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6927

查看

25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新航线

241#
发表于 2018-6-30 13:04:48 | 只看该作者
沃克尔收藏着不少的LP唱片,对各种版本以及音效都非常熟悉,播放的唱片能够再现音乐的原貌同时也能够表现出器材的还原能力。





我们试听的主要产品是爱因斯坦新设计的一对音箱,每声道由五件组成,主音箱由一只高音和两只全音域单元组成,超高音箱用了三只单元,分别向三个不同面发生,用来拓展声场与高频的延伸,且每只高音都可以开关,音量也可以调节,为在不同的空间中使用提供了方便。低音配备了三只同样大小的10”有源箱,分频点与音量也同样可以调节。
全频单元加超高与低音避免了在人耳敏感区域分频点的存在,全频既流畅又有庞大的动态与声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42#
发表于 2018-6-30 13:21:26 | 只看该作者
沃克尔原来就是一位吉他手,还是一位链球运动员,墙壁上挂的都是他曾经用过的吉他,爱因斯坦的声音都有一种健康而饱满的气质,这大概也与他运动生涯与吉他手的身份有关吧。




我们再次见到爱因斯坦在小展房中见到的迷你小唱放,可以近距离的拍一个照,它自适应所有MC唱头,分体电源设计,售价在3000欧元以内,相当有竞争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43#
发表于 2018-6-30 13:22:57 | 只看该作者
在工厂与试音室呆了一整天,不知不觉又到了与大家道别之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44#
发表于 2018-6-30 13:26:41 | 只看该作者
波鸿是一个只有五十万的小城,显得相当的宁静,早晨与傍晚街上几乎见不到什么人,波鸿或者大多数欧洲人早餐都是在家中“完成”的吧,在这里既见不到一个卖早餐的商店,当然更没有与中国类似的摊点。
看一看清晨波鸿的街景吧。














学生永远是早起的一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45#
发表于 2018-7-1 13:32:21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历史与现代之间有着良好的融合,在繁华的背后既有历史的支撑也有宁静的港湾。















人与动物和谐的相处,都能在喧嚣之余寻得一片宁静的天地。

















杜塞尔多夫也是一个购物的天堂,从钻戒到“仓”“支”应有尽有,人们很难抑制住购物的冲动。


















  


使用道具 TOP

246#
发表于 2018-7-1 13:33:34 | 只看该作者
傍晚我们离开了杜塞尔多夫向荷兰驶去......此行荷兰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看海牙博物馆,再者到阿姆斯特丹看梵高博物馆与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当然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听一场现场演出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行程。
羊角村,离海牙不远,又是一个优美的小镇,住上一晚休息放松之后,再去海牙。办理完入住手续之后,天色已晚,荷兰的夜晚,天空明显是偏蓝的,此时你不得不想到梵高所画的星空。





第二天早晨抑制不住新鲜感,早早地就起床了......






羊角村有世界最美的十大乡村的美誉,这里平和、宁静,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是非常理想的度假胜地,游乐的话当然要去阿姆斯特丹,这里的宁静平和实际上是都市生活的一种补充。












太阳未升,我先起。











继续看一看羊角村的景致吧。

   







   

离开羊角村,我们开车直接来到海牙博物馆,随同我们的镜头再一起看看这里的藏品。

   







海牙博物馆以收藏古典绘画作品为主,当代艺术博物馆内没有见到。

霍尔拜因的这张肖像是他的代表作,可惜没有拍清楚。





   





   



海牙博物馆规模不大,但件件都是精品......



      





B1013703 拷贝.jpg (712.62 KB, 下载次数: 0)






使用道具 TOP

247#
发表于 2018-7-1 13:37:21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收藏的伦勃朗的作品,质量非常高。

              


这些都是艺术珍宝,海牙博物馆的知名度与这些藏品有关。



   



   




海牙并不大,文化中心相对集中,不远处还有一个现代艺术的博物馆,我们也得去看一看。



   




作品以人类的“幻想力”为主题,透过作品让我们来感知自己的创造力。







   






海牙博物馆的规模都不大,但藏品的质量都非常高,无论是海牙的古典绘画博物馆还是这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参观者都络绎不绝。













两个博物馆走下来,大家得休息一下,吃点东西,海牙的街头我们还得再看一看。





  



   

   







这两天海牙的天一直阴沉着脸,偶尔还要洒下几滴雨,不大的海牙转来走去,傍晚又来到博物馆旁,拍下了几张照片,明天上午得离开这里去阿姆斯特丹了。










第二天上午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阳光灿烂,跳蚤市场也“开业”了。



跳蚤市场交易的物品以艺术与文化方面的居多,映入眼帘是老唱机、旧书籍和工艺品……。我挑了几张爵士乐的唱片与两本旧画册。
有时间挑的话,还是能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的。




