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060

查看

114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670707

49#
发表于 2012-12-20 08:54:17 | 只看该作者
鲍里斯-贝尔曼写的钢琴弹奏法是我读过的最好看的一本,另外,指尖下的艺术比较通俗易懂。这几年买的书没有拍照片所以电脑里没有图片,钢琴演奏最好还是一对一学,看书只能增加一些理论知识。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2-12-20 09:00:37 | 只看该作者
涅高兹的论钢琴表演艺术是比较早的一本,在国内影响很大,几乎所有老钢琴教师都看过,现在的年轻人估计看过的不多。
怀尔德的钢琴家论演奏通俗易懂。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2-12-20 10:15:0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晒几本书吧,都是最近两个月内买的或借的,有几本还都没看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这些演奏家和作者都非常敬仰,可惜我看不懂。  发表于 2012-12-20 12:22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2-12-20 10:2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2-12-20 10:46:35 | 只看该作者
图雷克的《把和演奏指南》,对巴赫键盘音乐,特备是装饰音做了很完善的论述。我只看了开头一点,一个简短的乐句,居然有各种演奏技法和理论上的支持,够仔细,够耐心,给我触动很大。弹好钢琴,需要字斟句酌,难度可见一斑。

科尔托的《钢琴技术的合理原则》,事实上是指法练习,类似《哈农练指法》,方法比较独特,这个可以和哈农配合练习。另外玛格丽特.隆也同样有一本类似的书,可惜找不到。

《钢琴艺术三百年》,列举了主要钢琴作曲家作品的特征及作品,简单明了,是个不错的工具书。

《肖邦的创作》,还没仔细看,对肖邦作品的时代特征及技巧做了较为系统的概括,十分简洁清晰。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2-12-20 12:03:49 | 只看该作者
吉塞金和莱默尔的《现代钢琴演奏技巧》,没通读,提纲挚领地分析了钢琴演奏的一些注意点,比价简介,但很全面。

班诺维茨的《钢琴踏板法指导》,最专业的踏板法指导书,还没怎么看,现在用不着。

《钢琴音乐简史》,写得系统,条理清晰,深刻,参考引用的书比较多,是本极好的工具书。

《飞跃高加索的琴韵》,这本书很大路,估计人手一本了。俄罗斯钢琴学派,个个武林高手。

列文涅的《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薄薄的小册子,很多精彩心得,但不够全面,就像他的录音一样。

涅高兹的《论钢琴表演艺术》,B老师已经说过了,全面,权威,特别是对音乐的理解做了很多的形象化解释,语重心长,娓娓道来,是个完美的钢琴老师和教材。不学钢琴,只听音乐的也非常适合买一本看看。

《多面肖邦》,书信集,没通读,想了解肖邦那个时代和其人,比较有趣味性。类似的书信集,很多作曲家都有。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2-12-20 12:21:02 | 只看该作者
《弗朗兹。李斯特的钢琴大师课》,很多是记录,但也有很多大师的话和对作品的表达。以后好好看,适合专业钢琴学生的。

贝尔曼的《钢琴大师教学笔记》,没话说,实在太好了,虽然有些地方还弹不了,但能看明白。全面细致,独特的视角,情感丰富,非常喜欢。就是书价有点贵了。

《指尖下的音乐》,据说是20实际最好的钢琴老师写的。练琴者必备,对于练琴的方法,说得太好了,形象,生动,透彻。

《钢琴大师论钢琴演奏》,里面有很多单声道大师的片言只语,包括拉赫和帕赫曼等人。浓缩的精华。喜欢单声道钢琴大师的可以买一本。

《钢琴笔记》,我买的第一本论钢琴的书,看了一半,很多论点过于独特,没理解。

《钢琴演奏中的触键与表情》,印度飞饼般那么薄,但对于触键有很完整系统的介绍。

《钢琴鉴赏手册》,上海书展10元买来的,没事看看,想想那些名琴,流口水啊。

霍夫曼的《论钢琴演奏》,和涅高兹的是同类,说了很多安东鲁宾斯坦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回答钢琴学习者的对话,很有意思。可以和涅高兹那本一起买。

