們認為一般市電混有太多的雜訊,對於十分需要純淨電源的電壓增益級有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ML就設計了這個獨一無二的「交流電源重造」線路,將經過電源供應線路整流濾波的DC直流,再輸入一個交流震盪線路製造出更純淨的交流電,接著再經過一次整流濾波與穩壓,所得到經過「純淨再純淨」的直流電才供給No.33的四個電壓增益級使用。

圖說:這是No.33「交流電源重造」電路板的正面與背面圖,可以發現「交流電源重造」具備單獨的電源變壓器、整流與濾波,單以這塊電路板而言,ML也厲行立體化規劃配置,包括第一次AC整流的二極體設置在電源變壓器底部電路板的另一側,還有穩壓功率晶體直接穿過散熱片與電路板結合等作法,都有助於大幅縮短傳輸路徑並且簡化裝配程序。

圖說:No.33拆開頂蓋後的俯視圖。前端綠色線路板是輸入級電路,後端黃色線路板則是電壓增益級,兩側四個角落內則是「成堆」的功率晶體。

圖說:No.33全對稱、全平衡設計的電壓增益級電路板,是全機最重要的信號處理核心。

圖說:No.33的輸出級晶體直接與散熱片結合,這張圖片所看到的只是單聲道的「一側」。No.33XL單聲道的功率輸出級就用了60個功率晶體,正相與反相各15對推挽互補輸出,以達成從頭至尾徹底全平衡設計的目標。

圖說:No.33使用了兩個容量各2.45kVA的超巨型環形變壓器,從圖片中CD唱片做比對,就可以得知這兩個變壓器有多麼巨大!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1-10-15 16:59:30 | 只看该作者
33H用料差好多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1-10-15 16:49:3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发Mark Levinson 33H的图片给大家欣赏,看看和NO33,有什么不同,呵呵
发布: 2009-5-08 13:16 | 作者: lvhero | 来源: 中国音响DIY

        Mark Levinson 是今天High End音响界手执牛耳的经典名牌之一,从开始的创立目标到改朝易代后的重新部署再到今天的双管齐下,不论是音响或影音,Mark Levinson以至Proceed都属于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参考级器材之最高标准,能与之鼎足而被相提并论者已属少之又少。
        Mark Levinson的产品全部以数字(No.)代表,每一组数字的背后都隐示了其产品在技术参数上的极限和重播上的表现非凡,就象那每声道输出达 2000瓦的单声道后级No.33,顶级的 CD转盘No.31.5和解码器 No.30.6,还有380S前级,全部都是响当当的"数字",也是发烧友梦寐以求的音响极品。无疑,除了产品质素的超水准以外,Madrigal管理层的宏阔视野和长远目光亦是其成功的最大因素,不论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或者是市场的推广和拓展,Madrigal都显示了其大将风范和独到眼光。

