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极品休闲 › 查看主题

7155

查看

51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3-6-4 18:1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6-4 18:23 编辑

GSK中国研发中心总裁藏敬五Nature Medicine论文造假东窗事发己经离职  
作者:formergskemployees 
据悉, 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GlaxoSmithKline R&D China)负责人藏敬五2010年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 Medicine上的论文涉嫌造假,己离开该公司并正在接受调查。该文(Nature Medicine 2010,16:191-197)的第一、二作者是刘学彬(Xuebin Liu)、梁绍勤(Stewart Leung),通迅作者是藏敬五。据该文报道,白细胞介素7(IL7)对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和患者血液中TH17细胞的生存和扩增起关键作用,且阻断IL7受体能减轻实验性多发性硬化症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和临床体征。因此,IL7受体抗体己成为GSK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候选药物并进入临床试验,被藏敬五树为GSK中国研发中心的标杆。 
接到举报后,Nature Medicine 和葛兰素史克总部经过慎重调查,在发现事实与举报一致的情况下联合派出调查组于2013年5月23日来到上海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对该文主要作者藏敬五、刘学彬、梁绍勤等人进行了单独询问、核查。藏敬五等人伪造实验结果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1. 文中图6(Figure 6)有关的IL7 和IL7受体拮抗剂对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液中TH17细胞的生存和扩增的实验结果纯属伪造!该图中所有结果均来自于健康人而非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样。调查组找出了图6的原始实验记录,上面明确写道实验结果来自于健康人血液样品。在事实面前,刘学彬、梁绍勤、藏敬五无法抵赖, 只有承认图6中的实验数据来自健康人,而不是文中多处(摘要、实验方法、结果、讨论部分)所谓的来自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血样。为什么要用从健康人血样中获得的实验数据冒充是来自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样呢?难道是作者标记错误吗?其实这里面大有玄机。原来,由于在中国无法收集到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样(中国是该病低发地区),藏敬五遂与美国贝勒医学院签了一份合作协议,由时任贝勒医学院助理教授的洪建负责收集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样并完成实验。 洪建用所收集到的极少数患者血样进行了实验,发现IL7拮抗剂并不能有效抑制TH17细胞。刘学彬、梁绍勤、藏敬五等人收到这一结果非常失望,于是找来健康人血样,让王春霞做实验得到了所谓的IL7拮抗剂抑制TH17的结果,然后偷梁换柱,谎称是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血样中获得的数据。殊不知GSK对实验记录有严格的管理措施,所有原始实验都记录在电子记录本(electronic lab notebook, eLNB)里, 保存至少60年,且任何更改都会留记录。因此调查组并未费多少功夫便确认其造假的事实。调查组还发现,论文投稿时间居然早于合作协议签署时间!可见合作研究尚未正式启动而其实验结果已有了,而且论文已经投稿了!GSK明文规定不允许在没有有效协议的情况下与外单位合作,故此事也触犯了GSK 的Compliance 方面的规定。
2. 在该文附加图7(supplementary 7) 中,作者描述了IL7促进MS患者血液中分化的TH17细胞中IL17的表达(?n?=?20?)。图中20个点代表20个患者血样。作者真的是从20例患者血样中获得的数据吗?回答是否定的。据悉,他们仅做了极少数几例,然后灌水,谎称结果来自于20例患者血样!可见附加图7中的实验结果纯属伪造!有趣的是附加图7上显示的统计学结果是p<0.001, 而在第196页"结果"部分,作者描述为 "Furthermore, in vitro exposure of differentiated TH17 cells to IL-7 l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IL-17 (n=20, P<0.01)"。同一结果,一处是p<0.001, 而另一处是p<0.01,可见作者在伪造结果时多么不小心!
3. 文中其它部分的实验结果是从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中获得的。虽然结果看似完美,但无法被辉瑞公司所重复!这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我们不禁要问该实验的主要执行者赵永刚同志,你心里踏实吗?

  4.论文是2010年发表的,到2013年被调查,这三年间藏敬五对以上造假的事实是否知情?从得知被调查之日起他的所作所为可见一斑。藏敬五于5月22日接到上级通知,让他本人和该文的主要作者刘学彬和梁绍勤以及主要人血样品实验执行者洪健和王春霞次日全天待命,接受调查组问讯。藏敬五立即与以上四人去东郊宾馆吃晚饭并商量对策。他指使他们统一口径,以掩盖事实真相,其后藏敬五多次招集刘学彬、粱绍勤等人商量如何瞒天过海。可见藏敬五不但完全知情而且参与合谋!
我不禁要问藏总,1)您在许多场合(通常是酒后)提到您这篇得意之作时自豪地说完成该文的实验您花费了1000多万元人民币。现在看来,由于关键花钱的实验是自编的,您的1000万元都花到了何处?2)在您的全力推动下,大干快上,将IL7受体抗体作为候选药物推到了临床试验阶段。您有没有自问这个基于伪造实验数据的临床试验会给GSK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会造成多大的潜在威胁、对GSK的声誉和股票会产生多大影响吗?在这些时候您都想了些什么呢?3) 您在很多场合的演讲时都强调科学研究趋动的新药开发是GSK中国研发中心的特色。当您面对无数崇拜您的听众时您有没有手心冒汗?4)您在外把自己包装成科学大师、自称世界五大免疫学家之一,在内却沆瀣一气,数据造假、灌水无所不用其极时,您想过什么是科学道德、为人师表、师道尊严吗?5)我想再去调查您2013年3月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的论文或者2011年发表在Immunity上的论文或者您刚刚修回到Nature Immunology的有关Sirt1调节RORgt的故事,己经是浪费时间了,这里面有几斤干货您心知肚明!您知道您描绘的所有这些海市蜃楼会在大雾散去太阳升起之时消失吗?
藏总,很多人都替您扼腕,因为您聪明、大胆、敢想敢干!但凡事不能走极端!聪明太过就变成愚蠢,胆大就妄为!您胆子也忒大了一点,数年前您冒充世界五大免疫学家之一,被人当作饭后笑料;还是数年前您无视法规擅自上临床试验被美国FDA警告;两年前您在NOGO项目上隐藏不良数据、****、欺上瞒下,被GSK警告并勒令整改??????????。 老天爷给了您如此多的机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您为什么不要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利令智昏!为了权和利,您不择手段啊!您知道多少仁人志士,其中不乏您的旧友,为实现中国梦,远道而来,投奔到您的麾下,结果,多少人饱受您的打击报复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吗?  用您常常引用的话结尾吧:what does no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这次曝光的丑闻会因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但愿您因此而深刻反思,重新扬起您高傲的头,成为真正的强人!(XYS20130531)◇◇新语丝(www.xys.org)(xys7.dxiong.com)(xys.ebookdiy.com)(xys2.dropin.org)◇◇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3-6-4 15:28: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3-6-4 15:41 编辑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雨版所说属于“大胆假设”,似乎应该加上“小心求证”,才符合胡适先生的这句名言。
而“小心求证”,需要耐心、恒心、平常心,恰恰是当下很多国内研究者所不能的......

