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6802

查看

41

回复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2-3-9 14:4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2-3-9 15:09 编辑

昨晚得alma一位朋友惠赠,幸运听到下半场的“伟大”交响曲。

东艺这场的满座率较高,无法从容挑选座位,心急慌忙间,阴差阳错又坐到习惯区域上,A区第7排正中。这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座位,乐团越好就越好听,乐团越差则听感越差。幸好上天眷顾,BRSO昨晚的表现水准极高,前排的听感极好。

对我个人而言,听管弦乐现场的意义,在于听乐团的表现、认识各种乐团的声音,其比重要高于认识音乐。但如果听到一个现场,既能展示乐团的实力,又能令人对某部熟悉的作品有新的认识,那就是一个完美的现场了,不管其过程是否有瑕疵。

其实BRSO下半场一开始很不在状态,我第一次听他们的现场,还不习惯如此高级别的德国团(很多业内人士认为BRSO实力要超过BPO了)居然发出如此低档的音色来,感觉全身都泡在冷水里。弦乐的音色不仅没有光泽,而且发音散乱,全团合奏时候发出类似俄罗斯国交(我也是在类似座位听的)在东艺时那样干涩的焦胡声。不过疑虑从第一乐章下半段开始消失,明显乐团迅速调整好了状态,在发音协调一致后,南德传统的味道开始渗透。舒存老师讲的“扎实沉稳厚重的中低音,出色的织体,一种丝丝入扣、抽丝剥茧的透彻,行云流水的舒畅,波浪暗涌张力十足的内力”全部都有,虽然他们的音色的确“不是德累斯顿、格万特豪斯、柏林爱乐和阿姆斯特丹那样非常醇厚、非常沉重、非常华美、非常浓郁”,尤其是小提琴组和铜管的音色偏平,但其实并不平淡,仔细听其小提琴组的质感非常高级细腻,和其控制绝佳的中提琴、大提琴、木管以及铜管的发音极其协调统一。后三个乐章很多时候,合奏简直像只有一把超级的乐器在发音,音色控制绝对和谐和精准,但又丝毫没有外露的火气和艳丽,地道得不能再地道的南德风味。此时我方才理解BRSO能和BPO抗衡的资本。音色不是它的强项,柏林爱乐我还无缘听到现场,从同级别的维也纳爱乐同在东艺现场(我那场坐13排)的表现来看,音色上BRSO完全不是对手,维也纳爱乐美得发妖的音色,是可以直接杀人的。但是BRSO对节奏的控制,整体音色的协调,丰富而收放自如的理性情感表达,甚至在维也纳爱乐之上。昨晚的舒伯特可能还不是最能表达他们实力的曲目,其实布鲁克纳绝对应该是BRSO的菜,如果指挥环节没有问题的话。对于几位朋友诟病的小提琴和铜管不够漂亮的问题,我觉得不是他们不能做漂亮,而是乐团风格的需要,而人为的内敛和控制。

哈丁的风格一如他的老师阿巴多,虽然控制力上还未到大师水准,但要比现在暮年的老师多了很多青春的朝气,有点像当年的小阿巴多。典型的马勒式停顿用在布鲁克纳里可能是致命的,但用在舒伯特上则有奇效。哈丁的轻盈和舞动加上BRSO的沉稳和理性,刻画出的正是一个充满抱负而又不乏神经质的青年天才形象。这首“伟大”交响曲的演绎,不完美得近乎完美,不地道得近乎地道。虽然属于维也纳的舒伯特可能需要音色上更加华丽和优美,但谁说舒伯特不能这么德英混合式的质朴而纯真呢?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2-3-9 10:21:50 | 只看该作者
哈丁试图将布鲁克纳市井化世俗化,所以他特意减掉了一些圣咏的长度,使得布鲁克纳变得不那么虔诚和宗教 ...
alma 发表于 2012-3-8 23:49

对于布迷或追求原汁原味的古典音乐爱好者,删减了圣咏,稀薄了宗教意义进而失去了应有的虔诚,甚至少了很多厚重与绵密的布鲁克纳,无疑是一种灾难!
在此意义来说,尝试未曾不可。但脱离了本质特色的尝试还是应该慎重为之。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名的人物。

使用道具 TOP

提前了5年的一场音乐会:巴伐利亚广播在深圳

3#
发表于 2012-3-6 17:37:4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巴伐利亚广播的精彩,可以借用杨松斯的一句话来概括:我想要什么,他们就给我什么。深圳之行,为的是领略这种精彩,同时,也为了见证他们在中国开场,特别是在重量级别的深圳音乐厅的现场。深圳之行,音乐会之外的节目丰富,全部都是围绕音乐和音响,先后拜访了5批同好,既有新朋,也有老友;除了深圳本地的,还有外地来的,大家为了相同的爱好,相聚鹏城,分享音乐与音响,非常开心,时间过的飞快,转瞬,已经是几天之前的事情了。关于音响的另外再谈,这里侧重谈谈巴伐利亚广播在深圳音乐厅的现场,特别是音乐厅的感知。

演出概括说,非常经典,也比较成功,至少现场听众普遍接受了一个事实,这是深圳有史以来听到的最好的乐团和最好的现场。音乐厅网站留下的一条简评,可以佐证,实录如下:

“巴伐利亚今晚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哈丁的完美与卓越足以媲美阿巴多。小提琴克里斯蒂安开弓势如破竹激情四射!乐团声音温暖厚重,即有柏林爱乐的准确完美,更赋维也纳爱乐人性...”

