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4101

查看

28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金字塔结构的声音是有依据的

1#
发表于 2022-12-7 11:29:1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平衡并不是指高中低音的量感都一样多,而是低频段要最多,中频段次之,高频段再次之,让高中低频段形成金字塔型结构,这才是人耳听觉上最平衡的声音。

刘汉盛

三频如果一样多那不是平衡,是平
均!

从网上摘抄文章太长,省略图表只看结论。
Sean Olive博士在2004年做的一个实验。

在实验中,Olive让7位被试者(均为男性专业听众)在哈曼的多声道听音实验室(multi-channel listening lab)里,分别试听了13个不同的音箱。验证了我们之前的结论:频响曲线越平直的音箱,它的三频听起来就越均衡。频响曲线也好,listening window曲线也好,其实都是消音室内测出来的结果。

而大部分人的听音环境,并不是消音室。

而在非消音室的房间内,你听到的音箱的声音,里面会包括房间本身的影响,比如声音的反射等问题。最后的结果是音箱的声音在高频上会有所衰减,低频上有所增益。不太准确地说,就是低音变多,高音变少。那我们听的音乐,在用房间里的音箱播放的时候,不就也会高频变少、低频变多了?那听起来不难受吗?

这一点,B&K给了我们答案:不会。

因为,音乐工作室里的音箱,也是这个趋势。
B&K得到了他们的房间指导曲线。B&K把它叫做“最适曲线(optimum curve for Hi-Fi equipment)”。
这时候,如果我们为了保证频响平直,强行对它进行调整,后果可能就是高频过多,低频过少。

反而不均衡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我们所说的三频均衡的音箱,应该是在消音室内测得的频响平直的音箱,其在非消音室的房间内测得的曲线应尽可能保持从低到高的缓降趋势。

Olive最后终于可以说:

普遍来看,人们确实更喜欢三频均衡的声音!

在一堆音箱里让人们选最喜欢的那个。如果不做限制,那人们最喜欢的音箱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还均不均衡?

别急,还有实验呢。

2013年,Olive组织了另外一场实验。实验是这样的:

首先,这次有11名被试,8男3女,平均年龄34岁,均通过了听音训练。

实验所在地为哈曼新的参考听音室(Harman Reference Listening Room),所用音箱为参数非常好的Revel Performa F20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22-12-7 11:32:35 | 只看该作者
实验开始前,Olive先测量了一下音箱在听音室内未经调整过的频响曲线,大概长这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22-12-7 11:37:48 | 只看该作者
之后,Olive用EQ将音箱频响整个拉成水平,也就是这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22-12-7 11:41:45 | 只看该作者
然后,Olive让被试者用软件分别调整音箱高频和低频的量感,直到达到自己认为最好听为止。

经过统计,Olive发现,听众的平均偏好结果,是在平直音箱曲线上105 Hz以下低频增加6.6db,2500Hz以上高频减少2.4db,也就是这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22-12-7 11:45:01 | 只看该作者
随后,Olive把这条音箱平均偏好曲线和Revel F208的房间预测曲线进行了对比,发现二者在200Hz以上的部分惊人地一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22-12-7 11:53: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zwq 于 2022-12-7 11:58 编辑

