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6757

查看

12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JBI4

37#
发表于 2013-5-20 09:37:11 | 只看该作者
你这个说法是:狗屎和圣人的区别,是因为时间不同。你太牛了!
alma 发表于 2013-5-20 04:18


时间上其实也没啥不同。就像奴隶等于奴隶主一样:局长的奴隶就是科长的奴隶主。所以世界上的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由的人,另一种是奴隶和奴隶主。同理,世界上的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划分:一种是正常活人,另一种是圣人和狗屎。

逗贫嘴呢,大伙儿别认真。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3-5-21 13:31:25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这是一个欣赏角度和欣赏方法的问题。就像欣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画派的是否一定要拒绝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的绘画呢?当然用整个绘画艺术来作比较音乐艺术不一定完全合适,但从绘画的方式上和作曲的方式这个层面,还是有很多共通点的。

“无调性会直接导致音乐最重要的三元素,节奏、旋律、和声,的消失”这个观点有点不妥。其实无调性音乐本身就具备节奏,旋律,和声。节奏和旋律自不用说,这是音乐的基础。说到和声,在无调性音乐中比比皆是。只是这里的和声脱离了调性的约束,只表现为音响性。

有一点要补充下,我自己没怎么听过无调性音乐,我也不是说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我只是觉得,有很多音乐的绝妙之处,纯粹靠听觉是不具备参考意义的。

点评

无调性就不是拿来“听的”,如同绘画中的某些表现主义作品,那就不是拿来装点家居的。  发表于 2013-5-21 14:28
巴赫音乐中隐藏的对位,的确很精妙,通过看乐谱可以更清晰掌握。不过这不是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只是作曲家玩的小游戏罢了,老肖也学巴赫玩这个,老肖和老巴赫的精髓当然不止于此。  发表于 2013-5-21 14:26
我想规劝文文的是,听感才是听音乐最重要的部分。看乐谱,看得过郎朗和李云迪吗?当然你想当陈其钢则另当别论,不过陈其钢未必比陈唯正更懂瓦格纳。  发表于 2013-5-21 14:17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3-5-21 13:3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3-5-21 13:36 编辑

当代艺术的发展,这是人类艺术史的发展的必然,也符合艺术规律。就说法国的三大美术博物馆:卢浮宫,奥赛和蓬皮杜中心。人最多的是卢浮宫,人最少的是蓬皮杜中心。卢浮宫主要是一些经典的传统作品,大家容易接受。但是绘画到了文艺复兴,已经达到写实的巅峰了,这条路很难再走下去的了。对于写实的绘画,文艺复兴三杰是无法超越的。而蓬皮杜中心就不同,很多前卫艺术一般人理解不了。那么这个蓬皮杜中心是不是不重要呢?相反,蓬皮杜中心其实很有必要,蓬皮杜中心代表着新艺术,也就是今天的艺术家在思考和探索什么?对于艺术,当代艺术是探索艺术的种种可能性的,不能简单地认为越多人理解的艺术就是最高明的艺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代音乐艺术的发展趋向与当代艺术类似,也符合这个规律。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3-5-21 13:0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3-5-21 13:13 编辑


嗯,“调性是一个系统,不仅仅限于和声体系,旋律、节奏、曲式乃至配器都无法与调性分离,或多或少依赖和声的张力和布局。” 无调性会直接导致音乐最重要的三元素“节奏、旋律、和声”的消失。所以尽管调性与不和谐音有矛盾,成功的大师也无法彻底脱离调性,只能善加以利用。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3-5-21 12:47: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3-5-21 12:52 编辑

如果无调性音乐深入人心的话,那为什么在Pop领域,无法展开无调性呢,在Pop领域走先锋、走极端的多得是,但有走无调性的吗?为什么要将无调性的黑旗压到classic 领域?固步自封而孤芳自赏吗?
成功的二十世纪音乐大师无一不是游走于调性和无调性之间,巴托克就是这样的大师啊。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3-5-21 11:55:09 | 只看该作者
连海菲兹都说他不理解巴托克的 ....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3-5-21 10:52:42 | 只看该作者

无调性的理论的确言之有理,但其音乐我觉得只能称为“音”,而非“乐”。

实在要说“乐”感的话,甲米老师对马勒的评论我倒觉得可以用在无调性音乐上,“经常濒于歇斯底里的边缘。他冲着迅速弥漫的黑暗大喊。他的音乐是一种时代的喧闹回声,充斥其无限扩张和膨胀的幻想。”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3-5-21 09:5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3-5-21 10:06 编辑

马勒提前揭示了无信仰乱世的到来,人性挣扎于其间的痛苦与迷失,与人类追逐美的本能相冲突。当然可以选择恢复古典甚至巴洛克时期的风格来躲避和迂回,也可以学他的后辈用简单无序的杂乱音乐来呐喊,更可以如他老师那样,用神来解答一切,然而马勒没有。他优雅而残酷地揭示了一切现实,却没有给出解答,也无法给出解答,这正是马勒伟大之处。

点评

后辈的果真是简单无序的杂乱音乐吗?明显是有章法的。  发表于 2013-5-21 10:09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3-5-21 10:24:22 | 只看该作者
vincentlyl  发表于 11 分钟前 删除

后辈的果真是简单无序的杂乱音乐吗?明显是有章法的。

-------------------------------------------------------

有章法而无乐感,所以我称其“序列音”为无序

听音乐不是看音乐,用耳朵用心,而不是用眼睛

点评

音乐走入彻底无调性,使音乐走入死胡同,更隔绝于听众,再过100年也不成其为主流。  发表于 2013-5-21 12:40
受调性音乐毒害颇深啦!:-)  发表于 2013-5-21 10:37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3-5-21 09:11:14 | 只看该作者
马勒描写的的是一个他觉得正在消失的时代,所以他的音乐经常濒于歇斯底里的边缘。他冲着迅速弥漫的黑暗大喊 ...
甲米 发表于 2013-5-20 21:07

与甲米兄讨论,我觉得马勒并不是描写正在消失的时代,相反,他描写的是未来的时代,正如他所说,他的时代就要来临,他说得没错,今天得到了印证,他的音乐大受欢迎。
音乐的内核与人性有关,对于人性,古往今来都有共同点的,从马勒的音乐里,今天我们找到了共鸣,这源于人性的本质。但在艺术里,表现人性的形式是多样的,而形式往往不太受人理解。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13-5-21 09:57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3-5-21 00:43:54 | 只看该作者
简单讲很多马勒指挥都不称职我有没有说中部分原因?

点评

的确很多都不称职  发表于 2013-5-21 10:08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3-5-20 22:10:47 | 只看该作者
马勒是意识流,所有草稿都写进他的交响里了,所以“烂长”,这是我听说的,以供参考。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17:38, Processed in 0.071688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