希望大家都能领略到上面所说的这种精彩,但现实中大家未必都领略到了这种经典。音乐会之后,至少有2位朋友希望交流一下乐团及现场好的鉴别经验。其实,我想到的是音乐厅的建声问题,也就是说,要谈巴伐利亚广播在深圳,不得不提及深圳耗费巨资建设的场馆深圳音乐厅的建声问题。

深圳音乐厅的声音特点

深圳是继上海北京之后投下巨资兴建音乐厅的地方。现在的音乐厅,不是早期深圳在建设大剧院附属的场馆,而是深圳文化中心最主要的核心部分之一,图书馆、音乐厅和文化中心。这种组合,似乎是最有品味的。中心地面突出的是开阔的广场,面对外形相似的两大建筑物音乐厅和图书馆,其他文化服务区,如图书中心等,都与地下服务场所等连接。

深圳新音乐厅和新图书馆,入口相对,地面由一条干道中间隔断。建筑侧身向文化广场,用黑色大理石挡墙强化,远处看另有肃穆的感觉,被当地人称之“两具黑棺材”。音乐厅的大堂抛向主体之外,屋顶借用玻璃采光,并用一些金属以及金色材料装饰,风格奇异。因此,也有个很美丽的名字,叫“金树大厅”,音乐厅内部的色调,采用的暗红色,是一种近乎死板的红,效果是非常特别的“土”。联系到这个音乐厅的建声,不禁想到的一系列词,如黑,死,土,瘦,静等等……


深圳音乐厅的建声特点,声音特别“清晰”,近乎没有多少“人情味”,总体一个字“瘦”,尤其是弦乐。单纯从视觉上判断,深圳音乐厅的贵宾席没有不好声的理由,整个音乐厅也没有声音偏瘦的理由。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这么无情。

深圳一位朋友说,钢琴在这个厅的表现还是很好的。这种说法,这种声音,很自然想到骨瘦如柴的白骨成精,联想到音响,感觉就像绝大多数丹拿产品那种的声音。也回忆起李云迪当时买音响,最后选择丹拿信心3号的故事。真希望这只是商家的宣传,不是李云迪的正常选择。这样的声音也许你会说很好,但现场很无情,因为问题不少,不是个人喜欢与否,如座位的困扰问题,现实不接受也得接受。

深圳的朋友对我说,深圳音乐厅的建声,北京来的多说好,比国大的好;广州来的都说不好,远不如星海。这种说法,我也认可。三位深圳的朋友一致不认可贵宾席的声音。位于池座中央的贵宾席,票价是最贵的,他们都认为贵宾席的声音,是这个场所最差的,主要依据,这里的声音懵的非常难受。这种批评的声音,被这次另外几位烧友再次验证。

这次光临现场的朋友,我所认识的,分别坐在4个不同区域。本来想劝说相聚现场的朋友,在购票的时候可以分散一点,多选择几个区域,大家上下半场可轮换座位尝试不同区域,体验不同座位的声音变化。但因为时间关系,沟通不够及时已经买好票,另外,我也无法保证哪个区域的声效一定更好。最终,大多数朋友按习惯,选择靠近演奏台,或是视觉良好的区域座位,也就是前排或视觉良好的中间座位。

为了说明清楚这些区域的听感,我用1234数字代表这些区域。池座有2批,1座区在音乐厅正中央vip区域,就是前面说的贵宾席;2座区在1座区之前的下面,贴近演奏台的区域;3座区高于2座区,靠近中央池座1座区;4座区要比其他的高一层,高度大约是一般音乐厅2楼,与演奏台成45度角,这是我的座位。中场休息,到各个区观看了一下,感觉确实其他座区声音没有保证,最后决定不换座位。

各个区域的听感相差不小。先说说选择3、4座区朋友的听感及观点,因为选择这2个座区的,他们都是深圳的,也是经常出入这个场所的朋友。值得一提的是,这二个座区的朋友,一个是丹拿用家,一个是Naim资深用家,他们对这个场所以及座位的看法,基本是一致的。其中陪同我在4座区,也是他特别推荐这个区域的。3座区的朋友,他说是妥协之选。另外一点,音乐会之后交流时,选择1座区贵宾席的烧友所谈,完全验证了三四座区朋友的听感。如果用数字或者词来表述,4是太清晰;1是太懵。

也许有的朋友不相信这种结果,可以小协的小提琴独奏来说明。1座区琴声是懵的,2座区至少有3位朋友谈到小提琴有如拉钢丝,受不了;3座区听感还好,4座区只是感叹太清晰瘦骨嶙峋,弱音琴声似有遥远之感,但不延时。如果从距离上来说,4座区距离琴声的声源并不是最近的,音乐会之后的座谈交流中,才知道1、2座区的听感更为糟糕。这种结果,也再次验证了一个事实:近场不适合古典音乐这种原声音乐的聆听。

深圳音乐厅是一种现代新格局,尽管座位设置是带有六角型的一类,但结构是一个喇叭状的变形,不完全是为人称道的三得利音乐厅那种结构,不完全对称,特别是堂座后面的座位,被高高地拉到几乎4楼以上的楼座高度。似乎借鉴吸收了慕尼黑和格万特豪斯二个大厅的某些优点,活用到深圳的这个新设计。大厅内部的装饰,材料也非常特别,下面用的是凹凸横条,涂暗红色;中部是带微孔又非常细长的条状物,没有走近看,不知具体是何物;吸音和扩散主要是中部和下部。顶部高度较高,只用白泥灰抹平,没有另外很多装饰物,大概是自然反射、散射。

