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82738

查看

473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自文

25#
发表于 2016-3-23 12:53:51 | 只看该作者
用于还原乐器“真”声是不错地,但唱片里的“真”声远不止单一个乐器声音。人演奏乐器所使用的力度产生的音量与其它乐器声音的比值等等。。。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6-3-23 14:03:14 | 只看该作者
circle 发表于 2016-3-23 12:53
用于还原乐器“真”声是不错地,但唱片里的“真”声远不止单一个乐器声音。人演奏乐器所使用的力度产生的音 ...

    你所提出的是一个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禁让我想起1987年(算一下已经29年了)第一次入录音棚,录制我的首张吉他黑胶唱片,这也是中国最早的CD,由新时代唱片公司出版的中国第一代共5张CD之一,在北京召开宣布中国有了自己的CD记者招待会上,赠送给当时中国文化部长王蒙先生。
    第一次听到从监听耳机里传出自己的吉他声那种生疏,至今还清楚的记得我的吉他是如何被录音歪曲并美化成咋样,又与其他乐器如何相互影响与协调。
    不过我还是想先集中精神写好这个帖子之后,再另行开帖向各位汇报。

点评

有时间再聊。不过录音室录音与现场录音在真实上有区别。  发表于 2016-3-23 14:49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6-3-23 15:1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5 16:23 编辑

   
电分应对接近低频下限频段清晰度与量感的优势与办法

    电分是一种手段和工具,关键还是围绕着真正发声的喇叭单元,那就从四路分音的超低音讲起吧。
    记忆中,大概市售的成品音箱里只有JBL4344等屈指可数的音箱用了无源四分频,而个别品牌只有一个最顶级的型号,如B&W樱姆螺是电分的四分频,而其他大部分品牌的顶级音箱大都是三分频,或者3.5分频。原因是四分频的无源分频器会带来一大堆难题与麻烦,就算勉强做出来还是会有不少负面因素的。
    而一些3.5分频例如双低音,其中一个负责250周以下,另一个负责125周以下,无非是增加低频量感,以及解决单元在不断接近低频下限时的音量下降问题,但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在50周至125周这一段得到双倍加强,而50周至20周这一段仍然下降的厉害,如果将接近20周这一段均达到足够的话,50至125周这段又会隆起。
既然这样为何不加一只15吋单元将50周以下加强到足够?当然可以,但这需要大大增加箱体容积,同时也必然是天价箱才会干的事情。
    运用数字电分就可以在50周作为起点,设置一个单边斜率逐渐提升的EQ,在逐渐接近20周处相当于有了两个15吋单元。但这个单边EQ在20周以下仍然不断在加大,当播放黑胶时,会有低于20周的无效振动在大大消耗和影响着单元的工作。这时就可以在20周处设置一个48dB斜率的滤波器解决这个问题。而无源音箱是不会有人干这种事情,如20周以下不作滤波处理。这样的话,播放黑胶就会减分,或者迫使黑胶唱盘制作昂贵的防震系统来应对这一问题。
    要问加那么多EQ会影响纯度吗,多多少少肯定会有的,问题是世上要是有完美就好了,抉择原则还是权衡哪一种方式正面大于负面,还是负面大于正面。最终听到质感密度解析力更好的效果,说明了这是正面大于负面就可以选择了。

点评

多谢此分析贴,学习中。  发表于 2016-3-30 10:54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6-3-23 17:4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舞台 于 2016-3-25 16:07 编辑

   
低音箱体制作

    轮到箱体制作,让我首先想到的是选材,自己又是乐器制作者,联想到绝大部分乐器都由带有非完全规则化纤维性质的木材与金属这两种为主,乐器是先由材料振动然后激发琴箱产生共鸣。但由喇叭负责振动的音箱箱体到底要不要振动,或者那些免不了产生的音尾该如何发挥或控制?
    参照前人的成功经验,例如新旧B&W800系列,以及威信音箱都采用不同方式作了短谐振处理,而新800系列已改用多层天然木材夹板。而纯粹运用中纤板的箱体,虽然谐振时间不算长,但因中纤板四面八方完全相同短纤维结构,会使不可避免的音尾变得傻里傻气。权衡之后决定用三种不同材质合成的三文治箱体,其中包括一定比例带木纹木材、谐振较短的工业板材、以及中等谐振的中纤板组成。
    由于注意力过于集中于材质,也为了降低制作难度,只采用分匀共振尺寸的长方体,并注意加深喇叭单元背面方向深度尺寸,以期使不太庞大的箱体容积发出较为宽松的声音,准备了这些就冒然开始制作箱体了。
    怎知犯了个大错,箱体制作好第一时间用手轻敲箱体侧面,虽然敲击声音令人满意,但与之平行的对面侧板竟然迅速地作出响应,轻易就触发了共振。一个乐器制作人怎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呢?
    虽然后来在箱体内侧局部做了一些补救措施,最大的15吋超低音箱解决了部份问题,但材料稍薄的那个10吋箱体处理后仍不太满意,这令我耿耿于怀。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6-3-23 19:25:41 | 只看该作者
电分高手。学习了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6-3-23 19:33:53 | 只看该作者
以为“小舞台"一位小朋友,没想到是一位专业的前辈。

使用道具 TOP

myz

31#
发表于 2016-3-23 20:09: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ing!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6-3-23 20:10:09 | 只看该作者
给个赞,本人以前也玩过2分频电分,确实质感一流 清晰无比,而且对功率的要求也没那么高,不过要玩好确实不容易。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6-3-23 20:48:58 | 只看该作者
寻芳不觉醉 发表于 2016-3-23 19:33
以为“小舞台"一位小朋友,没想到是一位专业的前辈。


    我喜欢玩音响,也喜欢音响圈中的朋友,骨子里每一位都好像是和自己一样性格的人。即使初次见面都有种老同学老朋友的感觉,有着共同的语言与默契。
    虽然有时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但其中为追求音响真谛的成份毫不亚于名利之争,这在我所接触过的其他行业人群都见不到的一种善性。
    音响重播展现的是一个小舞台,虽然我偶尔也会出没于大舞台,但热爱并愿意将部分精力投入到音响这个属于大家的小舞台,贡献自己的一些青春,这是莫名发自心底的一种美好愿望,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尽管我还是一位小朋友,呵呵。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6-3-23 21:06:37 | 只看该作者
我96年买的一本音乐会演奏曲集就是你编的,虽然只弹了其中几个曲子,但也觉得很享受,久仰,江先生

点评

音乐之缘伟大。  发表于 2016-3-23 21:15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6-3-23 22:18:56 | 只看该作者
高手!黑胶玩家最烦的就是10hz的低频隆隆声,金嗓子的前级就设有10hz滚降12db的滤波器。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6-3-24 10:42:43 | 只看该作者
江兄讲的这些专业知识,自己一头雾水。佩服!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7 15:46, Processed in 0.085519 second(s), 1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