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烧友搭配 › 查看主题

10301

查看

51

回复
12345下一页
返回列表
512

1#
发表于 2013-3-30 21:06:42 | 只看该作者
       事情的原委还得从现时组合中的前级Cello Suite身上说起,Suite前级的素质就不用我在此浪费囗舌了(当然是指该机现在仍在状态中的。你问我什么叫在状态中?嘿嘿,只有鬼知道,耳朵收货贝!),如果有谁不知Suite为何方神圣,那我只能说你孤陋寡闻枉为烧友了,呵呵。这台前级最大的问题是输入输出都用了专门的Fischer接头,你要用普通的平衡线就得加转接头。就我知道的是用转接头的居多,也有烧友用Cello自己的String1散线焊Fischer头来用。由于转接头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声音重播的影响可谓不小。我的这台就用了一段约十二公分长的特弗龙银线的转接头,前后两二段加起来也有二十来公分,以至于以前我想升级信号线,试了几付万元以上的都脱不了那种特弗龙银线的味道,一直是块心病。曾在网上买了一付二米长的带Fischer头的String1信号线放在前后级之间试过也不理想(莫非假的?),白白浪费了几千元。想找朋友焊两付一直没有合适的线基,只能暂时先用着。坛上用Suite前级的兄弟们,你们用些啥线呀?


   

使用道具 TOP

512

2#
发表于 2013-3-28 21:24:3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该轮到后级登场了,它便是大名鼎鼎的贵丰Antileon立体声后级,俗称安铁龙。
码字真的好累,待我慢慢组织酝酿........


   

使用道具 TOP

512

拉郎配

3#
发表于 2013-3-23 13:18:3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最近在偶然的情况下让我有幸从两位熟悉的商家手里借回两台曾经是A级榜的功放在自己的系统中进行搭配试听,结果有些在意料之中,更多的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在此把一些听感叙述出来和大家分享。
      按照器材到家的先后顺序,先说那台合并功放,说到A级榜的合并机大家首先想起的肯定是马克的383,抱歉,这回的主角不是它。383给我的印象远没有杂志评测的那么优秀。记得02年陪朋友去美罗城选购器材,一路听下来朋友最后十分钟意外观靓丽,声音又好的大情人两代,当时代埋别超让我们先行试听的就是383配大情人,可惜别超的那间试音室并不理想,过高的层高让低频流失严重,383在此环境下显得象骨干美人,反到是在大烧眼里永远是二流品牌的音乐传真的那台Nu-Vista M3合并机给代理争回了些颜面。今天的主角就是后来出的M3的弟弟Tri-Vista300合并功放。

使用道具 TOP

512

4#
发表于 2013-3-23 17:23:02 | 只看该作者
      Tri-Vista300合并机虽然从推出时间来看是M3的弟弟,但作为音乐传真公司二十周年的限量500台的产品来说其各项指标都全面超越了M3,M3输出250瓦,T-V300输出350瓦,4欧姆时增为600瓦,峰值电流96A,阻尼系数210,实际上是大哥。其机内前级部分放大所用的四只5703军用管据厂方说更优异于M3中所用的Nu-Vista花生胆,音乐味也更浓,5703管寿命长达二十万小时,呵呵,可用一辈子?整机和M3-样分体电源设计,主机净重30公斤,电源16公斤,搬上架的时候确实不轻。


   

使用道具 TOP

512

5#
发表于 2013-3-23 20:28:55 | 只看该作者
       功放原来的主人是锡城的一位烧友,巧的是他的一套就是在别超配的,老款小名琴加G08唱机,听商家说后来升级为ASR二件头推马田的小落地,在我看来这不算升级,至多只能算换口味。那对小名琴也在店里成色非常好,是04年的,比我收藏的那对还晚生产一年,要不是自己巳收了一对,这对04年的我肯定收了。坛上总有人在问小名琴拿什么推好?我的意见是小功率的胆机,小名琴是用来观赏和滋润耳朵的,不是用来爆的,当然给它大功率一样能爆。记得我买小名琴的时侯商家就用安铁龙来推,播TELARC公司的<施特劳斯家族>,那气势场面至今难忘。在家里我也常用FPB250M来推着玩,如果你熟悉自己系统的特性,你会发觉在大功率下小名琴会有一丝不易发现的紧张感。这就好比你硬要林志玲去跳街舞,男人都会心疼一样,呵呵,扯远了。


