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33764

查看

221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alma

37#
发表于 2012-2-26 23:42:47 | 只看该作者
现场和录音,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其实录音可以替代现场,现场却替代不了录音。

使用道具 TOP

38#
发表于 2012-2-26 23:43:36 | 只看该作者
(六)西门拉特带来了两支柏林爱乐

接着scfan版主的感想,我们说说音乐厅的音染问题。最近西门拉特率领柏林爱乐访问北京上海的大剧院演出三场,其中两场的曲目是完全一样的,都包括西川的圆号协奏曲和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上海大剧院的声音偏向下半段,国家大剧院的声音偏向上半段。很清楚,上海大剧院适合布鲁克纳,国家大剧院适合西川俊夫的圆号协奏曲。实在可惜啊,上海大剧院的音色取向毁掉了圆号协奏曲飘渺伶俐透明的诡异。就这场西川的圆号协奏曲效果来说,还是国大要好。

但是就事论事来说,柏林爱乐即使在两两种完全不同的音场条件下,依然表现出世界顶级乐团的综合能力,柏林在北京那场演出的音色也是非常漂亮的,虽然我对拉特的布鲁克纳演绎不满意,但是对柏林的漂亮音色赞不绝口,虽然管风琴般的音色显得不够饱满低沉但是很漂亮。


使用道具 TOP

39#
发表于 2012-2-26 23:45:52 | 只看该作者
声音的强弱与演出环境,演奏人员的操琴力度都有很大的关系。现代人过分依赖扩音设备了?

使用道具 TOP

40#
发表于 2012-2-26 23:50:03 | 只看该作者
音乐指挥对乐团的声音表现都是极为重视。由于不同音乐厅的音响取向不同,排练时指挥会微调不同乐器声部的位置,寻找最适合这个音乐厅(大音箱)的搭配组合。 就拿这次柏林来说,拉特还是花了心思。布鲁克纳在国大的摆位时,倍大提琴被排到了乐团的最后。北京乐迷告诉我说,倍大提琴被排到了乐团的最后对国大效果好,据说诺林顿、哈丁在国大也是这么搞。因为,这容易将乐团的声音整体向前推送。

但是布鲁克纳在上大时,又回到了他们在国大的马勒摆位。我们猜测,拉特为什么不在上大与北京的摆位一样,可能是因为上大的舞台结构问题,最后面看着有点窄,八个贝斯一字排开挤得慌;而且那天转播,舞台最后面还有个机位。

拉特在乐团摆位方面的确够讲究,他是想要通过不同的声部摆位(结合演出场地的客观条件)来达到他自己主观上所希望营造的、不同作品各自的音色和演绎效果。布九和马九摆位不同,而且就是同一场音乐会里,上半场的丑角和下半场的布九,摆位也不一样。

使用道具 TOP

41#
发表于 2012-2-26 23:52:17 | 只看该作者
听音乐是一种追求身心愉悦的体验,何必把自己搞得神经兮兮?家就是家,现场就是现场,不同的空间,比较对象不同,有结果才怪呢。

使用道具 TOP

42#
发表于 2012-2-26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柏林爱乐在上海的演出结束后,有3个人(小提琴首席,中提琴首席和圆号首席)在谈话中主动与乐迷说,他们感觉上海大剧院的音响效果比国家大剧院好很多。 不过,我对这种说法将信将疑的,可能柏林有捧东道主的意思。我不太觉得上海大剧院的音场会比国家大剧院好出很多,最多也就是各有特色而已。

使用道具 TOP

43#
发表于 2012-2-27 00:09:22 | 只看该作者
重要的问题在于,什么样的音乐厅可以作为声音参考?这是scfan版主提出的问题。

(一)我认为,即使再差的音乐厅(前提是音乐厅),也有比较好的位置。就拿国家大剧院来说,虽然这个厅的音场不佳,但是它也有比较好的位置,就是在一层池座,而且是位于中段靠前的那些位置,为什么这里的位置最佳,我在家电论坛的帖子里写过专贴谈过这个问题。这里就不说了。上海大剧院最佳的位置,应该是在二层的包厢里(但是这个区域我没坐过)。相比来说,三楼的靠墙的位置要比一楼池座的位置好很多。关于这个音乐厅的位置,我也写过帖子论述,这里也不多说了。

音乐厅的不同位置,确实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设计良好的音乐厅中的大多数位置,可以比较正确的反映音乐。应该是以这种位置所听到的声音作为参考。音场不佳的音乐厅中,也是有声音不错的位置的,应该是以这种位置的声音作为参考。一般来说,音场不佳的音乐厅,需要坐靠前一点,或是坐在侧台,譬如,香港文化中心那个厅,侧台位置的声音不错。