每次出国,一定要去看两场音乐会,除了前几天在蒙特利尔看了场安徒生的音乐剧《冰雪王后》,就是今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音乐厅看的这场《歌剧经典》了,这场歌剧经典其实是一场歌剧普及音乐会,每首曲目在演出前,都有专门的解说员幽默风趣的解说,很可惜我不懂荷兰语,有朋友问我曲目,抱歉我不能一一说出来,不过我听到了莫扎特的《魔笛》,罗西尼的《塞尔维亚理发师》,比才的《卡门》以及威尔第的一些歌剧片段,指挥及男女主角在当地有相当的知名度,伴奏是荷兰国家交响乐团,虽然不是全编制出演,可是演出已足够精彩!音乐厅很棒,座位舒适,四周的灯饰都是音乐史上大名鼎鼎的人名,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海顿、柏辽兹、勃拉姆斯......,音乐厅的声音混响延时恰到好处,声音充满活力,泛音丰富,没有任何压缩感,加上这回运气好,坐的几乎就是皇帝位,听起、看起都过瘾极了!













走出音乐厅我们发现这里正是阿姆斯特丹文化艺朮的中心,绿色草旁坪旁的圆形建筑正是梵高博物馆,远处的古典建筑就是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欧洲人喜欢晒太阳……,我们先留个影吧。







看完演出太阳还高挂空中,利用寻找餐厅的机会在附近转了转,荷兰人见了我们很友好,面对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餐后,驾车向入住的酒店驶去。沿途用黑白机记录下阿姆斯特丹的市景......,通过聚集桥上的人群,你会发现河流文化是这个城市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L1171554 拷贝.jpg (1.04 MB, 下载次数: 0)



我们入住的酒店HOTEL KRASNAPOL SKY就在达姆广场旁(在图片一的左侧),抬头就能看到皇宫。达姆广场是阿姆斯特丹的中心,十七世纪修建以来一直是人们聚集与休闲的地方,广场周边的古建筑就是皇宫,法国占领期间也是拿破仑的行宫,现在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总是聚集着休闲的人群与旅游者,一派既休闲又忙碌的味道。


第一二张张图是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拍摄的。











在我们入住的酒店后面,有一条河应称作国王河还是王子河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我们顺着黑白照片中的路上人流向后走去。



这是一条河不算宽阔的河流,桥面与岸上总聚集着一些休闲的人群,而驶过的每一条船上的游客,似乎都有一些迷朦的醉意与莫名的兴奋。





船上的“豆腐西施”,准备着接待下一批游客。







11.46 18 (2 - 20) 拷贝.jpg (832.72 KB, 下载次数: 0)

5


天色渐暗,河流两岸的人流也在慢慢增加......,一种说不清楚的味道弥漫在空中,它似乎又掺杂着河水中的水汽和淡淡的“淤泥”的味道,又有一点不明确的“香味”, 似乎又隐含有一种令人兴奋的刺激。他让我联想到了南京夫子庙河道边所弥撒出来的略含醒臭的气味;旅游景点人员杂乱,有些异味是很正常的吧。












河道边的人们叁叁两两的散落在河边,少有行色匆匆者, 慵慵的度着闲暇的时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商店内外人员也逐渐的增加起来,游客们不停的用手机记录着眼前所見,转发着朋友圈。
出来一整天,有点累了,回酒店休息吧。
第二天才知道,这里正是红灯区,而红灯亮起之后,是绝不允许拍照的,真不知道装着三脚架的相机,红灯亮起后是否会遇到麻烦。
而空气中弥漫着的不明味道, 正是来自大麻, 很多游客出于好奇也想品尝一下,除了“难得的”猎奇心里之外,大概还有一种“犯*法”不被追责的快感。
我有一位同学与的城市室内设计专业有很多合作项目,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告诉同行说,我们所有设计的目的只有一个要旨,那就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工作一天之后所有的需求,这是一种人性。


















在河边遇到了一个早起的人,也许是一位一夜未眠的流浪汉, 从他的话语中,提到了 “money”与“chinese”等单词,而应对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势告诉他,我什么都听不懂。
现在想起来有一点点后怕,但当时也只是有那么一点儿戒备。