我曾在深圳住过一段时间,正赶上音乐厅休息的季节。出入金树大厅多次,却无缘聆听现场。这次希望借巴伐利亚东风,好好领略一下当时最豪爽气派的投资,一个接近8亿专门投资的音乐厅,在此之前都是歌剧院和音乐厅合二为一的建筑,唯有深圳这个音乐厅是独立的。而且深圳邀请的是日本权威大师矶崎新设计,声学是挂牌日本永田音响公司设计,据说就是三得利音乐厅设计师丰田泰久挂牌的。但结果叫人非常失望,很明显日本人没有耗费什么精力搞设计。与其如此,不如把这样的机会留给我们自己年轻的设计师,这是今年来我一直在呼吁的。


音乐会现场

双管编制约65人,摆位是德国传统,即贝司和大提琴在左边第一小提琴后面。这种摆位好处很多,乐团各声部很平衡,这也是今年来德国乐团喜爱的摆位,俗称德国式。与之相对的是美国式,即斯托科夫斯基首创的摆位,那种为了美国乐团录音更出色而创造的,他们的目的不同,听觉感受略有不同。

序曲和小协编制
弦乐5声部50人:
左边:第一小提琴14人。右边:第二小提琴12人
中及左后:大提琴8把。贝司6把,前2后4摆位。
中及右后:中提琴10把。

管乐2声部14人
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各2支;小号2支,圆号4支。
打击乐
定音鼓一组1人。

舒伯特九:圆号减2支,加长号3把,定音鼓3只,其他相同。
乐手有2、3个东方人,女的数了一下,但回来没备忘,结果忘了。

克里斯蒂安独奏是典型的德国学派传承,相信听众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他这种非常严谨的风格,可能会觉得有些“刻板”,但我个人感觉颇有齐默尔曼的风格,规矩中音乐流动,十分美妙,既不过分渲染情绪,又能表达感情,很符合勃拉姆斯的风格。他的演奏,弓法非常扎实,华彩乐段选用的似乎与众不同,充分表现了自己的硬技巧。克里斯蒂安也像齐默尔曼第二次到访中国,肢体动作略显太多,不知道是否特别照顾中国听众的某些嗜好。安可的小无伴片段,再次表现的是基本功,但可能让喜欢炫技的听众大失所望,安可之后的掌声是礼节性的。德国小提琴家这种规矩的风格,与哈丁喜欢忠于原谱、不过分张显自我追求还很配,乐团的音色与独奏也很融合,协奏非常默契,没有什么压独奏的痕迹。

这些年的哈丁,有些不同于成名时期,他的风格是否有些变化?哈丁跟德国乐团和德国音乐家的合作,如齐默尔曼等,演绎处理非常规矩。个人感觉他似乎在克制个性,恶补童子功?哈丁的风格如果跟乐团艺术总监杨松斯相比较,是完全不同的。他似乎醒悟到什么,觉得要更进一步,决不能再照搬照抄老一辈指挥大师。在一个访谈节目,哈丁说过,大师都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不能走捷径,从录音和视频模仿和抄写大师,甚至把大师的错误也当作美和对,而是要从原谱,从作品的时代,从乐谱之中去抓音乐。哈丁的这种追求,可能一下很难被认可,有一个说法,哈丁只能带好团。很可能是这样,也让他面临尴尬,因为只能像巴伐利亚这样有实力,又非常认真的乐团,他们之间合作,才有可能达到哈丁的追求。

不少人对前面艾格蒙特序曲的演奏感觉不好,或者说完全没有感觉。小协又受到风格流派的影响,味同嚼蜡。这种错觉,或者说误会,最直接的原因是深圳音乐厅的建声问题,其次是一下不能适应和欣赏哈丁追求的这种忠实还原原谱的风格。多位听众表达的意思,他们一直到舒伯特第九的后面,一直到出现那些特别值得关注的各种变化,才有了感觉,感觉也越来越好,尤其是安可的《谜语变奏“狩猎”》,见识到了乐团的非凡实力,也信服巴伐利亚的确属于真正超级一流强悍乐团。

其实,从艾格蒙特序曲开声,乐团就表现极佳,只是习惯的俄罗斯美国那种或奔放,或潇洒风格,他们这种非常德国式的风格,跟大家的习惯完全相左,也可以说一时适应不了。正因此我想说这是一次提前了5年的音乐会。如果能给深圳听众,也可以说给中国听众再有5年的时间,从辨析各大一流乐团声音特色,到区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再回到欣赏德奥音乐的欣赏,这个时候重新欣赏巴伐利亚广播,他们的实力和精彩,会更让人癫狂。

乐团中出现的亚裔面孔,确实激发了听众的亲切感,不免叫我想起巴伐利亚大提琴声部前任首席,他是从台湾到德国的中国人杨文信,据说现在慕尼黑音乐学院当老师了。想起后来听杨文信的独奏,完全不是马友友那种滥情风格。当《如歌行板》安可结束,全场听众为他的琴声疯狂,此时此刻德国式的大提琴,原来是这么富有魅力,难怪他们可以一统世界乐坛一、二个世纪。

