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4562

查看

3

回复
返回列表

go

花都古村落资料:

1#
发表于 2006-2-15 13:53:3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在此集中...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06-2-15 13:56:48 | 只看该作者

花都炭步镇张氏祖祠大门紧闭,一男孩打篮球的声音划破了祠堂的寂静

 4天来,记者随着文物专家、建筑专家辗转花都10镇,穿行在近百座古建筑中,走近一个又一个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被人遗忘的角落”,时而为巧夺天工的建筑工艺惊叹,时而为惨遭破坏的遗存心痛。
  由十多名专家组成的核查队伍重点考察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中所发现的花都区古建筑。探访过程中,留给核查组印象最深的当数装饰工艺精湛的古建筑和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专家组组长陈登贵说,花都古建筑大量存在,是花都在明清时期经济繁荣、人丁兴旺的明证。

木刻无声植物疯长
  文物:谷诒书室
  地点:炭步镇郎头村
  6月30日下午5时许,推开门,谷诒书室满目葱绿。这里浑然成为绿色植物的“地盘”:用花岗岩铺就的天井里,植物的枝条甚至比人还高,黄昏的阳光将它在风中飘摇的影子投在书室走廊的古墙上,就连书室后进的地面上,绿色植物也在罅隙里扎了根,尽管看上去是那么弱小。或许是鸟儿衔来的种子,弃落于此,成就了谷诒书室今天的茂密旺盛。
  杂草丛生暗示着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或许正因如此,谷诒书室的各种石雕、砖雕、灰塑、木刻、壁画得以保存完整,基本没有遭受人为破坏的痕迹。尽管岁月风尘让它蓬头垢面,但其建筑工艺之精湛,让几位专家连连赞叹。夕阳的余辉照耀在谷诒书室的封檐板,雕刻于坤甸木上的戏曲故事尤显生动。木刻无声,书室里仿佛在上演锣鼓喧天的大戏。
  史载,这间面积26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是178年前郎头村一位名叫黄谷诒的富翁修建的。黄谷诒混名“剃刀友”,修建书室的目的既为炫耀财富,也为供奉祖先。
  潜心研究广州古村落文化的朱光文老师也是花都郎头村人。他说,谷诒书室就是广东人所称的“私伙太公”。名为“书室”,实为“祠堂”。谷诒书室是清朝中叶之后,宗族制度在珠江三角洲广府文化的一个代表。此前,宗族里如果没有做官的人,是不能立祠堂的。清朝中叶后,只要有钱就可以立祠堂,但其建筑高度绝不能超过大宗祠的高度;为了显富,很多祠堂在雕工壁画上下足了工夫。

地点:花山镇平山村
  7月2日,午休时分,记者与专家一行驱车前往平山村的梁氏大宗祠。还未走进宗祠,专家们就被门前一对石雕工艺精美的旗杆夹吸引了。
  那旗杆两面四周饰刻花纹。顶部雕刻一对小石狮,玲珑秀气,相对伫立。
  夹石台四面浮雕“麒麟献书”、“福禄寿图”、“丹凤朝阳”和“双龙戏珠”等图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旗杆上的一行字让专家们有了意外发现———原来这是清朝广东三大状元之一梁耀枢的旗杆夹。这一发现让大家一扫倦意。
  梁耀枢,顺德人。史载,其博学多才,享誉京师,乡人皆引以为荣。凡姓梁者,多为其刻匾立石。这对旗杆夹立在梁氏大宗祠前,正是为了光宗耀祖,同时鼓励族人。
  黎显衡研究员介绍说,其他两位清朝广东状元,即伦文叙和张耀的旗杆夹迄今尚未发现,因此这对状元旗杆夹可算是广州地区保存得最完整的状元旗杆夹。

