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21093

查看

133

回复
返回列表

go

【纪念马勒】马勒第九交响曲

1#
发表于 2010-7-7 08:09:4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7-7 08:21 编辑

今天是马勒150周年诞辰生日

马勒是一位处在过渡时期的音乐家,与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画家格斯塔·克里姆特同处一个时代。马勒的大型管弦乐作品根植于德奥交响乐传统,以受到民族风格影响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为表达形式。马勒最重要的作品是10部交响曲和管弦乐伴奏的歌曲。马勒的交响乐作品规模宏大,长度和乐队的编制方面都是空前的,使他的交响曲具有更多表现自己情感想法的空间。庞大的乐队,有时还包括场外乐队和大规模的合唱队。马勒把合唱加入交响乐之中,以充分表现他的音乐中的哲理思想。马勒去世50年后,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不再为人所注意,只受到一小群人的推崇,直到一些著名指挥家(欧洲的布鲁诺·沃尔特、乔治·索尔蒂、美国的列奥纳多·伯恩斯坦和英国的诺曼·德尔·马尔)的大力提倡,才使马勒的作品重新成为今日的保留曲目。
马勒是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浪漫主义晚期代表作曲家之一。早年深受布鲁克纳的影响,在后来的创作时期主要受到舒伯特、舒曼和瓦格纳的影响。作为指挥家,他成功地指挥了格鲁克、莫扎特、威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作为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多采用动机发展手法,承袭了瓦格纳的传统,其创作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艺术歌曲和交响曲。他的音乐是通向20世纪无调性音乐的桥梁,在音乐风格上是浪漫主义的延续,在表现手法上则不时地先现勋伯格作品的无调性因素,他善于把哲理与通俗、个性与民族性、浪漫与现代的音乐糅合在一起。(蓝色此两段非原创)


曾经有过许多浪漫的往事,但人到中年,心境也慢慢平静了许多。不再追求狂热的体育运动、不再追求高级的音响,也不会再到的士高舞厅狂欢,一切回到与家人的亲情。现在喜欢平静的生活,妻子贤惠,女儿聪明漂亮,对生活的需求不再大包大揽,晚上喜欢陪女儿读书,清晨喜欢听巴赫和写作。但对马勒,我仍然不能忘怀,青春、骚动、对生命的思考、甚至不惧死亡的来临。最近重温马勒第九交响曲,所以谈谈。我相信在马勒的交响曲里,有许多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是那么多人喜欢马勒的原因。对我来说:马勒的交响曲曾经记载了我的青春和梦想……

马勒第九交响曲是马勒去世后才发表的,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马勒交响曲。马勒年轻时就很敏感,感情丰富。他在19岁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可爱的大地,你什么时候怀抱了这片荒凉之地?啊,永恒的母亲,请收留一颗孤独不宁的心吧,”“地平线处处是淡蓝色,永无尽头!永远,永远……”所有这一切,马勒在晚年大多找到了答案,但当然他还有许多疑问,在这部马勒的告别——第九交响曲里,我们仿佛更加了解马勒了。马勒第九交响曲在曲式创造上可以说是马勒的一大突破,第一、第四是慢乐章,第二、第三是快乐章。马勒在晚年仍然在不断探索写作的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他赋予他这些晚期交响曲以更多内容和思想以及想象空间。马勒晚年非常悲惨:被歌剧院解雇、挚爱的长女夭折、已诊断出了不能治愈的心脏病。所以马勒的第九交响曲既充满了死亡的预兆,但人生还没终结,希望仍然存在。但所有马勒晚年的不幸,仍然是对他晚年的生涯的命运的考验。死亡一次又一次地将马勒推到死亡的悬崖边。

在第一乐章的草稿旁边,马勒用文字标下了“逝去的青春年华”与“离散的爱”这样的词句。他的门生布鲁诺·瓦尔特认为,第一乐章是“徘徊在离别的悲哀和对天国光辉的遐想”,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一个慢板乐章,充满了对往事的眷恋,也带有依依惜别的深情,弦乐群就像仿佛有了生命一样,犹如在诉说着什么。而第二、第三乐章是快乐章,是典型马勒风格的。嘲弄、讽刺、怪诞和黑暗的幽默充斥期间,既有优美的乡村风格主题,也有不断的对死亡的挣扎和抗争。而在第四乐章,一切都仿佛归于平淡,人生本来如此,以平静来看待死亡的来临。对马勒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瓦尔特和勋伯格都有详细的解释,大家不妨看看这些评论马勒的文献。而对于我们,更多的是在告别的层面上来理解。青春的回忆、爱的破碎、时间的流逝和残酷无情,对马勒来说是百感交集。这个乐章象大海边一抹慢慢坠下的晚霞,慢慢消逝在天边……..