车尔尼的《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绎》,这个是师承,是权威,无话可说啊。

迦特的《钢琴演奏技巧》,对于练琴的姿势,手型等有着最全面的介绍。后面还有钢琴体操,十分有意思。另外还有很多大师的手模照片,包括肖邦,安妮,霍夫曼等人。没事可以和自己的手比一下。

《涅高兹谈艺录》,这本书几年钱买的,没怎么看过。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2-12-20 13:23:44 | 只看该作者
钢琴大师论演奏的译者刘弋珩是我非常好的朋友。

点评

刘大师还有啥其他书吗?:)  发表于 2012-12-20 16:24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2-12-20 00:17:48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吉塞金的连奏,那真是牛,有时候匪夷所思。比如他30年代录的那个《华伦斯坦奏鸣曲》末乐章,最后一段贝多芬标的是"Prestissimo",最急板,有一段双手八度音阶。巴克豪斯是放慢速度按照普通八度弹的,也不踩踏板,声音是断开的;其他人多数是八度滑奏,弹出来磕磕绊绊不很均匀。而吉塞金那个像缝纫机一样,不仅均匀连贯,还超级快。我当时把这段发给我一个弹琴很牛的朋友,他听了半天也听不出来是怎么弹的。他说可能是高音那个下行音阶是两只手一起弹,低音的上行音阶没有弹八度,只用左手弹了单音。他也不确定,我也将信将疑,呵呵。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2-11-12 16:5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670707 于 2012-11-12 17:50 编辑

音响器材中的指标是衡量其表现能力的参考资料,不是唯一依据;在现实运用中,我们通过聆听经验和乐器真实演奏乐音的频响来考察它,为此借用刘汉盛前辈的话:
“从20Hz -40Hz这个八度我称为极低频。这个频段内的乐器很少,大概祇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号、管风琴、钢琴等乐器能够达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这段极低频并不是乐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们也很少将音符写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乐以电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则极低频对于音响迷而言实在用处不大。有些人误认一件事情,说虽然乐器的基音没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乐器的基音就是该音最低的音,音祇会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会有往下的音。这就像您将一根弦绷紧,弦的全长振动频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长的振动就是泛音。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低频
        从 40Hz-80Hz这段频率称为低频。这个频段有什么乐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缩号、低音单簧管、土巴号、法国号等。这个频段就是构成浑厚低频基础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会将这个频段误以为是极低频,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已经很低了。如果这个频段的量感太少,丰润澎湃的感觉一定没有;而且会导致中高频、高频的突出,使得声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听。”
此间,我们不难发现,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在乐曲最低音演奏上是分为二个频响段,上贴中言及的“超底”是指,极低频能将某几拍的音符在音响体现上,将乐音形成的整个色块从最底部铲起,然后“收汁”,就是将弦乐组之小提琴,铜管乐组之圆号、小号,木管乐组之单、双簧管、短笛,打击乐组之定音鼓等这些乐器奏出的乐音,在倾刻间以迅雷般速度把这些乐器的基因和泛音收得干净利索,形成时空上的“黑洞”,“这项任务”由极低频来完成,从音效上讲,它是不二“人选”。在音响器材上用大功率胆机担当,后面的事情便可坐看风云了。
我们以前讲的把第一、二小提琴组在“场面”左侧进行分离,铜管乐与木管乐有前后距离感,这些主要针对“场面”之上半部分,而下半截才是力量与速度的源泉。我将它俗称为”底盘“。音乐上理解为:节奏、速度、力度。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2-11-12 23:14:51 | 只看该作者
上贴话留三分之一,多么期待有朋友进来续一下…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2-11-13 00:13:4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要好好学习下,楼主兄辛苦啦!

点评

谢谢先生鼓励,我会将微不足道的点滴,和同好们分享。  发表于 2012-11-13 09:45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14:34, Processed in 0.095248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