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7993

查看

167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cfan

61#
发表于 2011-8-18 00:40:3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了一些有关音乐厅设计的书籍,发现古典音乐厅所要求的残响比其他类型的音乐厅的数值要大一点,吸音不能太过,应更加注重扩散。另外,个人感觉音箱出来的声音最好是线条型可能听古典音乐会更加对胃口一些,过于弹跳性、或者干净、短促的音箱听古典还是感觉不太习惯。听过德国物理、柏林之声、美国的威信、汉森等声音非常干净的箱子,都是非常好听的箱子,不过播放古典还是少了些感觉。听古典,比较喜欢美国的rockport,atc和mbl感觉也还不错。

使用道具 TOP

62#
发表于 2011-8-18 01:18:49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港汇听过虎口兄说的搭配,最让我不舒服是中高音与两个双12寸低音有点脱节,爆破的感觉有点AV性,听起来让人觉得音乐性一般回复 虎口脱险 的帖子


   

使用道具 TOP

63#
发表于 2011-8-18 01:57:01 | 只看该作者
Andra 3不把2个魔雷搞亮,中低和中高都是脱节的。你们可以仔细听听。
乐乐行 发表于 2011-8-17 23:49

严重认同

使用道具 TOP

64#
发表于 2011-8-18 13:21:19 | 只看该作者
在不同的搭配下,陶瓷中音的卡玛可以丰润有肉、馒头中音的ATC也可能干瘪消瘦。音箱都有一定可塑性。对于andra3,在搭配得当的情况下听古典乐是完全没问题的。

使用道具 TOP

65#
发表于 2011-8-18 13:1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gaudio 于 2011-8-18 13:11 编辑

转一位美国烧友的评价,仅供参考,至于适不适合播放古典音乐,确实需要看每套系统的搭配,音箱也不过是个工具而已,搭配什么样的前端出什么样的声,如果说搭配不对路,就把责任怪罪到箱子身上,相当不妥。

资料来源 AudiogoN
用家 Gvatchna

系统组成
转盘 Teac Esoteric P0s VUK
解码 DCS Elgar Plus
解码 DCS 972 DA converter
前级 Symphonic Line Die Erleuchtung
后级 Symphonic Line Kraft 250 Reference
音箱 Eggleston Works Andra
信号线 Stealth Indra Interconnect
信号线 Stealth Nanofiber Interconnect
数字线 Stealth Varidig Sextet AES/EBU
数字线 Stealth Varidig Sextet BNC/BNC
电源线 Synergistic Research A/C Master Coupler
器材架 Michael Green Audio Deluxe Rack Stand
避震垫 Townshend Seismic Sink
电源滤波 PS Audio P-600 AC filter

用家自评
Myself being a classical musician, it is hard to find what gets me closer to emotion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ological sensations I get from live music. At this point, I am as close as I can get, thanks to Rolf Gemein of Symphonic Line and great guys from DCS.

来自歌赋音响的评价
Gvatchna作为一位古典音乐家,他对这套系统搭配评价非常高,用接近现场来形容是对系统还原声音的最高评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6#
发表于 2011-8-18 07:57:03 | 只看该作者
俺花了半小时看完了,说啥呢?似乎没啥好说的。。。。。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8-18 02:38



使用道具 TOP

67#
发表于 2011-8-18 02:38:31 | 只看该作者
感触良多。。。不方便原文转过来,大家去原发处看看吧

生死抉择:图说一套顶级系统起死回生的调整过程 ( ...
scfan 发表于 2011-8-17 14:19

俺花了半小时看完了,说啥呢?似乎没啥好说的。。。。。


使用道具 TOP

68#
发表于 2011-8-18 13:53:3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这些老外听的什么

Eggleston Works Andra来自国外用家的评论
评论一
作者:mm
日期:1999年10月3日
总体评分:5
评论:这个音箱以极其自然和栩栩如生的方式将音乐传递给听众,对音乐的任何频段都没有渲染和扭曲。为充分挖掘其潜力,喂给它的功率多多益善。
搭配器材为Marantz CD-7、Krell KRC、Krell KAS、Hovland线材
优点:从极低频到超高频的表现都非常自然且不失控;超级的结像、丰富的信息、精良的制作
缺点:异常大食(每声道最少250W,最好为350W到650W);需要2到300小时的热身,煲熟前声音发干、压抑、偏薄;效率低(只有87dB)