巴伐利亚广播他们本来就不是德累斯顿、格万特豪斯、柏林爱乐和阿姆斯特丹那样非常醇厚、非常沉重、非常华美、非常浓郁的音色,深圳音乐厅过分清晰清瘦的建声特性,仍可领略到德国乐团扎实沉稳厚重的中低音,出色的织体,一种丝丝入扣、抽丝剥茧的透彻,行云流水的舒畅,波浪暗涌张力十足的内力,但多少还是损失了一些他们特有的色彩,特别是不容易感受到那一种柔暖的亲和与宽松,容易造成误会,认为德国之声就是又瘦又冷。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次提前5年上演的音乐会,全盘都是德奥美味,看似平常,口味不合,实则不易品味,特别是德奥作品,稍有不慎,味道很差,演出很难获得成功。理想的曲目,还是上一次杨松斯携乐团到访上海音乐厅,那是综合了各种风格的曲目,当时的情况请看下面的链接帖子介绍。幸好乐团强项之一就是超强的适应能力,他们的技术,作品越是复杂之处,演奏越是轻松。一些是大家熟悉的旋律片段,细腻多变不光是佩服,多少让现场听众感受到他们作为超一流乐团的不同凡响。我很难相信,他们这样普通的双管编制,这么控制的音量,在这样的空间能不缺失中低音表现。试问,我们有几个乐团可能做到?

音乐会最后,心里闪过一个念头,特别希望巴伐利亚的铜管出点问题,最好是什么容易引起争议的瑕疵。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旁边的朋友时,他流露的是诧异的目光:为什么?是啊,明白为什么吗!

http://lts.bbs.net/bbs/01/27059.html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2-3-7 14:27:29 | 只看该作者

巴伐利亚广播席卷大江南北

巴伐利亚广播的中国巡演,是我心中的期待。他们在台北,已经揭开序幕,接着是大陆和香港的行程。大陆4个城市,北京苏州,上海深圳分摊了不同的套曲目,台北和香港各自承担2套曲目。已经踏上巴伐利亚现场行程,希望这次的深圳之行,能带来新的体验。

我对2号的音乐会非常期待,关于乐团和指挥及其关系,特意为朋友做了如下的介绍:

巴伐利亚广播

巴伐利亚广播乐团的成长,其实是跟约胡姆和理查斯特劳斯直接有关系。战后巴伐利亚人请他们回来,在文化和音乐传统较深的慕尼黑建立了乐团,成长非常快。我个人的观点,是理查和约胡姆年纪太老,所以,一开始就制定了很聪明的发展计划,约请世界上最优秀的指挥和作曲家音乐家合作。在立体声前后期,乐团迅速达到了世界第一流水平,也练就了他们适应各种指挥,各种风格,各种场所的能力,所谓全能型乐团。在世界第一流乐团,特别是德国一流乐团中,他们可能属于历史最短的那一些,也是最年轻的后起之秀。他们的表现,早就得到业内认可,各种排名很早就位列前十。在库贝利克时期,乐团的声誉进一步扩大,更主要是奥菲欧(Ofero公司)发行了他们大量的现场录音唱片,他们的实力逐渐为世人所认同。

指挥哈丁

哈丁是新生代中佼佼者,伦敦交响乐团定位常任指挥就是他,前面二次巡演,伦敦都是哈丁带团,包括伦敦百年庆典世界巡演。哈丁这些年合作的乐团水平不一,现场表现有好有坏,很多人不看好哈丁,还是推崇大牌指挥,或名人。其实,这些并不能全归罪哈丁。另外,巴伐利亚广播属于是那种不依赖指挥,适应能力超强的全能乐团,也可以说不需要什么好指挥就有好表现的。这次台湾香港都是二套曲目,大陆上海深圳是一套,北京苏州选另一套。

巴伐利亚广播声音特点与德国乐团的传承关系

网上有人赞叹哈丁比阿巴多更好。有乐评人谈及哈丁这次指挥巴伐利亚广播,得到的结论是可以媲美阿巴多,甚至比阿巴多更好,并由此认定未来世界乐坛是属于他的。这么说未免有些过头了,但这种观点正好反证巴伐利亚广播的实力。过去谈过杨松斯和乐团,谈过哈丁,还有巴伐利亚广播的声音特点,链接如下:

杨松斯携巴伐利亚广播在上海表演帽子戏法
http://lts.bbs.net/bbs/01/16170. ... 3%D2%F4%C0%D6%CC%FC


巴伐利亚广播的声音特点是什么?

北京许渌洋在新浪微博谈及这些名团的不同,很简略,转帖如下

@不锈钢老许 : 柏林:强;也纳:油;皇厅:文艺女;伦敦:普通;北德广:暖;巴伐广:厚;德累斯顿:醇;莱比锡:绵;纽约:糙;芝加哥:干硬;费城:色。。。。。2月18日23:34 来自新浪微博

上海POWER 兄曾在下面链接中,接着我的帖子谈了自己喜爱的乐团排名及声音特点。他说的非常具体,对于了解这些名团特点,颇有参考价值,节录如下:

1.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
2.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
3.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
4.北德广播交响乐团
5.慕尼黑爱乐乐团
6.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7.维也纳爱乐乐团
8.柏林爱乐乐团

这里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声音较其它七支乐团,声音明显不同,有一种很新鲜的音色,特别是小提琴声部,更为明亮活跃的音效,富于现代气息,整体上是一支全方位的乐团。

柏林爱乐为什么会殿后呢?舒存的文章也已经分析了。真正道理很简单,现场的聆听已经给出了答案,风格上柏林爱乐走得就是莱比锡的路子,乐队整个结构框架,就是舒存说的造型来说,和莱比锡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雄浑厚重的声音,都有着极大的声压,一大片绵密的森林也好,厚重的城墙也好,层层涌过来的巨浪也好,都给人带来一种压迫感,权威感。比较明显的区分就是,莱比锡呈现的是一种较为凝重的音响,感觉是灰色调,象哥特式教堂,柏林则更多了些色彩,像是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绚丽堂皇。