随着环卫工与行人的陆续出现,太阳把屋顶不经意间就染红了。





顺着河边到走头,再沿着这条宽阔的大街向回走,就有了你们图中听看到的阿姆斯特丹晨景了。
















返回酒店时,路面刚被冲洗干净,入住酒店的旅客也还在梦乡之中。







我们是酒店早餐最早的一批食客, 莱品虽然很丰富,但我们的选择面始终有限。




餐后通过手机信息我们了解到预定的参观梵高博物馆的门票被取消了,心头不由得暗淡起来,充满了失落........做着各种打算向博物馆前进。


这个圆形的建筑就是梵高博物馆,周边以及草地上已经或坐或躺的围着一些人群。



在领票中心的大型广告牌上,写着近期的展示主题:梵高与浮世绘。看来每隔一段个时间,展品的内容都会作一定的调整。




到问询处一了解:原来梵高博物馆因场规模不大,每天的参观人数是限定名额的,所有的参观必须通过网上预定,现场是只取票不售票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分配一定的名额,中国地区只能预定四天之后的了!我们的机票已经定好了,是无法更改的。在失望伴随绝望之际,小周了解到,阿姆斯特丹本地区尚有当日的部分余票,于是马上联系他的荷兰朋友,……枊暗花明,哈!哈!我们预定到了十一点半入场的参观卷,大伙儿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size=0.83em]B1014320 拷贝.jpg (94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5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018-6-19 14:21 上传




博物馆门前坐着世界各地等待入场的观众,我们也要再等一个多小时。





博物馆限定入场人数与时间段,大伙儿是不得不提前来领票的。








参观者大多数是结伴而来的,三五成群席地而坐,看看手机聊聊天。











利用这段等待的时间,看一看草坪“一族”。
欧洲人比较喜欢晒太阳,也就是所谓日光浴吧, 闲暇之余,只要有草地总能见到裸露着胳膊和大腿的。


在阿姆斯特丹街头见到的Kiss境头明显比其它国家要多得多。








享受草地时光的情侶与家人还是占大多数的。




[size=0.83em]B1014447 拷贝.jpg (1.12 M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url=]保存到相册[/url]
[color=rgb(153, 153, 153) !important]2018-6-19 14:50 上传




十一点半钟我们准时入场。
梵高博物馆内是不允许拍照的, 所以没法提供相关的图片。
在参观梵高博物馆之前,也见过几次梵高的原作,但与大规模的系统的集中展现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梵高是用感情和生命在绘画的,他的色彩感觉与笔触的完全出自于一种本能, 看似一种原色,但复合后的“灰”,美的让人震惊,这种美是无法复制与后天培养的,所以梵高就是梵高。




梵高的绘画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艺术表现形式的启发与刺激,激发出生命中潜藏的创造力与激情,“拿”来的过程中融入着燃烧的生命,所以看梵高的画什么用什么技巧与形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中梵高用心感受并表现出的美,这种美除了我们所看到的画面的色彩与构成还有笔触之外,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出的人性之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是要用心去感受的。



我有两、叁本梵高的画册,但对印刷质量一直不满,想当然地认为,梵高博物馆应该有印刷更接近原作的画册,但又失望了,刚刚看完原作,更是无法接受这些印刷品,因为梵高作品中的生命力已经没有了。
只能在卖纪念品和画册的大厅,拍几张照片,然后去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了。





使用道具 TOP

248#
发表于 2018-7-1 13:39:1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穿过草地,来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前,门前聚集着众多的拍照留念者,如果想拍摆pose的靚女俊男是不用移脚步的,只要举起相机就行。



我随手随于拍了几张,还是抓紧时间看展吧。









梵高的博物馆是不允许拍照的,我们认为阿姆斯特丹特丹亦会如此,相机都盖上了境头。
直至来到伦勃朗的展厅,看到在著名的“夜巡”画前挤着手持相机和手机的人群时,才征询管理员的意见; 得知只要不用闪光灯,是可以拍照的。这样大家可以随着我的相机镜头再看一些名画了,可惜拍的图片少了一些。




“夜巡”这张画明暗对比与层次丰富而鲜明,在整体灰暗的影调中,人物与画面却透出别样的光彩而显得透亮。回看两旁悬挂的另一些巨幅藏品,相对“孤立”的人物之间的关系,失去了伦勃朗画面中的整体、统一与和谐。



观众太多,拍不全画面。



伦勃朗这张晚年的自画像,与在海牙见到的藏品,都是伦勃朗棈品中的极品,画面的处理方式和技巧以及笔触的运用非常轻松具有一种毫不拘泥的畅快写意感,这是人类写实绘画的又一个无可逾越的高峰。








伦勃朗青年时代的自画像, 慕尼黑博物馆也有类似的一张,可惜这张拍的不太清楚,但你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感知伦勃朗年轻时候的勤奋。




B1014344 拷贝.jpg (820.81 KB, 下载次数: 0)


B1014352 拷贝.jpg (721.19 KB, 下载次数: 0)



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还是以收藏古典绘画为主,雕塑与像俱类工艺也有一些,由于进门参观时放弃了拍摄机会,此刻无法向大家展示了。










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收藏的维米尔的作品同样是镇馆之宝,平凡的人物与场景,画面具有一种祥和、宁静的安逸。
画风朴实,人物与场景的刻画相当整体,没有任何炫技与夸张的成分,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当代,纯朴的心与朴素的表现都是非常难得的。






