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5137

查看

21

回复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go

【聆听现场】波士顿交响乐团with夏尔迪图瓦

1#
发表于 2014-5-7 00:53:4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intianshi 于 2014-5-7 00:55 编辑

今天的妖都(广州的别称)依然是是阴雨绵绵,不过也难以抵挡爱乐者们的热情,因为暌违35年的波士顿交响乐团在迪图瓦的带领下来到了广州歌剧院,实乃爱乐者们的一大盛事





曲目和乐团配置








作为夏尔明希的学生,迪图瓦在年轻的时候可以说匠气十足,当年他指挥英国爱乐乐团联手郑京和演绎的骷髅之舞,将其对音响性的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荣登TAS的榜单,但是今晚,可以说迪图瓦给了我们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因为广州歌剧院特殊的声学装修,按照道理来说其不太适合管弦乐的演绎——空间太大,混响时间过短,号角型的乐池让声音扩散得相当快,同时衰减也很快。所以我这次选择了池座A区第六排,属于相当靠前的位置,目的就是为了听直达声,同时也兼顾一定程度的混响效果。




如图白框所示









迪图瓦这次的演绎可以说洗尽了匠气,其手法更为洗练(虽然肢体语言非常丰富)潇洒,不会让人感到冗赘。迪图瓦的指挥其呈现出来的织体凝练而具有坚实的力量感,并不像同为瑞士出身的安塞美那样具有丰富华美的色彩,但是也绝不单薄,平衡感拿捏得非常到位。


开场的序曲流畅而一气呵成,平衡自然,应该说这就是时间洗去的浮尘吧,和3月份哈丁表现出来的华彩光芒截然不同,但是极为耐听,最为令人称道的是柴5的处理,如歌的行板带有的浪漫主义色彩可以说被呈现到极致,单单是这一个乐章就值回票价。虽然整体起伏并没有俄罗斯系指挥家做的那么层峦叠嶂,但是坚实的力量感贯彻始终,平衡性也从未崩溃,我觉得对于一个法国乐派的指挥家来说相当难能可贵,虽然微博上有些朋友对柴5的这种处理手法颇有微词,但是我个人却相当喜欢。


返场一共有两次,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阿莱城的姑娘(事实上这个作品我就没听过几次),迪图瓦仿佛一下子年轻了30岁,回到了当初匠气十足的年代,整个织体透明而充满了爆发力,洗练却不乏华丽的色彩,不平衡性造成的强烈对比足以让听众大呼过瘾,作为返场安可可以说把现场的气氛炒热到了顶峰。











再来谈谈今晚的新秀贝佐德,一个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的90后小将,其并不属于力量型,反而是非常鲜活非常透明的演绎手法,这种举重若轻的演绎手法巧妙地将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融入了迪图瓦坚实的指挥中而不显得突兀,也不会像3月份王羽佳那样被乐团整个淹没掉,我个人不晓得该如何评价他手法的好坏,但是我觉得他应该比较有想法,就看看以后的发展会如何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4-5-7 01:20:39 | 只看该作者
老兄,您怎么能在演奏的时候照相呢??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4-5-7 01:23:49 | 只看该作者
老兄,您怎么能在演奏的时候照相呢??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5-7 01:20

我还真不想这么做……但是忍不住了……迪图瓦老头子太逗了……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4-5-7 01:52:20 | 只看该作者
这场的上半场我刚听过,不过当时下半场是《幻想交响曲》。我对这个乌兹别克小伙印象非常深,将来应该有大出息——如果音乐界还是凭本事的话。

这儿考大家一个题哈:《帕狂》和《幻交》这两个曲子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迪图瓦把这俩曲子安排在一起绝对是别有用心的。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4-5-7 02:0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ozinante 的帖子


    我就给这两个曲子一个词定性:狂气

点评

呵呵,有比这个明显得多的共同点,谁也不能反驳的。  发表于 2014-5-7 02:03

使用道具 TOP

6#
发表于 2014-5-7 06:45: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ozinante 的帖子

两部作品中都选用了格里高利圣咏的主题作为创作素材。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4-5-7 09:5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两部作品中都选用了格里高利圣咏的主题作为创作素材。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4-5-7 06:45


呵呵,还是m兄厉害。没错,两部作品都用了格里高利圣咏中"Dies Irae"(震怒之日)的旋律,而且比重很大。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4-5-7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上次听的是他带领RPO。那时候真的算是洗了一次耳朵!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4-5-8 23:15: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Rozinante 的帖子


据此便说迪图瓦"别有用心"倒也未必。

要知道这首中世纪素歌"Dies Irae"实在太有名了,以至于自伯辽兹以降,至少有几十位浪漫主义古典作曲家都曾在自己的传世名作中“借用”了这个主题,比如: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圣桑、德沃夏克……而拉赫玛尼诺夫绝对是所有人中使用该曲调最为变态的一位。他的几乎所有重要作品,从三部交响曲到交响舞曲、从第一钢琴奏鸣曲到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从死之岛到合唱交响曲“钟声”,无一不借用了Dies Irae的主题或将其变形。人们也许永远摆脱不了对于死亡和世界末日的恐惧。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4-5-9 10:39:57 | 只看该作者
joco 发短消息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把这俩曲子安排在一起的显然不是迪图瓦,也许是马泽尔。
----------------------------

对哦,我记得买票的时候节目单上的指挥好像是马泽尔。后来换人了我都没在意。哈哈,二十美元买的票,去之前都忘了要演什么了,不像广州上海的同志们功课做得足。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4-5-9 13:4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x300 于 2014-5-9 13:52 编辑

票价贵的地方 只好功课做好 省得花钱得不到享受。

20美金的位置应该不是好位子, 记得10年前在波士顿买开场前余票也就10美金,楼下后排。

点评

池座十排左右吧,嘿嘿。  发表于 2014-5-9 21:24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4-5-10 18:57:13 | 只看该作者
在美国的朋友, 真是幸福! 无论是唱片还是演出的票价 都是比国内便宜太多。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16:17, Processed in 0.041183 second(s), 20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