我为什么最喜欢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呢?因为他同时具有莱比锡和柏林的两种特质,沉重的暗色调铜管、中低音提琴和贝司,特别是圆号,一种非常暗金属特质极具重量感的远古号角声,摄人心魄,堪称一绝,艳光四射的小提琴和木管声部。有着最庞大规模的音群,最具有重量感的声音,用美女与野兽来形容,最恰当不过的了。

唯一不满意阿姆斯特丹的地方,就是和德国乐团比起来,还是不够严谨,缺乏认真严肃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而且对付这样一支有着世上最庞大规模音群的乐队,对指挥来说有着极大的风险,要有非常手段,才能压得住那庞大的音群,不然的话很危险,声音很容易导致不平衡。必须是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才可能有好的收效。跟德国乐手比还是有差距的。德国乐团更加精悍干练,严密扎实,乐手自身控制力很强,这点荷兰人差了些,有点凭感觉来的样子。

北德和慕尼黑,巴伐利亚。北德声音更漂亮一些,色彩丰富些,但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慕尼黑的声音是最朴实的了,泥土味比较足,定音鼓是一绝,敲打出来的声音,撼人魂魄。他们的风格都有一种很适中的,不张扬的个性,突出自我的诉求和内省,声音的柔韧性、弹性和张力都十足,有着强烈的存在感。巴伐利亚就如事先说得一样,小提琴声部明亮活跃的音效,不同于其他传统古典之声,新鲜的音色更富于现代气息,但是德国式的风格依然不变,曲目跨度更大,是个全能型乐团。

维也纳和德累斯顿。维也纳爱乐很特别,构架也很庞大,也是典型的德式厚重音响,弦乐特别是小提琴声部,有一种阴柔气质,象剑的寒光,管乐也有相同感觉,但整体上又很华丽精致,用月亮女神来形容,还是很贴切的。德累斯顿不用说了,最大特点就是有着最交融统一的声音,每件乐器音色已是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散发出浓郁的迷人芳香,麻醉着人的官能,也是瓦格纳带给人们的精神毒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巴伐利亚广播声音特点与德国乐团的传承关系(节录)

在聆听过格万特豪斯之后,曾经描述过这些世界主流乐团的感受,特别是德奥之声好乐团的特点,我用了一个坐标型的图示,试图说明这种关系。

巴伐利亚广播的声音特点是什么,传承关系是什么?

在聆听过格万特豪斯之后,曾经描述过这些世界主流乐团的感受,特别是德奥之声好乐坛的特点,我用了一个坐标型的图示,试图说明这种关系。

声音特点与风格方位


图示一:最典型的德国传统声音 (莱比锡居中为参照)

             北德广播

德累斯顿 莱比锡 柏林爱乐

             慕尼黑爱乐




图示二:代表性的德奥传统声音(莱比锡居中为参照)

             阿姆斯特丹

巴伐利亚 莱比锡 柏林爱乐

             维也纳爱乐




声音特点与风格方位图示说明:

莱比锡与其他乐团风格区别比较大,但与德累斯顿非常接近。莱比锡和德累斯顿关系不同与其他乐团,可以说属于最密切的直系血缘关系,声音和风格难免非常接近。他们二者的不同点在于,从演绎风格上来看,同样是叙事性的表达,德累斯顿更多带有歌唱味道,说书的味道;莱比锡有的是朗诵味道,讲故事味道。从声音特色上来说,德累斯顿是特别香浓醇厚的咖啡,声音稍轻一点;莱比锡是生磨原味咖啡,声音稍土稍沉一些。

乐团风格特性及历史传承

前些年,钢琴家弗莱尔跟夏伊和格万特豪斯乐团合作录制勃拉姆斯二首钢协(Decca 475 7637DX2 107),这张唱片获得“2007年度留声机大奖”。钢琴家在回顾合作过程时候说,格万特豪斯乐团“典型的中欧声音”,“恰好是我想象中的勃拉姆斯之声”。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莱比锡之声的魅力。从古典音乐发展历史看,他们是交响音乐的典范之声,是交响乐曲式构造完美的缔造者,也是德国乐派的传承人。

莱比锡这种正宗老牌德国乐团的风格,每个人都会感受很深,但不是每个人都欣赏。一方面,他们平实淳朴,不油不滑,甚至可以说他们带点朴素古拙,不是说乐团的声音暗淡无光,听不下去,指的是他们正统的德国声音,堂堂正正,不涂脂抹粉,没有什么废话。另方面,给你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冲击,是另一个境界美的体现,特别是他们藏技巧于音乐之中的本事。犹如中国的楷书艺术,是那么规整,又那么富有魅力,风骨正统、超凡脱俗,值得品味。千万不要用对待行书,或草书的习惯对待他们,更不要用自己没有临碑临贴基础、没有风骨的所谓‘独家狂草’姿态来对待他们。

有人说莱比锡的现场听下来,感觉“细微处理有时不太自然而失之过于雕琢 ”。 如果是指他们作品处理格外细致,是值得商榷的。这个细致,不是一般意义的细腻,而是讲究乐句之间的关系,采用合适的声音构筑合适的织体,产生清晰的结构感,一开始就引你进入音乐,关注作品情感和思想,加深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如果是指结构层次这些过于清晰,担心这种明晰的结构,对乐团那种控制音乐能力带来负面影响,或者说,音乐原本是开放的,蕴含无数可能性的,就像一个完美的逻辑体系,这种状态是否过于封闭,是否可能把音乐被塑造成一种特定的样子?

