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2434

查看

13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morefeel

49#
发表于 2011-1-26 09:09:40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我菜鸟认为,如果能有专业训练的基础,比较能更容易听懂古典乐。
alma 发表于 2011-1-26 00:08


老李你没有专业训练过,说这样的话莫非是想像?

我一样没有专业训练过,但丝毫不影响我对音乐作品内核的理解和探索。相反,在很多次音乐会现场,我都会碰到一些音乐专业的听众,在喋喋不休地讨论,这个音错了,那个速度慢了,圆号怎么吹破了等等,而会后在一些论坛的发言,无论专业与否,多是些如何刺激过瘾,如何中毒放倒之类语言,没有人对作品内核进行讨论,这就是所谓的听懂了?

使用道具 TOP

50#
发表于 2011-1-26 09:11:31 | 只看该作者
老念:照alma的意思说,布鲁克纳是为了堆积和声而堆积和声了?
alma:和声的堆积是布鲁克纳的音乐需要。

老念:艺术形式是体裁的附庸,体裁是内在的附庸,尤其对于浪漫主义音乐而言。
alma: 体裁是绝对的形式。当内在非常无趣的时候,体裁的价值依然存在。
alma 发表于 2011-1-26 01:16


我提一句,布鲁克纳的作曲形式放在那里了,你随便找个人来写写看,看谁能写出第二个布鲁克纳来?

使用道具 TOP

51#
发表于 2011-1-26 09:12:14 | 只看该作者
古典音乐史上被淘汰的作品远远多过留下的,我以为被淘汰的就是那些形式化的空壳和垃圾。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26 01:23



使用道具 TOP

52#
发表于 2011-1-27 09:18: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1-1-27 11:13 编辑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声音的发展、叠加、组合的艺术,这是音乐的核心特点,离开这个本体,一切都是虚谈。譬如我们都很喜欢阿巴多的马勒,他棒下的马勒为什么这么感人,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他做了哪些独特的处理?他的速度控制是怎样的?他在各声部中做了什么处理使得音色透明而紧凑?为什么室内乐般的马勒风格可以在他的棒下得到如此完美表达?如何安排高潮,特别是在渐弱过程中?为什么他可以在整体结构很好的同时可以将细节安排得这么出色?哪一些细节被他忽略了?为什么---------?
alma 发表于 2011-1-27 00:43


虽然我也是学工科的,但不认同这样用机械工程拆解零件的方法来剖析音乐。为什么阿巴多的马勒如此感人,相信音乐界有很多人在研究,也包括阿巴多的学生哈丁和培养对象杜达梅尔。如果按照这样的剖析方法,复制阿巴多马勒的效果,那不叫音乐的形式创新,而叫依葫芦画瓢。依葫芦画瓢能把哈丁和杜达梅尔带到大师的境地吗?而且,阿巴多的处理方式适用一切对象吗?

举个例子,奥尔的学生很多,艾尔曼、海菲兹、米尔斯坦。想想如果奥尔把自己拉琴的风格灌输到这些学生身上会是什么结果?奥尔教给他们的,不是形式,而是对音乐正确的理解。他的徒弟们正是具有了对音乐的正确理解,摆脱了形式的桎梏,才能把各自的风格发挥到极致。

另外,如果认为一位指挥处理一个柔板的方式,一个作曲家处理一段快板的写法,都可以称为音乐的形式,那么音乐的形式也未免太多了一点。如此海量的音乐形式,可以称为音乐的核心吗?

使用道具 TOP

53#
发表于 2011-1-26 09:16:07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形式化的空壳(老念的语言)如果被突变,譬如巴赫、譬如德彪西,那就是彪炳史册了。
alma 发表于 2011-1-26 01:24


德彪西和巴赫是因为格式的突破而彪炳史册的?那拉威尔靠啥彪炳史册呢?

我很好奇,巴赫突破了什么格式?

