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3917

查看

67

回复
返回列表

37#
发表于 2007-11-26 12:53:48 | 只看该作者
二次余数扩散板的摆放位置也要根据实际听音室和摆位来看,如果以长宽黄金比例的听音室,喇叭和听音位采用三-七摆位法来说的话,二次余数扩散板放在前墙和后墙为宜,侧墙采用吸音或吸扩结合。关于侧墙是吸好还是扩好,这个也是有争论的,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还是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听音环境,多实地试试。而且侧墙吸音的材料也很有讲究,材料不能只吸某个频率,得中高频都有基本一致的吸收系数,这样才不会出现所谓的“声音梳状效应”。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07-11-26 16:10:16 | 只看该作者
搬张凳子,坐好,认真听课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07-11-26 16:15:15 | 只看该作者

上课了

搬张凳子,坐好,认真听课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07-11-26 17:42:32 | 只看该作者

开始讨论…

此次讨论是由蒋大师看了我的组合的那张照片开始的…大家从那张照片上看到器材的全貌.在此前我是以麦景图前后级在推Egg AndreⅡ的喇叭.由于老麦的功放特点是速度稍慢.对AndreⅡ的四只12吋单拿低音控制不到位.所以声音确实不尽人意.主要是低频.蓬松.去的慢.声音朦等.在用了无数线材后又加了后面的反射板.声音确实大有改善.蒋兄问我那些板起什么效果.如果说以前用麦景图时.我说有效果.但后来我了马克33+32后.我说就没效果.目前本人忙没移走.现在只是起装饰.一有空立即就移走!(现在是装饰.哈哈!).可见调音材料应以当时的需要而存在.以我现在的听音房的大小(12M×5.5M).特别是高度4.3M根本不需要任何反射物质.重点应该在喇叭摆位和放器材位置对结象的处理上.更何况音响“这玩意”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对声音的要求是公说公有理.智者见智.就所谓“音乐味”.我想所以的发烧友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很难用“标准”来框定.至于说到“标准”.就更难用言语来表达了.所谓刘汉盛的“音响要素二十要”也是一个集众发烧友所长的总结.而且是非常抽象的.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加之宝岛的烧友与大陆烧友听感有质的差别.所以对音响要素的需要会有所不同…至于冠以“伟大的”真是不敢苟同(得罪了蒋兄).本人全套用了马克.也不会轻易说Mark Levinson是如何如何的伟大.因为音响界无“伟大的理论”.倒是有伟大的音乐和乐曲.
表态:承认理论的科学性和存在性.但尊重因地制宜.个人喜好!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07-11-26 21:58:42 | 只看该作者
自文姚大侠,及各位朋友你们好;
今天很有幸能与大家一起探讨空间处理及理念和听感,这真是一件快事.
一个独立比较好的家用hifi听音室,与专业和公众音乐厅是有区别的.它们的有效标准处理手段,对我们只能是参考和借鉴.那么家用hifi听音室它就应该有自身空间处理的规律和模式.
在我们的理论实践操作中,第一反射点是采取吸收包括第二第三点等具体是根据系统而定.这些点位是将过多的中高频和直接声吸收到,使皇帝位没有反射的干扰保证了整个声场清晰平衡,因此在此处增加扩散就不合适了.对于二次余数扩散板的运用,在我们的理论模式中是放在音响的侧后墙,它不仅仅把集聚在那里的中高频扩散掉,同时还把音场层次进行梳理增加了深度,而且适当的托起了整个音场,乐器的形体更真实,一个高宽深有层次的真正音场就展现出来了.
以上只是其中两个位置的操作法,要使声音具有生命力,具体操作时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发烧理念和很好的听感才能完成.
我建议大侠可能的话天花板上还是安装156扩散板(十块以上),它能让你获得更多更好高质量的残响和尾韵,扫除下压的压迫感,感觉层高已是7-8米.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07-11-26 22:42:07 | 只看该作者
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和音响空间二十要,是需要认真解读和用心体会才能融会贯通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家的声音能达到他总结出来的要求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和正确良好的听感.真正好的声音不但不是抽象的而且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声音是标准的.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07-11-26 23:07:26 | 只看该作者
天花板上安装156扩散板(十块以上),这个不是万能的,跟你的扩散板材质很有关系。
曾有烧友在天花板上用了很多这种156扩散板(软质泡沫的,非RPG原厂),结果造成中高频吸收过量,导致声音了无生气。后来有人针对这种情况作了处理,就是在软质泡沫表面喷漆来改变过大的吸收系数。目的是一致的,但是手段就不一定非要一样,很多时候还是要多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整手段。当然了,能拿一部专业的仪器来测试房间频响那就是最稳妥的了。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07-11-26 23:44:25 | 只看该作者
姚大侠所作的发言 我基本认同 中国有八大菜系 制作手法皆各相异 味道也皆有不同 但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地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这也被世人所认同 因此 客观地承认美的多样性 承认音响凋整的多样性和个人喜好的多样性 理性地看待和承认别人的长处 就是我们烧友应该抱有的正确态度! 期待下次到广卅能到各位弟兄处叹美声!也期待各位弟兄在杭卅相聚!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07-11-27 19:34:10 | 只看该作者
天花板上安装156扩散板(十块以上),这个不是万能的,跟你的扩散板材质很有关系。
曾有烧友在天花板上用了很多这种156扩散板(软质泡沫的,非RPG原厂),结果造成中高频吸收过量,导致声音了无生气。后来有人针对这种情况作了处理,就是在软质泡沫表面喷漆来改变过大的吸收系数。目的是一致的,但是手段就不一定非要一样,很多时候还是要多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整手段。当然了,能拿一部专业的仪器来测试房间频响那就是最稳妥的了。

你好;在整个空间处理中天花板只是局部的一点,能用高密度的156扩散板是很理想的,表面再喷上涂料那更加柔和细腻.对于天花板的处理我们是无所谓还是一定要处理呢,还是无意义.再说处理后是否一定有效果,因此还想和你略做探讨.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07-11-27 19:48:47 | 只看该作者

提问

请问老师:业余条件下怎样做一块156扩散板?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07-11-27 20:01:06 | 只看该作者
自文兄;想请教一个问题我有一位朋友想买mbl的5011和8011前后级功放,音箱是珍妮西丝400试听室36平米(全二手).请问大概能推出几层的水平,搭配是否合适?谢谢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07-11-27 20:13:00 | 只看该作者
mbl的5011和8011可以对付珍妮西丝5号,下一级的400去掉了主动式低音功放,低音变成了被动式,但是效率高了,普遍反应是比V好推。至于能推出几成吗,这跟调教配搭和空间有很大关系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4:48, Processed in 0.02944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