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器材讨论 › 查看主题

23879

查看

17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百线生

157#
发表于 2015-9-30 11:0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9-30 11:02 编辑
徕卡 发表于 2015-9-30 09:59
可尝试模拟录音,如用状态好的开盘机或卡式录音机录音,再转数字文件。


卡式录音再转数码失真大,成本高,可操作性低,这些都需考虑的,为何不用更简单的办法?

使用道具 TOP

158#
发表于 2015-10-6 08:2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鱼鹰爱胆 于 2015-10-6 08:57 编辑

我也凑个趣,用比D100更低一档的Roland R-26录的,12平米的小房间,买来才3500元的破前后级功放,2万多的喇叭,1万多的喇叭线,980的转盘,1000多的解码器的录音,
这些东西要是丢到音展,估计连垃圾桶都没资格住进去,可能有些朋友已经听过了,在这里还是借个位置做做广告,顺便支持一下百版的录音实践。
(当然这些东西买来后都自己全部修改重做,后期自己设计焊接,后期历时6年多,总投资应该是化了10万不止)

下载地址,下载后用RAR解包,高格式的WAV文件,96KHz24Bit采样,加上环境混响和放大器声效,相当于自己亲自对一个大厂名版录音重新Remasting。
http://pan.baidu.com/s/1ntCesFR

曲目是:
20150612录音曲目为:
柴可夫斯基钢协1,拉赫玛尼诺夫钢协2,片段,凡克里本演奏
贝多芬第五交响《命运》,小克莱伯指挥
亨德尔竖琴协奏曲

20150614录音曲目为: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1号,费雪儿,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演奏
维瓦尔第四季之《夏》与《冬》
巴赫小提琴协奏曲,谢林演奏
木琴独奏2首,《绿袖子》等
莫扎特钢协21号,布伦德尔演奏,马里纳指挥圣马丁
舒伯特艺术歌曲,罗斯特罗波维奇演奏大提琴,布里顿演奏钢琴

20150615录音曲目为:
舒伯特艺术歌曲《冬之旅》
巴赫清唱剧选,凯瑟琳巴托尔演唱,帕尔曼演奏小提琴
西班牙狂想曲
罗德里格的阿兰胡里艾斯吉他奏鸣曲,咯美欧演奏
柴可夫斯基钢琴3重奏OP50,美艺三重奏

20150616录音曲目为:
雨果录音大鼓《夜深沉》
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佛理柴指挥
海顿弦乐4重奏《皇帝》,阿贝格四重奏组演奏

20150617录音曲目为:
罗西尼序曲之《塞尔维亚理发师》,莱纳指挥
贝多芬钢协第五号《皇帝》,布伦德尔演奏
大卫独夫大提琴协奏曲1号,
巴赫的《意大利》组曲,布伦德尔演奏
肖邦《波罗乃兹》,阿什肯纳齐演奏
罗西尼弦乐奏鸣曲片段,马里纳指挥圣马丁

20150618录音曲目为:
斯梅塔纳钢琴3重奏,鲍罗丁3重奏组演奏
帕赫贝尔《卡农》和阿尔比诺尼《柔版》

------
录音交流,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HIFI老鸟早就开始小范围玩起来了,当然也只能小范围,因为交流过程中除了玩家们互相开拓思路获益以外,也会出现对厂家商业名誉和利益的重大冲击,很多以前用华丽词藻和大脑想象来润色的堆砌起来的商誉一下子就没有了,这涉及到天文数字的金钱利益被质疑,厂家一方是极力打压这种玩法的,所以不能太公开,HIFI领域需要某种意义的不透明来维持。

点评

录音是一种手段而已...  发表于 2015-10-6 17:13
F18
老兄说的直接,听不懂也大有人在,随他去吧哈哈~~~  发表于 2015-10-6 08:57

使用道具 TOP

159#
发表于 2015-10-6 16:28:48 | 只看该作者
录音交流,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HIFI老鸟早就开始小范围玩起来了,当然也只能小范围,因为交流过程中除了玩家们互相开拓思路获益以外,也会出现对厂家商业名誉和利益的重大冲击,很多以前用华丽词藻和大脑想象来润色的堆砌起来的商誉一下子就没有了,这涉及到天文数字的金钱利益被质疑,厂家一方是极力打压这种玩法的,所以不能太公开,HIFI领域需要某种意义的不透明来维持。

“HIFI领域需要某种意义的不透明来维持。”

鱼鹰兄讲到点子上了!正因为HIFI领域利益和荣誉名声需要某种意义的不透明来维持,文字可以主观选取一二优点重点宣传而缺点可以忘了提及,这样便很适应某些需求了!录音相对客观,全面性给你,给读者判断,可能某些目的的文字引导和过度粉饰便失效了!当然,公布录音的细节、聆听者用同一平台耳机这是最完美的,若不统一平台有折扣,多少看具体人的需要评估,但是录音怎么差也有个谱。举个例:你说你比邓丽君唱得好可以,文字可以写得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录一段上来吧!我想99%就露陷了。多谢鱼鹰的支持,顺便与鱼鹰打个赌预测一下,未来媒体报道音响的潮流是文字+图片+声音,绝对不是小范围的方式,呵呵!

使用道具 TOP

160#
发表于 2015-10-6 16:4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10-6 16:42 编辑

“用比D100更低一档的Roland R-26录的,12平米的小房间,买来才3500元的破前后级功放,2万多的喇叭,1万多的喇叭线,980的转盘,1000多的解码器的录音”

以前我也听过无数次很多人用低价器材玩出好声音的吹嘘,但是大部分听了后知道是有水分的,如果是没有录音去证实,我也会对鱼鹰列的清单不肖一顾,认为出不了好声音,但是现在录音听了后,我觉得鱼鹰兄真的做到了平价出好声音(不一定是完美无缺),我可以判断出他玩音响的大概能力水平了!

