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5349

查看

27

回复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1#
发表于 2011-4-30 09:02:03 | 只看该作者
尘客兄此番考察哪些箱子?等待听感!
scfan 发表于 2011-4-30 08:45


尘客老哥此番任重道远...呵呵...我建议升级卡码大肥婆算了...地方稍小,但容易折腾.


使用道具 TOP

2#
发表于 2011-4-30 20:24:04 | 只看该作者
味道好极了,这才是极品人生!
八先生 发表于 2011-4-30 12:41

呵呵,本家过奖了。我纯粹是流水账,写不出什么华丽的语言,瞎看看吧


使用道具 TOP

3#
发表于 2011-4-30 20:26:13 | 只看该作者
穆特广州演出前受访中的一段话:其实,我觉得音乐界不是奥林匹克比赛或者世界纪录大全,没有谁是最好的。我 ...
牛仔 发表于 2011-4-30 14:28


德国人都比较低调务实,这么多年也没见穆特拉小无什么的新闻,就是这段话的写实。


使用道具 TOP

4#
发表于 2011-4-30 17:28:4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平时听穆特并不多黑胶也只有一套4张那个合集,不过现场还是相当震撼的!很值得。
八缸 发表于 2011-4-30 01:33
穆特是大师是肯定的。但她的唱片我自己觉得有好有不太好的。她有一些唱片给人遗忘了,象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全集,今天很少人提起。但她我觉得优秀的有两张唱片我比较喜欢。一张是她和普列文合作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和与马舒尔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使用道具 TOP

5#
发表于 2011-4-29 12:58:14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听感!八缸兄舍近求远前往广州观看穆姐,令人佩服。

明晚穆姐将在长三角地区音效最好之一的音乐场地~苏州科文大剧院演出,喜欢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使用道具 TOP

广州大剧院Anne sophie mutter 2011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听音记

6#
发表于 2011-4-29 12:41:1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 使用道具
Anne sophie mutter 2011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听音记
早在3月就知道有这场演出了,去年由于时间不凑巧没赶上穆特在上海的演出留下了不小的遗憾!虽然柯岗、拉宾、施耐德汉、海菲兹、谢林、米尔斯坦是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家但是放眼当代穆特的成就还是有目共睹的,当年那张4D版的《卡门幻想曲》红到什么程度相信音乐爱好者一定记忆犹新吧。这次早早的守候拿到了2张位置极佳的票1排1座和3座!哈哈,这下终于有机会近距离领略穆姐得风采了。由于头天晚上在EBAY上奋斗才睡了几个小时闹钟就响了赶紧的洗漱完毕也顾不上吃早点了打车直奔机场而去。如今油价节节攀升的哥的日子很不好过,瞧这位在车流中左冲右突的就想着多拉快跑啊。都快把我弄得晕车了。在机上美美的睡了一觉到广州了,这天正好碰上33度高温好热啊!下午和朋友短暂的聚会后晚上早早的来到了广州大剧院先参观一下,这地方还是头一次来呢,很现代的建筑里外都很漂亮,灯光也是非常的柔和。
按照演出次序上半场是
1,Debussy: 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L140
2,Mendelssohn: violin sonata in f major(1838)
灯光徐徐暗下,穆特姐一袭湖蓝色的鱼尾裙款款走向我们,在聚光灯的照耀下浑身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近距离的观察穆姐老了,脸上的皱纹多了好多。一同登场的还有老搭档钢琴家蓝伯特 欧尔吉斯。乐声响起虽然我在第一排还是感觉这个剧场混响时间蛮长的,听起来小提琴和钢琴都有些微微的延时似的。由于距离近小提琴每一根弦和弓摩擦发出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嚓弦声也很明显但也不是家里音响放出来那种比较夸张的效果。第一曲慢板小提琴的声音好温暖啊,尤其是那几下E弦上细细的长音更是让人体会到女性演奏家独特的细腻和温柔。现场的好处就是哪怕这样轻轻的细长音其质感还是极佳的。上半场2首曲子的演绎二位大师完全是驾轻就熟、随手拈来,配合默契。看穆特姐的演绎感觉就是轻松!那是相当的轻松。如果说霍洛维茨在演奏时是在玩钢琴的话此刻的穆特就是在玩小提琴了,每一个动作都似闲庭信步一般,在连贯的曲声中一招一式又清清楚楚。我忽然想到了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峨眉掌门灭绝师太教弟子练剑时的描写:在快如闪电的动作中每一招每一式每一个变化都清清楚楚。小说是虚拟的,此刻看到的听到的确是真实的。今晚观众也非常配合没有在乐章之间鼓掌顺利的结束了上半场的演绎。
下半场曲目是
1,Mozart: violin sonata No.32 in B-flat Minor, K.454
2,Sarasate: “Carmen Fantasy”on Theme from the Opera”Carmen”by Georges Bizet, Op.25(1883)
下半场二位艺术家完全进入了100%的状态,Mozart这曲是全场配合度最佳的,钢琴家蓝伯特 欧尔吉斯频频的微微回头使钢琴声和小提琴声的节奏一致,琴声之间的对话非常精彩,似轻轻细语又似温柔委婉相互倾述,钢琴声中穆特姐或是闭目随着节奏微微轻摇身躯或是拿着提琴高歌一曲,如此高水准的演绎和配合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第二乐章的停顿中右后方传来了情不自禁的掌声。引得穆特姐朝那个方向意味深长的莞尔一笑。用心的演绎也使得穆特姐一直在擦汗,有几次在琴下还垫着一块白色的小方巾放在肩上,这虽然看起来有些滑稽却是艺术家对于完美演绎的追求!高手对于手中的乐器是容不得有半点闪失的。这曲结束时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和叫好声,观众的气氛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我自然也是疯狂的狂拍。。。实在是太精彩了。
整理一下情绪后全场最佳曲目《卡门幻想曲》开始了,大概受到了观众情绪的感染一开始那几下G弦上的长音显得更加有力如果说Mozart这曲是全场配合度最佳的那么这曲就是穆特姐个人技艺得完美展现!是真正的小提琴独奏,此刻的小提琴声完全盖过了钢琴声!看着那把弓上下翻飞在G弦和E弦的对拉和弦面的跳弓那种感觉实在是没法形容,大S版开过一个你被音乐震撼的帖子此刻的我就是完全被如此精彩的演绎震住了!试想一下在3--4米的距离内看如此高水准和精彩的演绎能不震撼吗?奇怪的是哪怕就是如此快节奏的演绎穆特姐看起来还是那样的优雅和从容,大师,这就是大师!这就是大师的气质!伴随着穆特完美的结束动作音乐厅被彻底引爆了,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要把屋顶掀翻似得。我们都站着疯狂的叫好和拍手,太完美了!100分!这场音乐会能得满分。
在观众疯狂的呼喊声中加演开始了,穆特报乐曲名字欧尔吉斯报第几乐章。加演的曲子是一首比一首精彩,在观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一共加演了4首,完美的结束了整场音乐会。
深夜,享受广州美食的时候又开始了,在沙面南路的兰桂坊里生啤、咖喱蟹、龙虾、生蚝。。。一道一道的上来继续着感官和味蕾上的刺激。等到摇摇晃晃的走回白天鹅时眼前尽是那把上下翻飞的小提琴影子。哎!人生如果每一晚都是如此完美该有多好。