我觉得担忧还是不了解这种特性在哪里。比喻说,音乐是在一个合适的结构下流动,就像楷书,写的端庄但又不能死板,这个特性就是德国学派音乐的传统。看上去这种“规矩”是一种局限,但却包容了流动的无限天地,让你听出最复杂的织体变化,感受到时间空间与音乐的密切关联。处理音乐时候,既要认真细致地恪守规矩,又要让音乐自由流动起来,要求大小两手抓,乐团的水平和素质一个不能松散。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不自然”,“过于雕琢”,不如说这是一种认真和细致。对于我们来说,尤为珍贵。我们太缺少这种“规矩”,太缺少这种细致和认真,往往是自由过度,把握不了整体结构,区分不了交响诗和交响乐的差别。

相比较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阿姆斯特丹乐团,还有巴伐利亚广播这些当今红极一时的欧洲名团,或是德累斯顿乐团、北德广播、慕尼黑爱乐这些德奥风格的传统乐团,莱比锡的声音个性,是一种隽永悦耳而不时尚华丽的声音,有如陈年老酒,淳厚,纯净,醇香。乐团的声音,厚重又透明,坚实又细腻,既有鲜明的特色,又有极强可塑性,柔软丰腴细嫩,雄浑铿锵大气,雌雄冷暖兼具。

如果把上述乐团的声音特点做一个比喻,德累斯顿的浓郁,醇香四溢;阿姆斯特丹的浓艳,浓墨重彩;维也纳的精美,柔美华丽;柏林爱乐的光滑,圆润精致;巴伐利亚广播的开扬,优美舒展;北德的细腻,丰富多变;慕尼黑的淳朴,敦厚温暖。莱比锡不同与大家,又与大家有某些相似相近,他好比生磨咖啡,不同于其他口味的咖啡,都是好味道,但多少加点奶加点糖。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他们作为德奥古典音乐源泉及传承人的先天特点。


http://lts.bbs.net/bbs/01/23809. ... 2%CC%D8%BA%C0%CB%B9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2-3-6 17:42:42 | 只看该作者
昨晚过去看了老兄的文章,惜走不开,没能在深圳晤面一叙!
欢迎舒兄回来!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2-3-6 17:4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舒存 于 2012-3-6 17:48 编辑
昨晚过去看了老兄的文章,惜走不开,没能在深圳晤面一叙!
欢迎舒兄回来!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2-3-6 17:42

我是接受大烧忠告:网络霸权不好这次是吃人嘴短发贴聊补亏欠

开玩笑。说正经的,这次实际是因为音乐厅的座位问题,一些朋友并没能真正好好领略到乐团的魅力,作为同好,又是朋友,觉得应该具体谈谈是什么情况。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2-3-6 17:49:2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接受大烧忠告:网络霸权不好
这次是吃人嘴短发贴聊补亏欠
舒存 发表于 2012-3-6 17:45

我就还希望能过去吃吃老吴他们呢!哈哈哈。
没看上这么精彩的演出,无以为言,只能读读老兄的文字聊胜于无了!兄的文字还是一贯的洋洋洒洒,条分缕析,很透彻!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2-3-6 18:01:58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找图,看到这个帖子说“哈丁是全曲背谱指挥”,另外贴主觉得布五速度稍快一点,还有是铜管略暗,除了场所建声,以及乐团和哈丁风格,演绎和演奏的其他方面,评价还比较好。

(转帖)巴伐利亚广播在香港第二场:马勒歌曲和布五  
2012年3月4日,星期日,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
演奏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指挥丹尼尔.哈丁
男中音克里斯蒂安.格哈尔:马勒两首少年魔号角歌曲,吕克特歌曲
布鲁克纳第五交响曲

在星期六的演出中巴伐利亚广播交响演出了一套非常传统的德奥曲目,不过我没有去听。今天他们选择了两位浪漫主义后期的巨人:布鲁克纳和马勒。这次我进入音乐厅找到我的座位后,我感到非常满意:一楼倒数几排的中间偏左位置,简直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位置之一。上次RCO的音乐会被座位坑了之后,这次终于给了我不错的补偿。不过BRSO入场后,乐队排座稍微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弦乐的编排自左向右是第一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和第二小提琴,这倒没什么特别的;不过低音提琴是放在左边的,我个人不太习惯。而且圆号置于右边,小号、长号和大号一字排开放在最后一排,使得小号偏左,长号置于中间统领铜管组。

哈丁和格哈尔入场后,我才发现哈丁原来是如此之矮。哈格尔也算是现在经常在CD中出现的浪漫主义歌曲的演绎者,目前他最近一次的马勒歌曲录音是在布列兹与克里夫兰交响的少年魔号角中。这次,少年魔号角中的两首歌曲首先出场:“这是谁作的歌曲?”(Wer hat dies Liedlein erdacht?)和“莱茵传奇”(Rheinlegendchen)。这两首都是三拍子的歌曲,哈丁将其处理得舞蹈性稍强,在一些部分甚至以类似连德勒舞曲的姿势进行指挥,有点不搭。

格哈尔嗓音浑厚,在音乐厅中效果不错。五首吕克特歌曲无疑是马勒所创作过的最美的艺术歌曲,它有着夜的静与美。马勒对室内乐型的配器的掌握在这套歌曲集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木管乐器与轻柔的弦乐配合的段落不时出现。虽然说这套歌曲集的每一首都很美,不过最美的当属“午夜”(Um Mitternacht)这一首,我始终认为这一首应该放在本套歌曲集的最后,因为它在一开始显示了子夜的静谧,随后在圣洁的歌咏与包括长号和大号的全奏中达到了黎明的光辉,让人看到了殷切的希望。不过今晚哈丁将它放在了第三首,略显遗憾。