使用道具 TOP

161#
发表于 2015-10-6 16:42:16 | 只看该作者
越说越离谱了 还有玩完没完?! 爱录音自己去录,搞得好像写文字说听感的都是意淫忽悠了?

极品人生论坛是不是没录音就该关闭拉到了?

点评

我一直是强调将录音的客观性结合文字和图片三者互相补充的形式。  发表于 2015-10-6 17:17
J版还是多点扶持新事物,完善它,呵呵!  发表于 2015-10-6 17:09
确实不应该将录音的作用过于放大,录音是一种评估手段而已..  发表于 2015-10-6 16:51

使用道具 TOP

162#
发表于 2015-10-6 16:51:06 | 只看该作者
jogo也不用急,录音是好的辅助方法,爱玩就玩,不爱就不听就好了,录音对极品人生肯定是好的补充!

使用道具 TOP

163#
发表于 2015-10-6 16:55:38 | 只看该作者
很遗撼手机上听不到鱼鹰的录音,真想见识一下罗兰作为手持数码录音先驱的本领。

使用道具 TOP

yah

164#
发表于 2015-10-6 20:48:50 | 只看该作者
好玩儿,凑个热闹。没有专门的录音设备,过去从没录过音,包涵。

http://pan.baidu.com/s/1c0oGg2s

点评

虽然录音设备不行,但有就是有,照样可以听出现场背景安静祥和,管乐很销魂,女声很优美,如果说美中不足是整体音乐的宽松度还有进步的余地。这需要增加空气中的震动细节来弥补,也就是微动态上多下下功夫。  发表于 2015-10-7 08:51

使用道具 TOP

165#
发表于 2015-10-6 23:09:06 | 只看该作者
百版,D100录音重放和当随声听用,配哪款耳机声音重放效果最好?麻烦给推荐两款。

点评

如果想更好,用CHORD HUGO解码兼耳放,推森海HD800!在东方耳机展听了20分钟这个组合,细节解析力更丰富,推力又好强大。  发表于 2015-10-7 16:36
煲开的HD600比较平衡大气,听古典很适合,中性真实又不会很直白,反正两位玩音响的插过上他们的苹果手机、HTC手机上都说要买了,其中一位的器材是百万级的、另一位也五六十万的。  发表于 2015-10-7 16:32
D100直接驱动的话用森海塞尔HD600我觉得可以接受,前提是两者必须煲开了,1000小时以上吧。我在东方耳机展带D100找更好的耳机时发现拜亚DT990和AKG K701也是可以用的。小耳塞我试过用森海IE80也不错,网上说用W40...  发表于 2015-10-7 16:25

使用道具 TOP

166#
发表于 2015-10-7 01:43:29 | 只看该作者
录音重放的一致性是个大问题,试过在电脑上重播,差异实在太大。D100当然是最为原味,不过不具普遍性,而最为普及者估计当属IPHONE了,IPHONE录IPHONE听。

点评

IPHONE4耳机还凑活,IPHONE5耳机就是个垃圾,低音隆过胸,都破音了。苹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发表于 2015-10-7 09:00

使用道具 TOP

167#
发表于 2015-10-7 08:12:55 | 只看该作者
Jogo版主言重了。

音乐起于语言穷尽之时。

用一种低维度的信息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去描述一个高维度的信息(音乐),这恐怕是不严谨和科学的。

我觉得云存储的普及必然导致HIFI交流中出现录音这种直接交流形式,使得以前的单一维度的“家访+口头描述文字传播”的点线式交流形式进化到“录音+分享”的面积化的二维交流形式。

至于录音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如果没有专业的外置麦克风的布置,现场的音场是表达不出来的。但除此以外,现场的音色/平衡度/信息量密度,都是可以通过录音来准确再现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很多朋友说录音录不进低音,我经过实验发现是一种误解,低至25HZ的低频声波仍然能很好的被录制下来。而且其录制下来的强度和32HZ,50HZ,乃至100HZ,200HZ相比并没有多大的衰减。

很多朋友录音里低音不足恐怕最大的原因还是现场中本来就缺少低频。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录音提供了一种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另外,通过对自己现场的录音和重放,可以在计算机前很轻松得找到系统的潜在缺陷,这次就不光是金耳朵了,金眼睛都帮上忙了,3频的平衡,中低,中高衔接频段的自然过渡和层次,都一目了然。
甚至还可以通过ARJ等压缩工具去评判录音内的绝对信息量的多少,这都对系统的评判的调整大有帮助。

通过录音过程,去理解重播过程,我觉得是一条相对有效率的道路。

点评

别的不说,仅从录音的水平和技术来说,你比百线好太多了,我认可你的录音,因为你知道你自己的系统特点,录自己的系统,反复对比,来得到最好的录音结果,佩服  发表于 2015-10-9 12:19
放音后的录音再现反映的是整体调教水平,虽无法百分百还原当时听感,但只要录好了,还是很有参考价值  发表于 2015-10-7 09:49
很有道理,听兄不少录音,调音水平很高,低价出好声,佩服!  发表于 2015-10-7 09:43

使用道具 TOP

168#
发表于 2015-10-7 18:40:12 | 只看该作者
880万,呵呵,88万买一对PMC BB5 XBD,我就不信会比这个差10倍,没准880万还被打得满地找牙........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21:10, Processed in 0.057590 second(s), 2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