使用道具 TOP

7#
发表于 2011-4-29 13:18:15 | 只看该作者
八缸兄算是给穆特平反了,她的德彪西小提琴奏鸣曲在穆特纪念她因癌症而去世的丈夫的音乐会上演出过,兄台可以听听这张唱片。卡门幻想曲就不用说了。

使用道具 TOP

8#
发表于 2011-4-29 15:36:4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八缸兄的帖子犹如身临现场般,过瘾!
才知穆特姐要来苏州,可惜来不及订票了,遗憾!

使用道具 TOP

9#
发表于 2011-4-29 15:47:43 | 只看该作者
PFPF,专栏的水准

使用道具 TOP

10#
发表于 2011-4-29 16:27:24 | 只看该作者
Anne sophie mutter 2011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听音记
早在3月就知道有这场演出了,去年由于时间不凑巧没赶上穆 ...
八缸 发表于 2011-4-29 12:41

飞快地读完八缸兄犹如穆特般精彩的美文,发现自己一直是强咽着口水!绝不是因为宵夜的龙虾和咖喱蟹,而是十分叹惜错失了一顿艺术大餐呀!
八缸就是八缸,也只能是八缸!与伴随我八年的四缸车(SAAB2.3t)完全是两个概念的!
读着兄台精彩的听感描述,我联想起了八缸车的威力!套用车的行话,穆特姐姐就是八缸(海飞丝可能是十二缸,因为有时确实快得有点目眩)。
感谢八缸兄在被赛车般摇晃的计程车里艰难的给我发来的邀请短信!但由于本人临时出差,未能如约与兄分享穆特姐姐带给我们的无限快乐!但这无产阶级革命者般的友谊,我心领啦!
留一份美丽的遗憾,从此人生也就多了一份浓浓的期盼!
再次感谢兄台以及兄台的美文。
最后,我猜测如此美文的出笼,多少应该也有龙虾等众海鲜的功劳呀?


使用道具 TOP

11#
发表于 2011-4-29 17:11:50 | 只看该作者
那种感觉真好啊!!

文章写得龙飞凤舞,看完演出以后吃夜宵侃大山乃人生一大乐事

使用道具 TOP

12#
发表于 2011-4-30 01:27:17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听感!八缸兄舍近求远前往广州观看穆姐,令人佩服。

明晚穆姐将在长三角地区音效最好之一的音乐场 ...
scfan 发表于 2011-4-29 12:58


其实刚刚订票时并不知道还有苏州的演出,只是定的位置极佳加上广州朋友很多还有美食诱惑就不做他想了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1 17:01, Processed in 0.038922 second(s), 1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