使用道具 TOP

44#
发表于 2012-2-27 00:4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7 00:46 编辑

(二)什么是音乐厅中的好位置

很有意思的是,就这个问题来说,也有很多分歧。有人认为最好的位置就是在指挥的那个位置。但我不会认为。别的不说,就拿著名指挥(外号白头佬)斯托来说,他就喜欢音乐厅后排的位置。但是确实有不同分歧。我是喜欢往中后排坐的,我在上海大剧院订座的时候,喜欢订最后几排排靠边,最主要原因是那里价钱便宜,我们开玩笑说,凡是坐在大剧院最后三排的人都是铁杆音乐粉丝。但是也确实反映我听音取向,我个人喜欢声音的融合与丰富,因为我认为,音乐最主要的特征,我强调下这是一个伟大的乐团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音色,其他的特征都要往后排。我认为坐在太前的几排,音色的融合度会有些问题。

但是也有资深乐迷喜欢坐前排,甚至是在前6排以内,因为他们喜欢听清楚所有乐器的质感和细节,即使以牺牲声音的融合度为代价也在所不惜。当然,这是没有对错的,只有取向之分。这里反映出一个问题,音乐的取向导致了声音的取向,或者反过来说也是如此。

使用道具 TOP

45#
发表于 2012-2-27 00:5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7 01:00 编辑

接着scfan版的问题,什么是好音乐。

好的音乐首先是好的音色,我不是说音场不重要,在现场我们不会谈音场问题,因为这不是问题。一个指挥平常干的主要事情,就是在训练和塑造一支乐团的音色。当我们谈起卡爷棒下的柏林爱乐,其实首先谈到的是当时柏林爱乐独步天下的音色。现在回过头来看老卡的柏林爱乐为什么这么好,也是有原因的。中央巴黎舞团的指挥这样对我们说:“因为卡爷那个时代,演奏技术还是没有得到很大提高,那时柏林爱乐属于独树一帜,因为他家乐手的演奏技术超群,可是现在,演奏技术的提高已是普遍现象,所以,现在柏林爱乐的音色也没有老卡时代的那样独树一帜”。

我们在现场听音乐,最重要的是听什么呢?就是辨认各只乐团独特的音色,以及如何将这种音色交织到音乐之中。这是现场的最重要价值之一。

使用道具 TOP

46#
发表于 2012-2-27 01:18:17 | 只看该作者
然后我们可以谈谈什么是好的音色。

显然对好音色的观点是有差异的。这取决于你音乐取向。喜欢听神秘花园的乐迷和喜欢听布鲁克纳的乐迷,对音色取向有明显差异。这没有对错,只有取向之分。

先说说乐团,就拿最顶级的三支乐团来说,柏林爱乐(虽然最近他的音色在一种调整过程中)、维也纳爱乐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音色有明显差异,但是都是最好的音色之一。也有其他非常独特的乐团音色,譬如北德、莱比锡,我认为都不比前三强差。即使在资深乐迷眼里,也是有音色偏好。但是需要了解,如果要演莫扎特,那肯定是维也纳爱乐排第一,RCO紧靠第一的位置。要演布鲁克纳,维也纳可能在我上述的几强里,要陪在末座(除非是一个超级强的指挥)。但是,我承认,顶级乐团都是变色龙。

使用道具 TOP

47#
发表于 2012-2-27 01:26:28 | 只看该作者
除了乐团以外,谈谈乐器的表现。我和SCFAN版都对上海主要音乐厅里的钢琴声音不满意。我们对音色很烂的钢琴对音乐的破坏都极其愤怒。但是,杰出的钢琴家即使在这么烂的钢琴中,也能非常出色的表达他们需要的音色。我想提下我认为最近几年上海现场表达钢琴音色美妙的几位钢琴家大师,那是在我在几十场钢琴演出中挑出来的,他们分别是:布赫宾德、aimard和白建宇。

使用道具 TOP

48#
发表于 2012-2-27 01:3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2-2-27 01:47 编辑

接着,我谈谈好音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弱音的表达。

虽然音乐的起伏有强和弱之分,但是相比强奏来讲,区分一个乐团音乐演绎水准好坏,不在强奏,而在弱音表达。这也是中国所有交响乐团的通病。

什么是好的弱音呢?或者说,好的弱音是与解析力精密相关的那个东西吗?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7:25, Processed in 0.03288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