也就是说,平均来看,听众最喜欢的声音,基本上就是Revel F208在声学处理良好的房间内的声音(就是200hz以下的低频少了点)。
还记得之前说的吗?三频均衡的音箱,应该是在消音室内测得的频响平直的音箱,其在非消音室的房间内测得的曲线应尽可能保持从低到高的缓降趋势。  
而Revel F208,完美符合这一定义。 由此,Olive终于可以得出结论:
平均来看,人们确实更喜欢三频均衡的音箱! 平均来看,人们更喜欢消音室内频响平直的音箱在声学处理良好的室内发出的、频响从低频到高频缓降的声音。 刚才所说的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所谓的盲听,也就是用双盲/单盲的方式来判断听众的听感。
为什么要盲听?
因为我们在评价一件音频产品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带入自己的一些偏差,比如品牌印象、触感、做工、外形,等等。  而这些偏差,可能都会影响到我们对于声音的判断。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认为自己点评的是声音,但很有可能我们只是觉得这个音箱/耳机外形很漂亮,所以不由自主地觉得它很好听。
这就意味着,面对同一件产品,盲听和非盲听状态下,我们对于其声音的评价,可能是不同的。 不管是多么经验丰富的听众,只要是在非盲听状态下做出的判断,就不能保证判断是准确的。  而我们日常生活的听音状态,根本不可能是盲听。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在听音乐,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声音以外的因素影响。  根据奥尔堡大学2016年的一篇论文,在非盲听状态下,耳机的舒适度(comfort)、设计(design)、质感(build quality)、品牌(brand)都会在音质(sound quality)之外影响人们对于声音的评价。
总结:  
1、在盲听条件下,听众平均更喜欢三频均衡的耳机/音箱。  
2、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三频均衡的声音,其中有着性别、年龄、所听歌曲等多个影响因素。  
3、非盲听状态下,可能会有其他因素影响我们对于声音的判断,而不一定选择三频均衡的耳机/音箱。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22-12-7 12:0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zwq 于 2022-12-7 12:06 编辑

低音的缺少影响声音的结构,造成声场发飘声音不够沉稳,拿钢琴来说表演级和录音用的钢琴基本都是三角钢琴,低音很厉害,音色厚实。
重放时应该有三角钢琴的体积感很大,但是很多系统放不出来那种三角钢琴的大体积,反而很像立式钢琴的体积。就是因为系统声音不是金字塔结构,还有现实中的三角钢琴有很强的箱声,电声系统也是表现不出来。缺少低频会让声音变的简化,不管监听也好还是民用也好旗舰音箱都会在低音尺寸上做文章,厂家是很清楚低音的作用的。给你一个很宽的频带让声音更全面吧。
低音影响音乐的气氛,瞬态影响声音的生动感。
补充一下,低音的缺少意味着能量也少,系统声音会填不满空间,声音的整体感觉空洞,不饱满,欠稳重。平衡很重要,低音正常的话因为声音有掩盖效应,会让高音不那么突出,比较柔和理智。恰恰因为低音的缺少容易让高音变的收不住不可控。有种乱窜的感觉,不稳重由此产生。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22-12-7 12:05:43 | 只看该作者
【夜曲 肖邦-哔哩哔哩】 https://b23.tv/3Gil8Zx     验证一下钢琴的体积,用耳机听。录音已经有房间的混响,不适合在系统上听那样会再一次混响。只能用耳机直达声。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22-12-7 12:1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zwq 于 2022-12-7 12:16 编辑

低频很重要决定你的声场是不是发飘,整体结构是不是沉稳,也影响你的高频是薄是厚。
声音的能量大部分集中在低频从分频器也能看出来,高音单元一定要串电容经过高频单元的电流很小,不然会烧高音,高音承受的能量很少。
有些低频能贴着地皮从远处传过来,在空间里有种弥漫感,气氛很足。低频不但影响音乐的气氛,也影响交响乐的规模感。低频少还会造成一种错觉就是凝聚感好,但是会造成乐器体积比例失调。就是某些形体不大的乐器超过形体大的乐器,那是因为高频声音过多,低频少造成的。

使用道具 TOP

bcp

10#
发表于 2022-12-7 14:52:1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是千金难买好低音。经常看到流行的说法是低频重质不重量,大约就是低频凝聚紧实不散糊但量感少,基本上就是奔中上方了,这样给人的感觉可能还比较通透,音场似乎也开扬了,其实不对。我倒是认为低频首先要有量,在有量的基础上再做到有质,没量感基本没撒听头,有质有量才是好低频。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22-12-7 15:13:30 | 只看该作者
音乐会现场是金字塔的分布吗?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22-12-7 18:21:13 | 只看该作者
从团、器的结构中,我们知道低频基础是音中的魂。事实上在音响再生上,低频基础也是音响效果的魂。
             刘汉盛
有人这么认为,不少老烧是认可低频是声音的基础。
深刻认识和体会到低频的重要性,对声音的理解差不多是另外一个层次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4:16, Processed in 0.033274 second(s), 16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