Mark Levinson靓声秘诀
      Mark Levinson 是当今Hi-End音响界名列前茅的经典名牌之一。不管是放大器,数码器材还是影音产品Mark Levinson及Proceed(副牌)都有众多如雷贯耳的名气,并被视为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参考器材之一,能与之鼎足相提并论的少之又少。
创立于1972年的 Mark Levinson,多年来经典品牌不断,对于中国的发烧友而言,Mark Levinson的产品除了代表Hi-End的素质,其售价也十分昂贵。No.32参考级前级、No.33/No.33H参考级后级,No.31.5参考级CD转盘、No.30.6参考级解码器及即将面市的No.40环绕处理器,不仅是无数发烧友的梦想铭器,也是众多音响评论员的参考标准。
        Mark Levinson 的产品有极高的科技含量,不计成本的用料和精密如仪器的做工吸引着每一个人。Mark Levinson 的东西为何都那么昂贵?让我们来看看有关它的许多点点滴滴的"小秘密":
1.Mark Levinson 的功放都采用稳压供电方式。一般而言,世界上的功放都采用4种供电方式:稳压供电、非稳压供电、开关电源和扼流圈供电。稳压供电是一种  优秀的供电方式,但缺点是成本高,尤其是每一级都稳压,而且稳压方式很复杂。
Mark Levinson 采用的就是每一级都用特殊复杂方式稳压供电,以保证压抑电流噪声,提高信噪比,取得良好的动态范围和细节再现。
2.全部采用全平衡线路。全平衡线路的优点自不必言,它要求左右声道正相、倒相独立放大,等于是 4个单声道放大,如果4部分中有一点很差,波形就会扭曲失真,效果将会比非平衡更差。要做到4部分放大对称,在电路设计、元器件的筛选匹配上难度很大,成本也会很高。
3.Mark Levinson 在零件和线路排列上充分考虑到要互相避免干扰,因而排列并非简单的对称:在每一个电路上的每一个零件也充分考虑到性能的协调和音色的匹配。
4.Mark Levinson 的电路板都不采用人手焊制,而全部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因为用人手焊时,人员状态、技术均有误差,不能充分保证一致性。
5.Mark Levinson 的器材在电路板上焊接的每一个零件都用特弗龙小圈分隔开电路板与零件之间的接触,以取得更好的隔离效果,减低互相干扰。
6.Mark Levinson 已有近10年时间不再使用普通的玻璃纤维板,某些器材用Teflon(特弗龙),某些器材用Cyanate Ester材料。这种 Cyanate Ester为太空科技产品,用于宇宙飞船或航天仪器使用。Mark Levinson的线路板为多层式,某些达到4层,保证有最佳隔离效果。
7.所有信号通道都不用导线,如插背面直接焊在电路板上。后级信号放大完成后,以很粗壮的铜棒(表面镀铑)接到音箱线输出端,以通过更大电流。
8.所有的RCA插座都自己制造。因为RCA插座大小有少量差别,非常影响信号的传送。Mark Levinson 用自己的标准,将纯铜车铣出来做RCA插,RCA插内为特弗龙材料。
9.所有 Mark Levinson的后级散热片为了避免振动(会传到功率管上),特别制造了很厚的形状奇特的散热片。这种散热片一般的供应商的机器做不了,所以与特殊的做重金属工程的工厂合作才开发了谐振频率极低的散热片。
10.所有的功率管都经过高精度的筛选、分类,其功率管的排列是不规则的,以免热度互相增加。在336以上 (含336的机器都是用固定式的粗壮电缆,确保能通过30A大电流,符合美国工业标准。
11.Mark Levinson的工厂里有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全用铅板包围(含地板),内设一个小型无线电发射塔,发出不同频率的RF电波,将产品置于其内测试抗RF干扰能力。
12.Mark Levinson在数码产品开发上不遗余力,早在1994年就向惠普电脑公司购入一套测量数码时基误差的电脑软件,时价为50000美元。
13.Mark Levinson 开发了电源再生系统。从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能确保有最纯净的电源,但其电流量不够大,必须再回交流。Mark Levinson 33/33H上的50Hz-400Hz的技术是近乎无噪音的供电系统,而且不易受到干扰,供电系统的噪音平台能达到-140dB。
14.所有器材都有电脑监测工作态度、电压变化:用 CPU(中央处理器)监测系统一级放大的稳压电压,同时兼作功放保护线路。
15.所有的前级(含 383前级部分)如果选好了音源,一般机器的选择只能脱离开别的信号源输入端的正极,负极还是连在一起的,但 Mark Levinson的前级将其它组信源的接地、负极都跳开不用的输入接口还可以独立关闭。
16.所有的平衡放大信号的地与机壳的地完全分开(一般机器信号的地与机壳的地是相连的)。
17.所有的前级(含383)从电位器开始都为平衡式的。Mark Levinson的音量控制首先用一个光控制旋钮调整所需的音量,然后由CPU (中央处理器)找出适当的阻值,同时交给4部分放大使用,精度为0.1dB一级。因为没有触点摩擦,可超长时间使用仍无性能衰减。
18.某些电路上应用了激光切割金属电阻,大大减低误差。
19.所有放大器(含383后级)都是双变压器双单声道,参考级的33/33H系统声道有两个巨型变压器与4份放大。
20.Madrigal(有一个12人聆听团队,成员必须定期通过听觉测试,对频率改变非常敏感)这是在除了仪器测量出来的数据完美之外,最后要过人耳这一关。


下载 (17.31 KB)
2009-5-8 13:16


NO.33H
下载 (102.06 KB)
2009-5-8 13:16


PR

FP
下载 (78.94 KB)
2009-5-8 13:16


OUTPT
下载 (92.95 KB)
2009-5-8 13:16


RP
下载 (48.78 KB)
2009-5-8 13:16


POWER
下载 (103.47 KB)
2009-5-8 13:16


SMB
下载 (102.62 KB)
2009-5-8 13:16


REGEN
下载 (59.03 KB)
2009-5-8 13:16


TOWRP
下载 (72.46 KB)
2009-5-8 13:16


VGAIN
下载 (79.72 KB)
2009-5-8 13:16


VGAIN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1-10-15 17:34:18 | 只看该作者
33H用料差好多
sm163 发表于 2011-10-15 16:59