在这一首之后,包括我在内的观众们没能忍住,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次的最后一首是“我被世界遗弃”(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悠长的模仿芦笛的英国管的旋律及澄澈的配器立刻让我想到了大地之歌的末乐章:它们都有着难以言说的美。这首歌曲最后也在类似大地之歌的与世告别的情境中结束,也算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下半场的曲目是票房毒药:布鲁克纳的交响曲。而且还是第五交响曲,绝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这部庞然大物中得到快感,能爽到最后的一定是老练的布鲁克纳主义者。这是我第二次现场聆听这部作品,第一次是在2009年5月,由上海交响乐团演出。我早已说过,要想到达最后极其辉煌的终曲,必须经过前面70分钟左右支离破碎的烦恼。不过我也从来都不避讳地说,这是我最喜欢的布鲁克纳交响曲,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其接受度不及第四或者第七。我也喜欢引用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尽管其时布鲁克纳仕途并不顺利,但是任何人想要从这部作品中找到哪怕是一点的哀叹自怜的情绪,都将是徒劳的。

第一乐章的开始是大提琴与低音提琴伴着蹒跚的脚步,引用别人的话说是“一位流浪者在大教堂前面徘徊”。不过开始没两个小节一位观众的手机响了,完全破坏了意境。所以哈丁停止了音乐,然后我看到首席大提琴笑而不语。重新开始后,总算没有再次被打断。在我看来,BRSO属于中牌(相比老牌来说)的德国乐团,保留了一贯的传统德意志音色,不过在一些部分也并不太传统。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些CD中他们的小号声音非常之贱,比如库贝利克的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的B段,绝对足以把人贱死。至于你死不死,反正我是被贱死了。

弦乐一贯是德国乐团的强项,第一乐章开始时逐渐加入和声的弦乐声部向我们诉说着其优良的德国传统。这部交响曲完全可以被称为中断交响曲,在极弱的弦乐引子中断后,铜管的全奏开始。这时我便意识到这样的乐队排布在这首曲目中的优势:在这部作品中铜管的圣咏特别多,位于最后一排一字排开的小号、长号和大号可以以绝佳的声音统领整个乐团。不过作为中牌的德国乐团,铜管不够嘹亮是一个缺点:相比恰到好处来说,他们还稍微差一点。演布鲁克纳,铜管虽然绝对不能亮到把乐队的其他部分完全盖过,也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光辉,就如同BRSO的同城兄弟慕尼黑爱乐的传统一样。相比之下,BRSO的铜管没能达到我所想要的标准。

不过他们的圆号依然保持了极高的水准,仅除了一两点极少的小失误不说,音色浑厚回响绝佳。但也就是这次我才突然意识到,相对其他乐器来说,圆号是唯一一个号口朝向背后的管乐器,所以其声音才能以稍显朦胧的回音的方式传到观众耳中。所以要想听到美妙的圆号声,不仅需要高水平的演奏家,还需要一个好的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的音乐厅在这一点还算可以。

哈丁是全曲背谱指挥的,这一点很难,因为布鲁克纳的交响曲通篇贯穿着重复来重复去的陈词滥调,稍有不小心就会搞不清相似段落中哪里该由什么乐器进入。今天看了现场之后我才发觉,哈丁的确是个大器早成的指挥家,其指挥技巧无懈可击。尽管他并没法做到像克莱伯般如此风流倜傥,但非常舒展,并且总能在合适的地方给出乐器进入的手势。我觉得一般人早就在这部交响曲宏大的意境面前不能自已,而仅有37岁的哈丁却能够保持冷静地指挥到最后,是比较难能可贵的。

第一乐章的主题开始于弦乐的震音背景,这时我笑了,因为我想起了弦乐演奏者对布鲁克纳交响曲的一句话印象:“震音,长达半个小时的震音”。这个论断略显夸张,因为几乎没有布鲁克纳的乐章能被演到半个小时。副部主题有着典型的布鲁克纳式的浪漫,却也在不时中向人们展示教堂般的雄伟。布鲁克纳的展开部总是以主题镜像的对位开始(着实是各种陈词滥调),由和声的进行推动乐章的发展。BRSO的弦乐在拨弦时展示了极美的声音:柔弱而清脆,中国乐团显然是没有一个能做到如此好的。这种段落必须在现场聆听才有如此美妙的体验。

哈丁在声音的强弱对比上做到了极致,即使在一个小节之内的音量的变化对比也非常凸显,完全达到了总谱上所要求的效果。第一乐章是以掷地有声的全奏结束的,声音戛然而止后回响在音乐厅中,可以说我好久没有听到如此美妙的回响了。不过第一乐章结束后不少观众鼓了掌,这在我来香港后是继莫扎特第41交响曲首乐章后第一次出现,也说明了大家真心不熟悉布鲁克纳。第一乐章后就有一些观众退场,我觉得对他们来说能坚持一个乐章已经很不容易了。

第二乐章是葬礼进行曲式的行进,柔版。哈丁选了较快的速度,我觉得可能达到了小快板的程度。如果更慢一点的话更能体现作品的意境。有人给予了这个乐章极高的评价,而且说是在生命的最后最想听到的音乐。我觉得这有点言过其实,它的成就没有达到如此的高度。(顺便说一句没什么关系的话,我在生命的最后最想听到的音乐是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没有什么用这部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最后高峰来与尘世告别更让我感到满意的了。)