   

使用道具 TOP

512

6#
发表于 2013-3-23 22:07:50 | 只看该作者
     进入正题说说搭配:功放Tri-Vista300,电源线NBS大师,马兰士SA7s1作转盘,电源线NBS小蛇,解码和弦64两代,电源线吉威SE水晶,数码线天仙配参考,喇叭帝华乌托邦,钉垫高丘PTS-F,喇叭线金宝3033,对比的功放为自己的Cello Suite前级和一对FPB250M,(用银彩SQ88前,高度风银参考后,均为平衡头),RCA信号线有三付:VDH MC Silver和MC Gold,Kondo ksl-vz2代,最后试下来Vz2代最合适。试听的环境为3.4x7.0x2.6米独立试音室,经过处理属软调(以前曾上过图,不再细述)。有经验的且懂得声学特性的烧友应该看出这个长宽比近倍数并非黄金比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为了这个独立的听音室我牺牲了客厅近一半的面积。根据波长和房间长度的关系及半波叠加的原理,在100Hz附近会有驻波,无法避免,事实也是如此,除非做专门的低频陷井,这对于我等非专业人士来说太难了。唯一解决的办法是调正喇叭的摆位和听音位,尽量避开这个频段的干扰。当然器材的素质和控制力也至关重要,后面要说的那台名机后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3-3-24 07:47:5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呵呵!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3-3-29 02:21:52 | 只看该作者
这四类是:不美不真,美而不真,真而不美,又美又真。不美不真当然没人喜欢,又美又真那是最高境界,现实中这样的组合少之又少,即便有也肯定是天价,剩下的两类是我们大家所追求的,如何选那就见仁见智了,我会选美而不真。毕竟美的东西比真的东西更容易给人带来享受和满足,象美声,美景,美食,美酒,当然少不了还有美女,呵呵。而真的东西往往难遂人的欲望,在真理,真实,真相面前,人类更可能表现出的是困惑迷惘,犹豫彷徨,甚至是痛苦挣扎.....简而言之,童丽的歌要不要听,该怎样才箅好听并不重要,反到是器材的主人求美还是求真的心态更为关键。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

非常赞同楼主的说法。我也是希望唯美为先的

要全面太难了。很多好器材也不一定能够做得出来

对于我的感觉里。每套器材都是一件乐器来的,经过调较调出美的声音自已的声音

或者说现阶段的水平能力所能调得出来的声音

最好有一二方面很多烧友都没法实现没发发出来的声音。那就是一种成功和快乐了

使用道具 TOP

512

9#
发表于 2013-3-25 19:34:07 | 只看该作者
      本来与商家说好试听-周,后来因为听得喜欢,犹豫要不要留下这台功放,又多听了三天,前后共听了十天。因为时间充裕基本上平时听的那些试音片听了个遍,因为好听有些唱片是从头听到尾的,这在过去的试音经历中是很少有的事。长话短说,在Tri300的驱动下帝华仿佛变成了大一号的乌托邦,使我感到帝华被完全推开了。这个完全是什么概念呢?就是所有的乐器和人声的形体比例变大了,而且这种变大并非是发虚般的变大,而是建立在饱满厚实的基础上,这种饱满厚实贯穿了高中低全频段,使声音听上去实体感更强更像真,平衡宽松中带出一丝胆机特有的暖意,这丝暖意你会感觉到是在透明度优异情况下的自然流溢,最令人激赏的是系统在播放弦乐时终于发出了让我期待巳久的那种有厚度成片的浓郁的木质味,小提琴在高把位演绎时再也不是变瘦变细的那种使人厌恶的金属质感,而是发出有密度有韧性又圆润的擦弦质感,这种特质让弦乐变得动听起来,记得试听的笫一个晚上薜伟的那张<乡梦>是在自已组合上播得最好听的-次。这让我想起了早年的一段听音经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3-3-25 20:54:01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传真M3 还不错的...后来的300,功率大了,音色不如M3细腻..

