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5622

查看

210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乐林8t

49#
发表于 2013-6-16 12:31:15 | 只看该作者
天朗大大箱入墙非常漂亮。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3-6-16 12:32:3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间别有生番风味-------------民用高级器材+专精均衡器,精彩漂亮。央视的第四间室特别隐蔽,不给参观的,这是张老师厚爱,包括会长和高个子等位,没一个人知道的。哈哈,如果李小沛老师上来发现了,请千万记得不要怪我骂我哟,您得找张老师去。呵呵。
暗房EXCLUSIVE---大天朗等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3-6-16 12:34:07 | 只看该作者
DYNAUDIO丹拿Crafft书架箱,小有名气。我听过这对小箱多次,发现爆得,有起有落,细腻兼高贵。





点评

单元300mm/125mm/25mm  发表于 2013-6-19 11:22
浅色的是德国musikelectronic geithain RL 922K1,分体驱动版。  发表于 2013-6-19 11:16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3-6-16 12:35:45 | 只看该作者
日本Accuphase(金嗓子)的顶级转盘+解码。还有独立单声道后级。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3-6-16 12:37:10 | 只看该作者
最难得一见的这三件精品,均衡调色解码前置放大器,精品。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3-6-16 12:38:40 | 只看该作者
英国和弦CHORD+QSC功放。



点评

musikelectronic geithain RL922K1的驱动模块。180W/100W/100W  发表于 2013-6-19 11:20
musikelectronic geithain RL922K1的驱动模块。  发表于 2013-6-19 11:17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3-6-16 12:40:10 | 只看该作者
中央电视台480平方录音棚所录的曲目总类特别多,基本由国家一级录音师李小沛录制,现任中央电视台音频总录音师。助理录音师有:王恒,郝钢,刘博,鹿楠楠。母带处理:李小沛,王恒,鹿楠楠。在这480平方里所录的CD包括有:《响宴》《炎黄第一鼓》《夜来香--印象》《蒙古利亚》《竹韵》《一鼓会群英》《春秋战国》《戏说》《意象箜篌》《侗族大歌》《永远的红楼梦》《清明上河图》《鼓动心弦》《嘎达梅林》《不见不散》《大腕》《一个不能少》《我的父母亲》《绿茶》《孔雀》《千里走单骑》《南京南京》《伶歌》《粉墨是梦》等等我们发烧乐友喜爱欣赏的CD曲目。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3-6-17 11:36:08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拾音话筒摆放了多长时间?这个组曲的编制多大?这个录音是做什么用的?近场用AKG,主监听用丹拿声学吗?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3-6-17 22:34:24 | 只看该作者
回答。拾话筒要半个钟。组曲上面写有曲目,时长15分钟。编制是标准的编制。四对四。录这个交响是视剧等用。箱是单拿M系列。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3-6-18 10:03: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图片上看不大清楚,好像没有管乐,是个纯粹的弦乐队?贝司4把有专图,其他看着不清楚,推测:大提、中提各6把,第一第二小提16把?如果是这样,是个做棚录的乐队,录音搞影视配乐,不是演出和商业录音唱片的乐队编制?!

另外搜索信息:单乐章的交响随想曲《我们的岁月》(张千一作曲)有三个音乐主题,分别象征了歌舞团的“歌”“舞”“乐”队,如同勾勒总政歌舞团流年岁月的三幅素描:“记忆如歌”一语双关地描绘了文工团员与手风琴朝夕相伴的豆蔻年华,“青春的舞步”跳动着奋力拼搏的律动,“岁月交响”宽广而又深情,在层层推进渐至巅峰......

15分钟是后面二段时间,摆咪用了半个钟并不多,估计是录制第一段花了时间、积累了经验。不清楚第一段是否有管乐?!感觉录制的作品更像是个弦乐曲?!

再了解一下,1、“编制是标准的编制。四对四”是什么意思?2、27楼说的“录完后,后期还要做MSTR处理”是指什么、大致怎么处理?

点评

舒存老师, 正关注您的发言,阅历与学识,性情与操守,都不由得不令人佩服 叹服啊.希望您畅所欲言,本人代表自己和朋友支持您.  发表于 2013-6-18 11:38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3-6-18 11:42:58 | 只看该作者
舒存老师, 正关注您的发言,阅历与学识,性情与操守,都不由得不令人佩服 叹服啊.希望您畅所欲言,本人代表自己和朋友支持您.

点评

我也是学习来的,楼主是乐林!主要是有些情况不了解,希望能多了解一下现场。要谈自己的观点,前提是要尊重楼主,最好是自己另外开贴。抱歉啊,现在懒惰啊,思维也迟钝,力不从心了!  发表于 2013-6-19 09:01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3-6-18 23:27:52 | 只看该作者
舒老师是专业,说的不错,我们只参观录了一段15分钟的弦乐,之前录过一些管乐,之后又独立单样录,我们要赶时间,所以没有看完整场。对于整个乐章不太清楚了,因为我没有问这些,只瞄到那张曲普而写的。录完后,作后期处理,叫做MSTR,因为还有单轨录制,如果要合成就得后期处理一下,大致了解到这里了。如有不对,还请指点。

点评

后期应该叫master  发表于 2013-6-24 22:59
不想打断楼主发贴,插在这里又不知有字数限定.....继续上面的:这个录音的做法,让人理解,但又非常难以理解......能否帮忙问问,当时做录音的乐队成员是哪里的:是总政音乐会的乐手,还是另请的高手呢?  发表于 2013-6-19 09:16
哪里谈的上专业呀,问的只是非常肤浅的皮毛。录音是很玄乎的,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活!我是很尊重每个录音师的,不用说李小沛这类远近有名的录音师。他是少数有自己坚持的录音师。 这个录音的做法,让人理解,但又非   发表于 2013-6-19 09:10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1:50, Processed in 0.034354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