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极品人生 主讨论区 音乐唱片 › 查看主题

18514

查看

108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shinelb

97#
发表于 2013-4-20 23:55:34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去卡内基听了布鲁克纳第八交响乐。由Thielemann指挥,Staatskapelle Dresden。

布八是布鲁克纳自己最珍爱的作品。布鲁克纳自己也说,第八最后乐章是他生命中最显著的的乐章。最面说过,崇高的情感的产生是由于某种事物超越了人的感觉能知的程度,这种不可知也自然而然产生了神秘主义。布八就是神秘主义,崇高性和散漫性混合的产物。

布八的形式上也打破了传统的交响乐的格式。它受到了一些保守派的批评。称之为不合逻辑。但受到了新的一代作曲家包括马勒在内的拥戴。很明显,马勒的交响乐的形式就是受到布交的影响。章程上散漫,非逻辑性。

布八虽然仍是建立在传统的Sonata和scherzo形式上,但由于布鲁克纳把其形式变化到这么个程度,使得这种古老的形式变为种崭新的音乐语言。也就是说,传统的德奥节奏己不适应。听者和演奏必须重新思考其和古老形式的关系和如何来诠译布的交响乐。

这里切利发现了他的天堂。虽然切利有时有点过火到自我意识太强烈,但切利对布的理解是有其独特的角度的。他的那种浅薄的东方意念及泛泛地神秘主义色彩无疑和布交中的散漫性,崇高性和神秘主义一拍即合。

使用道具 TOP

98#
发表于 2013-4-22 03:05:33 | 只看该作者
正准备领教布八的管风琴版,很好奇。不知这是否又是另一种离经叛道?

使用道具 TOP

99#
发表于 2013-4-22 08:5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13-4-22 09:04 编辑
昨天去卡内基听了布鲁克纳第八交响乐。由Thielemann指挥,Staatskapelle Dresden。

布八是布鲁克纳自己最 ...
Jwang 发表于 2013-4-20 23:55

布八也是我最喜欢的布交。不过J兄说的散漫性有待商榷,布鲁克纳的音乐貌似散漫,其实内在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性,只是不像贝多芬那么深入浅出而已,骨子里他还是最正统的德奥节奏。这一点正是演绎布鲁克纳最难把握的要素,也是德奥体系以外的指挥和团体很难演好布鲁克纳的原因。马勒在形式上继承了布鲁克纳,但在节奏和逻辑性上则脱离了德奥,这也是为何马勒在全球各地无数演绎大多都还能表达个七七八八的原因。

切利在布鲁克纳融入东方的神秘主义色彩,脱离德奥的节奏,无疑是个危险的举动。这一点上,蒂勒曼要醇厚地道许多。

使用道具 TOP

100#
发表于 2013-4-22 14:28:09 | 只看该作者
    切利大师有点像现在的电影明星,不出名怎么办?你们看不见我怎么办?唱片卖不掉怎么办?那就自己来,于是开始骂人,骂完东家骂西家骂完张三骂李四,这套用当下的话叫搏出位吧。
    不过效果不错有人理他了,据说有次切利大师开骂卡拉扬具体记不清了大意是卡拉扬的音乐就像可口可乐只配老百姓喝不登大雅之堂,伯姆太太听说后说:我一辈子没有喝过可口可乐,如果卡拉扬的指挥像可口可乐那我现在就想喝,这真是美妙的回击。
    在切利的音乐中也时常出现这样的阴暗,晦涩,自恋,做作的片段,我在听切利的指挥时常会想,好的音乐是应该如切利这样还是应该大方,健康,爽朗而自然呢?这真是让人费解啊,当然切利的德意志安魂曲和巴赫弥撒还是很不错的

使用道具 TOP

101#
发表于 2013-4-22 17:1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chwaz 于 2013-4-22 21:39 编辑

切利(EMI)的《天方夜谭》、普罗科菲耶夫的《第1、5交响曲》独树一帜,俨然鹤立鸡群、卓尔不凡。

使用道具 TOP

102#
发表于 2014-6-19 13:1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脑震荡 于 2014-6-19 13:15 编辑

最近搞到了切利晚年的神品----EMI布鲁克纳套装,在这套唱片中,切利禅意十足的布鲁克纳配上枯山水的封套设计,可谓绝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点评