使用道具 TOP

54#
发表于 2011-1-26 09:20:07 | 只看该作者
菜鸟请教大师,您认为如何可以听懂古典音乐?
alma 发表于 2011-1-26 01:57


代大师回答,

听得懂的自然听得懂,即便花点时间,最终还是能听懂。

听不懂的,永远听不懂,花再多时间专业训练也没用,最终听到的,只不过是和声、节奏、动机、主题、变奏等等零星的杂碎而已。

使用道具 TOP

55#
发表于 2011-1-26 09:21:17 | 只看该作者
B小调弥撒我还需要学习,譬如3月份去香港学习。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巴赫是如何烘托出这段主题的,他用了什么形式语言,别人为什么不能烘托出来。譬如前人为什么不能,是合唱人数不够,还是和声,还是别的啥的。这才是菜鸟更感兴趣的。
alma 发表于 2011-1-26 02:24


别人为什么不能?-----别人能了,J.S.Bach就不值钱了

使用道具 TOP

56#
发表于 2011-1-26 08:36:08 | 只看该作者
“一部伟大作品和一个伟大的演绎,绝不是少数人才能听出来的------”
----------不,巴赫就是例子。让中国乐迷都在巴赫和蔡琴上面投票,巴赫会很惨。
alma 发表于 2011-1-26 00:22


中国所有的音响迷和古典乐迷加起来,恐怕巴赫获胜的几率要远远高于蔡琴

使用道具 TOP

57#
发表于 2011-1-26 00:5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26 00:56 编辑

菜鸟问个问题:大师们认为布鲁克纳音乐的内容是什么?

菜鸟设了个局。先设局者先回答:
布鲁克纳的音乐内容主要是一层一层堆积的和声。

如果大师们听到了这个音乐是在向上帝致敬,大师们最好问问更多的乐迷,特别是非古典乐迷。

使用道具 TOP

58#
发表于 2011-1-26 00:5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1-26 01:01 编辑
让中国乐迷都在巴赫和蔡琴上面投票,巴赫会很惨。

alma 发表于 2011-1-26 00:22

可喜欢巴赫的兼而喜欢蔡琴的不少;反之?这反之里面大概两者属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因此,这投票没有意义嘛。

不过,我倒是能肯定:听摇滚的投巴赫票的会远远多于投蔡琴票的,尤其听重金属音乐的家伙们。

使用道具 TOP

59#
发表于 2011-1-26 01:07:45 | 只看该作者
可喜欢巴赫的兼而喜欢蔡琴的不少;反之?这反之里面大概两者属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因此,这投票没有意义嘛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26 00:56



----------------可喜欢巴赫的兼而喜欢蔡琴的不少;反之?这反之里面大概两者属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因此,这投票没有意义嘛。
        怎么会呢?这个投票可以让很多古典乐迷汗颜,或者是说他们不愿意见到的结果。这个结果,按照我菜鸟的看法是可以预见的。所以我说,宋思衡的话一直存有一个语境,就是古典音乐的语境。


--------------不过,我倒是能肯定:听摇滚的投巴赫票的会远远多于投蔡琴票的,尤其听重金属音乐的家伙们。
          菜鸟觉得这事难说。如果老念的论断可以成立的话,我觉得也是摇滚的形式感所带来的。



使用道具 TOP

60#
发表于 2011-1-26 01:0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1-26 01:19 编辑
菜鸟问个问题:大师们认为布鲁克纳音乐的内容是什么?

菜鸟设了个局。先设局者先回答:
布鲁克纳的音乐 ...
alma 发表于 2011-1-26 00:54

照alma的意思说,布鲁克纳是为了堆积和声而堆积和声了?
我还是认为:艺术形式是体裁的附庸,体裁是内在的附庸,尤其对于浪漫主义音乐而言。alma可别忘了,音乐语言非文字语言,如果你这样解读(结构)文字语言能解构个形式化的空壳出来的话,那你就可以颠覆人类的文学艺术史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5:41, Processed in 0.050389 second(s), 13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