曾经有许多次都想写马勒第九交响曲,直到今天我才完成。平时更多的是思考,但我写这篇文章其实只花了半个小时。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勒第九交响曲的末乐章都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马勒超越了死亡,也有人认为马勒默认了死亡的来临,大家不妨都来谈谈吧…….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文章)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0-7-7 09:12:19 | 只看该作者
S兄真是应景,今天是马勒诞辰,我来缅怀了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0-7-7 09:17: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版主,支持马勒。
听马勒很多年了,属于听的比较勤快的几个作曲家之一。第一次听克莱姆佩勒的马二,觉得热血沸腾,赶紧去补货,收了上十个马二录音。之后是第一,第五,第六。但是也有几部听不出来什么好,估计还没到火候,或者就是我跟这曲目没有缘分吧。但是马二听的久。也有点审美疲劳。昨晚刚刚听阿巴多在琉森湖音乐节的马二。我记得之前最早是看DVD,觉得很感动,但终于等到出了CD,买了回来,却怎么也听不出来看DVD那个感动,奇怪。反而觉得有点琐碎疲沓。昨晚也是这个感觉,听完第一乐章就放下了,反而前面那个搭车的德彪西大海我倒觉得好过后面的马二了。
上次版主提起的费里尔的大地之歌和吕克特之歌,这几天听了两次,确实不错。以前忽略了他的这些作品真是不该。好在家里还有些旧藏,可以慢慢听一阵子了。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0-7-7 09:36:5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版主,支持马勒。
听马勒很多年了,属于听的比较勤快的几个作曲家之一。第一次听克莱姆佩勒的马二,觉得热血沸腾,赶紧去补货,收了上十个马二录音。之后是第一,第五,第六。但是也有几部听不出来什么好,估计 ...
清兵 发表于 2010-7-7 09:17

嘿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0-7-7 09:44: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版主,支持马勒。
听马勒很多年了,属于听的比较勤快的几个作曲家之一。第一次听克莱姆佩勒的马二,觉得热血沸腾,赶紧去补货,收了上十个马二录音。之后是第一,第五,第六。但是也有几部听不出来什么好,估计 ...
清兵 发表于 2010-7-7 09:17

我也是先买了阿巴多这版DVD之后,又赶紧买了CD,但是情况与兄相反,我听了这版CD之后心情舒畅无比,同时我非常喜欢这版唱片的第二乐章,我想从抒情性和自然的乐感这两方面来讲,几乎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超越他。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0-7-7 10:04:20 | 只看该作者
我回头再听听去。昨天又在调整系统的钉垫,换几个小钢片,天知道有多么麻烦,搞完都身心俱疲。然后又拿着几张听惯的碟调整均衡器,搞到十点多才开始听阿巴多这版马二。估计已经没有什么心情听这么激烈的音乐了……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0-7-7 10:10:41 | 只看该作者
我回头再听听去。昨天又在调整系统的钉垫,换几个小钢片,天知道有多么麻烦,搞完都身心俱疲。然后又拿着几张听惯的碟调整均衡器,搞到十点多才开始听阿巴多这版马二。估计已经没有什么心情听这么激烈的音乐了……
清兵 发表于 2010-7-7 10:04


嗯,这么捣腾一圈,因该直接上勃拉姆斯《摇篮曲》了
老兄回去直接上第二碟的第一轨,这是我最喜欢的马勒音乐之一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0-7-7 10:15:11 | 只看该作者
我回头再听听去。昨天又在调整系统的钉垫,换几个小钢片,天知道有多么麻烦,搞完都身心俱疲。然后又拿着几张听惯的碟调整均衡器,搞到十点多才开始听阿巴多这版马二。估计已经没有什么心情听这么激烈的音乐了……
清兵 发表于 2010-7-7 10:04

《大地之歌》终乐章听得我都有“厌世”的感觉。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0-7-7 10:17:21 | 只看该作者
《大地之歌》终乐章听得我都有“厌世”的感觉。
shinelb 发表于 2010-7-7 10:15


回头是岸,继续巴赫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0-7-7 10:19:2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梅塔的马二也是非常不错的,DECCA的录音也是相当的棒!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0-7-7 10:28:39 | 只看该作者
6# 清兵
看来清兵兄又被你的爱人(CELLO)欺负啦!
贴一张索尔蒂版的马勒第一,我很喜欢的。
也愿大师在天之灵安息。
告诉大师:我们大家都爱戴他,怀念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0-7-7 10:29:27 | 只看该作者
马勒九不好懂..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6:12, Processed in 0.086021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