祝贺兄台淘到好片。  发表于 2014-6-20 11:10

使用道具 TOP

103#
发表于 2014-6-13 16:59:43 | 只看该作者
时隔一年多了,看了各位老师的观点,收货不小,增加了对切利音乐的兴趣,刚好买了他的EMI整套合集,再好好聆听一下。

使用道具 TOP

104#
发表于 2014-6-14 03:0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ypyp 于 2014-6-14 05:15 编辑

EMI于2011年,重新整理出版了切利比达克在慕尼黑爱乐的简装包子,如下图,共48片CD,分四集,布鲁克纳的单独占一集。听下来,效果比单本塑料盒的差不多,性价比不错。

慕尼黑爱乐,在切利比达克那些年的调教下,音色是相当纯净整齐,比柏林爱乐不差。比梯乐曼时期的慕尼黑要好。

我在百度的布鲁克纳吧,上传过音轨——
ypyp分享1:元旦小礼:karajan-Bruckner-Symphony No.7
ypyp分享2:Boehm-VPO的布鲁克纳四交(1973录,2007重制96kHz-24)

我不是切利迷,也不是切利黑。对其他指挥大家,我同样欣赏,与欣赏切利风格别具特色类似。我也谈过一点自己体会切利指挥的浅见。现在贴出来,请行家指正——

据说,切利说过:“音乐是真,不是美,美只是诱饵。”(此译不确。上述EMI新包子说明书中的英文原文是:“In music it's not about experiencing beauty. It's about truth. Beauty is only the bait.”,现在据此重新译出:“在音乐中,人们经验到的不是美,而是真,美只是诱饵。”)

切利比达克指挥的贝多芬和布鲁克纳,如果只用四字形容:云卷云舒;八字:云卷云舒,波澜不惊;十二字:云卷云舒,波澜不惊,无声惊雷。N字的形容,静听者和好之者都可以续写至有限多。

要听出他的无声惊雷,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经历坎坷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人人天生具备。尔后,才有品味的细腻,才有对于品位的鉴赏。

愚见:切利指挥的东西,和福特文格勒、伯恩斯坦、卡拉扬、阿巴多等人有很多方面的不同,其中最特出的一点是:转换特平滑。在平滑的过渡中,他所谓的“美”才是诱饵,“真”才能释放。因此,对他一贯慢速的诟病,必然,有时也确然。不慢,哪里来的平滑及其蕴涵——云卷云舒,波澜不惊,无声惊雷?






柏林爱乐音乐厅内部,接待室职员。他送了本2013-2014演出季的演出秩序册给我。


柏林爱乐音乐厅外观


萨尔茨堡音乐节会堂纪念品室的女职员。我就是问了她和旁边的他。


萨尔茨堡音乐节会堂外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注册

x

使用道具 TOP

105#
发表于 2014-6-14 03:21:1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小的说明。

去年夏天,我去过维也纳、萨尔茨堡和柏林、慕尼黑。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会堂,在柏林爱乐音乐厅,我都问过那里的工作人员,他们说:在德语中,Celibidache 应该读作 切利比达克,而不是切利比达奇。而著名的钢琴家 Richter,应该读作 里希特,而不是 李赫特。

使用道具 TOP

106#
发表于 2014-6-14 08:01:23 | 只看该作者
他们说:在德语中,Celibidache 应该读作 切利比达克,而不是切利比达奇。而著名的钢琴家 Richter,应该读作 里希特,而不是 李赫特。
ypyp 发表于 2014-6-14 03:21

这俩都不是德国人,虽说Richter倒是个德语名字……Celibidache按罗马尼亚语的发音应该是切利比达剋。

使用道具 TOP

107#
发表于 2014-6-14 11:54:01 | 只看该作者
Richter是德国人啊。他的父亲是徳裔,而且在二战初期被当成德国间谍被苏俄当局处决。

使用道具 TOP

108#
发表于 2014-6-14 12:55:53 | 只看该作者
这俩都不是德国人,虽说Richter倒是个德语名字……Celibidache按罗马尼亚语的发音应该是切利比达剋。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6-14 08:01

切利是罗马尼亚人,可他长期在德国作指挥,以德国音念其名,入乡随俗,不误。


使用道具 TOP

极品人生 ( 粤ICP备08007514号)

GMT+8, 2024-6-2 15:13, Processed in 0.050406 second(s), 18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0 Comsenz Inc.