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9376

查看

126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扬帆远航

25#
发表于 2014-4-6 10:27:48 | 只看该作者
清明假期,自然陪家人。怕他们嫌吵,音响没有开。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开音响的念头时不时冒出来。其实做饭的间隙,晚上睡前听了耳机的。
早饭前,心想只要有点声响,什么都行。心里盘算,他们喜欢听什么。得到批准,先听他们的:孩子的童话故事,孩子妈的流行歌曲。终于到我的啦!担心他们皱眉头,没有选西方古典。古琴曲。一曲终了,赶紧换回儿子的“冰激凌罗罗”。
看来,音乐之“瘾”,已经悄悄滋长,蔓延!

点评

扬兄一家听乐,其乐融融!  发表于 2014-4-6 18:58

使用道具 TOP

26#
发表于 2014-4-14 09:04:05 | 只看该作者
家人是否喜欢古典音乐?我觉得不能强求。
家人有家人的业余爱好,喜欢古典音乐的人本来就很少的。

使用道具 TOP

27#
发表于 2014-4-13 09:33:30 | 只看该作者
早饭,忍不住还是打开了音响。思量后,选了勃拉姆斯钢琴小品。孩子正在学钢琴,听听灰常必要。旋律比较容易入耳,她该不会有异议。不料,孩子妈还是表示不喜欢!赶忙打圆场:勃拉姆斯可是三B之一!
“什么三B”?
“德国三大作曲家啊,分别是十七世纪的巴赫,十八世纪的贝多芬和十九世纪的勃拉姆斯。”心说,高大上了吧,洗耳恭听吧,刮目相看吧。
“不知道。”
“不知道不要紧,本人愿意免费指导。”
“……”
赶紧地:“勃拉姆斯可是有凄美的爱情故事哦!……”
“他肯定是不想背包袱,一窝孩子。自私,变质的爱情!”
“……”?!@/‘’
还有一招:“柴科夫斯基和梅克夫人!……”
还没讲完,她已入厨房洗刷去了!
音乐布道第一轮,失败!

本故事纯属娱乐!

使用道具 TOP

28#
发表于 2014-4-15 11:5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强求?怎么会,不应该也不可能!这不,“布道”没成功,嘿嘿!
本着和谐家庭,播放一些家人也喜欢的,希望潜移默化。名曰“独乐,不如同乐”!

   

使用道具 TOP

29#
发表于 2014-4-15 12:3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强求?怎么会,不应该也不可能!这不,“布道”没成功,嘿嘿!
本着和谐家庭,播放一些家人也喜欢的 ...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4-4-15 11:58

兄台你说得对,应该积极一些。其实如果能让更多朋友喜欢上古典音乐,这也是我来这个论坛的原因。
但是,推广古典音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要花一些心思才行,光有热情也不一定就行。论坛也需要大家的意见和支持。


使用道具 TOP

30#
发表于 2014-4-15 16:1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4-4-15 18:40 编辑

琴声悠悠,友情切切
         ——初听古琴曲《阳关三叠》

初涉西方古典音乐,并未“忘本”,对国乐也保持一份好奇心。不知是机缘还是巧合,某一天,想试试古琴。找到一张古琴碟片,听将起来。猛然,一个曲子,就一耳朵,让我停下手里的事情,专注地听起来。是古琴特有的清远韵味?是婉转深情的旋律?一时难以名状。这就是《阳关三叠》!

