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025

查看

7

回复
返回列表

go

傅聪在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大赛

1#
发表于 2013-9-5 19:57:2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最近读到前苏联钢琴家季米特里·帕佩艾诺(Dimitri Paperno)撰写的回忆录《一个莫斯科钢琴家的笔记》英文版(Notes of a Moscow Pianist,Amadeus Press 1998),帕佩艾诺是1955年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6名。这一届肖邦钢琴大赛是战后第二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吸引了世界上100位钢琴好手前来参赛,而这一届比赛也正是傅聪得奖的那一届。他在该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包括傅聪在内的一干好手参赛的经历,内容详实,很好地补充了我们先前关于傅聪那届比赛中获奖前后的并不详实的历史。而在此之前,我们获得的讯息大多来自于那一届评委之一的马思聪撰写的回忆录和傅雷发表在1957年《新观察》上一篇名为《傅聪的成长》那篇文章以及后来傅聪自己的回忆录《望七了》。

5th 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1955-Adam Harasiewicz,Vladimir Ashkenazi,Fou TS'ong,Bernard Ringeissen,Dimitri Papierno,Naum Sztarkman(Pathe DTX 171-5,green-silver label)
 当年,苏联派出参赛的选手包括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帕佩艾诺和萨哈洛夫,评委是以前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者奥柏林(Lev Oborin,1927年第一届的第1)和扎克(Yakov Zak,1937年第3)。刚刚到华沙,帕佩艾诺就见到了傅聪。
  “1955217日晚,我们抵达华沙。一下飞机大家就住进了老波兰饭店,以前拉赫玛尼诺夫只要到华沙演出就会住在这里,在这家舒适的饭店里住了近150位参赛选手、评委和被邀请的贵宾。饭店一楼有一间很大的房间,里面放着许多钢琴供我们使用”。
   没等进客房,阿什肯纳齐就急不可待地走到钢琴前,也没有坐下就在钢琴上弹了一段肖邦练习曲(作品256),这时,一个在钢琴旁的中国人站起来大声 说:太妙了!他就是傅聪,后来很出名,在1955年的比赛里他不仅获得了第3名,还得了马祖卡最佳演奏奖,当时他从1953年起在科拉科夫跟随杰维斯基教授(Zbigniew Drzewicki)学习。扎 克曾经说过,如果波兰语中没有完美这个词的话,那么傅聪可以为波兰语增添这个词汇。傅聪有一种中国人特有的纯粹的坚韧性格,他非常刻苦,每天练习超过 8小时,每次别人同他打招呼你好吗?的时候,他总是回答:累死了!”(马思聪说,傅聪在波兰期间有时一天弹上十一、二个小时!
5th 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1955:7 Mazurkas-Fou TS'ong(Pathe DTX 175,side A)
   帕佩艾诺在书中提到了比赛用的钢琴,以前,俄国钢琴家都喜欢用贝谢斯坦牌钢琴,可是,战后贝谢斯坦在柏林的车间被炸毁了,于是这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使用的全部 是俄国钢琴家不熟悉的斯坦威2型钢琴,帕佩艾诺认为那些在波兰留学的人在用琴上占了便宜,其中当然包括傅聪,1953年夏天,傅聪在罗马尼亚参加4届国 际青年与学生和平友好联欢节钢琴比赛之后便被邀请到波兰留学,具有天时地利的优势。然而,帕佩艾诺也不得不承认,傅聪在参赛选手中国际大赛的经验是最少 的,资历最弱,真正要取得好成绩谈何容易。
  参加初赛第一轮的大约有100名选手。
  参赛顺序是按照姓名字母为序的,因此,阿什肯纳 齐被排到了第一位,他选择了两首难度惊人的练习曲(作品101和作品256)……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爱尔兰以及其他国家的100多位选手在第一轮 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尤其在第一天,阿什肯纳齐完美的演奏之后,比赛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第一轮,傅聪的表现并不算太好,排在他前面的选手突然 退场,原本组委会给每位选手20分钟的准备时间,由于这位选手的退场,傅聪的准备时间被缩短了。同时,帕佩艾诺和马思聪都回忆说因为练习太多,傅聪的手指受了 伤,只能排到最后一个比赛,结果影响了他的正常发挥。帕佩艾诺说:第一轮结束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阿什肯纳齐和哈拉谢维茨(Adam Harasiewicz),其次就是傅聪,他演奏得实 在是抒情,法国人莱茵盖森(Bernard Ringeissen)技术很好,但显得有些过分夸张。
  被淘汰的选手马上就要离开华沙,这是非常残酷的事实,帕佩艾诺回忆说当时保加利亚选手 巴洛瓦对着他低声说:米亚,抓紧我,我要晕了!结果,40人进入第二轮,60人遭淘汰。当时公布的分数是阿什肯纳齐第1,哈拉谢维茨第2,萨哈洛夫第 3,傅聪、莱茵盖森第4、第5,第6名是帕佩艾诺,前三名之间差距不到1.5(马思聪文章里说傅聪是第6名,估计是马思聪的回忆有误)
  第二轮比赛依然是独奏曲,练习时间放宽到45分钟……比赛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许多选手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失误,结果,第一轮中成绩优秀的萨哈洛夫和田中清子跌出前10名。
5th 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1955:Piano Con.No.1 3rd movement,Berceuse,Fantaisie-Fou TS'ong(Pathe DTX 173,side A).
   傅聪在第二轮的表现非常突出,尤其是他演奏的马祖卡,得到了在场评委的盛赞。评委中最富光彩的人物还有巴西的玛格达·塔利费洛夫人 (Magda Tagliaffero),从1932年第2届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以来,她就一直是评委。当时,这位巴西著名女钢琴家已经70高龄,在听了傅聪的演奏之后,她特意跑来对傅聪说:你很有才华,真正的音乐 才华。除了非常敏感以外,你还有热烈的、慷慨激昂的气质,悲壮的情感,异乎寻常的精致、微妙的色觉,还有最难得的一点,就是少有的细腻与高雅的意境,特别 像在你的《马祖卡》中表现的。我历任第234届评委,从未听见过这样天才式的马祖卡,这是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中国人创造了真正的马祖卡的表达风格。英国评委路易斯·坎特纳(Louis Kentner)对自己的学生说:傅聪演奏的马祖卡真是奇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梦,不能相信真有其事。我无法想象那么多的层次,那么典雅,又有 那么好的节奏,典型的波兰马祖卡节奏。
5th 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 1955:Piano Con.No.1-Fou TS'ong,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Nathional Varsovie,Zdzislaw Gorzynski(Pathe DTX 173,side A)
  第二轮傅聪以第3名成绩胜出,然而,下一轮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玛格丽特·隆(Marguerite Long)和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 来当这一轮的评委,在关键的协奏曲比赛中,评委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哈拉谢维茨、阿什肯纳齐和傅聪的分数很接近,考虑到官方意见和政治因素,评委会中波兰派和法国派都投属于自己那一派的人的票,结果,波兰人胜利了,哈拉谢维茨获得了第1名。
   据说米凯兰杰利不同意评委会的结论,最后拒绝签字,还缺席庆功酒会一个人半夜里跑到华沙的小酒馆里借酒浇愁。傅聪获得了第3名,并且独得最佳马祖卡演奏 奖,帕佩艾诺认为,考虑到这个奖是只授予一个人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评委会对傅聪的厚爱。那一年,波兰和苏联都可以感到满意,苏联人虽然丢了第1 名,但前10名中他们占了4个,波兰是3个,但许多评论都认为中国才是真正的赢家,因为,首次参赛的中国能够获得这样的好名次,尤其是那个来之不易的马祖 卡奖,而傅聪也成为了西方音乐家眼中最能表现肖邦诗情的艺术家。
Chopin Mazuka-Fou T'Song,Naum Sztarkman(Muza,Polskie Nagrania,L0020 10'',recorded at 1955 V National Chopin Competition)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9-5 20:02:1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刚才论坛服务器故障,原本是续旧帖,被囫囵到新帖了。请求删除。