古诒书室的精美石雕,内容是书生高中状元返乡。
  昔日武进士长眠蔓草间
  文物:骠骑将军张柏庭墓
  地点:炭步镇鸭湖村
  6月30日傍晚,天色已渐昏暗。记者一行来到张氏后人供奉的骠骑将军张柏庭墓前。
  埋葬于荒烟蔓草的这座将军墓建在山坡上,四周高高的绿色蔓草如同这位将军的士兵,守卫着他。
  张柏庭墓始葬于明代。清光绪五年(1879年)重修,修成了“大帅椅”状,墓前两“山手”向左右伸延,用大清砖砌成水波纹图案,上复压青石。碑头石雕精致的旭日东升图案,正中刻宋体字“大明赐武进士骠骑将军加授”等字样。据民国《花县志。卷八》载,“张柏庭,明洪武年间赐武进士出身,骠骑将军金吾大人,花县炭步人也”。
  专家介绍说,张柏庭墓规模巨大,墓主有载且级别较高。而且作为武进士墓,在广州地区也算不多见。

藏书院古村内每条小巷都在古旧中透着书香。  明砖清砖现代砖古书院里学童现
  文物:藏书院村古建筑群
  地点:炭步镇藏书院村下社
  藏书院村村前有一口半月形的大水塘,村头村尾各有炮楼一座,村面有2对旗杆夹,为咸丰元年辛亥恩科乡试中式第六十一名举人谭澧立。村中古建筑,从右至左,共14列,在每列建筑之间,有巷相隔,共11条巷子,这就是村面长220米的藏书院村古村落。
  端详村内的古建筑大门牌匾上的名称,大多写着“宏榛家塾”、“桂诗书舍”、“兰堂书院”、“信魁书舍”等字样。读起来,一股浓郁了几百年的书香气息仿佛再度弥漫。
  正值中午时分,村里的孩子们背着书包放学归家,蹦蹦跳跳地走在村子的小巷里,不时好奇地向记者一行探望过来。
  藏书院古村落的各小巷的名称也取得雅致,如“文明里”、“安怀里”、“水井巷”等等。记者看到,每条小巷的巷口处挂着两块名牌,一块是石刻红底描黑字,一块则是铁皮蓝底白字。巷名是一样的,牌子的读序却不同。
  显然,这巷名是自古以来就被叫惯了的。
  专家黎显衡对巷子的砖石颇感兴趣——巷子沟渠由大块的红砂岩构建。
  黎显衡说,红砂岩在明末清初时经常使用在建筑上,此后就少了。他指着“文明里”巷的一堵墙说,这上面既有明朝的砖,也有清朝的砖,还有现代人用的砖。这些不同年代的砖石层叠在一面墙上,看似无序却有一种和谐的美。

在荒草丛生的将军墓前,文物专家在仔细核对普查资料。
  可以“洗脸”切莫“变脸”
  专家提醒修复古建筑要修旧如旧
  花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吸引着各界关注的目光,然而在现代化文明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这批古建筑该如何穿过历史厚重的尘埃,再次焕发生机光彩呢?
  修复:“修旧如旧”
  在此次文物核查中,记者发现一些古建筑原来的水磨青砖砌墙被抹成了水泥墙,还画上了白色整齐的墙线;古建筑屋顶的瓦片换成了瓷片或玻璃瓦,原本的青砖被随意丢弃,木刻被漆上了油漆,壁画被重新描画。然而恰恰是这些善意的修复让专家们痛心——看上去是崭新、好看了,然而却丢掉了古建筑的韵味。
  据花都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欧阳桂烛介绍,在前期的文物普查中,一发现有村民采用“破坏”的方式来修复古建筑,会加以劝告。
  专家们建议,在修复古建筑时,最好先请教有古建筑装饰修复经验的师傅。据说南海市一些工匠的古建筑修复工艺就很不错。在修复时,一定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如壁画无须再去描画,只需用水清洗干净即可。
  保护:制造人气
  祠堂之于广东人,历来是维系宗族关系的纪念场所。而现在花都古祠堂的命运各不相同。
  记者看到,有的祠堂被村民集资修缮,成了老人活动中心或幼儿园;有的被改成了加工车间、冬瓜交易处;也有的成为养鸡场、杂物堆放处。在一些没有人气的寂静古祠堂里,大门上的“××联姻”的门联、屋里堆放的桌椅以及墙上的各种村委公告,说明这里是村里办大事的公共场所。
  专家认为,要保护好古建筑,最好有专人看管。专家建议,可以把古建筑改成老人活动中心或幼儿园等类似的场所,为古建筑制造人气。这样,不仅让古建筑仍能发挥功用,而且便于管理和保护。
  开发:注意配套
  花都会否借鉴白云区、从化等地的做法,将祠堂等古建筑开发成旅游景点?
  花都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欧阳桂烛告诉记者,花都炭步镇郎头村在前年曾提出把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规划,但这一设想迟迟没有实现,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有限。毕竟搞旅游开发,少不了交通、住宿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有专家指出,如果把花都古村落开发成旅游项目,在规划中,一定要注意体现古村落的个性特点,比如花东镇三吉堂古建筑群结合了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特色,这就是其与众不同的个性。此外,还可以把古村落的民俗风情等融入到旅游规划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06-2-22 13:59:01 | 只看该作者