评论二
作者:WS
日期:1999年7月19日
总体评分:3
评论:看到这么多评论文章都对Andra大声喝彩,正好我在市场上为自己选购一对音箱,就实地试听了这对广受好评的音箱。开始时我很兴奋,可是在用Audio Research的前级和Mark Levinson No.335后级的组合推动时,Andra明显动不起来,换成300W的Krell前后级组合后,仍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中低频理应是这对音箱的强项,但此刻听来却显得薄,低频非常紧(阻尼过度),而且下潜也不是我盼望的那样深。高频很漂亮。前后共试听了好几个小时,总是无法让Andra唱出令我满意的声音。于是我转而订购了一对世霸的大名琴,因为大名琴的声音更令我容易接受,也更容易驱动。
评论三
作者:Joep
日期:1999年1月20日
总体评分:5
评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试听对比了世界上能造出来的所有音箱,最终决定拿下Eggleston Works公司的Andra。我的系统是VTL的MB-750单声道后级、Wadia 860 CD机/前级放大器以及天仙配的信号线和喇叭线。我曾经听过Andra的数顶班放大器(诸如Krell FPB300/600、FPB250/350、ML331/333/336、Jeff Rowland 8Ti等)的推动下的杰出音效,但在某些方面我仍认为用VTL胆机(三极管方式350W、四极管方式750W)驱动这对音箱更具有感染力。有人认为这对音箱需要大力功放而且对于其搭档来说它们非常冷酷无情,对此我完全同意。在试听了许多音箱之后,我认为Andra是为数不多的几只顶班音箱之一,它们能令听众最大限度的贴近演出现场来欣赏音乐。有的评论说,Andra真正是一个“听过之后死也无撼的音箱”,对此我毫无非议。

评论四
作者:Trance
日期:1998年6月4日
总体评分:5
评论:我在纽约“歌者之声”音响店听Krell的KAV500和A250推动Andra,声音简直太伟大了。高频是我所听过的音箱中最平滑的。曾认为那套Krell放大器是靓声的缘由,故几乎落单买下Krell,但我错了。当我用Aragon的8008BB(200W)推这对音箱时,结果同样出色。清晰的低频、伟大的中频、动态、空气感、平滑的高频,总之一切我所能想到的方面都是异常出色。唯一让我不满意的就是Andra的售价。
评论五
作者:Michael Liebowitz
日期:1997年12月12日
总体评分:5
评论:我拥有Andra已经有六个月之久了,感觉这真是一对伟大的音箱。放大器曾用过翩美的8-XS,它与Andra并不匹配。Andra绝对是一对大食无比的音箱,搭配恰当时无论是低频还是中频都极其出色。后来将放大器升级为Cello的Masters,从而令Andra在应付各种题材的音乐时都得心应手、应对自如。绝对要比Wilson的Watt/Puppy还要好。

评论六
作者:Eric Lajam
日期:1997年11月11日
总体评分:5
评论:Eggleston的Andra绝对是一对听过以后死而无撼的音箱。领略过Andra那不可思议的、抽丝剥茧般的解析力以及坚实、迅捷、和谐的低频以后,再听其他音箱就如同患上了便秘症一般痛苦不堪。没错,用大电流功放驱动Andra的与众不同之处是用单端放大器无法想象的。用单端放大器能更多地展示音箱的中频,对聆听小乐队或者乐器独奏更好,但代价就是低频变得松散。与别的音箱相比,Andra最大的特色就是:音调的平滑、音色的真实、独步天下的动态(事实上其动态之宽广可说是没有局限)及其独特的还原音乐的本领,能让听众忘掉自己是通过一对音箱在欣赏音乐。如果有“10颗星”的评分,我想不出任何理由不给这对音箱10分。我是一个快乐的Andra拥有者。
评论七
作者:Scott Leventhal
日期:2001年3月8日
总体评分:5
评论:Eggleston的Andra音箱简直是不可思议!当然它需要精心的侍候(比如我就为其装上了厂家提供的脚钉),但一旦搭配合适、摆位得当,这对音箱就能创造出清晰、生动的结像和宽阔、引人入胜的音场。我首次听过这对音箱是在一位朋友家,他用一套中档的Krell放大器。而我的Andra曾用过Classe放大器,现在则是用Pass Labs的Aleph1.2单声道后级。此外我对这对音箱的制作和外观也是十分钟爱,仅仅欣赏它的外表已经是十足的享受啦。我怀疑许多针对这对音箱的批评是由于不恰当的器材搭配、摆位不到家以及房间的影响有关(这里忽略了对其价格的批评,因为价格因素的主观性太强)。根据在音响店的演示室以及本人家中的感受,Andra能够描绘出异常真实的图像,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在摆位时下些功夫而已。高度推荐!