作品背景:
《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品赏析:(摘自百度百科)
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在唐代便被谱成了《阳关三叠》,后来又被编入乐府,成为饯别的名曲,历代广为流传。安西,是唐代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送别的时候,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是作者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此刻,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常会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写惜别,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会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关心,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他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仅仅只是属于行者的。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诗的前二句,作者运用了起兴的手法,这是自《诗经·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来,文学作品表现惜别之情时常用的意象。后两句将深切的惜别、关切、担忧等复杂的感情寄寓在劝酒这一举动之中。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言朋友所去之地陌生,二言那里人迹稀少;三言朋友自此一别,则知己难求。如此,则对友情的珍惜,对离别的无奈,对朋友的关切,尽蕴于杯中了。所谓惜别意悠长不露,情真意切而不说破。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
(百度百科“渭城曲”词条)

使用道具 TOP

31#
发表于 2014-4-15 16:1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4-4-15 16:18 编辑

琴歌
后人在原诗基础上增添词句,谱入琴曲,以琴歌的形式流传至今。根据考证,琴歌有36个版本,分为一段体1个,三段体19个,多段体16个,最多的竟有13段之多!下面选取有代表性的四个版本:

版本一:

清和节当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尽离伤悲。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

每个段落各成一体,引子写景,速度缓慢,气氛凝重。经过“劝君更进一杯酒”的酝酿,“遄行”处的八度大跳,达到高潮。随后情绪逐渐复归平静,喃喃自语般道出珍重和祝福。段落间的情绪则呈现递增之势,到“千巡有度,寸衷难泯,无穷伤离感”的最强音。段末的“噫!”开始,友人渐行渐远,默默企盼“闻雁来宾”,尤其“宾”的处理,各有千秋。

版本二:

长亭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长亭柳依依。伤怀。伤怀。祖道送我故人。相别十里亭。情最深。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头行李。沙头酒樽。携酒在长亭。咫尺千里。未饮心已先醉。此恨有谁知。哀可怜。哀可怜。哀哀可怜。不忍离。不忍离。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堪叹商与参。寄予丝桐。对景那禁伤情。盼征旌。盼征旌。未审何日归程。对酌此香醪。香醪有限。此恨无穷。无穷伤怀。楚天湘水隔渊星。早早托鳞鸿。情最殷。情最殷。情意最殷。奚忍分。奚忍分。
从今别后。两地相思万种。有谁告陈。

版本三: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须忆重还当遂志,莫因此别便伤神,前程万里鲲鹏运。名位三台雕鹗伸。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渭水自潺湲。祖饯临岐一晌间。执手笑谈辞故旧。转头重叠是云山。牵衣更把瑶琴束。折柳休将玉液闲。分携不独长亭别。曲栏杆外是阳关。
渭城微雨洒青莎。客路无尘景物多。念我邀朋同一饯。劝君须尽酒三螺。忽闻绿柳鸣鹦鹉。又见苍松卦薜萝。行色匆匆留不住。回头不忍意如何。
渭城微雨洗青山。柳绿花红万物鲜。翠袖唉留行客住。青莎柔衬醉人眠。离情默默重斟酒。话别匆匆暂歇鞭。可惜何戡诚意切。不分重叠唱阳关。
渭城晓霁碧天晴。弱柳垂青花绽红。道义养充方静定。功名引惹又西东。举头渭水陈情处。执手阳关话别中。饯酒劝君须饮尽。离忧何苦即忡忡。
晓雨初情出渭城。同临渭水送君行。菱花琐碎荷花整。草穗高低麦穗平。美景鲜妍宽眼界。新诗奇巧快心情。劝君酒到休停手。唱彻阳关几断声。
新情晓出渭城西。花柳争妍鸟乱啼。酌酒慢留临路马。停鞭遥听叫村鸡。丈夫志欲功名遂。君子心期道德齐。聚散往来今古有。阳关回首莫凄凄。莫凄凄。
西出阳关屡送行。渭滨渭水几浑清。秋天云外闻征雁。春日林间听巧莺。曰交曰朋皆老去。或卿或相半凋零。故人为友何戡在。又与殷勤唱渭城。
阳关三叠唱无休。一句离歌一度愁。南去北来无了期。离思嬴得恨悠悠。


