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7380

查看

42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vifone

13#
发表于 2011-1-11 19:2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cfan 的帖子


    没去听呀~~

使用道具 TOP

14#
发表于 2011-1-11 21:15:3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乐队和马苏尔的录音不少的,

使用道具 TOP

15#
发表于 2011-3-17 19:20:07 | 只看该作者
他们的最新唱片,这个组合录这个曲目挺出人意料的: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9535911996

使用道具 TOP

16#
发表于 2011-3-17 00:54: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vifone 于 2011-3-17 01:13 编辑

昨晚终于听了这场,说实话,没有太大的惊喜,或者还有点点失望,不过既然开了这个帖子,还是想有个交代为好。
1、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昨天坐的位置为前12排正中偏左,不算最好的位置,不过至少不应有太大的偏差。我明显感觉到这么大编制的乐队出来的声压严重不足,声音虽然显得很通透,但是非常发散,不够厚重。可能是上面的反射板不太够的缘故吧,而且,舞台太小,所有乐器都挤在一块,无法展开,而且低音量感很少。也许这一点会严重影响我对乐团的判断。
2、莱比锡的声音非常美,细腻而高贵,特别是弦乐部分,声音真有点薄如蝉翼的感觉,特别是有几个小片段让我印象深刻:第二乐章的长笛独奏的时候,整个小提琴部在轻轻的拨弦,感觉就像一把小提琴拨弦所出来的声音,小到几不可闻,而又清晰动人,宛如远方传来的铃声,真是不知怎么训练出来的;第三乐章时,夏衣朝着大提琴部,手指往天空轻轻一点,大提琴轻轻的拉出,那声音柔美得,令我仿佛看见羽毛落地,我当时就想,布鲁克纳写这个的时候,是否安静的看着窗外的风景,听着自己的呼吸?
3、整个乐队的配合非常默契,声部之间的衔接非常连贯,从弱音,到渐强,到爆发,再变弱,最后沉默,接着呢喃自语,节奏经常会被打断,这些不同的变化充满在布鲁克纳8里面,如果处理不好,肯定感觉枯燥无味,可是我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夏衣和莱比锡完全控制好这个曲目,而且过度非常自然,迅速,显得稳如泰山,而又举重若轻。除了第一乐章开始的时候略为有点不够整齐,不过后来很快调整好状态,真是一支强队。
4、在音乐的表达上,充分凸显了布鲁克纳8美的一面,精雕细琢,然而略显浑厚不足,不够庄严。不知是否心情缘故,这让我迟迟进入不了状态,然而忽然神来的某个音符或者旋律,好像触动某根思绪,让我感动不已,除了美,还是美!夏衣和莱比锡给我呈现出不一样的布鲁克纳,与卡拉扬的庄严厚重不同。这也许是布鲁克纳交响乐的特别之处,没有特别的主题,可是意境深远
5、结尾时,观众立马爆发出呼叫和掌声,虽然显得颇为热情,不过对于这个曲目来说,是否应该先安静一刻为好?那一刻,我们应该思考,回味和感恩。。。。。。

使用道具 TOP

17#
发表于 2011-3-17 08:45:06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观后感!不过看了兄的详细解读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很满意才对啊,起码满意度在80%以上,为何又说有点点失望呢?

前年Gewandhaus和夏伊到上海大剧院演的布四,我感觉是厚重压过了精致,看来受到场地影响不小。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的音效可能类似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不过东艺的舞台非常大,足够乐团展开。希望下次Gewandhaus再来上海能到东艺演布鲁克纳。

使用道具 TOP

18#
发表于 2011-3-17 22:58:51 | 只看该作者
明天一早飞深圳进香港,对周五周六这两场,期待ing。。。

使用道具 TOP

19#
发表于 2011-3-18 11:30:39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观后感!不过看了兄的详细解读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很满意才对啊,起码满意度在80%以上,为何又说有点点失 ...
scfan 发表于 2011-3-17 08:45


失望感最多的还是来自场地的缘故。香港女指挥叶咏诗曾经说过去过国内这么多音乐厅,感觉星海音乐厅音效是国内最好的,我不知对否?不过感觉香港文化中心的音效真是相差很远。


使用道具 TOP

20#
发表于 2011-3-18 09:19:50 | 只看该作者
明天一早飞深圳进香港,对周五周六这两场,期待ing。。。
alma 发表于 2011-3-17 22:58

老李看到好片稍几张哇

使用道具 TOP

21#
发表于 2011-3-25 12:11:50 | 只看该作者
LS,你见过老李买碟时有脑子清醒的时候么?
haskil 发表于 2011-3-25 11:46


不过以后我们可以比较下,我家的是Walter Edtion版,老李的是报纸,你的是日版。

使用道具 TOP

22#
发表于 2011-3-21 23:24:31 | 只看该作者
失望感最多的还是来自场地的缘故。香港女指挥叶咏诗曾经说过去过国内这么多音乐厅,感觉星海音乐厅音效 ...
vifone 发表于 2011-3-18 11:30


菜鸟觉得场地音质的问题,不应该成为对演奏失望的主要来源。因为任何一个美妙的演奏,如果听得长一些,就会逐渐忘掉音质上的不愉快而被演奏带动起来。Vifone 兄其实,对演奏应该是很满意的。

关于香港文化中心的音质问题,我求教了来现场的brendal,他在这个厅听过几十场音乐会,经验丰富,他说这个厅的声音很散。但是我在B小调现场,我所听到的声音很好,这主要归功于我所在的位置、合唱团的天籁之声和莱比锡格万特豪森的美焕的声音。我们坐在了侧台大提琴和低音贝斯的后面,位于乐团和合唱团之间的位置,这真是个无意之中的讨巧位置,由于面对小提琴组,弦乐的美妙和人声的一尘不染全部被扫进耳朵。

使用道具 TOP

23#
发表于 2011-3-21 23:32:05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观后感!不过看了兄的详细解读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很满意才对啊,起码满意度在80%以上,为何又说有点点失 ...
scfan 发表于 2011-3-17 08:45


“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的音效可能类似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这句话说得相当准确,但是比东艺差的地方是,它的高频没有泛音,而且声音比较干。两地演出,格万特豪森音色变化差异很大,上海的布鲁克纳和香港的特里斯坦和B小调,简直就不是一个乐团演的,我觉得这可能是乐手轮换的结果,(譬如小苏斯克上次没来),也可能是场地音质的染色,更可能是音乐本身的需要,而且他们可以很出色做出这种变化。

使用道具 TOP

24#
发表于 2011-3-21 23:41:16 | 只看该作者
请看哲学问题的博客:香港的莱比锡音乐之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9ea9f40100p18y.html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15:58, Processed in 0.041208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