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19108

查看

163

回复
返回列表

25#
发表于 2022-11-23 12:30:21 | 只看该作者
scfan 发表于 2022-11-23 09:40
上述文章摘自作曲家阿伦.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音乐学上的音色定义比较狭窄,特指乐器。演奏家演奏乐器 ...


是的,当年帕格尼尼拉出小提琴特别的音色之后,可是吓晕倒了很多音乐家与评论家喔,“小提琴怎么发出这样的音色”,所以才有魔鬼的颤音一说。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22-11-23 13:36:39 | 只看该作者
这就好比书法,每个人的笔迹都不同。 同意一支笔,因水准不同,出来的作品天差地别。

点评

是的,看书法大师的作品,节奏、变化、气度(气息),往往有听古典音乐大师录音的感觉,艺术上的相似度非常高  发表于 2022-11-23 16:14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22-11-23 16:3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弦烧乐韵 于 2022-11-23 16:49 编辑

同一枝毛笔,每位书法国学大家,最大的辩识度是不是他的风格特点。同理毛笔就是毛笔,并不是我写的丑就变成钢笔,书法大家写的美就是毛笔,这个质是没变的,换到乐器上就是音色是恒定的。10个书法家的不同就是他们的风格和特点。用阿卡多举例,是获得了一把古名琴也是神器,适合他演奏的特点发挥的更好。我的角度这种叫神助攻,如虎添翼。但小提琴还是小提琴,只不过是那一个更好。更适合那一类演奏家去拉而已,这就是风格、特色。我的理解层次比较低,静听各位大侠解惑。

点评

赞同!  发表于 2022-11-28 21:56
讲得挺好  发表于 2022-11-24 08:23

使用道具 TOP

512

28#
发表于 2022-11-24 08:06:02 | 只看该作者
肥妹以前玩六万六的时候是求真,现在换了箱子开始求美了……

点评

当年6万6 还是能称为监听器的...但现在这个喇叭,听啥都是一个味.  发表于 2022-11-24 08:25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22-11-24 08:46: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4 09:32 编辑
512 发表于 2022-11-24 08:06
肥妹以前玩六万六的时候是求真,现在换了箱子开始求美了……


哈哈哈哈,那是你的理解,肯定不是我的喜欢,如果瑞士之声只是美的话(纸盆喇叭也不可能),那一定不是我要选择的喇叭。昨天晚上有幸接待了scfan,应该他是中毒了,放什么就应该是什么,音染这个东西在我这里不受欢迎。

点评

哈哈哈,的确是,肥妹兄对音染比我敏感多了,两个唱头4QD和Lrya对比,我还在美与真的边缘犹豫,肥妹兄已坚定选择了真  发表于 2022-11-24 09:06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22-11-24 09:2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22-11-24 09:44 编辑
512 发表于 2022-11-24 08:06
肥妹以前玩六万六的时候是求真,现在换了箱子开始求美了……


按说FM声音也极有个性,但在肥妹兄这儿和瑞士之声的组合(包括FM的唱放、前后级、喇叭线)路子和原来66000的组合是一个方向的,各方面都更好。

rock兄提到的听啥都一样,会不会是在其他没调整好的瑞士之声系统上?就我在肥妹家听感,区分不同录音、不同乐器、不同演奏家的艺术表达方面是非常轻松且明确的。比如在Kzuma盘上用4QD唱头播放阿格里奇和麦斯基的舒伯特阿佩乔尼,可以很明确听出阿姐的触键音色之美节奏表达之脱俗和麦斯基的激情洋溢,换到Lrya唱头后,阿姐退到相对含蓄的伴奏位,而麦斯基变得儒雅起来,大提琴的形体表达和音色细腻丰富。播放DG新的小鲜肉钢琴黒胶与Philips布伦德尔海顿奏鸣曲,小鲜肉的清新与钢琴形体的表达,布伦德尔大师的触键老辣而稳重,都是一耳朵犹如3D般刻画在眼前的。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22-11-24 11:5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pstudio 于 2022-11-24 12:00 编辑

科学解释声音的三要素就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所以可以说音色类似指纹一样,是万物不可复制的声音密码,我们识别一个人的声音,往往就是依靠识别音色的不同。

点评

这个解释到位!!!  发表于 2022-12-1 21:39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22-11-24 13:37:0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理解音质就是声音的质量,是器材、乐器、一个人的声带所固有的、可以从1到10线性分级,也就是器材烧友所说的那些要素。音色是声音色彩,是多元的,平行的,无法分级,无统一标准,可以后天人为改变的,好坏只是个人审美结果。只有好音质的基础上加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个人喜欢的好听的声音。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22-11-25 08:5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5 08:58 编辑

发酵发酵音色那个事,乐器吧,自己只要发出自己的音色就好,当然,好的乐队,乐器好,乐手好,表演的场地好,指挥也好,所以音色一流,平庸的乐队一般很难超越。以前聊天的时候,常常说起,中国的乐队,技术不错,但是乐器不好,所以影响演奏效果,其实现在我才知道,中国的乐手在音色这一方面研究是比较缺失的。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22-11-25 10:20:26 | 只看该作者
处理好音响器材的泛音要更关注环境,也就是房子,物理声学是最欺负人的,除了面积之外大多数时候和钱无关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22-11-27 09:3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cher 于 2022-11-27 09:39 编辑

哈哈,肥妹兄是真性情,在广东大烧的根据地谈音色准确。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22-11-27 16:37:37 | 只看该作者
同一乐器在不同人手下只是音色不同,音质一样?真是呵呵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06:22, Processed in 0.05575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