版本四: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阴阴。送我。送我。送我。送我故人。长亭柳阴阴,不忍分。情最深。不忍分。情最深。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担挑行里的那沙头。酒罇长亭柳阴阴。送我。送我。送我。送我故人。长亭柳阴阴。情最深。情意最深。不忍分。不忍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长亭柳阴阴。伤情。伤情。送我。送我故人。送故人。送故人。送别。送到长亭。长亭柳阴阴。不忍分。情切转深。不忍分。不忍分。送别。送别。终送别。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总之,《阳关三叠》表达的是惜别,依依不舍,无限伤感,音调纯朴而富有激情,特别是后段的“遄行,遄行”的八度大跳,“历辛苦”反复呈述,情真意切,激动而忧郁。

使用道具 TOP

32#
发表于 2014-4-15 18:01: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4-4-15 20:24 编辑

版本简评:
共搜集到《阳关三叠》18个版本,其中古琴独奏8个;古琴、民乐合奏5个;古琴,西洋管弦乐队2个;其他乐器(管子)1个;琴歌2个。图片和音频资料(赵家珍《琴》和管平湖的版本除外)来自网络,特别致谢!

听音条件和个人能力有限,错误在所难免,请方家批评指教!

赵家珍《琴》瑞鸣唱片,2009
最早听的是赵家珍的这版,第一印象非常好!初步认识了古琴的美:清远,恬淡。她的演奏,速度和力度初听拿捏恰当,自始至终,不徐不疾,和管平湖先生的非常接近。不同之处,赵家珍女士的拨弦力度非常强劲,给人比较强的冲击力。好在速度方面弥补中和了这一点,总体听感是柔中带刚。弓笛的悠远,和古琴相映成趣,如影随形,增加了音响的丰富性,而不显吵闹。可能是录音和后期制作的原因,弓笛听上去和萧相似,有些地方低音粗厚,甚至超过了萧,非常沉重的呜咽声。笛声如果稍薄一点就好了。此版用了一种特殊的揉弦的方式,出现了像鸟儿振翅起飞的声响,听来并非锦上添花,反而画蛇添足之感。

试听地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3#
发表于 2014-4-15 18:4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4-4-15 19:37 编辑

赵家珍《风入松》天弦唱片,2000
这版的伴奏是埙,演奏者也是杜聪先生。笛,埙,都是我喜欢的民乐器。总体来讲,速度、力度、伴奏、意境,这一版和上一版非常接近。唯一的遗憾是,录音或者后期制作,有些片段的低音轰响严重。再就是后段的伴奏又加入了古筝,或许是希望烘托气氛,情绪激烈,有吵闹嫌疑,实属多余。

试听地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4#
发表于 2014-4-15 19:35: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4-4-15 19:37 编辑

赵家珍《国乐炫技》瑞鸣唱片,2007
乐器在古琴和萧的基础上增加了我喜欢的大提琴,三种乐器合奏,伴奏,配合总体是默契的。萧,尤其是大提琴的加入,画面感明显!大提琴并没有水土不服,在意境的刻画上和古琴、萧可谓珠联璧合,增加了低音声部,音效层次更丰富。古琴仍然刚劲结实。

试听地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5#
发表于 2014-4-15 19:44:13 | 只看该作者
苏思棣《太古声》雨果,2010
苏思棣先生的版本两个印象非常深刻:速度和低音。苏先生的版本比赵家珍足足短了一分半钟,但是却让我静气凝神地听完!细听,乐句之间的过度时间是压缩的,但是,苏先生的拨弦力度控制得实在好,丝毫没有催促感!让我更惊讶的是古琴的音色竟然如此丰厚!中低频的音量实在足!可以用丰满来形容!是这把“太古声”的明琴本来的音色,还是录音制作?

试听地址:


http://www.tudou.com/listplay/d1hj8yRRLIc/D517age-7Vs.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36#
发表于 2014-4-15 19:48:41 | 只看该作者
李祥霆《琴道》达人艺典,2013

苏思棣先生的版本如果是丰腴型,李先生的版本恰恰相反,琴声清秀隽永,让我眼前一亮,对古琴的印象更接近了些!末尾的“宾”再轻一点就完美了!


试听地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07:36, Processed in 0.065270 second(s), 1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