我认为不能说差很多,元件等级相同,只是设计规模不同,两台机在8欧4欧2欧的输出功率都是加倍的,不同的是ML33在一欧时仍可加倍输出至2400瓦,具更大的输出电流和无与伦比的控制力。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1-10-15 17:52:32 | 只看该作者
原来是宁波的朋友! 原来是你!! 恨!!!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1-10-15 17:53: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gl1989 于 2011-10-15 17:58 编辑
现在MARK代替33的是什么型号
djtjdjtj 发表于 2011-10-15 16:10

新旗舰初体验单 Mark Levinson NO.53
广州贵族网




单声道後级扩大机
交换式单声道後级,每声道输出500瓦(8欧姆负载)、1000瓦(4欧姆负载),频率响应lOHz-20kHz+_0.1dB,输入阻抗100欧姆(平衡)/50欧姆(非平衡),电压增益26.8dB,输入灵敏度2.89V(最大输出功率),讯噪比-85dB(2.83Vrms/8欧姆),体积530 X 214 X 518mm,净重61.3公斤。
Mark Levinson的第—部后级我记得是JC-3那是一部小功率A类放大晶体後级,早在1970年代推出(Mark Levinson创立於1972年)。没多久,取代JC—3的ML—2A类後级推出:从JC改为ML;已经明白的告知ML-2并非John Curl的手箪,而是Tom Colangelo所设计的。ML-2之后还有ML-3 AB类後级,之後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1986年推出的NO.20单声道旗舰后级,这是他家第一部单声道後级,也是第一部去除ML编号,改为NO.的第一部后级,它象征著Mark Levinson迈向另外一个时代的开始,其实,ML时代代表是由Mark Levinson这个人操盘,而No.编号则是Mark Levinson这个人离开公司之俊,由Madrigal的总经理Mark Glazier操盘之后的型号。
NO.33立下典范
No.20之後,让人比较印象深刻的应该是No.23立体後级,接着是20.5,23.5,后来又有20.6,这.6算是为No.20划下句点(这中间还有其他後级,在此略过)。接下来呢?1994年,Mark Levinson推出直立式的No.33单声道後级,它是继承No.20.6的Reference单声道旗舰舰後级,也是让人眼睛一亮的全新更立式後级,售价也创了当时的新哥+它每声这毛重达198公斤(净重136公斤),每声道采用二个2.45kVA容量大变压器,8欧姆负载时输出才300瓦,但1欧姆负载时可输出2,400瓦,这才是它真正惊人的实力。
No.33之後是体积更小、但同样直立的N0.33H(体积11xl8.5x22.88时,毛重220磅,110公斤),它的功率输出每声道只有150瓦(8欧姆负载下);每声道只用一个3.471 kVA容量的变压器:可说是No.33的缩小版。再来就是一些3字头的後级,从331按顺序排列336。3字头後级之後,就是4字头後级,包括431、432、433、434、436等等,中间跳过435。
改组之後第一部Reference後级
No.系列的旗舰後级是No.20,3字头後绂的旗舰是No.33,4字头的旗舰後级呢?好像没有。4字头之後呢?当然是5字头的後级,这5字头後级也是MarkLevinson最近大改组(Mark Glazier去职,宫了Wisdom喇叭的总裁,原乃迪克州的工厂解散,新工厂栘至印第安那州,研发则集中在加州)之後所推出的新後级,而系列中的旗舰就是2008年9月美国CEDIA展正式露脸的No.53,也是今天的主角。
No.53第一个5字可以视为家族排序,而後面那个3呢?我猜是延续自No.33的数字。您看,No.53的外型与No.33一样是直立式的,外观也差不多,因此说它继承No.33那个3字应该是合理的推测。不过,No.53真正让人侧目的并不是继承No.33的造型,它最大的特点是Mark Levinson後级中第一部交换式後级扩大机(Switching Power Amplifier),也是自No.33之後再度冠上Referene的单声道後级。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1-10-15 18:29:18 | 只看该作者
Mark Levinson No.33推西湖,开声了吗?谈谈听感。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1-10-15 18:43:21 | 只看该作者
兄要听正确的声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1-10-15 18:44:53 | 只看该作者
器材只是音响系统的一小部分。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1-10-15 19:08:39 | 只看该作者
在hifi理念占优的年代出来的产品mark 33停产这么久,买到全新的,真是幸福,恭喜了。。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1-10-15 19:40:51 | 只看该作者
新噪比才85DB啊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2:09, Processed in 0.039938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