使用道具 TOP

512

11#
发表于 2013-3-25 21:22:10 | 只看该作者
      那还是在九七,九八年间,当地有位知名的紫砂工艺师用自己制作的几把紫砂茶壶(几把?)换了一位台商留下的一套音响,我和几位烧友抱着朝拜的心情慕名前去聆听,整套器材摆在工艺师别墅二楼半开放的空间里约有二,三十平米,木质地板,墙上挂着各种收藏的古董木雕花格,环境软硬适中,十分优雅。怀念6唱机直驱Jadis  Defy7后级,音箱是一对西湖落地箱,型号忘了只记得一高音-中音,还有两只六寸半的低音共四单元,信号线和喇叭线是威卓和天仙配的低端(台湾人的标配?),最要命的是音箱两对接线柱端子被不懂发烧的主人用最普通的两段护套线连着,就是这样一套现在看来只能算中价组合的器材却发出令我等-干莱鸟目噔囗呆的声音,主人当时放了些什么音乐真得没印象了,我只记当播放带去的穆特的<流浪者之歌>时场面浩大,气势强劲,穆特的那把琴拉到激昂处真的就似在眼前,琴弦带动空气扑面而来那种粗旷的木质感至今难忘,在以后的发烧履历中类似的经历好象还真的没有。现在想来这套组后还是有明显不足的,没有前级加上怀念唱机相对的直白,声音的还原虽然直接但并不耐听。但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合理的搭配是可以比较相对真实地表现录音还原的,至少小提琴不会发出尖细的金属感,但实际上能做到这点的组合并不多,我想许多烧友和我一样左搭右配,不停捣顿就是为了那么一点弦乐的木质味吧!


   

使用道具 TOP

512

12#
发表于 2013-3-27 19:44:35 | 只看该作者
       故事讲完,继续,<罗西尼弦乐四重奏>,<莫札特小提琴奏鸣曲>,<Paganini  for  two>,<百万名琴演奏会>-路听下去,张张都显得好听,让我几乎忘了去关注什么声场,定位,解析力等音响要素。和参考机相比,百万名琴那张曲间的掌声似多了-半人,鼓掌声硬是显得更肉声,更响亮,声场向两侧撑得更开,空间感更开扬。再听钢琴,<悲怆>,<月光>,<夜曲>,钢琴的形体巨大,+分拟真,高音泛音悠长,低音弦振动,下潜,垫底都异常清晰。江天的<梦上海>是-张本人非常喜欢的本土制作,片中曲目意境深远,弹来如行云流水,无论演绎和录音都+分优秀,不但动听也很考机。开首笫一段播来,钢琴的形态,高音部泛音,空间感和弹奏的速度便嬴了参考机,让我笫一次感到FPB250真的是老了,步履踉跄跟不上节奏。这张片子播得最好昀那次是在威虹的大房,高文推威八,听来真的是穿天钻地,高音表现如天女洒花般的优雅迷人,Tri300当然不会有高文的那种贵气和音色。
    S版大赞的那张<青叶城之恋>我也有,当然要拿出来一试,八只眼唱来质朴感人,只是形体稍大,凝聚力比不上参考机。其实我更喜欢的是雨林另-张三人组合<三色马>,那张听来鬼马俏皮,更具生气。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0:04, Processed in 0.037589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