   

点评

这三颗“心”也是我们一普通工作者所缺乏的,惭愧。  发表于 2013-6-4 21:15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3-6-4 15:35:46 | 只看该作者
某种程度上,研究生,乃至高等教育种种乱象是我们国家唯“数字”论的一个缩影:GDP,奥运金牌数......
大学招生宣传册:我们的校园XXX亩,实验室XXX间,在校人数XXX万......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3-6-4 15:25:24 | 只看该作者

论文本是科研实力和研究成果的展现,是论文作为评价科研人员能力水平的指标之一。但现在论文已日益成为评价的唯一指标,拿文凭、评职称、报项目、发奖金、引人才,都离不开论文。所以大家都开始“为论文而论文”,哪有心思一心低头做学问。除了给“数论文论英雄”的评价机制添几笔漂亮的答卷外,就是养活了一批靠收取版面费为生的期刊杂志。

“科研人员也是人,也知道'书本上种不出水稻'来,但总得解决起床后柴米油盐七件事,在现今的体制下只能继续闭门造车,靠论文加工资。我今明年的梦想是在国际几大权威专业杂志上再发表几篇论文。”一朋友如是说。

所以当下的情况是:论文越来越多,创新越来越少;大楼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3-6-4 15:21:05 | 只看该作者
忍不住贴一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摘要,来看看目前研究生教育现状:

论文以“英语全球通用语”的理论观点为依托,结合英语发展的历史及现状,通过引用大量数据和多个案例研究,从教育和经济角度分析研究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对中国相关领域的影响。文章以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与中国在未来的关系为结尾,从而得出在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下,英语与中国会以亦敌亦友的状态共同发展并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进程。

英语对中国教育和经济的影响,十本书,哪怕一百本也很难掰扯清楚的,竟然作为不足2万字的研究生论文课题!后辈确实勇气可嘉啊!
各位服不服?俺,确实服了!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3-6-4 15:14:2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创新”这个词本身就渗透着浮躁和哗众取宠。老老实实做学问,别想着一鸣惊人。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6-3 21:42

“创新”这个词更多指的是一种创新精神,敢上九天揽月,也敢下五洋捉鳖,这样才能做出更多具有原创价值的科研成果。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6-9 12:10:14 | 只看该作者
意识形态正式进入宇宙层级,诗歌早已飞出宇宙之外,日历进化到了5月35日,文学和现实都已经远远甩开了 ...
ssjj 发表于 2013-6-6 11:36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6-9 12:11:32 | 只看该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政府签署的《世界人权公约》对人的基本权利有明确的规定。人民群众的这些基本权利,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等自由,人身权利以及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必须得到切实的保障,不受任何侵犯。

点评

据我所知,我国政府签订了《世界人权公约》,但是人大还没有批准。  发表于 2013-6-12 17:09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3-6-9 12:13:02 | 只看该作者
习近平在今年“两会”闭幕会指出:“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李克强在中外记者见面上指出:“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张德江在“两会”闭幕会上也有类似表示。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6-9 11:41:03 | 只看该作者
得到过国内最好的教育,承受国内最好导师们的栽培,经历过80年代自由激荡的日子,是被称为黄金的一代,并在中国最自由的学院里任教。

...
alma 发表于 2013-6-8 01:38

对李教授不了解, 能否说说得到过国内什么样的最好的教育?

承受国内最好的什么导师们的栽培?

并在中国最自由的什么学院里任教?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3-6-3 23:10:34 | 只看该作者
     思想和艺术往往如影相随,思想孕育在先,社会相对稳定后,经济回升,需求到来,就是艺术百花争相绽放的时期。至大一统专制王朝建立后,就仅需要匠人了。催生艺术和技术创新的是广泛的自由竞争,专制王朝正是通过限制竞争从而杀死艺术和技术创新的。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3-6-3 21:42:16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创新”这个词本身就渗透着浮躁和哗众取宠。老老实实做学问,别想着一鸣惊人。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19:25, Processed in 0.050881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