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1191

查看

7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邀星

49#
发表于 2014-9-9 07:11:07 | 只看该作者
和少女峰无缘。。。那一天是唯一一天在琉森晚上没有音乐会的日子,因为去少女峰来回太远,所以只能那天去了 ...
邀星 发表于 2014-9-9 06:30

从半山腰走出去有一串四五个湖,能走四五个钟头呢!

另外,意译的话,“铁力士”(Titlis)应该叫“奶头山”。看图就知道为什么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哈哈 ,原来是这个意思,对了兄,一天内能玩完的景点,琉森附近还有什么推荐的  发表于 2014-9-9 14:57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4-9-9 19:50:39 | 只看该作者
邀星 发短消息 发表于 4 小时前
哈哈 ,原来是这个意思,对了兄,一天内能玩完的景点,琉森附近还有什么推荐的
---------------------

Rigi邀星兄还没去吧?其他的可以在下面网页上看看。

http://www.myswitzerland.com/en-us/home.html

点评

今天把RIGI 给逛了。  发表于 2014-9-10 05:31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4-9-9 21:16:04 | 只看该作者
Titlis的意思并不是奶头的意思,百度百科有对这个山名的来历的介绍:
早期,铁力士被称作Wendenstock 或者 Nollen。Reissend Nollen 和 Wendenstöcke 是这座山峰西面最近的近邻,海拔略低于铁力士,但是山峰更陡峭。在1435年的文献中,这座山峰被称为Tuttelsberg (Tutilos山),是以或许是当地的一位名为Tutilos的农夫的名字命名的。从Tutilos Berg 开始,名字逐渐变化为 Titlisberg 和后来的铁力士(Titlis)。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4-9-9 21:19:11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厅真是个汇聚美的地方!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4-9-9 21:4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4-9-9 21:42 编辑
Titlis的意思并不是奶头的意思,百度百科有对这个山名的来历的介绍:
早期,铁力士被称作Wendenstock 或者 ...
33转黑胶 发表于 2014-9-9 21:16

咦,维基百科上居然也是这样写的。可是Titlis是奶头山是瑞士朋友亲口告诉我们的。德语的Titte跟英语的tit一样,是乳房的粗俗叫法,何况这山长这个样子……这考证起来要麻烦了。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4-9-9 21:46:10 | 只看该作者
嗯,德语维基上有:

Eine andere, aber völlig unwahrscheinliche Erklärung bieten die Engelberger Dokumente an: Der Name leitet sich von der charakteristischen Form der obersten Kuppe des Berges ab, welche eigentümlich an die weibliche Brust erinnert. Der mittelalterliche Ausdruck Düttel oder Duttel, der sich im heutigen vulgären Wort Titten wieder findet, sei namensgebend für den Berg (sic).

说Engelberg的文献里记录了我说的这个名称来历,但是不可信。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4-9-10 06:00:34 | 只看该作者
穆特在国内乐迷中似乎不大受待见,有些乐友乐于攻击甚至把穆特黑成渣,似乎这样才能标榜自己的“品味”。
...
邀星 发表于 2014-9-10 05:29


1. 没怎么听过穆特的录音,看到这个评价觉得应该好好听听。还好我没把她黑成渣……

2. 听说琉森音乐节有这么多乐章间鼓掌的现象我倒觉得挺高兴的,因为以前对琉森的印象是听众素养过高,气氛沉闷。

3. 祝海老爷子健康长寿!

4. 刚才删除了的点评怎么又自动发出来了?

点评

当然也许也有可能是穆特录音一般,那场现场发挥出色:)  发表于 2014-9-10 15:06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4-9-11 07:25: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邀星 于 2014-9-11 07:28 编辑

今天是莫斯特带克利夫兰来演勃拉姆斯第一交响,莫斯特刚刚在和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闹大风波,已经辞职,今天出来感觉表情特别怪,有种受欺负又委屈,然后加一点不知所措的神态,让人颇感意外。今天上座率也是我31号来后最差的一场了,前两排就几个人,当然总体目测依然有9成的上座率。中场休息时后面有几个听众包括一个疑似中国小伙的想到前两排坐下~结果被门口像爱国者导弹似得售票大妈一个个精准拦截劝退~~~

都说克利夫兰音色多细腻多好,不过在一溜欧洲大团后,并不觉得克利夫兰声音细腻,反倒觉得是朴实中略显沉闷的声音。
莫斯特很多业内人都和我喷过,各个似乎都是要把他黑成渣的节奏,这是我第一次听莫斯特现场,一场清淡秀气的勃一,除了在内声部上稍注笔墨,其它没什么特色,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地怀念起当年那场蒂勒曼和德累斯顿的重口味勃一了~这场勃一相当不过瘾,期待18号西蒙拉特和柏林爱乐的勃一。

在音乐厅时忽然想起一件事,多年前有一次听莫扎特安魂曲,虽然那之前听过无数回,可有一次,就那么一次,在电梯上用随身听+耳塞听安魂曲,记不清在哪个乐章时,忽然全世界瞬间洞开,觉得这不是人间的音乐,是天堂直接的语言,我此刻才出生,这是我第一次听这曲目的感觉。后来再也没有过同样的体验了,此后无数次现场或唱片,无论多么感动,流泪,万千感受,都无法再重新那一次电梯上的体验了。。。

经常幻想,要是每一次听音乐都能有如此体验。。。。那该多好。。。每时每刻新生的感觉,那不是存在的最高境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4-9-11 09:31:3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现场听他跟克利夫兰的音乐会,感觉差不多:比较沉闷,工整却谈不上有多细腻。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4-9-11 20:19:55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最让我感动的文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苦难 屈辱的全部深度,爱和救赎的张力都在其中,

所有音乐中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是我最爱的作品,在我眼里那是苦难,死亡 爱与救赎的最佳表达

今天Amaryllis带来了贝多芬的OP.135,这里四重奏都是自由入座,按我经验提前半小时到只能是渣座位,果断提前一小时到,坐了第一排

这个教堂没有任何声学处理 第三排以后都是反射声 没法听,第一排终于可听了,直达声多。

很年轻的四重奏组,曾经在国内听过一个法国年轻四重奏团的OP.132 有点毁三观

这次Amaryllis 没有了前几天莱比锡四重奏的纯爷们的老练硬派 ,多了份柔和细腻

一提技术上有些遗憾,音色也一般 ,但配合默契,细腻温和的OP.135  ,谈不上多好,但是完成度不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4-9-11 21:16:33 | 只看该作者
生命最让我感动的文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苦难 屈辱的全部深度,爱和救赎的张力都在其中,

所有音乐中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是我最爱的作品,在我眼里那是苦难,死亡 爱与救赎的最佳表达
邀星 发表于 2014-9-11 20:19


得好好握个手

点评

哈 握手握手  发表于 2014-9-11 23:39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4-9-11 23:45:11 | 只看该作者
整天在琉森湖游荡,上张照片表示自己来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4 02:41, Processed in 0.047117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