第三乐章谐谑曲也是一个庞然大物,而且声部的进入非常复杂,需要对总谱有很好的解读才能像哈丁一样在如此快速的音乐中还能在顾及节奏的同时在不同的地方完美地给出进入的手势。不过哈丁在这个乐章的处理也并不太令我满意:舞蹈性太强。在定音鼓进入时我甚至仿佛看到一头大象在舞台上跳舞。在现场时我喜欢观察定音鼓演奏者,一方面是他们会不断地更换锤子,还会在其它乐器较响的段落时俯身到鼓面,用手轻敲以确认下次进入时的音高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方面是滚奏时视觉延留导致的扇形的出现看上去很赏心悦目。

演这首谐谑曲时铜管不很给力,在呈示旋律后的第一次中断前,至少应该让长号的旋律被清楚地听见,但是他们没能做到。尽管演布鲁克纳时铜管乐器不过于亢奋而走火是不错的,不过在必要的时候也应该清楚地被听见。谐谑曲的中段被哈丁处理得有点草率,速度偏快,有点轻浮。再现狂暴的主题到乐章的结束后,观众再次鼓掌,让我非常失望。另外更多地人离场了,真是辛苦他们了。

第四乐章开始于第一乐章低音弦乐器的蹒跚。这部交响曲的乐章开头是完全对称的:首末乐章几乎完全一样,中间两个乐章前四个小节的音和配器完全一样,仅有速度上的不同。用第一和第二乐章的开头引入并且不断被独奏单簧管打断的模仿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开始方法一定是布鲁克纳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没有其它办法,因为他着实缺少旋律。在他的交响曲中,第一乐章总是他充分孕育的美妙的结晶,不过写到第四乐章时,已经真的没什么好写的了,所以再次重复陈腔滥调在所难免。即使如此,这部交响曲的末乐章对于他的其它交响曲来说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虽然开头是陈腔滥调,不过后面却有很多新旋律,还有两个充分发展的赋格段。在第一个赋格段戛然而止后,一字排开的铜管吹起了响亮的号角:每次到这个段落我都仿佛看到一座宏伟的大教堂矗立在我的眼前。不过哈丁的速度仍然偏快,如果拖得长一点的话效果会好很多。

并不太嘹亮的小号也成了这个段落的软肋。我总觉得这是德国式小号(而非中国乐团用的军号式的小号)的一个弱点。接下来以这个旋律为基础的赋格段落占据了整个乐章大约1/3的长度,展示出和声大师的能力。这个乐章照例是一个支离破碎的乐章,每当到了巨大的渐强后,全奏要么不爆发,要么爆发后再次戛然而止,喘口气,然后不紧不慢地向截然相反的方向走去。所以我每次在现场听这部作品时心脏都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这次更是全乐章保持心律每分钟一百次以上。遇到这种情况时,必须要在全曲结束后以最大声喊出bravo,否则一定不能平息内心的激动。到结束部时,铜管的圣咏久久不息,我甚至感到了心脏有些难受。

在最强的全奏结束后,我大声喊出bravo,然后起立鼓掌。全场没有几个人感受到如我一般的激动,演奏时我旁边有两位大叔甚至打起了呼噜。即使可能很多人都没懂这部作品,大家还是充分地给予了掌声,哈丁和BRSO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感到的无比的愉悦和满足。整体上来说哈丁的速度偏快,我认为布五的比较合适的演出时间是75-85分钟,而我估计哈丁仅用了大概70分钟就解决了。虽然哈丁对布鲁克纳的演绎还有很多地方可以修炼,但是能给我如此现场的体验,他已经足够接受我的致敬。我怀着依然狂跳不已的心走出了音乐厅,心中升起了对布鲁克纳最崇高的敬意。

哈丁没有在这样大的作品后狗尾续貂地加演,让我感到非常满意。在这样规模的作品后加演所能起到的作用只能是破坏情境。今天BRSO给我展示了一切她应有的东西,她没法做到的我也不能强求。就是这样她才能像她自己,不同乐团的风格才能清晰可辨,也才能有聆听不同乐团的乐趣。

这场音乐会正值第40届香港艺术节闭幕仪式,每位听众都能得到一杯免费的香槟。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布鲁克纳崇高的敬意慢慢地饮啜,心想,没有什么是能比在如此伟大的作品结束后品尝一杯上好的香槟更高的享受了。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香港音乐会观感
发信人: kaidou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3月05日01:39:49 星期一)

http://bbs.sjtu.edu.cn/bbstcon?board=classical&reid=1330882789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2-3-7 13:02:18 | 只看该作者
一样我在2012.3.4在上海大剧院聆听瓦莱里·捷杰耶夫指挥伦敦交响乐团音乐会,曲目: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萨拉.张)和柴可夫斯基的六交,非常棒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2-3-7 15:25:01 | 只看该作者
巴伐利亚广播的精彩,可以借用杨松斯的一句话来概括:我想要什么,他们就给我什么。深圳之行,为的是领略这 ...
舒存 发表于 2012-3-6 17:37


精彩。
只能先顶,待夜深人静时再慢慢领会。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2-3-7 15:47:26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了,真的很渴望现场…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2-3-7 15:58: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听过的德国几个乐团水平超级但却各有特点。个人觉的巴伐利亚风格是比较开扬现代准确的。。。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5:21, Processed in 0.39665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