评论八
作者:George Katsampes
日期:1997年6月25日
总体评分:5
评论:这简直是一对可以为之掉脑袋的音箱。除了Andra,在我过去数年中亲耳听过的所有系统中,我从未如此被音乐深深打动过。的确Andra售价不菲,假定你的前端器材够格的话,而且你正在寻购新的音箱,我的建议是无论如何都要听听它。我的系统是Pass 1.2A leph单声道放大器、Wadia 16 CD机、Magnan线材、光速电源净化器等。至今已经与Andra共度了大概两个月的幸福时光,我绝对的喜爱这对音箱。在音乐的整个频段,Andra的表现可以用“毫无瑕庛”来形容。它能在听音室中还原一个宽广、开放、发声清晰的音场,而我以往听过的任何音箱在这方面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Andra播放古典音乐的出众令人感到敬畏;而重放钢琴录音,简直可以让你“看到”一架斯坦威钢琴就在你的房间中;至于女声和爵士乐队的演出,忘掉别的音箱吧,没有比Andra更称职的了。不过我得警告你,Andra对于功率的胃口颇大。我的Pass后级额定输出纯甲类200W,我的房间中从未产生过需要更多功率的念头,只不过我在听过VTL那部输出600W的单声道后级驱动Andra以后,方才体会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有一种预感,Krell的FPB600可能是Andra的好搭档。但无论你为其搭配什么样的放大器,就像我前面说过的那样,Andra是一对可以为之掉脑袋的音箱。
评论九
作者:Manuel Gottlieb
日期:2000年9月4日
总体评分:5
评论:最容易做的似乎就是回应那些评论中的观点:
(1) 使用的便利:在纽约的公寓中,大多数与Andra同级的音箱根本无法使用。在我那23*13.5*9英尺的听音室中,没有哪对音箱能摆到距后墙4~5英尺的地方。而小巧的Andra不仅能够摆在距后墙1英尺的地方,而且也用不着我以前放置在B&W身后、专门用于打散驻波的Tube Traps。
(2) 功率:Andra与我对Pass Aleph2(纯甲类100W)合作得非常愉快。也许换上输出纯甲类300W的放大器,Andra会更加兴高采烈,但是在本人的钱包恢复元气之前,100W在我的房间够用了。
(3) 线材:在为Andra用上Cardas金参考喇叭线后一两天之内,我就成为一个虔诚的Cardas金参考线材信徒。线材更换前的的反差太大了。我无法想像为这对音箱搭配那些明亮光辉、咄咄逼人的线材会是什么情景。
(4) 前端器材:Sony的SACD-1、Mark Levinson NO.37转盘、dCS Purcell/Elgar解码器等。
(5) 享受:这才是终极目标,而我对目前这套系统的满足已经达到顶峰。如果任何人有不同的经历,那么我在表示同情的同时还要说,任何一位发烧友都不能从他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不正是发烧的乐趣所在吗?
优点:非凡的音场、彻头彻尾的忠实、尺寸合适、可近墙摆放、巨大的动态范围
缺点:重量、对功率的要求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版权持有者有异议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

使用道具 TOP

69#
发表于 2011-8-18 08:22:53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港汇听过虎口兄说的搭配,最让我不舒服是中高音与两个双12寸低音有点脱节,爆破的感觉有点AV性,听起来 ...
ivanqian 发表于 2011-8-18 01:18

确实搞不懂了,andra lll是美国箱子里音乐性比较好的哟


使用道具 TOP

70#
发表于 2011-8-18 08:2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m163 于 2011-8-18 08:27 编辑
最近在看了一些有关音乐厅设计的书籍,发现古典音乐厅所要求的残响比其他类型的音乐厅的数值要大一点,吸音 ...
vifone 发表于 2011-8-18 00:40

单拿比egg更干净,弹跳性更好,那更定也更不适合重播古典?


使用道具 TOP

71#
发表于 2011-8-18 11:29: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乐乐行 于 2011-8-18 11:32 编辑

回复 df-fz111 的帖子


    你用一套AA可以配它AA自己的音箱,效果很好。

使用道具 TOP

72#
发表于 2011-8-18 09:0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呵呵!探讨,有机会试下你说的AA, 看看是否喜欢,各人的听音喜好不一样啊!我觉得好别人说是垃圾,反 ...
sm163 发表于 2011-8-17 23:47
玩音响任何人都是受局限的!因为你不可能搭配很多的器材和咸菜的!而抱着自己的系统盖棺定论某些器材,本身就有失偏颇!况且有些搭配已经有人证明了不成功的情况下就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说个人的一些言论只供参考!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1:05, Processed in 0.105637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