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33891

查看

169

回复
返回列表

go

谈谈布鲁克纳第八的大师们(二):孤高淡泊情深意重

1#
发表于 2011-3-1 00:27:23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3-9 23:51 编辑

大家接着在这个帖子里谈谈布鲁克纳第九和第八的大师们的演绎,我会慢慢编辑第一个帖子,直到打开首页就能了解上面30页里大家谈了什么。

谈谈布九和布八的大师们(一)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679&extra=page%3D1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3-1 00:4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3-4 02:00 编辑

有的大师会把布鲁克纳第八演绎成情深意重,但是也有的大师愿意把布八演绎成孤高淡泊。


远山如画,短衣匹马。绝尘而去,羡煞寒鸦。
                   ------布鲁克纳第八的孤高淡寡

有没有这个演绎?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3-2 12:34:17 | 只看该作者
我没有索尔蒂的。手头上只有8个贝九,所以今年要收点。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3-2 14:55:50 | 只看该作者
单声道历史录音是个大话题,我开个新帖谈吧。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3-2 14:36:05 | 只看该作者
我也基本同意,我之前在“第一帖”中也表示过,单声道时期的录音有两个问题,第一点是失真太大,把弦乐的细节丢失了(这对布鲁克纳很重要),第二点是历史原因,单声道录音的时期也是战火飞扬的时期,特别是1940年左右的录音,那段时期的音乐中总有着抹不去的泪痕,很多时候对音乐的处理,也几近“失真”了(也不乏有些大为喜欢的人).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1-3-2 12:50:3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板砖怎能敌得了蓝天兄的血腥刀法?!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3-1 20:57


其实我不排斥听单声道啊,只不过同等条件下,还是觉得立体声更能显示出布鲁克纳的伟大,毕竟那么多配器和细节是欣赏音乐不可忽视的部分嘛!

话说回来,单声道的布鲁克纳我也有Jochum,Kna,Szell等人的录音了。也听过Schuricht的老录音,评价也不错。可惜随着录音事业的发展,现在布八录音是50年前不可比拟的。比如最新的大熊的录音就非常的了得。我当然不能说他涵盖的一切优点,只能说他含有绝大多数方面的优势,无论从演绎还是录音上来说。

另外从评论唱片来说,我发现往往会产生这样一种问题。比如某个人喜欢某个版本,就会把这个版本中的某方面的优势(当然这个方向的优势也是得到大家公认的)放大。这一放大就造成偏颇,评论就不平衡了嘛。不能就因为一点的优势就连带否定其他版本的其他方面的优点,这个就不太公平了鸟。。。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3-1 08:44:29 | 只看该作者
是否速度慢的就是情深意重,快的就是孤高淡寡?
慢的容易产生丰韵的音色,更饱和,更深更厚,也更温暖。不知道是否有哪位大师采取相对较慢的速度也能产生那种如哥特式教堂内瘦骨伶仃的结构感,但却是非常的崇高。
往往这种音色初听不入味,但反而能使人的听觉更加耐久。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3-1 09:02:08 | 只看该作者
昨晚听的Boulez,一枚CD录完,算得快了,但一点没有通常Boulez马勒录音里面那般孤高淡寡的意思,倒是和他晚期的马勒八一样,情深意重得很,音色饱满而温暖。如同舟子兄在帖子一中谈到,也可能是圣弗洛里安教堂的音效如此。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3-1 09:07:1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是否有哪位大师采取相对较慢的速度也能产生那种如哥特式教堂内瘦骨伶仃的结构感,但却是非常的崇高。
bluesky 发表于 2011-3-1 08:44


拉特尔的速度不算慢(仅指他的BPO布四),但如果我用“哥特式教堂内瘦骨伶仃的结构感,但却是非常的崇高”来形容,会不会有人砸我板砖?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3-1 11:57:28 | 只看该作者
我听第八受切尼很大影响,他那个惊世骇俗的35分钟之长的第三乐章(EMI)虽织体清晰,但也厚重弥漫,缓缓地一层层铺展到无远弗届之境,它早已跃出尘世间一切建筑的穹顶,而上升到更深阔的穹窿之上萦绕,绵延,如史诗一般壮阔,辽远。最后结尾的那五分钟真叫一个高绝,超然!听切尼的这一乐章会让我经常忘记时间的概念一般,出神时偶有随时空漫游漂浮之感,思维仿佛也停止了似的,也许这叫“入化”吧?它有“高处不胜寒”的气质,但肯定不是“孤高寡淡”,因为也正是在那最后的五分钟仿若要离世远遁而去的余韵中,却又总能带人回望这滚滚尘世,多少还有些依恋,一些不舍,一些记忆中的碎片浮光掠影般若隐若现。。。。。

切尼之后,我听哪一个布八都先冲着这第三乐章而去!因为在这里,我可以依稀体会到一个得以超拔到至高之境的灵魂的表述。。。。。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3-1 12:39:08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切利,当年我第一次收的是他和SWR的DG布八,听后不喜,便匆忙出让了。回想起来,可能放跑了一个好版本,颇为心疼。要知道布列兹这个布八,我刚拿到的时候也是极其听不惯。那个时间我还没有布鲁克纳的情绪。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3-1 12:41:3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切利,当年我第一次收的是他和SWR的DG布八,听后不喜,便匆忙出让了。回想起来,可能放跑了一个好版本, ...
scfan 发表于 2011-3-1 12:39

今年准备狂揽布列兹(自从听了他的指环后,听了他的春之祭之后),当然也会包括这枚布八。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6:13, Processed in 0.03562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