B1014367 拷贝.jpg (1.05 MB, 下载次数: 0)


B1014368 拷贝.jpg (1.27 MB, 下载次数: 0)





在古典绘画中,荷兰画家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打破了概念化的塑造方式,相对的更加接近身边的人物,显得更为具体而生动。
光、影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帮助以及对画面效果的烘托,不但伦勃朗的运用和发挥达到了极至,荷兰的画家群体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B1014348 拷贝.jpg (717.26 KB, 下载次数: 0)


11.46 18 (15 - 19) 拷贝.jpg (1.38 MB, 下载次数: 0)


B1014350 拷贝.jpg (673.39 KB, 下载次数: 0)


B1014402 拷贝.jpg (671.14 KB, 下载次数: 0)


B1014411 拷贝.jpg (1.68 MB, 下载次数: 0)



荷兰绘画似乎受宗教的束缚要少一些,绘画的方式方法与取材也相对多样,对人性的重视与关切表现出了相当的自由度,时至今日荷兰对人性的需求束缚也是最少的。















博物馆也收藏着当代一些艺朮家的作品,但量并不大。



从博物馆出来已经五、六点钟了,门前的水池与草地上依然散落着一些慵懒的休憩者。








荷兰的自行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骑车人不但个儿高,体格也相当强壮,在专用的自行车道上骑的飞快。




  时间还早,我们穿过人群去风车村看一看吧。




B1014442 拷贝.jpg (1.15 MB, 下载次数: 0)



再次经过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我们要对这个文化与艺术的中心说一声:再见!











风车村在阿姆斯特丹的市郊,开车过去不到一小时。








当地村民们应该都“收工”了,既見不到任何工作人员,也鲜见旅客,少了喧腾,多了宁静。正好!






随着镜头看一看风车村的景至吧,这也是荷兰乡村的又一个写照。
11.46 18 (23 - 29) 拷贝.jpg (974.01 KB, 下载次数: 0)


11.46 18 (25 - 29) 拷贝.jpg (1.35 MB, 下载次数: 0)


11.46 18 (9 - 13) 拷贝.jpg (1.14 MB, 下载次数: 0)


11.46 18 (27 - 29) 拷贝.jpg (1.27 MB, 下载次数: 0)


B1014509 拷贝.jpg (1.83 MB, 下载次数: 0)


B1014512 拷贝.jpg (1.06 MB, 下载次数: 0)



阳光大角度的照射过来,相当充分,但一点儿也不刺激,完全没有令人畏惧的灼热感。
风车旋转在蓝天与碧水之间。




羊群在啃食着大自然生长出的鲜草。





玩耍的村童也许会引发你童年的回忆!



平静的风车村,我们得悄悄的撤离,......











点评

一定是徕卡拍的  发表于 2018-7-1 21:16

使用道具 TOP

249#
发表于 2018-7-1 13:40:34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十一点钟,天空铺满了晚霞。通过大众点评我们找到了这家阿姆斯特丹最好的中餐厅。








餐厅是建在运河之中的,美景与美食两全,人生快事!
营业员向我们介绍说,他们的食材都非常新鲜,厨师都是来自广东的名厨,味道非常正宗。胡.锦.涛主席也曾来此就餐。
不得不说一声OK,吃撑了!





离开餐厅已经是下半夜了,这座城市静悄悄的睡去了,唯有红灯区继续着入夜的繁华与喧嚣,明天要走了,我们也去看一看。




红灯区是不许拍照的,图片是从网上找的。








第二天早晨阿姆斯特丹下起了雨,本来想去对面的皇宫看一看的,但玩兴已尽,大家吃个早中餐,待在饭店里静静的看着往来的人群。





想着要退税,适当的多留一点时间吧,下午2点钟左右驾车驶向机场,踏上了回家的路。



欧洲之行既是音乐之旅,也是艺术之旅,通过慕尼黑HI-End Show,我们了解了当今Hi-End产品的最新动向;通过参观各大艺术博物馆,我们领略了欧洲艺术瑰宝永恒的魅力;通过音乐厅的现场聆听,我们明白了欧洲音乐在传承和普及上的拳拳之心;通过欧陆大地的行走和与当地人们的交流,我们对欧洲风情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欧洲之行,很有收获,不虚此行!

慕尼黑,明年再见!

使用道具 TOP

250#
发表于 2018-7-1 15:23:34 | 只看该作者
欧洲就是这样。和中国近乎两个世界。

欧洲人相对很少了。中国是个喧闹的世界。

使用道具 TOP

251#
发表于 2018-7-4 16:27:01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工匠,这就是欧洲,小作坊大产品,产量小小的,滋润不少人,也只能是在欧洲才能有这样的工厂。
反观国内,这些小作坊,早就被折腾死掉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8 02:57, Processed in 0.052174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