广州市区至花都炭步镇约40多分钟车程,由炭步至朗头村只需5分钟车程

正午炎炎烈日下,驱车经过花都、炭步镇,径直到了有800年历史的朗头村。这是田野旁的一个小村落,村口是农民晒的大片的稻谷,黄橙橙的耀人眼目,从未想过成熟的谷穗还能这么漂亮。

一踏入村里,顿觉空气凉爽、清新了许多。大概村民都在午休,整个村里极为静谧,偶尔会传来一两声鸡啼。村里的建筑新旧参半,密密匝匝,只能弃车代以步行。听说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都集中在村头临水的一面,于是踩着石板小路,穿行于高低参差、错落有致的里弄。阳光洒在两边的青砖灰瓦上,斑驳而陈旧。
村头的湖面比较开阔,近处岸边晒满了稻谷,远处则是群山环抱。40多家古老的书室临街傍水的绵延的500米,坐落整齐,气势浩大,极具典型的岭南古建筑风格。听说这里的书室就是古代的课堂,小小村落有这么多的书室,可见当时乡民读书风气之盛。村中建筑规模最大、砖雕最精湛的当数谷诒书室,它是被当朝皇帝封为奉直大夫的乡贤谷诒公所建。书室里现只存四壁回廊和正屋,空空荡荡的,早已听不到昔日学子摇头晃脑“子曰诗云”的声音。
我对着美丽的砖雕和房子使劲拍照的举动,引来了一群黄口小儿好奇又胆怯的向我张望,试着给他们拍了张照,竟得到了他们的欢迎。已是放暑假的时节,这些村里的孩子们除了帮家里晒晒稻谷、做些家务,剩下大把的时间就是走街串巷的“疯”玩了。看得出,这里的生活较为闲适,村里不少青壮年男子都坐卧于枝繁叶茂的龙眼树下乘凉、聊天,非常怡然自得。
两个肤色健康,喜欢“傻”乐的孩子带我来到村头的小学校,这是一个能见证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大门上端的门楣还清晰地刻着“黄氏祖祠”的字样。绕过天井,却见大厅墙壁上赫然刷着一行大字:“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定是“文革”时期的遗物。原以为这就是小学校的全部了,不料穿过一道不起眼的小门,见到了别有洞天的景象,三层楼的校舍干净、整齐,几人高的绿树和朴素的水泥乒乓球桌在阳光下充满了勃勃生机。

朗头村的青数名木也不少,上百年的龙眼树、木棉树遮荫蔽日,绿意满怀。据说,村南面原是大片湖沼,长满郎草,而村庄立于湖边小岗上,因而得名“朗头”。这里村民祖先原籍南雄珠玑巷,南宋末年迁居到此,距今约800年历史。全村现有600多户人家,村民都姓黄。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06-6-26 10:46:35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人文片片,学习。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7:53, Processed in 0.128475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