点评

挺好的史料,留着吧...  发表于 2013-9-7 19:50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9-5 23:00:28 | 只看该作者
美妙的往事。历史的佳话。那些打扰音乐本质的政治因素,今天看来,亦有它时代风华的烙印。好在音乐史并不以演奏家青年时代的比赛成绩作为最终的历史排名,一些比赛状元没过多久就湮没在纷杂尘俗中,而一些从不与人比试的大师凭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天才技艺和独到见解留名于世。我觉得,今天音乐比赛的外壳离表现音乐之美的内核渐行渐远,恐怕废除各种比赛,代之以音乐节,以观众欢迎程度或专家评论论英雄,能够更加有利于音乐演奏的实质发展。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9-5 23:24:58 | 只看该作者
以此而言,朗朗之从未获奖和从未参赛,也是在情在理了。音乐比赛上,也不时有闪烁着天才耀眼火花的绚烂奔放,傅聪那一年只不过是小荷尖尖,而像阿格里希、波利尼、波格雷里奇等在华沙展现的技惊四座和深刻的惊人艺术实质,也是艺术大赛能发掘人才的特质。两者并行不悖,殊途同归尔。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9-6 12:35:2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M教授讲授音乐历史,这方面的知识太贫瘠了。

点评

谢捧场啊!  发表于 2013-9-6 18:07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9-8 20:01:22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很详细,让我吃惊的是评委居然是啊国际一流的钢琴大师,难怪肖邦钢琴大赛能获得认可。纠正一个小错误,Magda Tagliaffero在1955年没有70高龄,她是1893年出生的。这位大师确实长寿,一直活到1986年。手头有一张她演奏的德彪西等法国作曲家作品,一个词,出神入化。

点评

她的录音难觅,记得EMI出过双张。  发表于 2013-9-8 20:55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9-8 20:19:1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过傅聪最近的音乐会现场,上年纪以后,只能听个味道了。

使用道具 TOP

MZL

8#
发表于 2013-9-13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去他的音乐会看到他虽然老了,但还是玉树临风。他演奏的贝多芬让我心驰神往,大师水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4 05:24, Processed in 0.047677 second(s), 2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